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18.6;拌·福·乙(18.6;拌种灵·福美双·乙酰甲胺磷)悬浮种衣剂对大型溞、斜生栅列藻和蚯蚓的毒性及其安全性.[方法]通过接触、经口及试验毒性测定.[结果]18.6;拌福乙悬浮种衣剂对水溞48 h - ECs0值为0.168 mg/L,斜生栅列藻72 h - EC50值为9.12 mg/L,对蚯蚓的14 d -LC50值大于101mg/kg干土.18.6;拌福乙悬浮种衣剂无闪点,对包装材料无腐蚀性.[结论]18.6;拌福乙悬浮种衣剂对大型蚤为高毒级,对斜生栅列藻和蚯蚓为低毒级,在运输和存放过程中不存在任何危险.  相似文献   

2.
种子包衣是在拌种技术基础上,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该技术是集微肥、生长调节剂、杀菌杀虫剂等多种有效成分于一体,集多种传统种子处理优点于一体的新方法。早在上世纪30年代,欧洲已开始作物包衣的研究,到60年代国外发达国家就普遍应用种子包衣。我国是于60年代开始种衣剂研制和种子包衣技术研究,90年代迅速发展,涉及到粮食作物、花卉、蔬菜等多种作物。  相似文献   

3.
通过田间试验和产量测定研究了金斧种衣剂对芸豆产量的影响和安全性.结果表明:金斧种衣剂对芸豆出苗后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植株鲜重平均增加10%以上;对芸豆产量有明显的增加作用,达10%左右.  相似文献   

4.
浸种型晚稻种衣剂包衣种子贮藏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浸种型晚稻种衣剂包衣种子在常温和低温条件下连续18个月的贮藏过程中水分和发芽率的变化,结果表明:贮藏过程中包衣种子和未包衣种子的水分含量变化规律基本相同;种子包衣后发雅率下降速度比未包衣种子慢,有利于种子寿命的延长。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包衣种子贮藏前必须晒干或烘干,包衣后不经晒士直接贮藏,其发牙率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将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5.
通过检测张杂谷3号谷种表面携带的真菌情况,设计了几种种衣剂包衣方案,并对其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谷种表面主要携带的真菌种类为茎点霉属(Phoma sp.)、青霉属(Penicillium sp.)、平脐蠕孢属(Bipolaris sp.)、镰孢霉属(Fusarium sp.)和木霉属(Trichoderma sp.);根据谷种表面带菌情况设计的种衣剂包衣方案中,35%精甲霜灵+2.5%咯菌腈+3%苯醚甲环唑处理后的种子可以有效降低谷种表面带菌率,尤其可以有效降低各种致病菌的比例,且对谷种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不显著,是效果最好的种衣剂处理。  相似文献   

6.
锐胜种衣剂的安全性及其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明确新型锐胜玉米种衣剂在生产上的应用效果,通过室外试验研究了不同剂量种衣剂的安全性以及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锐胜种衣剂包衣处理提高了先玉335玉米的出苗率,其中,以X4处理(噻虫嗪100g+满适金100mL+戊唑醇100g拌100kg玉米种)效果最明显,出苗率达到了98.3%;用种衣剂处理后的玉米根数、植株鲜重、根鲜重和株高、茎粗均有明显增加,对玉米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大田测产结果表明,不同种衣剂处理区的产量均有明显提高,以X4处理产量最高,增产12.3%;全生育期观察发现,使用锐胜种衣剂的玉米未表现出任何药害症状,确认了其在玉米上应用的安全性;生产上推广应用以X4处理最好。  相似文献   

7.
用包衣量为1:15~1:75的3%辛硫磷微胶囊种衣剂进行玉米室内发芽试验,结果证明其对当地主栽玉米品种的发芽、成苗安全;通过对不同叶龄玉米植株叶面喷雾的室内、外试验,表明该药剂剂型对玉米的叶面接触安全性高于同剂量的乳油。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浸种型晚稻专用种衣剂包衣种子在常温和低温条件下连续 1 8个月的贮藏过程中水分和发芽率的变化 ,结果表明 :贮藏过程中包衣种子和未包衣种子的水分含量变化规律基本相同 ;种子包衣后发芽率下降速度比未包衣种子慢 ,有利于种子寿命的延长。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包衣种子贮藏前必须晒干或烘干 ,包衣后不经晒干直接贮藏 ,其发芽率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将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出合适的芡实种子包衣剂。[方法]以苏芡2号和青子芡2个芡实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用30%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噻虫胺悬浮种衣剂、25 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1%唑醚·灭菌唑悬浮种衣剂、11%精甲·咯·嘧菌悬浮种衣剂、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4.23%甲霜·种菌唑悬浮种衣剂、22.4%氟唑菌苯胺悬浮种衣剂、62.5 g/L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共8种种衣剂进行包衣处理,对芡实种子的发芽率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芡实种子发芽率在品种间存在差异,苏芡2号比青子芡发芽率高;不同包衣处理对发芽率的影响具有差异,其中4.23%甲霜·种菌唑悬浮种衣剂效果优于其他处理,苏芡和青子芡发芽率分别为58.49%和42.05%,与对照发芽率差异不显著;药剂处理后芡实的叶片存在一定畸形和矮化症状。[结论]4.23%甲霜·种菌唑悬浮种衣剂对芡实种子发芽率无明显抑制作用,但对芡实生长存在一定的胁迫作用,需要进一步优化药剂施用方法。该研究结果可为芡实种衣剂筛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棉花种衣剂在新疆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1.
烯唑醇种衣剂对小麦出苗和幼苗生长发育安全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室内盆栽方法研究烯唑醇种衣剂包衣对小麦出苗和幼苗生长发育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烯唑醇种衣剂包衣对小麦的出苗时间和出苗率具有抑制作用,对出苗后麦苗的伸长、苗期根系的数量和伸长等影响较小。试验条件下,烯唑醇种衣剂在有效剂量不大于0.04 g/kg种子时,对出苗时间和出苗率影响较小;在有效剂量为0.06 g/kg种子时,对出苗率影响不大,开始出苗时间推迟1 d,终止出苗时间推迟2 d;在有效剂量大于0.06 g/kg种子时,对出苗时间和出苗率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开始出苗时间推迟1~2 d,终止出苗时间推迟2~3 d,出苗率降低18.5%~35.7%。烯唑醇种衣剂包衣后各处理的苗高与对照之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用药剂量越大,与对照相比苗高相差越多,播种后10 d各处理的苗高与对照相比降低13.1%~45.8%;播种后15 d各处理的苗高与对照相比降低8.6%~28.2%,但播种后10~15 d,所有处理苗高增长幅度均在6.1~6.8 cm,差异并不明显。烯唑醇种衣剂包衣播种后10 d各处理的平均根数4.6~4.9条,平均根长11.9~13.4 cm;播种后15 d各处理的平均根数4.9~5.2条,平均根长20.5~22.8 cm,各处理与对照间差异均不显著。实际应用中,烯唑醇种衣剂有效剂量应小于0.06 g/kg小麦种子。  相似文献   

12.
农作物种衣剂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刘惕若教授主持研究的农作物种衣剂,1993年通过黑龙江省科委主持的成果鉴定,专家评议认为该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1994年获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994年该大豆种衣剂在国家农业部登记注册,命名为多克福种衣...  相似文献   

13.
8种种衣剂防治玉米苗期病虫害药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种不同剂型的种子包衣剂进行玉米苗期病虫害药效比较试验,鉴定其不同的抗病虫效果及使用安全性,可为生产中种衣剂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吡.福.戊FS对苗期地下害虫防治效果较好,氟虫腈对叶部害虫防治效果较好,吡.高氯.戊对粗缩病防治效果较好,锐胜+满适金+AHS100、卫福对玉米苗期根腐病防治效果较好;锐胜+满适金+AHS100、双全种衣剂、氟虫腈、吡.福.戊FS的综合防治效果较好。8种种衣剂使用安全,对玉米出苗率和苗期营养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室内试验方法研究了“吉农4号”玉米种衣剂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吉农4号”玉米种衣剂按m(种衣剂):m(玉米)=1:50和1:25拌种包衣,在15℃条件下,对玉米出苗没有影响;在5℃条件下,提高出苗率4%。不同剂量及温度条件下均有壮苗、促进根系发育、使叶色浓绿的作用。与对照相比,株高变矮,差异显著;茎粗增加,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5.
田间测定了35%噻·咪FS对水稻蓟马、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和对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5%噻·咪FS 200 g/100 kg包衣,播后15、20 d对水稻蓟马的防效分别为93.0%、84.7%,播后30d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效为90.8%,35%噻·咪FS 250 g/100 kg包衣,播后15、20 d对水稻蓟马的防效分别为98.2%、94.9%,播后30 d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效为94.6%,两者均对水稻秧苗安全无药害,且能够有效促进秧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研究新型保鲜材料环氧乙烷高级脂肪醇(OHAA)的毒理学安全性。方法:通过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及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对OHAA进行毒理安全性评价。结果:OHAA对昆明小鼠的急性经口LD5021.5 g/(kg·bw),判属无毒物;OHAA在5.0 g/(kg·bw)剂量范围内,不会造成小鼠精子畸形;骨髓微核发生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1)。结论:OHAA属实际无毒,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小鼠精子畸形及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结果均为阴性,表明OHAA可以作为一种潜在新型保鲜材料在果蔬和禽蛋保鲜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用种衣剂对玉米种子进行处理达到防病虫目的,是一项新技术。在连续多年应用中,也相继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种衣剂中的杀菌剂、杀虫剂大都是在土壤中化学性质较稳定农药,在杀死种皮周围有害病虫的同时也杀死了大量有益微生物。因此,连续多年应用化学药剂制  相似文献   

19.
茎基腐病已成为黄淮小麦主产区最具破坏性的土传病害之一,对我国粮食安全供给构成严重威胁。目前抗茎基腐病主栽品种稀少,生产上主要依赖于化学农药措施。药剂拌种可以有效防治茎基腐病。综合评价现有的种衣剂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及增产效果,以期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采取高感茎基腐病小麦品种郑麦1354为研究对象,播种前种子包衣晾干,利用高致病力茎基腐病菌株PY20-20培养小米菌谷,连续2个小麦生长季利用进行人工接种病圃,包衣种子和接种菌谷等重量混合播种,分别于小麦拔节期和乳熟期记载处理小区植株发病情况,调查9种种衣剂处理后不同生育期的病情指数(disease index, DI),成熟收获后测定小区实际产量,结合小麦产量相关性状,比较种衣剂防病增产作用。结果表明:种衣剂处理后拔节期茎基腐病DI值均小于1.0,显著小于空白对照(5.07),防治效果为85.09%~100%,其中33 g·L-1咯菌·噻虫胺、9%苯甲·吡虫啉和35 g·L-1精甲霜灵·咯菌腈的防效达到为97%~100%。在乳熟期,种衣剂处理后茎基腐病DI平均值低于15,显著小于空白对照(81....  相似文献   

20.
农作物种衣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综述了近30年来国内外农作物种衣剂的研制、生物学效应及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成果与进展情况,分析了种衣剂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