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运用银杏栽培中的新技术成果和多年的实践积累,采用改接良种、巧施花粉和高接雄枝、加强土肥水的科学管理、防治虫害、做好整形修剪等措施,通过7年努力,使全市白果年产量稳定在40t,平均株产16kg。该项技术已推广到宁波、衢州、嘉兴、杭州及江西、安徽、福建等省区,银杏低产林改造面积达200余hm2。 相似文献
4.
银杏又名白果,在我县栽培历史悠久。现有成林面积0.08万公顷共7万株,其中百年以上大树2.9万株,常年产量70万公斤,成为全县林业经济的重要支柱。由于品种(类型)混杂,管理粗放致使结果晚、产量低、品质差。正常情况下实生树需15-20年开始结果。全县平均单株产量不足15公斤。为了提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鄂北银杏产区银杏低产原因的基础上 ,进行了土壤复层、科学施肥、人工授粉、调整树体结构、改善光照条件及病虫害防治等丰产技术的研究 ,其大面积试验表明 ,增产幅度达2 9.1% ,增加产值 2 .5 8万元 / hm2 ,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7.
8.
9.
银杏为高大乔木 ,自古以来 ,人们一向认为它生长慢、结种迟 ,故有“桃三杏四梨五年 ,无儿不建白果园”之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发展银杏生产已经改变了利用实生苗繁殖的传统做法 ,逐步建立起“芽苗嫁接 ,合理施肥 ,环割促花 ,整形修剪”一整套环环相扣的配套技术 ,使银杏当年出苗当年嫁接 ,第3年开始结种 ,第5年形成产量。一、芽苗嫁接1.培养芽苗砧。在10月上旬选择充分成熟、粒大饱满的优质品种种核 ,如“大圆铃”、“大金铃”、“洞庭皇”、“佛指”等 ,搞好贮藏。翌年2月下旬取出 ,用0 .5 %高猛酸钾溶液浸泡4分钟~5分钟 ,… 相似文献
10.
11.
13.
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粗壮低干嫁接苗定值和早期丰产技术措施,定植扣第4年可以部分挂果,第5年具有一定产量,第6年每公顷产量可达117000kg。 相似文献
14.
15.
银杏又名白果,因结种迟而寿龄长,“公植树而孙得实”,所以又叫公孙树。传统观念认为栽植银杏见效慢,周期长。现在通过幼树嫁接、优质苗栽植、科学培管等措施,银杏10年左右即可投产。1 立地条件银杏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土层深厚、保水力较强的壤土或沙壤土最理想。栽植地的地下水位1m左右,应不受涝渍影响。同时,银杏为喜光树种,要保证其有良好的光照条件。2 苗木选择嫁接苗要求品种优良,接穗应是丰产、优质、粒大的30~40年生的结种大树上发育充实的1~3年生枝条,接口处愈合圆满,分枝均衡。苗木要粗壮,最好是3年以上大实生苗作砧木嫁接的,高… 相似文献
17.
银杏矮化早期丰产技术倪金成,苑金节,刘伯彦,姚玉岭(滕州市林业局)银杏是我国古老名贵多用途经济树种,近年来其价值受到人们的关注,需求量越来越大。但由于银杏生长慢,结果晚,用传统的栽培方法生产,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为了使银杏早期丰产,从1989... 相似文献
18.
19.
20.
八角低产林改造丰产技术八角属八角茴香料常绿乔木,是我国南方特有的经济林树种,经济价值高,用途广泛。它的果、皮含油量5~6%,种子1.7~2.7%,叶子0.7~0.95%(均以鲜料计),是优良调味佳品,在医药上作驱风、健胃、祛痰、治咳,外用治癣、杀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