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选取4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中国美利奴(新疆型)细毛羊,采用4×4拉丁方设计,分别添喂2、4 g/d赖氨酸席夫碱和24、g/d赖氨酸对照(以赖氨酸含量计),以研究其对瘤胃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喂赖氨酸席夫碱4 g/d组瘤胃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分别低于赖氨酸4 g/d组9.44%和7.24%(P<0.05)。赖氨酸席夫碱添喂量从2 g/d增加到4g/d时,丙酸和丁酸平均含量分别增加了8.20%和10.64%(P<0.05)。添喂赖氨酸席夫碱,绵羊干物质采食量、瘤胃pH值和NH3-N浓度分别在1 374.21~1 419.01 g、6.14~6.54和11.31~28.21 mg/100 mL范围之间,各组无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说明:添喂赖氨酸席夫碱比添喂赖氨酸降低了瘤胃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改变了瘤胃发酵类型。 相似文献
2.
3.
选用4只体重约40 kg、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新疆美利奴羯羊按分期试验设计,分别添喂赖氨酸席夫碱-铜配合物0(第Ⅰ期)、4(第Ⅱ期)、8(第Ⅲ期)g/d·只,以研究不同水平的赖氨酸席夫碱铜配合物对绵羊瘤胃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添喂水平的提高,绵羊对玉米秸秆干物质的采食量增加,其中添喂量为8 g/d·只组与0 g/d·只组相比,采食量提高了12.5%(P<0.05)。瘤胃液pH在4 g/d·只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添喂8 g/d·只时在前3 h内具有明显减缓瘤胃液pH下降的作用。各组瘤胃液NH3-N含量差异不明显(P>0.05),但8 g/d·只组的整体瘤胃液NH3-N含量有降低趋势。添喂赖氨酸席夫碱-铜配合物可降低乙酸和TVFA含量,提高丙酸和丁酸含量,使瘤胃发酵由乙酸型向丙酸型转变。本试验结果表明,添喂赖氨酸席夫碱铜配合物对绵羊瘤胃发酵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选用4只体重约40 kg、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新疆美利奴羯羊按分期试验设计,分别添喂赖氨酸席夫碱-铜配合物0(第Ⅰ期)、4(第Ⅱ期)、8(第Ⅲ期)g/d·只,以研究不同水平的赖氨酸席夫碱 铜配合物对绵羊瘤胃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添喂水平的提高,绵羊对玉米秸秆干物质的采食量增加,其中添喂量为8 g/d·只组与0 g/d·只组相比,采食量提高了12.5%(P<0.05)。瘤胃液pH在4 g/d·只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添喂8 g/d·只时在前3 h内具有明显减缓瘤胃液pH下降的作用。各组瘤胃液NH3-N含量差异不明显(P>0.05),但8 g/d·只组的整体瘤胃液NH3-N含量有降低趋势。添喂赖氨酸席夫碱-铜配合物可降低乙酸和TVFA含量,提高丙酸和丁酸含量,使瘤胃发酵由乙酸型向丙酸型转变。本试验结果表明,添喂赖氨酸席夫碱 铜配合物对绵羊瘤胃发酵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经济动物学报》2017,(3)
研究在低蛋白日粮中添加赖氨酸对梅花鹿仔鹿血清生化指标及血清游离氨基酸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日粮中添加限制性氨基酸对梅花鹿的影响提供参考。将24头健康的梅花鹿仔鹿,随机分成3组(Ⅰ、Ⅱ、Ⅲ)。Ⅰ组饲喂粗蛋白水平为17.60%的日粮,Ⅱ组饲喂粗蛋白水平为14.37%的日粮并添加0.3%赖氨酸,Ⅲ组饲喂粗蛋白水平为17.60%的日粮并添加0.3%赖氨酸。为了测定其血清生化指标、血清游离氨基酸,在试验结束时采血。结果表明:Ⅲ组血清中白蛋白(ALB)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除血清中白蛋白(ALB)含量外,梅花鹿仔鹿各组血清中总蛋白(TP)、球蛋白(GLOB)、尿素氮(BUN)、葡萄糖(GLU)、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KP)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血清游离氨基酸中谷氨酸(Glu)、丝氨酸(Ser)、缬氨酸(Val)、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赖氨酸(Lys)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Ⅱ组含量最低,除亮氨酸(Leu)外Ⅰ组含量最高。结果显示,在低蛋白日粮中添加赖氨酸,除对血清白蛋白(ALB)含量有影响外,对其他血清生化指标无影响;日粮蛋白质水平为17.60%,赖氨酸添加量为0.3%时,Ⅲ组血清中游离氨基酸天冬氨酸(Asp)、甘氨酸(Gly)、组氨酸(His)、精氨酸(Arg)、苏氨酸(Thr)、脯氨酸(Pro)、蛋氨酸(Met)含量与Ⅰ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本试验范围内日粮蛋白水平为14.37%时,赖氨酸适宜添加量在1.06%~1.36%之间。 相似文献
6.
采用基础日粮 待测氨基酸法,研究添加不同水平保护赖氨酸对肉牛小肠氨基酸流量和消化率的影响.基础日粮由小麦糠、玉米和豆粕等组成,能量和蛋白质等营养水平按肉牛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供给.选择体况良好、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十二指肠前端和回肠末端瘘管的利木赞×鲁西黄牛杂交公牛6头作为试验动物,采用6×6拉丁方设计,试验设6个赖氨酸水平,分别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0、6、9、12、15和18 g/d包被赖氨酸,对肉牛十二指肠、回肠氨基酸流通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瘤胃投饲保护赖氨酸能显著增加十二指肠EAA、TAA、Met、Ile、Leu、Lys、Glu的流通量(P<0.05);进而提高EAA、TAA、Thr、Cys、Val、Met、Ile、Lys、Ala、Tyr和Pro在小肠的表观消化率(P<0.05).本试验条件下赖氨酸最适添加量为15 g/d. 相似文献
7.
8.
赖氨酸与蛋白质比例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尿素氮及游离氨基酸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试验选用90头体重为(9.1±1.4)kg的三元(大白×长白×北京黑)杂交商品仔猪 ,研究在中国实际条件下 ,赖氨酸与蛋白质比例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血清尿素氮和血清游离氨基酸浓度的影响 ,以及满足断奶仔猪生长需要适宜的赖氨酸与蛋白质比例。结果表明 ,当日粮赖氨酸与蛋白质比例为5.8g/100g 时 ,仔猪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效率最好 ,且单位增重成本最低 ;当二者比例小于5.8g/100g(为5.2和5.3g/100g)或大于5.8g/100g(为7.2g/100g)时 ,仔猪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效率降低。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降低以及氨基酸比例接近理想模式 ,血清尿素氮浓度呈线性下降趋势 ,而血清游离赖氨酸浓度呈线性升高趋势。由上可得出仔猪适宜的赖氨酸与蛋白质比例为5.8g/100g。 相似文献
9.
10.
增加日粮赖氨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氮存留和血浆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增加日粮赖氨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氮存留和血浆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谯仕彦,李德发,张国龙(中国农业大学北京100094)徐景阳,乔兴勇(天津农学院)(河北省行唐县畜牧局)摘要用一个氮平衡试验和一个饲养试验研究了增加日粮赖氨酸(从1.21%、1.31%到1... 相似文献
11.
选用9只体况良好,体重35~45 kg的1.5周岁敖汉细毛羊半同胞羯羊,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十二指肠近端瘘管和回肠末端瘘管进行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3个试验组为在基础日粮条件下的3种十二指肠氨基酸灌注模式,分别为M100、M85+H15和M70+H30,旨在寻找出一种相对平衡的有利于羊毛纤维生长的敖汉细毛羊小肠可吸收氨基酸适宜模式.试验结果显示,改善小肠可吸收氨基酸模式,可明显提高敖汉细毛羊的产毛性能.在本试验条件下,敖汉细毛羊小肠可吸收氨基酸适宜模式接近M70+H30. 相似文献
12.
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滩羊小肠中小肽和氨基酸转运载体mRNA表达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滩羊小肠中小肽和氨基酸转运载体mRNA表达量的影响。选取112只健康、体重相近的滩羊,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7只羊。标准水平的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参考《肉羊饲养标准》(NY/T 816—2004),各组试验滩羊分别饲喂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饲粮:0.84×标准水平(Ⅰ组)、0.96×标准水平(Ⅱ组)、1.08×标准水平(Ⅲ组)和1.20×标准水平(Ⅳ组)。试验根据羊体重分2个阶段:29~35 kg和36~40 kg。于每个阶段末,每个重复屠宰1只试验羊,取其小肠组织样,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小肽转运载体1(Pep T1)、y+型氨基酸转运载体1(CAT1)、兴奋性氨基酸转运载体3(EAAT3)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29~35 kg阶段末,小肠中Pep T1 mRNA的表达量随着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提高呈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Ⅱ组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Ⅳ组小肠中CAT1 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Ⅲ组小肠中EAAT3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2)在36~40 kg阶段末,Ⅱ组小肠中Pep T1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Ⅱ组小肠中CAT1 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Ⅲ组(P0.05);小肠中EAAT3 mRNA的表达量随着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提高呈上升趋势,Ⅲ组和Ⅳ组小肠中EAAT3 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会影响滩羊小肠中Pep T1、CAT1、EAAT3 mRNA的表达量,使机体对小肽和氨基酸的吸收利用率随之改变,以适应滩羊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3.
14.
奶牛小肠蛋白质体系的局限性与氨基酸平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在国内外已将奶牛的可消化粗蛋白体系改进为小肠可消化蛋白质体系,但由于小肠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变异性很大,其CV高达5.6%~19.2%,因而导致可代谢蛋白质的转化效率不稳定,表观效率便会掩盖实际需要。奶牛的第一和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分别为赖氨酸和蛋氨酸,较多研究认为组氨酸为第三限制性氨基酸,但当肝后部提供的组氨酸不能满足产奶需要时,组氨酸可来自体储存的分解,因此尚不能完全确定。据对87个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表明,在瘤胃后供给额外的赖氨酸和蛋氨酸,则奶牛的产奶量、乳蛋白量、乳蛋白率均明显增加;对48个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可代谢蛋白质被满足供应的基础上,当赖氨酸和蛋氨酸分别达到7.08%和2.35%时,乳蛋白质产量达到最高点。法国INRA在其试验的基础上,确定小肠可消化真蛋白质中的赖氨酸和蛋氨酸的适宜含量为7.3%和2.5%,由于我国现行的是小肠可消化粗蛋白质体系,故建议其赖氨酸和蛋氨酸的含量为6.0%和1.9%,但须评定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和饲料非降解蛋白质的赖氨酸和蛋氨酸含量,并调整日粮使其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十二指肠灌注大豆小肽对奶山羊小肠小肽和游离氨基酸吸收的影响。选择7只体况良好、体质量相近的奶山羊((37.88±3.03)kg),安装永久性十二指肠近端瘘管和门静脉、肠系膜静脉近端和远端以及颈动脉慢性血插管进行4×4拉丁方试验,分别从十二指肠灌注生理盐水、60、120、180g.d-1大豆小肽。结果表明,随着十二指肠大豆小肽灌注水平的提高,奶山羊肠系膜排流组织(MDV)总肽结合氨基酸净流量显著增加(P0.05或P0.01);60、120、180g.d-1组门静脉排流组织(PDV)总肽结合氨基酸净流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3个大豆小肽灌注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奶山羊小肠对小肽的吸收率随小肠中肽量的增加而下降。随着大豆小肽灌注水平的增加,奶山羊MDV和PDV组织游离氨基酸净流量显著增加(P0.05)。随十二指肠大豆小肽灌注水平的提高,试验羊颈静脉血浆尿素氮浓度显著增加(P0.05),对血浆葡萄糖、胰岛素、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和IGF-1浓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小肽灌注增加奶山羊小肠中肽结合氨基酸的流量,提高了MDV肽结合氨基酸的净流量,但因肽结合氨基酸吸收率降低或/和肽结合氨基酸吸收细胞降解率提高,降低了进入肠系膜静脉的肽结合氨基酸的比率。 相似文献
16.
小肠可吸收氨基酸模式对内蒙古白绒山羊组织蛋白质周转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9只体况良好,体重25~30 kg的2周岁内蒙古白绒山羊半同胞羯羊,安装永久性十二指肠近端瘘管和两侧颈静脉血插管进行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3个试验处理为在基础日粮条件下的3种十二指肠氨基酸灌注模式,分别为M、M90 C10和M80 C20.本试验采用稳定性同位素d5-Phe大剂量一次灌注法,测定不同组织的蛋白质合成率(FSR).结果表明,小肠可吸收氨基酸模式对皮肤蛋白质的FSR有显著影响.其中,M90 C10组和M80 C20组皮肤蛋白质的FSR极显著高于M组(P<0.01).小肠可吸收氨基酸模式对空肠、肝脏和肌肉组织的FSR无显著影响(P>0.05).同时表明小肠可吸收氨基酸模式对氨基酸在外周组织,尤其是皮肤和肌肉组织间的分配具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添加复合乳酸菌和葡萄籽单宁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青贮品质及小肠可吸收氨基酸的影响,选用凋萎后二茬现蕾期紫花苜蓿为材料,设置对照(CK),葡萄籽单宁(G)、复合乳酸菌(戊糖乳杆菌+戊糖片球菌+乳酸片球菌,L)和复合乳酸菌+葡萄籽单宁(LG)组,青贮60 d后测定其品质,并采用体外三步法测定其小肠可吸收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与CK组相比,G和LG组青贮饲料乳酸、乙酸、丁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和氨态氮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L和G组粗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与其他三组相比,G组青贮饲料的Ile,Leu,Lys,His,Arg,Tyr和总氨基酸含量显著提高,菌体蛋白以及小肠可吸收Ile,Lys,His,Arg,Ser和总氨基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因此,添加葡萄籽单宁对紫花苜蓿青贮品质有一定改善作用,明显提高青贮饲料中Lys,His和Arg以及总氨基酸的小肠可吸收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