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不同培养方式(水培和土培)下,选择4种不同基因型水稻(常规籼稻、杂交籼稻、常规粳稻、杂交粳稻),研究其苗期NH4^ 及硝酸还原酶抑制剂对NO3^-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培条件下,NH4^ 对NO3^-吸收的抑制主要表现在粳稻上,对杂交粳稻的抑制尤为明显;硝酸还原酶抑制剂对粳稻NO3^-吸收的抑制程度大于其对籼稻的抑制。水培条件下,NH4^ 能较大程度地降低杂交粳稻对N3^-的吸收;在硝酸还原酶活性(NRA)受抑制后,对杂交粳稻NO3^-吸收的影响却很小,说明NH4^ 对NO3^-吸收的影响并非完全通过影响硝酸还原酶的活性来完成。  相似文献   

2.
利用NO3^- -N:NH+^4 -N为10.0:0(A),5.0:5.0(B)和2.5:7.5(C)0:10(D)四种配比的营养液对小白菜品种进行水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NO3^- -N/NH4^+ -N配比对不同品种小白菜的硝酸盐含量及其品质等有着显著的影响,同一氮源培养下不同的小白菜品种间也表现出显著的差异;供试小白菜品种叶绿素SPAD值随着培养液中铵态氮比例的增大而增大;供试的小白菜品种的硝酸盐积累量随着铵态氮比例的增加而下降,而Vc、可溶相糖的含量增加,表明适当地配施铵态氮较纯硝态氮营养液培养小白菜能获得较低的硝酸盐积累量和良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3.
在pH4.0、6.0水培条件下,分别供应NH4^ -N和NO3^-—N2种不同形态的氮源,研究玉米根系对氮素的吸收与溶液中H^ 浓度变化的关系以及不同pH条件下不同氮索形态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介质中有NH4^ -N存在时,玉米对NH4^ 的吸收会导致pH值下降,且无论起始pH值的高低,最终达到的最低pH值相当接近;②起始pH值为4.0和6.0时,玉米每吸收1个NH,后释放大约0.8~0.9个H^ ;③起始pH值为4.0时,玉米根系每吸收1个NO4^ 大约消耗1.22个H^ ,但在起始pH值为6.0时,吸收1个NO3^-仅需消耗0.024个H^ ;④低pH值能促进NO3^--N的吸收,高pH值更有利于NH4^ -N的吸收;⑤尽管NH4^ 的净吸收速率大于NO3^-,但其对生物量的积累作用小于后者。  相似文献   

4.
蔬菜种植具有集约化程度高和施肥量大等特点,但长期种植蔬菜对深层土壤硝酸盐含量与分布的影响及其与地下水NO3--N含量的关系尚需深入分析。以湖南长沙县黄兴镇蔬菜基地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种植年限菜地的浅层地下水、0-100 cm土壤剖面样品和植物样品等分析NO3--N含量,探讨长期蔬菜种植对菜地土壤剖面硝酸盐分布和地下水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蔬菜种植年限对地下水NO3--N含量影响明显(P0.05),老菜地区域地下水NO3--N含量为29-41 mg/L,均比新菜地区域高10 mg/L。菜地土壤剖面中NO3--N含量与蔬菜种植年限关系密切,当种植年限增加到20-30 a后,蔬菜土壤出现严重硝酸盐累积现象,0-100 cm共累积了NO3--N 602.3kg/hm2,耕层土壤及地下水中的NO3--N含量均与氮肥投入量正相关(P0.05)。研究表明,长期种植蔬菜土壤(20-30 a)不仅在0-100 cm土层中积累大量的硝酸盐,而且导致地下水中和蔬菜中NO3--N含量超标。因此,蔬菜种植需要通过科学施肥方法严格控制氮肥投入,拟达到环境和食品安全目的。  相似文献   

5.
蔬菜中硝酸盐污染程度快速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市售常见几种蔬菜为试验材料,依据NO3^-与水杨酸在酸性介质(浓硫酸)中的显色反应,设计了一种建立在目视比色法基础上的快速测定蔬菜中硝酸盐污染程度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蔬菜中硝酸盐污染程度的时间仅为12~15min,判定结果与国标法相符。  相似文献   

6.
1、蔬菜施肥四忌 (1)忌施硝态氮肥。施用硝态氮肥后,会使蔬菜中硝酸盐的含量成倍增加,食用了硝酸盐高的蔬菜易引起人体血红蛋白变性,使脑、心脏等器官缺氧,呼吸中枢麻痹。硝酸盐在人体内还会还原成亚硝酸  相似文献   

7.
当前硝酸盐的污染问题已受到广泛关注,众所周知,蔬菜是喜水、喜肥的作物,在生产实践中常因施肥不当引起硝酸盐对地下水和蔬菜可食部分的污染,不少大中城市的蔬菜出现80%以上的硝酸盐超标。  相似文献   

8.
浅析蔬菜硝酸盐含量影响因素及调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人体摄人的硝酸盐有70%~80%来自蔬菜。硝酸盐本身对人体无害或毒性较低,但在人体内经微生物作用可被还原成有毒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可使血液的载养能力下降,从而导致高铁血红蛋白低养血症;此外,亚硝酸盐可与人体内的次级胺(仲胺、叔胺、酰胺及氨基酸)反应,形成强力致癌物一亚硝酸胺,从而诱发消化系统癌变。  相似文献   

9.
填闲作物的种植对下茬蔬菜产量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红梅  曾燕舞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8):2336-2337,2339
在北方连作蔬菜地休闲时期种植填闲作物(甜玉米),研究了不同施氮处理下填闲作物的种植对下茬作物菠菜产量、硝酸盐含量和土壤NO3-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施氮处理下填闲作物收获后,土壤中NO3-N残留量明显降低,下茬作物菠菜中硝酸盐含量和菠菜产量也随之降低.种植填闲作物前后土壤NO3-N含量(剖面0~120 cm)由1 772 kg/hm2降低到653 kg/hm2,2002年菠菜中硝酸盐含量比2001年菠菜中硝酸盐含量降低了42%,但同时菠菜产量也降低了81%.在优化施氮处理和经济施氮处理中填闲作物的种植对整个土壤剖面中NO3-N残留量影响较小,但对下茬作物菠菜中硝酸盐含量及产量影响较为明显,种植填闲作物前后土壤NO3-N含量由217 kg/hm2降低到124 kg/hm2,2个处理2002年菠菜中硝酸盐含量比2001年菠菜中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了28%和23%,同时菠菜产量分别降低了84%和88%.从降低蔬菜地NO3-N淋失风险的角度分析,目前农民习惯采用的传统施氮处理的土壤可以利用种植填闲作物的方式降低土壤NO3-N淋失风险,但优化施氮处理和经济施氮处理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试纸条-反射仪法测定蔬菜可食部位硝酸盐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试纸条-反射仪方法的原理及其在快速测定蔬菜汁液中硝酸盐浓度方面的应用效果。该方法的测定范围为3—90mg/L NO3^-或25—450mg/L NO3^-,用该方法与国家标准的紫外分光光度计法作比较,相关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蔬菜是一种极易累积硝酸态氮的植物,人们摄入的硝酸盐中,80%-90%来自蔬菜。硝酸盐本身对人体无害,但在人体内被还原成亚硝酸盐,人体如果累积过多亚硝酸盐,可导致高铁血红蛋白症,而且亚硝酸盐还可与人体内的胺类物质反应,形成强力致癌物——亚硝胺。因此,控制蔬菜中硝酸盐的累积,对保护消费者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金一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8128-8129,8174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关注食品安全和健康,对蔬菜中硝酸盐含量也更加关注。人体摄入硝酸盐的主要来源是蔬菜,占总摄入量的81.2%。蔬菜中硝酸盐的积累与施用含硝态氮肥料与否没有直接关系,而与蔬菜种类及氮肥用量等相关。降低蔬菜中硝酸盐含量应通过控制氮肥用量、平衡施肥和加强田间管理来解决。  相似文献   

13.
采用现场采集土样及室内处理和分析方法,研究了2种典型湖南森林土壤对SO4^2-、NO3^-的吸附及解吸规律。结果表明,红壤和黄红壤都具有相当强的SO4^2-和NO3^-吸附能力,但其NO3^-;最大吸附量约为SO4^2-吸附量的39%一62%;表土SO4^2-解吸率远高于底土sOi一解吸率,且NOi解吸率明显低于SO4^2-解吸率;土壤SO4^2-和NO3^-的解吸率随着解吸液pH值的下降而下降;由于SO4^2-与NO3^-的竞争,共同吸附试验中土壤对SO4^2-或NO3^-的吸附量都小于单独吸附试验中的吸附量,共同解吸试验中解吸液明显增加了对SO4^2-的解吸率而降低了对NO3^-的解吸率。  相似文献   

14.
硫对蔬菜的增产及降低NO-3累积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3个菜园表层土壤样品分析结果,土壤全硫平均含量354.9 mg·kg-1,有效硫平均含量26.2 mg·kg-1,有效硫占全硫7.4%;有效硫小于16 mg·kg-1临界值样品占43.6%.田间不同硫水平对比试验和简比试验结果表明,莴苣、花椰菜等多种蔬菜品种,在每公顷施用硫15~60kg范围内,都具有不同程度增产效应;硫素还可改善蔬菜品质、降低NO-3累积.莴苣菜心部分NO-3含量比对照降低13.0%~56.0%,花椰菜降低24.8%~48.7%,空心菜降低8.2%~56.0%.而在网室土培、水培试验结果,供试空心菜、小白菜植株NO-3含量,施硫肥处理比对照降低幅度更大.  相似文献   

15.
杜虹 《福建农业》2004,(3):12-13
蔬菜是一种容易富集硝酸盐的作物。人体摄入的硝酸盐81.2%来自蔬菜。蔬菜富集硝酸盐是一种自然现象,虽无害于植物本身,却危害人体健康。大量的研究表明,蔬菜中通常以叶菜类和根菜类硝酸盐含量较高。一般诊断,除品种因素外,植物积累硝酸盐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吸收量超过还原同化量。硝酸盐、亚硝酸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蔬菜的品质越来越关注.现代医学证明,硝酸盐在人体内还原成亚硝酸盐后,如果累积过多,可导致高铁血红蛋白症,还可与人体内的胺类物质反应,形成强力致癌物质,诱发消化系统癌变.蔬菜是容易富集硝酸盐的作物,而人体摄入的硝酸盐81.2%都来自蔬菜,故硝酸盐含量是评价蔬菜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蔬菜硝酸盐积累的影响因素很多,与蔬菜的种类品种有关,与水分、温度、光照有关,也与施氮量、氮肥种类、施氮方法等因素有关,但施肥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蔬菜的品质越来越关注。现代医学证明,硝酸盐在人体内还原成亚硝酸盐后,如果累积过多,可导致高铁血红蛋白症,还可与人体内的胺类物质反应,形成强力致癌物质,诱发消化系统癌变。蔬菜是容易富集硝酸盐的作物,而人体摄入的硝酸盐中81.2%来自蔬菜,故硝酸盐含量是评价蔬菜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引起蔬菜硝酸盐积累的因素很多,其中施肥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化肥能促进蔬菜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但是,并不是所有化肥都适宜在蔬菜上施用。下面介绍几种蔬菜施肥注意事项:一、硝酸铵和其它硝态氮肥一般不宜施用于蔬菜凡肥料中氮素以硝酸根(NO3-)形式存在的均属于硝态氮肥,包括硝酸铵、硝酸钙和硝酸钠等,其中硝酸铵兼有NH4+和NO3-,但习惯上列入硝态氮肥。硝态氮肥施入菜田后,会使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成倍增加,硝酸盐在人体中容  相似文献   

19.
福州市蔬菜硝酸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易于积累硝酸盐,人体积累的硝酸盐70%~80%来自于蔬菜[1].现代医学证明,在人体内,硝酸盐可被细菌还原成亚硝酸盐.如果亚硝酸盐在人体内积累过多,一方面可直接使人缺氧中毒,产生高铁血红朊病;  相似文献   

20.
<正>无公害蔬菜,实际上是指商品蔬菜中不含有某些规定不准含有的有毒物质,而对于有些不可避免的有害物质则要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下,保证人们的食用安全。无公害蔬菜除风味、营养含量合理外,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一是硝酸盐含量不超标;二是农药残留量不超标;三是"三废"等有害物质不超标。减少商品菜中硝酸盐含量。人体摄入的硝酸盐80%来自蔬菜,因此,硝酸盐含量是蔬菜品质的重要标志。这是因为硝酸盐在还原条件下可以形成亚硝酸,亚硝酸与胺结合就形成亚硝胺。亚硝胺是一种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