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中国春播大豆熟期组地理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美国000~Ⅹ熟期组标准品种与我国各地代表品种在南京的表现,以国际通用标准将我国大豆划分为相应的000~Ⅸ熟期组,其中春豆归属000~Ⅴ熟期组。并研究了我国春豆熟期组的地理分布概貌及相对于美国大豆熟期组地理分布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东北春大豆熟期组的划分与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春大豆区是我国大豆主产区,大豆品种生育期特性是最主要的生态特性。美国建立的大豆熟期组制度已为全世界采纳。熟期组归类表述了品种最主要的地理生态特性,有利于全世界不同地区间的引种、交流和育种方案设计。本研究搜集了我国东北地区数十年来育种或生产上广泛使用的地方和育成的共计361份品种,于2012-2014年在东北大豆不同气候生态区的9个试验点,以美国和国内已明确MG000~MGⅢ熟期组的品种为标准,进行东北地区品种熟期划分的研究。鉴定方法为先根据标准品种相邻熟期组生育日数平均值的1/2为界,划定不同熟期组在该环境的范围,初步划定各品种的熟期组归属,然后统计各品种在不同环境的熟期组归属次数,结合考虑该品种适应的生态条件,最终确定其熟期组归属。本研究认为东北地区早春土壤墒情较好,播种后种子开始吸水萌动,而完全成熟则在完熟期(R8时期),大豆的全生育期应为从播种到R8时期的生育日数。获得结果如下:(1)确定了不同试验点/生态亚区各熟期组划分的生育期天数范围和各熟期组鉴定的最佳试验点/生态亚区,具体的说以北安和扎兰屯作为MG000和MG00熟期租适宜的鉴定地点,克山和牡丹江作为MG0和MGⅠ适宜的鉴定地点,铁岭作为MGⅡ和MGⅢ适宜的鉴定地点;(2)361份东北春大豆归入MG000~MGⅢ共6个熟期组;(3)揭示了不同熟期组在东北地区的地域分布,大致上MG000和MG00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北部及内蒙古北部,MG 0和MG I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中南部,MGⅡ主要分布在吉林省,MGⅢ主要分布在辽宁省;(4)提出了一批东北地区各熟期组鉴定的本地区标准品种;(5)提出我国东北地区熟期组鉴定的方法,即先在当地将待鉴定的品种生育期天数与标准品种的表现或者本文所给出的各熟期组在当地的表现进行初步划分,然后按照其熟期组划分结果安排在适宜的鉴定点进行统一鉴定,经比对后确定其熟期组的归属。  相似文献   

3.
菜用大豆荚粒品质发育过程及适宜采摘期分析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选用夏播菜用大豆不同熟期组6个代表品种通州豆、楚秀(熟期组Ⅲ),海系13、南农87c-38(熟期组Ⅳ),南农大黄豆、黑皮绿仁(熟期组V),对其荚粒品质发育过程进行系统观察。结果表明:(1)荚长、荚宽及荚厚的发育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荚长、荚宽在开花后10-20天伸长较快,基本接近品种的固有长度和宽度;荚厚在开花后25-40天快速增长。(2)百荚鲜重、百粒鲜重发育符合二次曲线,熟期组Ⅲ品种在开花后35~55天达到最大值,而熟期组Ⅳ、熟期组V品种在开花后55—70天达到最大值。(3)出籽率及可溶性糖的变化符合四次曲线方程,在R5-R7前半期可溶性糖含量逐渐提高,R7后半期有所回落;不同熟期组的菜用大豆生长发育变化相似。菜用大豆的适宜采摘期为R6-R7的前半期。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豆品种光温综合反应与短光照反应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选取256份我国各地代表性大豆品种在南京分期播种与短光照处理。以大豆品种在不同播期下生育前期及全生育期标准差分别作为该品种开花期和成熟期光温综合反应的指标,以春播自然光照与11h光照下生育前期及全生育期相差天数分别为开花期和成熟期短光照反应指数。通过研究我国大豆不同熟期组类型及不同品种的光温综合反应与短光照反应间关系,明确大豆对光温综合条件中对光照的反应是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5.
以27个美国大豆生育期组标准品种和8个华南地区大豆主栽品种为材料,结合不同生育时期记载及收获后考种数据的分析,对美国大豆不同生育期组标准品种及华南地区大豆主栽品种的生育期组及考种性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美国大豆熟期组I~VIII标准品种的生育期逐渐变长,从83 d增加到104 d。华南地区春播大豆品种的生育期为83~85 d,夏播大豆品种的生育期为95~104 d。对于生育期相近的大豆品种,美国的大豆表现为营养生长期(VE~R1)相对较短,生殖生长期(R1~R8)相对较长,而华南地区大豆主栽品种生育期的表现则与此相反。考种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在单株总荚数、单株有效荚数、百粒重、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分枝长度等性状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农艺性状的差异与生育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相关性。结合生育期和考种的结果,可将夏播大豆品种华夏1号、桂夏1号和华夏3号分别划归到熟期组VI、VII和VIII。早熟春播大豆品种广东1号、华春2号、华春6号、柳豆1号划归到熟期组V,中晚熟春播大豆品种划归到熟期组VI或VII。  相似文献   

6.
播种期对黄淮南部夏大豆品种熟期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淮南部夏大豆播期严重受茬口和降水制约,产量年度变幅较大。为给本地区麦茬夏大豆适期播种和品种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选取8个不同熟期的黄淮南部适栽品种在大田条件下进行播种期试验。结果显示,各参试品种(除皖豆24外)4个播期均可成熟并获得产量;品种的熟期随播期的推迟而推迟,生育日数随之减少;4个播期中,除冀豆12以外,其他品种均以6月下旬播种产量最高,表明此时段是本地区大豆的最适播期。本试验初步明确了不同播期条件下各参试品种的熟期和相对高产的参试品种,可为当地大豆生产的品种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不同熟期大豆品种固氮活性为中热组>中早熟组>早熟组。不同结荚习性大豆品种的固氮活性为无限结荚习性>亚有限性结荚习性。以方差分析估算的大豆固氮活性的广义遗传力平均为42.21%,其中中熟组大豆品种为52.01%,无限结荚习性大豆品种为51.10%。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不同耐旱基因型大豆生理性状对不同降雨气候条件的响应,田间条件下,以耐旱型品种辽豆14和干旱敏感型品种辽豆21为研究对象,探讨半干旱地区阜新和湿润半湿润地区沈阳对两品种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分别比较大豆植株V4、R2、R4和R6时期的叶绿素含量、株高、植株各部位鲜重、干重。结果表明:一般而言,在湿润半湿润地区沈阳种植的大豆植株的叶绿素含量高于半干旱地区阜新。一般情况下,植株根、茎、叶、叶柄和豆荚的含水量均表现为,同一时期,同一品种,沈阳的值高于阜新,但部分取样时期处理间未达显著差异水平;品种对根含水量的影响则因取样时期和地点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大豆植株茎、叶、叶柄、豆荚的含水量均表现为,同一时期,同一地点,耐旱品种辽豆14的值高于干旱敏感型品种辽豆21,但多数情况下处理间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植株各部位器官生物量的变化表现为,除R4期植株的根生物量和茎生物量、R6期的豆荚生物量表现为,同一品种辽豆14阜新种植高于沈阳种植,且差异不显著外;其它各时期各器官的生物量均表现为,同一品种辽豆14或者辽豆21,沈阳种植均高于阜新种植。成熟期大豆植株的器官分配比例表现为:子粒荚皮根、茎。子粒的分配比例为,辽豆14辽豆21;而荚皮、根、茎的分配比例则为,辽豆21辽豆14。大豆单株荚数与产量变化相一致。干旱胁迫降低了单株荚数、每荚粒数、单株产量和小区产量却提高了百粒重。辽豆14的单株荚数、每荚粒数、单株产量和小区产量均高于辽豆21,但百粒重却低于辽豆21。本研究结果明确了耐旱型大豆应答干旱胁迫的生理优势,丰富了辽宁省大豆抗逆栽培的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9.
通过设置不同播期和光照处理,研究了中豆33和中豆34的光周期反应特性,并与其他品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早、中熟夏大豆品种相比,夏播时中豆33和中豆34全生育期较短,主要是因其生殖生长期较短,但仍然有较长的营养生长期。中豆33营养生长期对短日照更敏感,而中豆34生殖生长期对短日照更敏感。  相似文献   

10.
以我国西南地区3个常用大豆品种为材料,比较净作和套作条件对大豆籽粒发育及后熟过程中异黄酮积累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籽粒成熟期按总异黄酮积累速率可分为初始积累期和快速积累期;受田间小气候影响,套作条件下大豆较晚进入快速积累期;田间采收时,贡选1号品种净作总异黄酮含量极显著高于套作,南豆16和贡秋豆3号净作与套作之间差异不显著。3个品种籽粒后熟期套作条件下总异黄酮的积累量均极显著高于净作,总异黄酮含量套作均显著高于净作;后熟期不同品种异黄酮各组分及总异黄酮的积累量均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发现净套作对3个大豆品种的异黄酮积累动态及总含量均有显著影响,品种间籽粒异黄酮的积累对种植条件的反应不同。相对净作而言,后熟过程更利于套作大豆籽粒异黄酮的进一步积累。  相似文献   

11.
1994年美国新推广的大豆品种简介1994年美国私营种子公司和大学共推出大豆新品种58个,其中○熟期组1个,I熟期组9个,Ⅱ熟期组18个,Ⅲ熟期组23个,Ⅳ熟期组7个。大多数大豆新品种由种子公司育成,各公司有各公司的品种商标代号,如S_(12-22)...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适合安徽省沿淮及淮北大豆主产区种植、比当地推广品种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熟期适宜的大豆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涡30、阜豆06-32、中涡29、远育166、鑫豆18号、阜豆05-10表现较好,适合在淮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对不同熟期类型大豆种质收获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熟期种质之间,收获指数可以作为评价丰产性的指标之一,但不同熟期类型间没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4.
东北是我国理想的高油大豆产区,培育高油品种是东北种植区的重要任务.为适应我国大豆生产的现状,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宝泉岭农业科学科研所按照熟期适宜、高产、高油、抗病虫、抗倒伏、适宜机械化栽培、适应性的广的育种目标,培育出北方春大豆高油新品种"北豆27".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我国各地大豆品质状况,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于2010—2012年组织31个综合试验站从各服务区域内的科技示范县收集到1 176份大豆主栽品种样品,对40余项品质性状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大豆粗蛋白平均含量以南方为高,达43.75%,其次为黄淮海流域(41.94%),再次为西北地区(40.01%),东北地区最低(39.16%)。从省份分布情况看,四川、浙江和广西居前3位。粗蛋白含量位居前列的主栽品种包括中黄42、晋遗19、菏豆12、山宁16、豫豆29、浙秋豆3号、  相似文献   

16.
以超高产大豆辽豆14与普通大豆辽豆11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肥密处理对其氮素积累与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高产大豆辽豆14整个生育期叶面积含氮量较高.结荚~鼓粒期叶片氮利用效率和光合氮利用效率均高于辽豆11.辽豆14氮素积累总量以300 kg·hm-2施肥处理,22.5×104株·hm-2种植密度的肥密组合最高.氮素积累总量肥力、密度和品种间具有明显的交互作用.氮素收获指数肥力与密度处理间差异极显著,肥力与品种、密度与品种以及肥力、密度和品种间均具有明显的交互作用.和辽豆11相比,不同肥密处理超高产大豆辽豆14的平均氮素利用效率高于辽豆11.  相似文献   

17.
选取62份大豆品种在土壤镉含量为0.63 mg/kg的农田中进行小区试验,通过检测不同大豆品种的籽粒和秸秆镉的含量,比较不同大豆品种对镉转运能力的差异。结果显示:不同大豆品种,其籽粒和秸秆镉含量存在很大差异,且所有大豆品种秸秆镉含量明显高于籽粒镉含量,产量对大豆镉的吸收和积累有一定的影响。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14品8和2014品10这两个粒用品种可视为高产组品种分类;益阳紫皮豆、桂阳紫金豆和望城酱色豆等8个粒用品种可视为低产组品种分类;其余52个大豆品种可视为中产组品种分类。  相似文献   

18.
阜阳主要大豆品种生育期组划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阜阳大豆产业的发展和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相互科学引种以及便于国际交流与合作,同时为大豆育种改良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根据大豆遗传特性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美国大豆生育期组标准品种13份为参照、当地主栽品种和新近选育品种等为主要试验材料25份,3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阜阳大豆熟期组除徐豆16、周豆11和周豆19生育期组是Ⅴ外,其余均属于生育期组Ⅳ。  相似文献   

19.
播期对大豆不同节位籽粒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同一植株的不同结荚部位的籽粒脂肪和蛋白质含量不同,但环境条件对其分布规律的影响未见报导。本文利用不同播期产生的环境变化,研究大豆不同节位籽粒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分布变化,了解环境对大豆品质性状的影响。 试验选用亚有限结荚习性的大豆品种九农17号为材料。分四期播种,第一期为4月  相似文献   

20.
迟播对早熟大豆产量、品质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黑龙江省5个不同生态区的大豆品种为材料,分8个播期,研究了迟播对早熟大豆品种产量、品质及农艺性状的影响为救灾品种的选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延后,早熟大豆品种的株高、单株荚数、百粒重变化节律是先是略有升高然后降低,单株粒数降低,蛋白质含量呈升高,脂肪含量下降。产量与晚播早熟品种的播期呈负相关,随着播期的延后,熟期越晚的品种产量下降的越快,当晚于一定播期时,出现早熟品种的产量超过晚熟品种的现象。早熟品种晚播,在不同的播期应选择熟期不同的品种,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