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用“白点病”病毒人工感染雏番鸭,建立番鸭“白点病”病理模型。在攻毒后第1,3,5,7,10,14天分别采血测定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分类计数以及体温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雏番鸭感染“白点病”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显著下降.导致动物机体严重贫血;攻毒组雏番鸭的淋巴细胞和分叶嗜中性粒细胞在感染后第1,3,5,7天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嗜酸粒细胞与杆性嗜中性粒细胞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在感染“白点病”的早期,雏番鸭体温呈上升趋势,但感染末期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番鸭“白点病”的病原分离与防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8年10月起,广东省四会、佛山、花都、清远、茂名、湛江等地的番鸭先后发生一种以肝、脾、小肠等部位出现灰白色坏死点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实验室检验及病原分离,初步认定为番鸭的一种新的病毒性疾病,暂定名为番鸭“白点病”。1流行情况  1998年10月,四会某养殖户饲养的1500只番鸭,在7日龄时发生一种急性、烈性的传染病。发病率从刚开始的10%,至第二天即迅速发展到80%,第三天达100%,死亡率高达90%。以后该病在佛山、花都、清远、茂名、湛江等地陆续大量发生。发病日龄在3~65日龄之…  相似文献   

3.
140只刚出壳的雏番鸭随机分为对照组(C)和试验组(I)两组。隔离饲养一周后.试验组鸭背部肌肉注射0.5mid只的“白点病”病毒稀释液,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两组番鸭分别于攻毒后1、3、5、7、10、14d时颈静脉采血各10只,涂片。并进行剖检。用ANAE染色法标记T淋巴细胞,并计算出ANAE阳性淋巴细胞的百分率。结果发现:“白点病”能损害雏鸭的细胞免疫功能,导致鸭免疫功能降低;在试验期内.淋巴细胞ANAE^+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牦牛胎盘肽的抗氧化作用,试验将20只小鼠随机分为药物组和对照组,连续15 d分别注射牦牛胎盘肽和生理盐水,0.2 m L/d,然后处死小鼠,取其心肌、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制成组织匀浆,测定各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药物组心肌和肝脏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药物组心肌、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药物组心肌、肝脏和脾脏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牦牛胎盘肽具有一定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5.
以番鸭“白点病”病毒株人工感染雏番鸭 ,于感染后 1 2 ,2 4 ,48,1 2 0 ,1 68,2 4 0和 360h分别检测对照组和感染组番鸭的血浆总胆红素(TBil)含量和碱性磷酸酶 (AKP)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的活性 ,同时观察番鸭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结果 :感染组番鸭的Tbil含量在感染后 1 2和 2 4 0h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 5) ;AKP活性在攻毒后 1 2h开始显著上升 ,并持续至试验结束 ;ALT活性在攻毒后 2 4 ,1 2 0和 1 68h显著上升 ;AST活性在 1 2 ,48,1 2 0和 2 4 0h显著升高。番鸭感染“白点病”后血浆中酶活性上升 ,提示肝脏、心脏等器官受损明显。感染后期血浆ALT和AST活性趋于正常 ,表明受损器官在后期逐渐恢复。这与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相对应。  相似文献   

6.
番鸭“肝白点病”又称番鸭“花肝病”或“肝花点病”、“番鸭坏死性肝炎”等,自1998年以来,在我国的福建、浙江、广东等番鸭饲养密集地区频频发生并流行,其发病率高,传染速度快,死亡率高。2003年3月,我市首次发生番鸭肝白点病,同年4月中旬又相继发生两起。  相似文献   

7.
1998年以来,在我国福建、浙江和广东等番鸭养殖地区相继发生了一种以软脚,肝、脾等脏器出现灰白色坏死斑点,肾脏肿大、出血、花斑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俗称番鸭“白点病”、“花肝病”。该病发生于番鸭、半番鸭,发病日龄为7—45日龄,以7—20日龄的雏番鸭最甚。发病率为30%-90%,病死率为60%-80%。若治疗不及时,死亡率可达100%。有人已对该病的流行病学、病理变化及病原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吴宝成等证实该病原为番鸭呼肠孤病毒,且该病毒可以使机体的淋巴细胞增殖减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目前,对该病的病原、致病性及病变组织的显微和超显微结构有较多研究,而对免疫器官组织的免疫学变化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防制番鸭“白点病”的效果,本试验筛选了目前较为常用的10种消毒剂分别对番鸭“白点病”病毒进行不同时间的体外杀灭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种消毒剂在与“白点病”病毒体外作用15min、30min的情况下,百毒杀、复合酚(消毒灵)、过氧乙酸、二氯异氰尿酸钠、氢氧化钠、甲醛、苯酚、络合碘、戊二醛、乙醇等消毒剂对该病毒均有不同程度的杀灭作用,但百毒杀、过氧乙酸、苯酚、络合碘、戊二醛、乙醇等消毒剂只能致弱或灭活少数病毒,因此杀灭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而在0.5﹪甲醛、1∶200复合酚(消毒灵)作用15min,1﹪NaOH、1∶200020%二氯异氰尿酸钠作用30min的情况下,对该病毒的杀灭效果较佳,杀灭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9.
番鸭细小病毒型"白点病"主要侵害三周龄以内的雏番鸭。番鸭细小病毒型"白点病"通常与番鸭小鹅瘟以及番鸭"三周病"混合感染,且番鸭小鹅瘟与番鸭"三周病"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相似,因此给临床诊断带来了困难,甚至造成误诊。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在细小病毒的保守区域设计了一对细小病毒通用引物P1、P2;在番鸭"三周病"病毒的特异性区域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M1、M2;在番鸭小鹅瘟病毒的特异性区域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G1、G2。利用所设计的三对引物进行PCR检测,能够快速、准确地诊断出雏番鸭细小病毒型"白点病",以及与番鸭小鹅瘟或者番鸭"三周病"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0.
11.
试验按0.6mg/kgBW单剂量对健康仔猪灌服亚硒酸钠溶液后,系统研究了仔猪血液中硒浓度与抗氧化系统动态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健康仔猪体内抗氧化系统随机体硒水平的变化而变化,但与后者相比有一个明显的滞后期。给予一定量的硒后,体内的抗氧化能力并没有立即增强,SOD活力及T—AOC均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后才开始显著上升,而GSH-Px活性则是先降低而后又逐渐升高,MDA的变化也明显滞后于硒浓度的变化。说明机体内抗氧化系统与硒水平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规律性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雏鸡感染新城疫病毒后机体抗氧化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新城疫病毒(NDV)LD强毒株以肌肉注射方式感染21日龄麻鸡,于感染后1 d、2 d、3 d、4 d、5 d采取脑、心脏、肺脏、脾脏、法氏囊等组织,分光度法测定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显示,NDV感染组雏鸡的各组织中SOD活性在人工感染后2 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雏鸡心脏、肺脏、脾脏、法氏囊MDA含量在人工感染后2 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脑组织MDA含量在人工感染后3 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3.
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细菌性疾病严重威胁着养鸡业的发展,革兰氏阴性菌感染鸡后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内毒素血症。然而,内毒素在鸡体内的作用机制仍不完全清楚。本实验通过研究内毒素对肉鸡血浆(清)中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来探讨内毒素发病的机制,为鸡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鸭“肝白点病”是养鸭业中新出现的病毒性疫病,给养鸭场(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该文报道一例鸭“肝白点病”的临床诊断和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丹参对链脲佐菌糖尿病模型大鼠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丹参对链脲佐菌糖尿病模型大鼠血清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用链脲佐菌60 mg/kg腹腔注射法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n=15)和丹参治疗组(n=15),并设立正常对照组(n=20)。丹参治疗组灌胃丹参水煎液每天5 mL/kg,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灌胃同样剂量的蒸馏水,试验期为28 d。灌胃后第7、14、21、28天眶后静脉丛采血,离心制血清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表明丹参治疗组的SOD、GSH-Px和CAT的活性较模型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其上升趋势趋向于正常对照组的活性;丹参治疗组MDA的含量较模型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其下降趋势趋向于正常对照组的含量。丹参对糖尿病大鼠的氧化应激有一定的减轻作用。  相似文献   

16.
番鸭"新鸭疫"病原中呼肠孤病毒的初步确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底以来,在浙江省的青壮年番鸭中新爆发了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咳嗽、流涕、喙和蹼发绀、拉稀、死亡率很高的烈性传染病,病理剖解主要表现为肝脏肿大、质脆,个别病例有不规则的坏死斑;脾肿大、有的病例坏死呈花斑;胰有多量、点状的坏死灶;肠道黏膜常有环状出血灶等。据当地百姓的俗称,笔者暂时把这种疾病定名为番鸭“新鸭疫”。  相似文献   

17.
番鸭"三周病"、细小病毒型"白点病"和小鹅瘟是雏番鸭常见的三种细小病毒病,对番鸭养殖业危害较为严重。本文对从广东惠州及周边地区病死番鸭中分离鉴定的1株番鸭细小病毒型"白点病"病毒、1株小鹅瘟病毒和1株番鸭"三周病"病毒分别感染健康雏番鸭,将发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进行对比,从而为基层兽医工作者提供三种番鸭细小病毒病临床鉴别、初步诊断更加直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动物体内抗氧化能力的改变可引起包括组织损伤在内的一系列变化。为了解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2,PCV2)对仔猪组织损伤的机理,测定了PCV2对断奶仔猪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用19头PCV2阴性的断奶仔猪,随机分成4组,其中对照组4头,其余3组(每组5头)接种PCV2,并分别在接种后的14、21、35天扑杀,取血样、胸腺和腹股沟淋巴结组织。用酶法测定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比色微板法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显示:试验猪血清中,GSH含量第21天降至最低,GSH-PX活力第21天显著升高且达到最高值(P<0.05),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的活力均在第14天最强,且T-SOD活力在第14天显著高于对照猪。胸腺和腹股沟淋巴结中,GSH含量第21天显著升高(P<0.05),且达到最高值;SOD活力试验组均比对照组高,且呈上升趋势;MDA含量均在第14天升高,且胸腺中MDA含量在第14天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谷胱甘肽抗氧化系统在PCV2感染后第21天发挥最大的抗氧化作用,SOD系统在PCV2感染后第14天发挥最大的抗氧化作用。仔猪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是PCV2引起组织损伤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番鸭“花肝病”病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市一蛋鸭场饲养4000多只蛋鸭,145日龄开始发病,1周内死了40多只,诊断为鸭瘟。1发病情况  浦东一蛋鸭场饲养4000多只145日龄蛋鸭,产蛋率80%。2000年1月5日开始发病,发病率达40%,陆续死亡,第1天死亡3只,第2天死亡4只,第3天死5只。发病3~4d,产蛋率降至43%,采食量由原来的320kg降为80kg。用土霉素、普杀平拌料连喂3d无效果,鸭群继续死亡。经询问,这群鸭子从没接种过疫苗。2临诊症状  病鸭体温升高,精神萎顿,食欲减少,拉水样稀粪,有的呈绿色。两脚无力,伏卧不愿行走,…  相似文献   

20.
采用低温诱发肉鸡腹水综合征(AS),并观察早期限饲对常温和低温饲养时肉鸡AS的发病率、肉鸡体内脂质过氧化作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1,限饲处理组肉鸡分别于7~14日龄或7~21日龄每天给料8h,对照组肉鸡全程自由采食。试验2,限饲组肉鸡分别于7~14日龄给予对照组肉鸡前一天饲料消耗量的60%或80%,对照组肉鸡自由采食。试验过程中连续测定肉鸡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和腹水心脏指数(RV/TV值)。结果显示低温显著升高了肉鸡血浆MDA浓度,降低了血浆SOD和GSH—Px的活性;低温饲养肉鸡5~6周龄时的RV/TV值显著升高,AS的发病率显著增加。限饲处理显著降低了肉鸡血浆MDA含量,并且限饲处理肉鸡生长后期血浆中SOD和GSH—Px活性显著高于自由采食组肉鸡。所有的限饲处理均能降低肉鸡AS的发病率,并且早期限饲处理肉鸡42日龄的RV/TV值显著低于非限饲肉鸡。这表明早期限饲能够减轻肉鸡体内脂质过氧化作用,提高机体抗氧化酶的活性,从而降低AS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