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桂林是全国著名银杏产区之一,年产银杏3600吨左右,居全国第2位。近几年桂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在灵川、兴安、全州3县银杏主产区的调查中,发现近20年来,农户盲目追求产量和收入,相当部分对银杏挂果大树疏于管理,使植株生长较弱,产量较低;有些农户对银杏挂果大树只施化肥,不重视施农家肥,致使植  相似文献   

2.
1.改接良种。从优树上剪取芽体饱满,技龄2年生的侵壮税条,连带短果技。3月中下旬春季校接,一般采用母接或描皮校接,高接改换良种。2.巧施花担和高校堆核。①注过花期观往,适时采集花担。当雄花序由青转淡黄色时为王侯采集或;②保护好花按活力、花序来回后立即加工处理、授粉;③适时授粉。当雌枝上20够的雄花在胚珠上出现似田水一样的水球时为接投江佳时间。下午4点前喷撒效果好,由后若下雨要重喷;④适量按钮。一坡花多、村老、管理差的成年村少投,反之则多旯同时注意避免因过量反担,超负荷结果而造成材体衰退。每100克鲜花序可…  相似文献   

3.
运用银杏栽培中的新技术成果和多年的实践积累,采用改接良种、巧施花粉和高接雄枝、加强土肥水的科学管理、防治虫害、做好整形修剪等措施,通过7年努力,使全市白果年产量稳定在40t,平均株产16kg。该项技术已推广到宁波、衢州、嘉兴、杭州及江西、安徽、福建等省区,银杏低产林改造面积达200余hm2。  相似文献   

4.
银杏又名白果,在我县栽培历史悠久。现有成林面积0.08万公顷共7万株,其中百年以上大树2.9万株,常年产量70万公斤,成为全县林业经济的重要支柱。由于品种(类型)混杂,管理粗放致使结果晚、产量低、品质差。正常情况下实生树需15-20年开始结果。全县平均单株产量不足15公斤。为了提  相似文献   

5.
江德安 《林业科技》2002,27(5):54-56
在分析鄂北银杏产区银杏低产原因的基础上 ,进行了土壤复层、科学施肥、人工授粉、调整树体结构、改善光照条件及病虫害防治等丰产技术的研究 ,其大面积试验表明 ,增产幅度达2 9.1% ,增加产值 2 .5 8万元 / hm2 ,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7.
银杏是临安县县树,为天目山“五绝”之一。是历经沧桑而幸存的活化石,以“古”称给予,林业科学老前辈争论了上百年,最后才弄清,银杏的活化石幸存于中国浙江西天目山,后来由西天目山向中国的北方传布,从北方传到欧洲,由欧洲传到美洲各地,目前在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遵化市部分实生老栗树产量极低、存在部分低产栗园等问题,于2012年在遵化市马兰峪镇魏进河板栗园进行了低产板栗树高接换优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改接燕山早丰、遵化短刺和紫珀等优良品种,嫁接成活率达到了97.6%~98.2%,改接当年3个品种单株产量分别为1.77kg、1.83k和1.84kg,极显著高于对照;改接第2年3个品种单株产量分别为3.0kg、3.2kg、2.8kg,极显著高于对照,其中以改接遵化短刺产量最高,实现了改接当年丰产、第2年高产。  相似文献   

9.
银杏为高大乔木 ,自古以来 ,人们一向认为它生长慢、结种迟 ,故有“桃三杏四梨五年 ,无儿不建白果园”之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发展银杏生产已经改变了利用实生苗繁殖的传统做法 ,逐步建立起“芽苗嫁接 ,合理施肥 ,环割促花 ,整形修剪”一整套环环相扣的配套技术 ,使银杏当年出苗当年嫁接 ,第3年开始结种 ,第5年形成产量。一、芽苗嫁接1.培养芽苗砧。在10月上旬选择充分成熟、粒大饱满的优质品种种核 ,如“大圆铃”、“大金铃”、“洞庭皇”、“佛指”等 ,搞好贮藏。翌年2月下旬取出 ,用0 .5 %高猛酸钾溶液浸泡4分钟~5分钟 ,…  相似文献   

10.
加强抚育管理 八角树未老先衰,产量低,主要是经营管理粗放造成的。因此,要提高八角产量,有效延长它的挂果期,必须加强抚育管理,一般一年割草砍灌1~2次,第一次在2~3月间春梢、开花前进行,割草后压根培土。松土时,离树干近则浅,远则深,松土后可用甘草膦喷一次,清除林地杂草,迎接四季收摘;第二次在  相似文献   

11.
低产核桃树的改造,主要是通过嫁接技术来实现的。由于核桃单宁含量较高,嫁接时伤流严重,故操作时难度较大。本文根据多年实践经验,介绍几种在生产中应用较广,具有良好效益的嫁接技术和要点,供大家参考。 一、对接穗及砧木的要求 1.接穗:必须是经良种委员会审定认可的推广品  相似文献   

12.
13.
刘昌迎 《江苏林业科技》1995,22(4):20-22,25
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粗壮低干嫁接苗定值和早期丰产技术措施,定植扣第4年可以部分挂果,第5年具有一定产量,第6年每公顷产量可达117000kg。  相似文献   

14.
一踏进我国三大侨乡之一的容县地界,我的眼睛立时惊喜地睁大了。满山满岭的树木,已经变成了葱葱茏茏、如烟似云的森林,层层叠叠,无边无涯。1991年4月,我曾到这里采访自治区绿化委员会和区林业厅组织的造林灭荒达标验收工作,跟随验收组到过营造的人工林、飞播林、封山育林,走过公路、河流、村庄。所到之处,看到他们高质量、高要求的全面灭荒造林行动与成绩,感动不已。验收的结果是全县综合达标率为99.53%,林业用地造林率为97.75%,各项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自治区下达的造  相似文献   

15.
银杏又名白果,因结种迟而寿龄长,“公植树而孙得实”,所以又叫公孙树。传统观念认为栽植银杏见效慢,周期长。现在通过幼树嫁接、优质苗栽植、科学培管等措施,银杏10年左右即可投产。1 立地条件银杏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土层深厚、保水力较强的壤土或沙壤土最理想。栽植地的地下水位1m左右,应不受涝渍影响。同时,银杏为喜光树种,要保证其有良好的光照条件。2 苗木选择嫁接苗要求品种优良,接穗应是丰产、优质、粒大的30~40年生的结种大树上发育充实的1~3年生枝条,接口处愈合圆满,分枝均衡。苗木要粗壮,最好是3年以上大实生苗作砧木嫁接的,高…  相似文献   

16.
17.
银杏矮化早期丰产技术倪金成,苑金节,刘伯彦,姚玉岭(滕州市林业局)银杏是我国古老名贵多用途经济树种,近年来其价值受到人们的关注,需求量越来越大。但由于银杏生长慢,结果晚,用传统的栽培方法生产,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为了使银杏早期丰产,从1989...  相似文献   

18.
1.科学建园 建园时选择地势较高、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透气性好的土地,按株行距2m×3m挖大窝1立方米,施足底肥,定植2至3年生壮幼苗。  相似文献   

19.
叶用银杏丰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适地适树栽培,合理密度造林,科学施肥,冬季定干,夏季摘心等技术措施,有效地提高了银杏叶产量。  相似文献   

20.
八角低产林改造丰产技术八角属八角茴香料常绿乔木,是我国南方特有的经济林树种,经济价值高,用途广泛。它的果、皮含油量5~6%,种子1.7~2.7%,叶子0.7~0.95%(均以鲜料计),是优良调味佳品,在医药上作驱风、健胃、祛痰、治咳,外用治癣、杀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