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核桃果实内总酚含量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1个核桃品种为试材,对核桃果实不同部位的总酚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核桃果实中总酚含量在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供试11个品种中,晋龙1号、京861和鲁光的果实各部分总酚含量相对较高;鲜样中总酚含量在不同部位间差异显著,种皮的总酚含量最高,平均达156.69mg·g-1,青皮的总酚含量次之,平均为4.35mg·g-1,种仁的总酚含量很低,平均为0.50mg·g-1;干样带种皮种仁的总酚含量平均为13.45mg·g-1,鲁光和西扶1号干样中总酚含量高于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2.
柿果实生长发育及成熟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概述了近30年来柿果实生长及成熟机理的研究进展,评述了呼吸速率、有机酸、单宁物质、可溶性糖及其组分、内源激素等物质的变化规律及其调控机理,指出柿果实的生长发育及成熟是各种物质共同作用和深化的一个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3.
桃果实多酚氧化酶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相似文献   

4.
以3个香蕉品种‘巴西蕉’‘粉蕉’‘皇帝蕉’为供试材料,利用福林酚法测定其整个生育及成熟期果皮、果肉的多酚含量,探索不同香蕉品种在发育成熟过程中的多酚含量变化规律,及其与果实发育成熟的关系。结果显示,在香蕉果实整个生育期,多酚物质含量果皮均大于果肉。多酚物质在香蕉果皮、果肉生长发育期迅速积累,到采收期下降,采后果皮多酚物质含量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果肉多酚物质基本维持不变。用外源乙烯和1-MCP处理后发现,与对照果实相比,乙烯促进其多酚物质的积累,而1-MCP抑制其积累。  相似文献   

5.
紫叶李果实总多酚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紫叶李果实,以总多酚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时间对紫叶李果实总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研究紫叶李果实总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紫叶李果实中总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12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9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总多酚得率为18.13mg/g;紫叶李果实总多酚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随其浓度增加,抗氧化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6.
苹果梨果实矿质元素含量季节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苹果梨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随季节的推移而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变化。N、P、K、Ca、Mg含量幼果期最高,随果实膨大而递减,果实成熟采收时降至最低;Fe、B含量果实发育超伏变化较大,幼果期含量较高,7月末降至最低,以后随果实的发育又呈上升趋势;Zn、Mn含量变化较平稳,呈递减趋势,果实生长后期略有上升。果实与叶片间在季节变化中Ca、Mn呈显著负相关,面P、K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于成熟期差异较大的2个柿品种在发育过程中的重要品质特性进行测定分析,明确其变化规律,以期从表型以及生理层面阐释柿早晚熟性状的生物学特征,为早晚熟柿品种的栽培管理以及果实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早熟柿品种‘七月早’和晚熟柿品种‘吊柿’在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的重要表型(单果质量、横纵径、色泽)及生理指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果糖、蔗糖、葡萄糖、抗坏血酸、可滴定酸、总酚、黄酮、单宁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综合比较2个柿品种各指标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形成特性及变化规律的差异,明晰柿早熟与晚熟果实的品种特性。【结果】在柿果实的发育成熟过程中,2个柿品种单果质量、横径、纵径的生长发育均符合“S”型生长曲线,其中‘七月早’花后60 d之前为第1快速生长期,60~80 d为缓慢生长期,80 d以后为第2快速生长期;而‘吊柿’花后110 d之前为第1快速生长期,110~140 d为缓慢生长期,之后进入第2快速生长期。在第1快速生长期,2个柿品种果实呈绿色,色泽指数变化较小,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糖、抗坏血酸、可滴定酸、总酚、黄酮等含量的变化趋势较为稳定;当果实发育进入缓慢生长期,单果质量和横纵径的增长速度变缓,果实开始转色,色泽指数发生明显变化,叶绿素、抗坏血酸、可滴定酸、总酚、黄酮、单宁等的含量开始显著降低,而类胡萝卜素、糖含量显著上升;当果实发育进入第2快速生长期,单果质量和横纵径又开始快速增长,而果实其他品质指标的变化速率又趋缓。早熟柿品种‘七月早’各品质指标的变化速率较快,变化起始节点均早于晚熟品种‘吊柿’;晚熟品种‘吊柿’具有较长的第1快速生长期,且其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明显的蔗糖高峰现象。在果实成熟之后,晚熟品种‘吊柿’的糖类、抗坏血酸、可滴定酸、总酚、不溶性单宁等的含量均高于‘七月早’。【结论】缓慢生长期是柿果实多个重要性状变化的关键时期,2个柿品种主要品质特性的形成均开始于果实的缓慢生长期,并在第2个快速生长期变化速率减缓并趋于稳定。晚熟品种‘吊柿’在果实成熟后,主要影响果实风味的糖酸等的含量均高于早熟品种‘七月早’。  相似文献   

8.
温水脱涩温度对柿果实营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脱涩温度对柿果实中营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35、45和55℃温水对‘磨盘柿’和‘次郎,进行脱涩,测定果实中的单宁含量、类黄酮、VC、总酚以及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磨盘柿’果实中的总单宁含量变化介于20.11~25.36mg/g,而可溶性单宁、缩合单宁、类黄酮、VC、总酚以及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都呈下降趋势。其中35℃处理的磨盘柿果实可溶性单宁、缩合单宁、类黄酮和ABTS在16h明显下降,比45和55℃处理的滞后8h。而次郎果实中单宁含量、类黄酮、VC、总酚以及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变化不大并维持较低水平。本试验中发现‘磨盘柿’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但经过不同温度处理后,其营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会有极大程度地降低。  相似文献   

9.
蟠桃果实生长期糖酸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低果糖型蟠桃品种五月鲜扁干为材料,测定分析果实在生长期间的糖、酸含量变化规律。生长期间五月鲜扁干果实中存在的糖主要是蔗糖、葡萄糖、果糖和山梨糖醇,成熟果实中糖主要以蔗糖的形式积累。五月鲜扁干在整个生长期间果糖含量都低于葡萄糖,其葡萄糖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其他葡萄糖、果糖含量基本相等的种质材料大致相同,但其果糖含量的变化与这类种质材料有较大的差别。五月鲜扁干果实中存在的酸主要是苹果酸、柠檬酸、奎宁酸和莽草酸,未成熟果实中苹果酸、奎宁酸含量都很高,成熟时以苹果酸含量为最高。五月鲜扁干中含有柠檬酸,但在整个生长期间柠檬酸含量都不高,且成熟前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10.
火柿果实采后电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火柿果实的电学特性,探讨利用电学特性进行无损检测的可行性。【方法】以火柿果实为材料,研究其成熟衰老过程中,当电场频率为100~4×106Hz时,复阻抗、相对介电常数、并联等效电感、电导率等电学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随着频率的增加,火柿果实的复阻抗和并联等效电感下降,电导率逐渐上升,相对介电常数和介电损失呈波状变化。在所测频率范围内,随贮藏时间的延长,果实复阻抗、并联等效电感下降,而相对介电常数、介电损失和电导率上升。【结论】106Hz可作为火柿果实无损检测特征频率,在此频率下,衰老火柿果实的相对介电常数是刚采摘果实的3.5倍。  相似文献   

11.
对柿果中类胡萝卜素化学成份及其含量的季节性变化以及栽培条件的影响等进行了调查,旨在为柿色素代谢及其功能性成分合成与调控等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结果如下:柿果实中的色素成份为玉米黄质、β-隐黄质、β-胡萝卜素、叶黄素和番茄红素;果皮中的类胡萝卜素总含量约是果肉中的6-11倍;按类胡萝卜素组成成分的含量由高至低,果皮依次为玉米黄质、β-隐黄质、β-胡萝卜素、叶黄素和番茄红素;而果肉依次为β-隐黄质、玉米黄质和β-胡萝卜素。结果表明,柿果肉主要色素成份为功能性β-隐黄质。温室栽培磨盘柿果中功能性成分β-隐黄质含量是露地的3倍。供试7品种间色素成分与含量有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12.
东盟水果产量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基于小波分析的灰色系统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东盟水果产量变化趋势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东盟水果产量总体上随时间呈指数增长,并以13年为最明显特征时间尺度的周期波动变化;东盟水果产量长期增长趋势变化对水果产量变化趋势影响最大;在品种结构、区域分布及面积和单产因素方面,东盟水果产量长期增长趋势和周期波动均具有非对称特征;灰色关联性分析显示香蕉产量长期增长趋势变化、印度尼西亚的水果产量长期趋势变化和水果单产长期趋势变化对东盟水果长期增长趋势变化的影响程度最大,菠萝产量周期波动、印度尼西亚的水果产量周期波动和收获面积周期波动对东盟水果产量的周期波动最为敏感。未来几年东盟水果产量仍将保持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柿果软化机理,本研究以生产上的主栽涩柿品种“磨盘柿”为试材,对磨盘柿采后贮藏过程中果肉硬度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磨盘柿果实在贮藏过程中硬度呈下降趋势,且随着果实的软化,丙二醛含量先迅速上升,在采后14 d达最高点,20 d时降至最低,之后又缓慢上升。  相似文献   

14.
黑莓果实发育过程中多酚类物质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黑莓Boysen和Kiowa品种研究了黑莓果实发育过程中多酚类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黑莓果实总多酚和鞣花酸含量在果实发育初期含量最高,发育过程中的前6天急剧下降,然后缓慢下降,但累计量逐渐上升,累积速率在果实发育的前期和后期较快,发育中期增长缓慢;总花色苷在果实成熟后期才开始形成,含量和累积量增长迅速,直至果实成熟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5.
菜用型甘薯多酚含量的测定及其基因型差异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筛选了7个菜用型甘薯品种(系),采用L9(34)正交试验,研究了Na2CO3量、反应温度、FC添加量与反应时间对多酚反应效率的影响,进而选出最适反应条件,并分析多酚含量的不同基因型差异。结果显示,多酚反应体系最佳组合:6 mL 10%Na2CO3、2 mL Folin-Ciocalten、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30 min;确定这4个因素的影响主次顺序为:Na2CO3>FC添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菜用型甘薯叶的多酚含量在基因型间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含量较高的福薯7-6与福薯10,分别达4.47和3.96 mg/g FW,与其它品种(系)差异极显著,而与福薯10遗传背景相似的福薯11,多酚含量最低,为1.67 mg/g FW。  相似文献   

16.
以甜柿品种‘太秋’(Diospyros kaki ‘Taishuu’)为试材,分析了叶片和果实钾含量对单果重及糖酸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钾含量对单果重有较明显影响,而果实钾含量对果实糖酸组分含量有显著影响。叶片钾含量与单果重呈极显著直线相关,叶片钾是果实膨大所需钾来源之一。果实成熟期,叶片钾含量在6.4~9.6 mg·g-1范围内可促进单果重增加;果实钾含量在4.6~4.8 mg·g-1范围内可促进果实中葡萄糖和果糖的合成,果实钾含量在4.4~4.6 mg·g-1范围内有利于抑制有机酸的积累。综合考虑,果实生长进入成熟期后,叶片钾含量的适宜区间为6.4~9.6 mg·g-1,果实钾含量的适宜区间为4.6~4.8 mg·g-1。  相似文献   

17.
以甜柿品种‘太秋’(Diospyros kaki ‘Taishuu’)为试材,分析了叶片和果实钾含量对单果重及糖酸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钾含量对单果重有较明显影响,而果实钾含量对果实糖酸组分含量有显著影响。叶片钾含量与单果重呈极显著直线相关,叶片钾是果实膨大所需钾来源之一。果实成熟期,叶片钾含量在6.4~9.6 mg·g-1范围内可促进单果重增加;果实钾含量在4.6~4.8 mg·g-1范围内可促进果实中葡萄糖和果糖的合成,果实钾含量在4.4~4.6 mg·g-1范围内有利于抑制有机酸的积累。综合考虑,果实生长进入成熟期后,叶片钾含量的适宜区间为6.4~9.6 mg·g-1,果实钾含量的适宜区间为4.6~4.8 mg·g-1。  相似文献   

18.
常山胡柚果实贮藏期间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常山胡柚果实在贮藏期间,果实质量,可食部分所占比例以及果肉中总酸,总糖,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水分和灰分等含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以10个果桑品种为材料,检测成熟桑椹中1-脱氧野尻霉素(DNJ)、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桑椹中的3种活性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选择活性成分含量较高的红果2号和蜀椹1号为材料,自盛花期后采样检测桑椹发育成熟过程鲜果肉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红果2号和蜀椹1号盛花期后第3天的果肉中,DNJ质量分数分别为0.0741%和0.0725%,随着桑椹的发育成熟,DNJ含量逐渐降低,2个品种盛花期后第31天果肉中的DNJ含量比第3天的样品分别下降了49.80%和58.90%;随着桑椹的发育成熟,红果2号和蜀椹1号果肉中的总多糖含量逐渐增加,至盛花期后第27天达到最大,总多糖质量分数分别为9.572%和10.276%;随着桑椹的发育成熟,红果2号和蜀椹1号果肉中的总黄酮含量呈现双峰变化,盛花期后第11天和第27天,果肉中总黄酮的含量达到峰值,质量分数分别为0.313%、0.444%和0.264%、0.326%。另检测红果2号和蜀椹1号成熟桑子中的DNJ含量远远高于果肉中的含量,但总黄酮含量却远远低于果肉中的含量,且未检测到多糖。依据检测结果初步认为,盛花期后第27天的桑椹是生产药食两用桑椹食品的优质原料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柿子果醋饮料的加工工艺,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柿子果糕品质的柿子浓缩汁、白砂糖等因素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柿子果醋饮料的加工提供理论和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