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剑 《农村科技》2010,(7):99-100
<正>抚育采伐是从幼林郁闭开始,至主伐前一个龄级为止,为改善林分质量,促进林木生长,需定期采伐一部分林木。由于抚育采伐是在林分未达到成熟时采伐部分林木加以利用,所以又称间伐。通过间伐可调整林分结构,改善林木生长环境和  相似文献   

2.
米老排人工林皆伐迹地种子天然更新林密度调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皆伐迹地种子天然更新幼林生长及密度效应,基于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米老排皆伐迹地不同密度种子天然更新幼林生长状况。结果表明:①在间苗作业后1.0~3.5 a,未间苗抚育林分(ck)与间苗抚育林分在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单株材积生长量(总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上差异显著;但各林分优势木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总生长量差异不显著。间苗处理提高林分平均生长水平和减小林分径阶分化程度的作用明显。②间苗抚育林分平均生长量曲线与连年生长量曲线的相交时间与密度呈负相关;未间苗抚育林分平均胸径连年生长量的峰值出现在第2年,间苗抚育林分出现在第2~4年。前5 a为种子更新林径向生长的旺盛期,间苗抚育保留合理密度对林分的径向生长极为重要。③未间苗抚育林分平均树高的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在第2~3年相交,而间苗处理平均树高的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在第5年仍未相交;林分优势木前5 a的高生长处于旺盛期。④未间苗抚育和间苗抚育的林分径阶分布类型不同,前者呈倒J型分布,后者近似正态分布,间苗处理改变林分径阶分布的类型、峰值和分化程度作用明显。⑤在间苗抚育后第3.5年,密度较低林分的平均生长量优于密度较高处理林分。⑥充分利用米老排种子成熟期、落种期和天然更新特性,通过科学的采伐期、采伐方式、迹地剩余物清理方式和迹地更新林的间苗抚育措施,可有效实现采伐迹地天然更新和促进其更新林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杉木中龄林抚育采伐后,开展了不同保留密度和施肥试验,6年后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林分不同保留密度对树高生长影响不显著,林分胸径生长量随着保留密度的减少增加显著,林分蓄积要保持较大的生长量,林分保留密度和蓄积量应科学合理;与未施肥试验地相比,施肥后林分胸径、树高、蓄积等生长量显著提高,生长量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不同密度Ⅰ—69杨丰产林林分的生长预测及数量成熟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目的的培育杨树人工林,并为其合理设计、投入、抚育管理及采伐等提供科学依据,讨论Ⅰ-69杨树人工林5个密度组(11种密度)的林分生长规律,建立了三种具有S型增长的林分生长模型.并选出最适宜的chanter模型预测林分的生长,探讨林分的数量成熟龄。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组达到数量成熟的年龄不一样、密度较大的林分,首先进入数量成熟,密度较稀疏的林分达到数量成熟相对较晚。林木的单株材积生长随密度的增加而递减,林分总蓄积量的初期生长随造林密度的增加而递增,密度为(5m×6m,6m×6m)的林分后期生长量最大。不同密度林分连年生长量在6~13a间处于生长峰值。  相似文献   

5.
抚育伐是一种常用的采伐方式。适时抚育采伐,对林分生长、对林内环境、对林分的稳定性、木材质量都有影响。对落叶松而言,应适度合理抚育伐,以达到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分质量,实现早期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森林在不断生长,只要符合材种需要和经济收入合理的要求、林木应以逐次采伐为宜,一次性的主伐是不妥的。所以抚育伐应具有抚育保留木,利用采伐木的双重目的,在生产中应慎重处理抚育与利用的关系,不能片面强调利用木材。抚育采伐应以取得数量多、质量好的经济用材为主要目的。一般只能适当密植,适时抚育采伐,既可利用新间伐材,又可促进林木生长,缩短林木培育期,改善林分卫生状况,增强林分抗性,清除劣质林木,提高林分质量,实现早期利用,提高木材总利用量,建立适宜的林分结构,发挥森林的多种效能。  相似文献   

7.
抚育伐是一种常用的采伐方式。抚育伐应慎重处理抚育与利用的关系。适时抚育采伐,对林分生长、对林内环境、对林分的稳定性、木材质量都有影响。对落叶松而言,应适度合理抚育伐,以达到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分质量,实现早期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抚育间伐,又称抚育采伐,指在末成熟的林分中,根据林分发育、自然稀疏规律及森林培育目标,为了结保留木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条件,而适时适量采伐部分林木,调整树种组成和林分密度,改善环境条件,促进保留木生长的一种营林措施。是以采伐部分林木为手段,改善林内光照条件,为保留木增加营养面积,同时进行人工选择,以达到提高产量和质量的培育目的。在系统经营的森林中,抚育采伐是定期重复地进行的。  相似文献   

9.
正森林抚育采伐主要指的是从幼林郁闭到成熟林主伐前一个龄级期间定期采伐部分林木的经营措施,其又被称之为抚育间伐以及中间采伐等。抚育采伐的目的在于确保树种与林木所处的优势地位,提高林木品质;促进林木生长,缩短工艺成熟年龄;改善林分卫生状况,增强林木对各种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加强森林防护及其他有益的效应。抚育采伐既是培育森林的措施,又是获得木材的手段,具有双重意义。一、林场树木的抚育采伐技术种类  相似文献   

10.
重点公益林如何进行抚育采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抚育采伐是促进林木生长,提高保留木抗性,改善林分内卫生状况,增强和发挥森林的多种有益功能,提升林木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开展重点公益林抚育采伐的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  相似文献   

11.
中幼龄林抚育间伐是指从幼龄林到壮龄林末的一段时期内,在森林中定期重复地对部分林木进行的采伐。其目的是确保森林由目的树种和优良树种组成,改善林分卫生状况,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木品质,增强林木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目前将中幼龄林的抚育间伐分为透光抚育和生长抚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以小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和经营密度表确定采伐强度及采伐木,对林分空间结构进行优化,分析优化效果,为人工林空间结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在黑龙江省伊春市南岔县设置4块面积为0.2 hm2的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固定样地,选择常用林分空间结构参数角尺度、大小比数、竞争指数和开阔比,并构建空间结构评价指数,结合兴安落叶松经营密度表确定采伐强度和采伐木,并分析间伐前后林分空分间结构变化。  结果  样地中的林木分别属于聚集分布、随机分布和均匀分布,中小径级林木较多,处于劣势状态,林木的生长空间处于严重不足状态和不足状态,林木竞争压力较大,各样地评价等级都为2级。根据经营密度表对监测样地2和监测样地4进行采伐,采伐株数强度分别为20.7%和12.7%,采伐之后角尺度分别降低3.9%和增加3.8%,大小比数分别降低0.5%和0.4%,竞争指数分别降低16.8%和5.2%,开阔比分别增加24.5%和4.2%,空间结构评价指数分别增加27.8%和7.2%。  结论  采用林分空间结构参数结合经营密度表进行林分抚育间伐可以有效改善林分空间结构,提升林木生长空间和优势程度,并减小了竞争压力。   相似文献   

13.
科学的进行抚育采伐,不仅不会影响林木整体生长,还可以起到改善林间卫生状态,提升林分抗性的目的。以当前人工樟子松抚育采伐工作开展的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的工作经验,提出如何对人工樟子松抚育采伐工作模式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间伐强度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生长的影响,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合理间伐提供依据.在坡向、海拔一致,林龄为30年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中,选取了9个监测样地,分别代表3种间伐强度:20%、25%、30%,每一种间伐强度3个重复;不同间伐强度林分的保留密度分别为1050、1200、1350株/hm2.同时,在同一林分中设置了3个对照样地.调查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各间伐样地和对照样地中树木的胸径和树高,并通过对林分平均胸径、树高、蓄积生长量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以确定不同保留密度下样地与对照样地中各指标的差异,从而认识不同间伐强度的抚育效果.结果表明,林分抚育间伐明显改变了林分的结构,但不同间伐强度林分的胸径、树高、蓄积增长量都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强度为30%的间伐效果最显著.这说明适度地间伐对林木的胸径、树高、蓄积生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不同间伐强度对林分生长量有明显的影响,且林木生长速度、生长量都随着林分保留密度、郁闭度的加大而减小,说明适度抚育间伐措施对华北落叶松人工中龄林的生长有明显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抚育间伐是在林分郁闭后直至主伐期间,对未成熟林分定期而重复地采伐部分林木,为留存林木创造良好生长条件,促进留存木生长发育,并是采伐木得到利用的作业。其意义在于育林过程中应疏间林木;育林期中可以得到部分中、小径材及薪材,即所谓中间利用。因此,间伐既是培育林木的方法,又是在育林早期利用林木的方法。次生林抚育间伐有两点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6.
分析不同幼林抚育方式对杉木人工用材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幼林抚育对林木生长的影响比立地条件大,随着幼林抚育强度的加大,生长量也逐渐增加,加强幼林抚育是确保用材林速生丰产的关键技术措施,特别是在立地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加强抚育尤为重要;采用适宜的幼林抚育方式,不但能明显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分生产力,而且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能兼顾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汪建新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5):129-130,133
[目的]研究抚育间伐对杉木人工林林分生长的影响.[方法]以8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5个处理:间伐强度10%(处理①)、间伐强度20%(处理②)、间伐强度30%(处理③)、间伐强度40%(处理④)和对照(CK,不抚育),初次调查和间伐时间为2014年,复查时间为2019年,分析不同处理条件对杉木人工林林分胸径、树高和蓄积生长量的影响.[结果]抚育间伐条件下的林分胸径生长量均大于CK,其中处理④的林分胸径增长量最大;抚育间伐条件下的林分树高生长量均大于CK,其中处理④的林分树高增长量最大;抚育间伐条件下的林分蓄积增长量均大于CK,其中处理③的林分蓄积量最大;抚育间伐条件下的林分枯死率均低于CK,其中处理④的枯死率最低.[结论]抚育间伐可以改善保留木的生长空间、营养空间,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林分的胸径、树高生长量和蓄积量,并降低林木的枯死率.  相似文献   

18.
抚育间伐对江南油杉林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8年生江南油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讨抚育间伐对其林木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3 a为江南油杉胸径和树高生长缓慢期,4~18 a为其速生期;抚育间伐对江南油杉林分胸径、单株材积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处于生长旺盛期的树高生长影响显著,但其后期对树高生长的作用不大;材积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曲线在38 a时未相交,表明其材积生长尚未达到数量成熟。建议继续加强该江南油杉林分的抚育管理,采取及时合理的间伐措施,以期实现江南油杉人工林优质大径材的高效培育。  相似文献   

19.
刺槐人工林抚育间伐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吕保聚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528-1529
[目的]研究抚育间伐对刺槐人工林的影响。[方法]以林木分级为基础,以弱度、中度、强度和对照4种间伐强度对刺槐中龄林进行间伐试验。[结果]结果表明,抚育间伐可明显提高林木直径生长量、材积生长量和林分叶面积,但对林木高生长影响不大。[结论]该研究为人工林抚育间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樟子松人工林抚育间伐初始期及强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樟子松林分质量,达到速生、丰产的目的,研究樟子松人工林抚育间伐初始期及强度。结果表明:在林木出现竞争影响生长时,一般在14~15 a,胸径达到8 cm左右时,进行间伐,能起到调整密度,改善林分生长环境,保持良好林分结构,缩短培育周期,提高生产力的目的。间伐强度采伐株数16%~25%,每公顷保留株数1 350~1 500株为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