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为忍冬属植物中绿原酸的提取及含量测定寻求更适合的方法。方法:采用超声技术提取金银忍冬茎、果实中的绿原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35:65),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327nm。结果:仪器精密度良好(RSD=1.41%),测定方法具有较好的重现性试验(RSD=1.56%),供试品溶液在8h内基本稳定(RSD=1.70%)。绿原酸在1.06μg-6.3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2=0.999 4),平均回收率为98.79%(RSD=1.65%)。金银忍冬茎和果实中绿原酸的含量分别为0.796%,0.379 8%。结论:超声提取时间缩短到15m in,流动相中用甲醇-0.4%磷酸代替了文献中的乙腈-0.4%磷酸,为忍冬属植物中绿原酸的提取及含量测定提供了更为经济、便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刘宝臣  李瑞国  侯文锐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734-19735,19774
[目的]提取忍冬不同器官中的绿原酸并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酸乙醇回流法对"巨花一号"忍冬的藤、叶、花和花蕾中绿原酸进行提取,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绿原酸进行检测和含量测定。[结果]忍冬不同器官中绿原酸的含量不同,其中花和花蕾中绿原酸的含量较高,藤和叶中含量较少;其排序为:花(3.798 mg/g)〉花蕾(3.795 mg/g)〉藤(2.558 mg/g)〉叶(2.185 mg/g)。[结论]从忍冬药材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而言,藤和叶也可以作为绿原酸提取和综合利用的材料。  相似文献   

3.
张燕  张洪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7):146-150
[目的]建立假蒟不同部位总黄酮、总生物碱、总皂苷、总酚和总鞣质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通过Na NO2-Al(NO3)3-Na OH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通过溴甲酚绿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通过香草醛-冰醋酸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总皂苷含量;通过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总酚含量;通过磷钼钨酸-干酪素比色法测定总鞣质含量。[结果]芦丁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1%,RSD=0.59%,假蒟叶、茎、根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18%、0.33%、0.25%;盐酸小檗碱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2%,RSD=1.52%,假蒟叶、茎、根中总生物碱含量分别为0.19%、0.03%、0.01%;人参皂苷Re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1%,RSD=1.06%,假蒟叶、茎、根中总皂苷含量分别为4.33%、1.71%、4.13%;没食子酸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5%,RSD=0.88%,假蒟叶、茎、根中总酚含量分别为2.42%、1.08%、0.68%;没食子酸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2%,RSD=3.14%,假蒟叶、茎、根中总鞣质含量分别为1.69%、1.21%、0.72%。[结论]这5种方法准确性强、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以用作假蒟中总黄酮、总生物碱、总皂苷、总酚和总鞣质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秀山灰毡毛忍冬中绿原酸、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选灰毡毛忍冬中绿原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浸膏得率和绿原酸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方法优选重庆秀山灰毡毛忍冬水提工艺,并采用UV和HPLC测定绿原酸的含量。[结果]以总浸膏得率为指标:15倍水量、提取2次、提取温度85℃、每次30 min;以绿原酸为指标:15倍水量提取2次、提取温度80℃、每次30 min。[结论]该工艺简便、快捷稳定,可为灰毡毛忍冬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黄花忍冬茎和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提取法提取黄花忍冬茎和叶中绿原酸并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Phenomsil 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溶液(13:87),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327nm.结果表明,在0.20-1.00μg范围内绿原酸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5.50%,RSD=2.86%.此方法快速简便,重现性好,绿原酸的含量因部位的不同而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箭叶淫羊藿不同年龄茎上叶总黄酮含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箭叶淫羊藿不同年龄茎上叶的总黄酮含量。[方法]采用乙醇提取法从箭叶淫羊藿一、二和三龄茎上叶中提取总黄酮,以淫羊藿苷为标准品配置标准溶液并绘制标准曲线,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总黄酮含量。[结果]试验表明,仪器精密度和稳定性良好,供试品溶液在60 m in内较稳定。箭叶淫羊藿一龄茎上叶总黄酮含量较低,二、三龄茎上叶总黄酮含量较高且差异不大,三龄茎上叶总黄酮含量最高。其一、二和三龄茎上叶的总黄酮平均含量分别为61.240、66.194和66.912 mg/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69%、98.33%和99.22%,RSD分别为0.59%、0.41%和0.33%。[结论]该研究为箭叶淫羊藿的开发和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取并测定合欢花中总黄酮。[方法]采用Al Cl3-甲醇显色-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合欢花中总黄酮的含量,并以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合欢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超声提取工艺。[结果]确定紫外检测波长为434 nm,精密度、重复性的RSD分别为0.96%、1.46%,加样回收率为99.6%。超声提取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30(g∶m L)、乙醇体积分数80%、温度60℃、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2.94%。[结论]该方法可为进一步开发合欢花资源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2种超声提取工艺研究多叶棘豆茎、叶、根、种子中盐酸小檗碱分布的不同。[方法]采用2种超声提取工艺对蒙药多叶棘豆茎、叶、根、种子中盐酸小檗碱进行提取并优选(方法Ⅰ是先将蒙药进行超声提取后放置24 h,方法Ⅱ是将蒙药先室温放置24 h再进行超声提取)。在波长426 nm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计算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和回收率。[结果]多叶棘豆茎中盐酸小檗碱分布最多,叶、根、种子盐酸小檗碱分布明显减少,而2种提取工艺中方法Ⅱ优于方法Ⅰ,加样回收率在92.58%~110.00%,RSD在0.782 3%~0.974 9%。[结论]多叶棘豆各药用部位盐酸小檗碱分布不均,茎中分布明显多,2种不同超声提取工艺中方法Ⅱ优于方法Ⅰ。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盐碱地种植的红白忍冬和金银花中新绿原酸、绿原酸、咖啡酸、木犀草苷和木犀草素的HPLC方法,并比较不同植物器官中5种成分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InertsilODS-SP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乙腈;体积流量1.0 m L/min;检测波长327 nm;柱温30℃。[结果]新绿原酸、绿原酸在1.0~500.0μg/m L,咖啡酸在0.2~100.0μg/m L,木犀草苷、木犀草素在0.1~50.0μg/m 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5种成分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值均≤4.2%,且在36 h内稳定,平均回收率为95.60%~97.35%。红白忍冬和金银花药材样品中5种化合物的含量差异较显著,在各器官中金银花5种化合物均比红白忍冬高,但红白忍冬中5种化合物的含量亦有较高水平。[结论]该方法简单便捷,适合于红白忍冬中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定量测定研究,能为该药材的质量控制制定提供科学、可靠的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10.
牛蒡叶中绿原酸超声波法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提高牛蒡叶中绿原酸的提取率,节约提取时间,优化超声波提取条件,降低绿原酸的生产成本。[方法]采用超声波粉碎干制牛蒡叶,用乙醇对牛蒡叶中绿原酸进行提取。在单因素试验优化超声波法提取牛蒡叶中绿原酸工艺条件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牛蒡叶中绿原酸得率的影响大小顺序为:乙醇水比〉超声时间〉超声频率〉超声功率;绿原酸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水比2.5∶1、超声时间25min、超声频率8s、超声功率900W,绿原酸的提取率最高为2.922%。[结论]超声波法提取牛蒡叶中绿原酸,可以缩短提取时间,提高提取效率,可为实际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杜倩  汤道权  刘晓  黄华强  丁芬  贾成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632-14633,14635
[目的]采用HPLC-DAD比较蓬子菜不同药用部位中芦丁、绿原酸的含量。[方法]用HPLC-DAD梯度洗脱。比较蓬子菜根、茎、叶、花中芦丁和绿原酸含量。[结果]芦丁、绿原酸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范围分别是:芦丁0.024 3-1.950 0μg,绿原酸0.132 5-10.600 0μg;芦丁回收率101.02%,绿原酸回收率101.65%;蓬子菜中芦丁和绿原酸的含量花中最高,根中最低。[结论]HPLC-DAD法分离度好、稳定,可作为蓬子菜的质量控制方法;芦丁和绿原酸的含量因药用部位的不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王文宝  南极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571-9573
[目的]建立控制银屑灵薄膜衣片的质量标准的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处方中紫草、槐花、金银花、丹参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供试品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绿原酸在浓度为0.010 69~0.064 14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8.40%,RSD值为1.43%(n=6)。样品中绿原酸平均含量为127.7 mg/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专属性和重现性良好,可以作为银屑灵薄膜衣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卢建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3946-3947
[目的]建立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的U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CQUITY UPLCTM BEHC C18柱,乙腈:0.1%冰醋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结果]绿原酸含量在2.0-10.0μg/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9.8%,RSD为1.21%。[结论]该法前处理简单、分析速度快、重复性好、检出限低,可作为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不同月份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测定与比较不同月份杜仲叶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用浓度30%甲醇回流40 min,采用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02%磷酸溶液(体积比22∶78),波长327 nm,流速1.0 ml/min。绿原酸在9.78~238.00μg/L时呈良好线性关系,r为0.999 8,回收率为97.9%。[结果]通过对10年树龄的光皮杜仲树叶4~12月绿原酸含量的分析,叶中含量平均为2.55%,6月达到最高。[结论]该法快速、简单、准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秦艽不同器官中獐牙菜苦苷含量测定的RP HPLC方法。[方法]定量分析秦艽不同器官中獐牙菜苦苷含量。[结果]獐牙菜苦苷 在0.20~1.8 μg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6%(RSD=1.32%)。麻花秦艽叶中獐牙菜苦苷的含量最高,茎中含量最低。[结论]该研究可为秦艽药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羚羊感冒片中绿原酸和甘草酸的含量。[方法]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羚羊感冒片中绿原酸和甘草酸的含量,用Zorbax SB-C18柱(5μm 250 mm×4.6 mm),以甲醇-0.2 mol/L醋酸铵溶液-冰醋酸(67∶33∶1)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为30℃。[结果]RP-HPLC法测得羚羊感冒片Ⅰ中绿原酸含量为3.84%,RSD值为1.08%,甘草酸含量为0.153%,RSD值为3.76%;羚羊感冒片Ⅱ中绿原酸含量为3.19%,RSD值为1.78%,甘草酸含量为0.07%,RSD值为5.46%。[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为羚羊感冒片的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苏晓田  孟凡丽  王雅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023-12025
[目的]优选苯酚-硫酸法测定人参茎叶多糖含量的因素条件。[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人参茎叶多糖的含量,并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测定的条件。[结果]苯酚-硫酸法测定人参茎叶多糖含量的最佳测定波长为485 nm;苯酚-硫酸法的最佳显色条件为A1B2C1,即:浓度6%苯酚的体积为1.0 ml,浓硫酸的体积为6.0 ml,反应时间为25 min;粗多糖含量在10~70μg/ml之间与吸光度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013 2X-0.085 7,相关系数R为0.999 6;试验方法的回收率为100.36%,RSD为1.26%,显色液在120min内稳定性良好。[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为人参茎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甘蔗叶多糖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进行甘蔗多糖的深入研究和利用。[方法]对甘蔗叶多糖提取与含量测定进行研究。建立80%乙醇去杂—热水提取—乙醇沉淀—去色素的提取工艺,从甘蔗叶中提取粗多糖,用苯酚—硫酸法比色测定多糖的含量,在波长490 nm处测定吸光值。[结果]结果表明,甘蔗多糖在80℃9、5%乙醇沉淀的条件下多糖提取率最高,为1.34%,在8~80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9%,RSD=0.6%。[结论]此方法简便、准确率高、重现性好,可用于甘蔗多糖提取与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杜仲叶结构发育与绿原酸积累的关系。[方法] 应用荧光显微技术和HPLC化学分析方法研究杜仲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组织结构和指标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叶片发育早期,随着栅栏薄壁组织、海绵薄壁组织等叶肉细胞的分化发育,杜仲叶片中绿原酸含量不断增加。6月叶片组织结构发育成熟时叶片中绿原酸的含量达到最高,为1.153%。随着叶片的衰老,叶片中绿原酸的含量不断降低,至落叶前叶片中绿原酸的含量最低,为0.483%。在紫外光下,绿原酸储备在叶表皮、叶柄表皮和果实表皮周围,呈现淡蓝色荧光现象。[结论] 综合分析叶片生物量和绿原酸的含量,7-8月份采集杜仲叶较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