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优118(T 98 A×R 118)系湖南省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中熟杂交晚籼水稻组合。结合T优118双亲的主要特征特性,介绍了其春季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2.
该品种由麻阳苗族自治县种子公司选配育成,三系杂交水稻中熟组合。2005年1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参加湖南省中稻区试,平均产量8055kg/hm^2,比对照金优207增产11.1%。2004年湖南省区试,平均产量7629kg/hm^2,比对照金优207增产6.3%,全生育期128d。其表现为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米质优,一般产量7500~9000kg/hm^2,最高产量9750kg/hm^2,粮农反映很好。为探索T优82高产制种技术,通过几年的制种实践,春季制种产量一般3600~3750kg/hm^2,最高产量达4658kg/hm^2。现就其制种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两系超级稻两优293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配制的一个超高产组合,2006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湘稻审2006029。它是继成功育成两优培九先锋组合的基础上又一次质的飞跃,产量达1.2万kg/hm^2,米质优,但它的制种产量低,难以满足大面积推广的需要。我们科学采用过来三系制种技术和二系制种技术的成功经验,运用水稻异交栽培理论,  相似文献   

4.
两优3773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152S×R173杂交配制而成,属中籼两系杂交稻新组合,200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7009).2008年上杭县晚季试种,表现丰产性好.2010年晚季在福建省现代农业(优质稻)产业体系建设项目示范区--庐丰乡中坊村建立33.3h㎡两优3773丰产示范片,2010年10月29日通过市县专家验收,平均每667㎡产量达667.66kg,米质达到部颁二等优质稻品种标准.  相似文献   

5.
广优明118是由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广抗13A×明恢118配组而成的中晚籼三系杂交稻新品种。在福建省上杭县作连晚稻或烟后晚稻种植均表现出群体整齐,株型适中,穗大粒多,不早衰,后期转色好,米质一般,产量高等特点,2009年已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9005)。  相似文献   

6.
呈两优 464 是湖南洞庭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利用湖南农业大学选育的优质高配合力两系不育系呈 391S 为母本,以湖南洞庭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高配合力恢复系岳恢 464 为父本配组选育的优质、稳产中籼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生育期适宜、抗性好、产量稳、米质优。 2020-2021 年参加湖南省湘种联合体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 2022 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湘审稻20220024 )。  相似文献   

7.
该品种是中国水稻所选育的优质、高产、抗病、中晚稻兼用型杂交籼稻组合,2001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属江西省主推品种。2000年引进试种试制,该组合在宜黄县作为一晚栽培,生育期135~140d,一般产量9t/hm^2左右,米质、抗性均较好;作为二晚栽培,全生育期125d左右,一般产量7.3t/hm^2,米质、抗性好,较适宜平原地区种植。2001、  相似文献   

8.
徐金仁  鄢祖林  范燕波 《种子》2013,32(2):110-111
五丰优15是江西省天仁种业有限公司用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不育系五丰A与自选的恢复系R 15配组育成的杂交晚稻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米质较好、早熟等特点。五丰优15参加江西省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 534.5 kg/hm2,比对照岳优9113增产4.6%。于2012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赣审稻2012011。  相似文献   

9.
姜守全 《中国种业》2015,(12):77-78
<正>贺优50是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利用自育不育系贺50A(中9B//161-5B/金23B)与自育恢复系R50(蜀恢527//岳恢9113/R644)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晚籼迟熟组合。该组合高产、稳产,适应性强,食味品质优。2015年6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湘审稻2015038。  相似文献   

10.
早熟耐冷杂交籼稻新组合黔优107的选育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贵州省高海拔地区水稻生产中缺乏耐冷杂交稻的状况,采用中9 A与自育恢复系黔恢107配制,选育出早熟耐冷新组合黔优107.经2002年和2003年贵州省区试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08 t/hm^2,比对照汕优晚3和金优77平均增产4.0%,抗冷性、抗病性比对照汕优晚3和金优77强,米质比对照汕优63、汕优晚3和金优77优.2005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贵州省高海拔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姚仁强 《中国种业》2015,(11):60-61
<正>D两优71是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用自选恢复系R71与两系不育系HD9802S配组育成的中熟型两系杂交晚稻新组合。该组合丰产稳产性好,抗性强,米质较好。2015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湘审稻2015024)。1亲本特征特性1.1不育系HD9802S系湖北大学生命科学院育成的早籼型温敏核不育系,2005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鄂审稻2005020)。该品种株型适中,剑叶较短挺直,微内凹,叶鞘、叶舌、叶耳、柱头、颖尖均无色。不  相似文献   

12.
家优111是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科研人员用自选的恢复系R111与三系不育系家60A杂交配制而成的广适型、高产稳产籼型中熟三系杂交晚稻组合,2016年6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家优111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抛栽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晚籼新组合新香优77新香优77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新香A与恢复系明恢77配组而成的杂交晚籼新组合。1997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生育特性:新香优77在湖北省枝江市做双晚栽培,全生育期117天。属中熟新组合。做双晚栽培株高100cm...  相似文献   

14.
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深两优5814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两优5814是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龙岗研究所利用母体Y58S与父本丙4114配组而成的产量、抗性、米质三大指标全面突破的两系杂交稻新品种。该品种2008年通过广东审定,审定编号为粤审稻2008023;2009年通过长江中下游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稻2009016;同年在广西审定,审定编号为桂农公告(2009)4号;2011年通过重庆市水稻品种引种认定,编号为渝引稻2011007。2012年该品种被列为农业部超级稻,湖北省农业厅主推品种,湖南省农业厅主推品种。2010、2011年该品种引入重庆市丰都县试验示范种植,均表现为产量高、品  相似文献   

15.
童孝年  袁利群  杨隆维  李继辉  段太品 《种子》2007,26(12):110-111
Ⅱ优264是恩施州农科院选育的高产、抗稻瘟病,米质较优的新组合,2004~2005年参加恩施州水稻品种区试,平均产量9.06t/hm2,比对照Ⅱ优58增产4.85%,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杂交水稻新组合川香优569具有熟期适中、农艺性状好、高产稳产、米质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2014年川香优569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该组合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优质三系杂交稻新组合广8优798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8优798是用不育系广8A与恢复系R798组配选育而成的感温型优质三系杂交稻组合,该组合全生育期112d左右,与对照广8优2168相当,丰产性好,米质较优,高抗稻瘟病,2017年6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两优287是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与湖北大学采用两系不育系HD9802S与恢复系R287配组而成的籼型杂交早稻。2005年和2006年分别通过湖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2006年通过江西省、湖南省引种审批。2006年被农业部评定为超级稻,是湖北省自主选育的第1个超级稻。米质达国标一级,填补了中国杂交水稻无国标一级优质米的空白。该组合的成功选育是杂交早稻育种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9.
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株两优08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株两优08是湘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株1S与R08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该组合熟期早、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米质较优、适应性广.2007年2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湘审稻2007013。2006—2008年在广西全州县制种200hm^2.平均每hm^2单产3.12t.2006年最高单产4.50t.2007年最高单产4.35t.2008年最高单产4.46t。  相似文献   

20.
家优111是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用自选的家60A与恢复系R111杂交配组而成的高产稳产、广适型中熟杂交晚稻组合。2016年6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家优111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