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恶苗病在全国稻区都有分布.不同的年份、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品种、不同的种子处理方式,其发病程度不一样.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出台,有的种子生产企业为了扩大水稻种子生产面积,在水稻生产与销售过程中没有处理好相关的问题,导致近年来水稻恶苗病的发生有所扩展,有的在苗期发病率很高,甚至导致农户无秧可栽,给水稻生产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损失,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正>水稻病害一般分为苗期病害和生长期病害。生长期病害主要有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胡麻叶斑病、干尖线虫病等;苗期病害主要包括生理性烂秧、苗期侵染性病害。在北方粳稻区,一般常见的苗期侵染性病害有立枯病、腐烂病、恶苗病等。水稻稻曲病多发生在收成好的年份,该病发生后一般可减产5%~10%,不但影响产量,而且病粒含有毒物质及致病色素,严重影响米质,降低商品率。近年来,水稻稻曲病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危害程度逐渐加重。通过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我县稻区水稻恶苗病的发生面积愈来愈大,已成为水稻上的一种主要病害。我站技术人员经过在育苗田及大田的观察和对农户浸种方法的调查,分析恶苗病的发病原因:一是与品种抗病性有关,稻农盲目引种,造成感病……  相似文献   

4.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病虫害发生的种类较多,由种子传播的主要病害有恶苗病、干尖线虫病。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水稻肥床旱育技术的应用和单一防治恶苗病药剂的推广,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的发生呈上升态势,一般年份对水稻产量的损失达10%~30%,严重田块高达50%。采用复合药剂浸种,可有效防治种传病害,且高效、无  相似文献   

5.
水稻恶苗病俗称徒长病、公稻子,属真菌中子囊菌亚门的病原物引起的病害。恶苗病在我省各稻区均有发生。据我所调查,我县现有的当家水稻品种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恶苗病发生,其中以粳稻品种较为严重,部分田块病株率达20%以上,给水稻生产带来很大损失。我所从1981年开始进行恶苗病的综合防治研究,其防治方法在大面积生产上应用效果显著。 一、恶苗病的识别 水稻恶苗病主要发生在秧田期到抽穗期,谷粒也可受害,其典型症状为徒长型。秧田期病秧  相似文献   

6.
一、病害主要有恶苗病、条纹叶枯病、纹枯病、稻瘟病等。恶苗病:旱直播田稻种浸种时间不足,甚至部分农户不浸种,恶苗病发生较重。条纹叶枯病:旱直播田前茬以大麦为主,出苗较早,小麦收割后灰飞虱大量迁入,旱直播田面积较旱秧池面积  相似文献   

7.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是世界性的重要稻病,它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常发性水稻病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该病对水稻生产威胁极大,流行年份,会造成水稻产量下降,品质低下,严重地块甚至绝产,颗粒无收。而水稻恶苗病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再加上有的稻区采取的浸种措施不当,使恶苗病的病情有所加重。一、水稻稻瘟病发病症状1、稻颈瘟:最初在稻颈上产生褐色小点,扩展后使稻穗颈成段变成褐色或黑褐色。发病早而重的可造成水稻白穗;  相似文献   

8.
水稻是我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现行耕作制度主要是一季小麦和一季中稻连作,正常年份稻茬麦一般产量3750~4500kg/hm2,水稻一般产量7500~8250kg/hm2.近几年发生面积大,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的水稻害虫有稻蓟马、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褐飞虱、白背飞虱等.主要病害有:白叶枯病、纹枯病、稻瘟病、条纹叶枯病、恶苗病、稻曲病等.  相似文献   

9.
柳河县水稻主要病虫草害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河县水稻在生长过程中主要发生的病虫害有稻瘟病、恶苗病、立枯病、稻曲病、象甲虫、二化螟虫、潜叶蝇等。根据气候预测及各病虫发生的条件及症状,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病害防控(一)苗期病害及防控:苗期主要有两种病害。一是恶苗病;二是立枯病1.恶苗病:主要通过种子消毒来进行防治,一般选用咪鲜胺,常温下(每天的温度是15℃)浸泡  相似文献   

10.
恶苗病在我国各主要稻区均有发生,由于推广药剂浸种措施,病害有所控制,但是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再加上有的稻区采取的浸种措施不当,使恶苗病在  相似文献   

11.
水稻恶苗病又称徒长病,在北方地区时有发生,由于推广药剂浸种措施,病害有所控制。但是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再加上有的稻区采取的浸种措施不当,使恶苗病的病情有所加重。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搞好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水稻恶苗病在全国稻区都有分布。不同的年份,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品种、不同的种子处理方式,其发病程度不一样。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出台,有的种子生产企业为了扩大水稻种子生产面积,在水稻生产与销售过程中没有处理好相关的问题,导致近年来水稻苗病的发生有所扩展,有的在苗期发病率很高,  相似文献   

13.
浅谈水稻恶苗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恶苗病又称徒长病,在我省各地时有发生,由于推广药剂浸种措施,病害有所控制。但是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再加上有的稻区采取的浸种措施不当,使恶苗病的病情有所加重。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搞好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水稻恶苗病又称徒长病,在北方地区时有发生,由于推广药剂浸种措施,病害有所控制。但是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冉加上有的稻区采取的浸种措施不当,使恶苗病的病情有所加重。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搞好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正>水稻恶苗病又称徒长病,在北方地区时有发生,由于推广药剂浸种措施,病害有所控制。但是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再加上有的稻区采取的浸种措施不当,使恶苗病的病情有所加重。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搞好防治工作。1发病症状水稻恶苗病从苗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生。种子带菌是引起苗期发病的主因,重病种子往往不能发芽,或萌发后的幼苗不久即死亡。轻病的种子长出的病苗往往徒长,比健株高1/3,植株细弱,叶片和叶鞘  相似文献   

16.
水稻恶苗病又称徒长病,在北方地区时有发生,由于推广药剂浸种措施,病害有所控制.但是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再加上有的稻区采取的浸种措施不当,使恶苗病的病情有所加重.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搞好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正>恶苗病是水稻常见的病害,我国主要稻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特别是近些年来旱育稀植技术的推广与普及、盘育苗机插面积的增多,以及干籽旱直播的推广,恶苗病的发生日趋严重,在一些地方已成为水稻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制约着早稻产量的提高。1危害症状水稻恶苗病俗称徒长病、公禾,感病水稻秧苗一般在2.5叶期后,气温达30℃时表现出徒长症状,病苗迅速长高,比正常苗高出三分之一以上,茎叶叶片细长,苗色淡  相似文献   

18.
正恶苗病是水稻常见的病害,我国主要稻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特别是近些年来旱育稀植技术的推广与普及、盘育苗机插面积的增多,以及干籽旱直播的推广,恶苗病的发生日趋严重,在一些地方已成为水稻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制约着早稻产量的提高。1.危害症状水稻恶苗病俗称徒长病、公禾,感病水稻秧苗一般在2.5叶期后,气温达30℃时表现出徒长症状,病苗迅速长高,比正常苗高出三分之一以上,茎叶叶片细长,苗色淡黄,发根较少,严重  相似文献   

19.
水稻在生长过程中主要发生的病虫害有稻瘟病、恶苗病、立枯病、稻曲病、象甲虫、二化螟虫、潜叶蝇等。根据气候预测及各病虫发生的条件及症状,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病害防控(一)苗期病害及防控:苗期主要有两种病害。一是恶苗病:二是立枯病1.恶苗病:主要通过种子消毒来进行防治,一般选用咪鲜胺,常温下(每天的温度是15℃)浸泡7天左右就可以,  相似文献   

20.
水稻恶苗病又称为水稻徒长病,俗称"标茅"、"禾公",是常见的水稻病害,水稻的恶苗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水稻病害,在苗期和成株期都会发病,造成大田死苗,对水稻危害极其严重,为了摸清恶苗病的发生规律,有效加以防治,现就恶苗病的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