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湘州优H104水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州优H104水稻是湘西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选育的三系中熟杂交中籼品种。2008年通过湖南省审定(编号为2008014),适宜在湖南省作中稻栽培。  相似文献   

2.
籼稻新组合湘州优H104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湘州优H104是以湘州113A为母本,以萍恢725/皖恢110/镇恢084杂交后代选育的优良单株册恢H104为父本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通过不同海拔,不同类型的试验示范,表现出适应广、抗逆性强、生长量大、分蘖力强、需肥量少、丰产性好、熟期早、种性稳定、后期落色好、不早衰、叶青籽黄等特点。2008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相似文献   

3.
湘州优H104(113A/H104)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技术研究所选育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9年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与该所决定在永顺县松柏镇进行栽培示范,平均单产为645.9kg/666.7m2,探索出一套高产栽培技术.该组合应选择在合适的生态区域推广,栽培中注意控氮增钾.  相似文献   

4.
湘州优H104(113A/H104)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技术研究所选育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9年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与该所决定在永顺县松柏镇进行栽培示范,平均单产为645.9kg/666.7m^2,探索出一套高产栽培技术。该组合应选择在合适的生态区域推广,栽培中注意控氮增钾。  相似文献   

5.
湘州优H104(113A/H104)是湖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技术研究所选育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9年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与该所决定在永顺县松柏镇进行栽培示范,平均单产为645.9kg/666.7m^2,探索出一套高产栽培技术。该组合应选择在合适的生态区域推广,栽培中注意控氮增钾。  相似文献   

6.
品种搭配到位早稻品种:常规稻为湘早籼45号、中嘉早17、中早39,杂交稻株两优819。晚稻品种:H优518、陵两优268、潭两优83、株两优819。具体搭配如下:湘早籼45号+H优518,湘早籼45号+陵两优268,湘早籼45号+潭两优83,株两优819+H优518,株两优819+株两优819,中嘉早17(或中早39)+株两优819。播期安排到位早稻杂交品种播期3月18~24日,常规品种播期3月28日前;晚稻杂交品种播期7月1~3日,H优518播期6月  相似文献   

7.
双季稻两季机械栽插高产必须合理搭配品种,采用先进实用配套技术,做到上季为下季,季季为全年夺高产,选用的配套技术必须:①保证早稻秧苗嫩绿健壮不拔节,适期收割不杀青。②保证晚稻适龄移栽和安全齐穗。1.科学搭配品种早稻选择常规早熟、中熟品种(如中嘉早17号、湘早籼45号等)和早熟、中熟杂交品种(如株两优819、株两优02等)。晚稻宜搭配早熟、中熟品种,或选择中迟熟的杂交品种(如株两优819、陆两优996和陵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于2016年在江西省永新县开展了现代农业晚稻新品种展示试验,共安排了吉雅占、泰优398、天优湘99等17个晚稻品种,以五优308作早熟组对照、以天优华占作中迟熟组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早丰优华占、五优61、五优华占、科优6418、吉优雅占等5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突出,具有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陵两优104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1005品种名称:陵两优104选育单位: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品种来源:湘陵750S×华104省级审定情况:2011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6.2天,比对照金  相似文献   

10.
《湖南农业》2011,(2):10
陵两优916水稻(湘审稻2010008)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两系中熟偏迟杂交早稻,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早稻种植。该品种全生育期111天左右。株型较紧凑,茎  相似文献   

11.
两优887是湖南湘穗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不育系1892S作母本、R887作父本配组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一季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熟期适宜、产量较高、较抗倒伏、耐热性较强等特点。该品种于2019年通过湖南省审定。笔者介绍了两优887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及特征特性,并总结了该品种的栽培与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2013年在广西桂中北稻作区开展晚稻中熟组区域试验,筛选出适宜在该稻作区种植的水稻新品种.[方法]分别以T78优2155、五优308为对照,对参加2013年广西桂中北稻作区晚稻中熟组区试的水稻新品种11个(H两优1712、中百优2155、乐优1067、五优255、全优915、德优108、恒丰优2155、惠两优116、航两优705、香丰优26、龙两优1439)进行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抗性表现和品质等鉴定.[结果]除H两优1712生育期偏长外(107.5 d),大部分参试水稻品种表现为熟期适中,为103.3~105.5 d,与T78优2155(CK1)相差0~3 d.H两优1712、德优108、恒丰优2155、惠两优116和龙两优1439产量分别为7120.5、6931.5、6937.5、7162.5和6865.5 kg/ha,均高于两个对照.H两优1712中感稻瘟病,优于对照;德优108、恒丰优2155、惠两优116和龙两优1439感稻瘟病,与对照相当.惠两优116和龙两优1439中感白叶枯病,优于对照;H两优1712、德优108和恒丰优2155感~高感白叶枯病,与对照相当.5个品种H两优1712、德优108、恒丰优2155、惠两优116和龙两优1439的产量、米质和抗性等综合性状均优于对照,而五优225、航两优705、香丰优26 3个品种的产量、米质和抗性等综合性状比对照差.[结论]H两优1712、德优108两个品种可推荐省级评审;恒丰优2155、惠两优116、龙两优1439按试验程序继续参加2014年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五优225、航两优705、香丰优26终止试验.  相似文献   

13.
2013年对峡江县晚稻22个新品种小区对比试验和大区示范展示,结果表明:泰优398可以作为特早熟品种推广,在早熟组中五优308、荣优225、H优158、五丰优1、025、丰源优2297、五优15、H优518比较好,可以在峡江县作为早熟主导品种推广,在中熟组中天丰优101、泰优淦3号、荣优15、五优662、新丰优644、荣优华占比较好,可以在峡江县作为中熟主导品种推广,其他品种可继续试验示范作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岳优360水稻     
选育单位岳阳市农科所. 审定编号湘审稻2004009.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三系杂交中熟晚籼稻.在我省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12天左右,比金优207长2天,株高95厘米,株型紧散适中,叶短小,叶鞘、叶耳无色,剑叶较窄、微凹,半叶下禾,后期落色好.  相似文献   

15.
优质早稻新品种湘辐994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辐994是用辐射育种方法选育而成的优质早稻新品种。该品种熟期适中,全生育期112d,米质优,食味好,适应性广,一般产量6975kg/hm^2左右,适宜在湖南及相近生态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陵两优104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用矮秆抗倒籼型温敏两用核不育系湘陵750S,与自育强恢复系华104选配而成的早稻组合。该组合高产、稳产性好,生育期适宜,抗逆性强,米质较优,农艺性状理想,制种产量高。2011年分别通过国家和湖南省新品种审定,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介绍了该品种的亲本来源及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爱华5号水稻     
选育单位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湖南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审定编号湘审稻2004012。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常规中熟优质晚籼稻。在湖南省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09.5天,比金优207长0.4天。株高95.8厘米左右,株型松紧适度,茎秆较硬,叶色深绿,叶片挺直。熟期叶青籽黄,叶下禾。谷壳、护  相似文献   

18.
对21个中籼迟熟品种进行田间小区对比试验,从丰产性、抗性及农艺性状等比较了各品种的大田种植表现。结果表明:湘菲优785、川农优894、中优5617、中优158、中优849、内5优H25综合表现较好,建议列入下年度遵义市水稻主导品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苏粳优2号(原名T优011,组合为8006A/湘晴)是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中熟晚粳新组合,2006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特性为高产、优质、食味好、熟期适宜,适宜于江苏太湖稻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栽培要点为适时播种,培育壮秧,适时移栽,宽行稀植,定量控苗,合理肥、水管理,综合防治病、虫、草害,适时收获.制种要安排好播种期,采取辅助措施,提高异交结实率,防杂保纯,确保繁种质量.  相似文献   

20.
优质早熟早稻新品种长早籼9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早籼9号(原编号早优264)是从“舟优903/湘农早386”的后代中经多代选育而成的优质早熟早稻新品种。该品种熟期早,全生育期比湘早籼13号早4d左右;米质好,食味优,达农业部部颁二级以上优质米标准;田间抗性好,适应性广,一般产量6750kg/hm^2左右,高产可达8000kg/hm^2。适于长沙及相近生态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