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具有互存互促关系。以海口周边生态文明村建设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现状及乡村旅游发展条件为依据,探讨该地域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路径,提出应以生态文明村建设成果为基础,注重乡村旅游的经济发展、文化促进和民生服务等多重功能发挥,通过提高居民主体意识、制定乡村旅游整体规划、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和管理质量、保护乡村文化与生态环境以及实施乡村旅游生态补偿、加强乡村旅游产品宣传等,实现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2.
海南旅游业在经历了景点竞争、线路竞争和城市竞争后,开始步入乡村区域旅游竞争的时代。乡村旅游的发展很好地适应了都市人在快节奏、高压力及高污染生活下衍生出的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本文立足于海南乡村旅游发展实际,剖析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乡村旅游竞争力差异化的关键因素。提出实现海南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海南乡村旅游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生态茶园建设在乡村旅游中火热进行,带动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生态茶产业与乡村旅游经济相融合发展,对产茶区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鉴于此,本文分析生态茶园的基本模式、发展趋势以及乡村旅游开发的概况,还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了整合分析,分析了乡村旅游的策划,乡村景区管理以及乡村景观设计。最后,综合探究乡村旅游与生态茶园一体化开发模式的可行性。生态茶园经济的发展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符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旅游经济战略。  相似文献   

4.
乡村民宿旅游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力量。乡村民宿旅游在增加乡村就业、产业振兴、环境振兴和文化振兴等方面对乡村振兴发挥着独特作用,应多举措促进乡村民宿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乡村旅游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产业,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旅游选择。因此,本文将乡村旅游作为研究对象,阐述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旅游转型意义,如促使乡村旅游产业能够持续发展、促使乡村旅游产业能够健康发展以及促使乡村旅游产业能够跨越发展,并分析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问题,最后提出基于全域旅游的乡村旅游发展策略,一是合理布局乡村旅游产业,二是实施乡村旅游+模式,三是挖掘乡村旅游品牌价值,四是推动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五是促进乡村旅游业态升级,旨在促进我国乡村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6.
茶文化旅游是现代茶产业与旅游业的高度融合,对传承地域文化有着很大的作用。在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的推动下,茶文化旅游发展如火如荼,乡村旅游精品线的建设可以凭借自身的生态、文化、产业、政府的内在与外在优势,推动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对此本文针对茶文化旅游当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究乡村旅游精品线的发展优势,总结出茶文化旅游精品线在自然观光体验、地域文化体验、产业品牌带动方面的三大发展模式,以期推动乡村经济的提高和茶文化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彭征 《福建茶叶》2016,(10):149-150
在大旅游发展的背景下,茶文化与乡村旅游资源的互动越来越频繁,传统的茶文化与乡村旅游资源的结合是一种新型的旅游项目。重庆地区盛产茶叶,对重庆地区的茶文化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对大旅游发展背景下的茶文化与乡村旅游资源进行了分析,并从重庆地区茶文化与乡村旅游入手,对重庆地区茶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开发策略,提炼了重庆地区茶文化与乡村旅游资源互动的主要方向和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8.
生态观光茶园是乡村旅游的一种形式,可以增加旅游产品的深度与内涵,增强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参与和体验,对产茶区乡村旅游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首先基于大量文献资料分析了生态观光茶园和乡村旅游,然后从茶产业、旅游业等角度入手,具体探讨了生态观光茶园对产茶区乡村旅游发展的推动作用,仅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未来的发展目标,其中一条就是到2049年的时候,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要实现这个伟大目标,振兴乡村是其必由之路。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茶乡旅游作为最能快速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第三产业肩负着实现乡村振兴和发展的使命,发展特色茶乡旅游是大势所趋。对此,本文先论述了茶乡旅游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作用,然后分析了目前茶乡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集中研究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茶乡旅游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国内旅游事业不断发展繁荣的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也迎来了崭新的发展局面,而以茶文化休闲观光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开始为更多人所关注,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青睐。在休闲观光茶园景观方面,也需要依托旅游发展规划与特点展开设计,以最大限度凸显"茶"的主题与特色为原则,注重游客体验,营造和谐、自然的茶文化氛围,促进乡村旅游品牌打造,为乡村旅游新模式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本文以乡村旅游中休闲观光茶园的景观设计为内容,进行几方面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对福州市森林旅游资源现状和特点进行阐述,分析当前福州地区森林旅游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福州地区森林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福州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温度、降水、风速、相对湿度,并与福州森林公园、金沙澳海滨旅游度假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福州旗山国家森林公园适宜旅游的时间长,冬春季月平均气温约为14℃,晴好天气多,降水强度弱,适合登山等简单的户外运动。夏秋季为最佳旅游时期,月平均气温约为22℃,低于福州市区温度,雨时长、范围广、雨量多、强度大,在晴好天气可避暑度假、观光游览。应该充分利用其优越的气候条件,建设避暑度假村、森林疗养区、体育健身拓展中心、农家乐、举办节庆等,以促进旗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国内外学者对乡村旅游概念多角度界定的层面进行总结评述,并对与乡村旅游易混淆概念进行辨析,分析探索乡村旅游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探讨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现状,以海口市龙华区为例提出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以乡土文化为视点,以统一规划为前提,精心打造精品村;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增收富民为根本出发点,加快实现由文明生态村向旅游文化名村转化;以保护生态为原则,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旅游功能建设上找突破口,抓好典型, 推动文明生态村旅游功能建设。  相似文献   

15.
义林  高志强 《作物研究》2012,26(3):274-277
在湖南省武冈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调查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利用SWOT分析法对武冈市发展休闲农业的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武冈市休闲农业发展对策:积极筹资,扩大休闲农业规模,深度开发乡村旅游资源;以科学规划为基础,着重打造特色和品牌,提升休闲农业整体水平;坚持以农为本,拓展融资渠道,推动产业联盟;加大投资力度,着力开拓市场,规范行业行为.  相似文献   

16.
采用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方法对海南旅游经济效率进行评价,并提出海南旅游投入的调整策略,以期让海南旅游发展更加合理,为旅游投资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城市旅游形象定位为旅游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其关注与研究很多,但是对在物质空间上构建城市旅游形象袁研究却比较少。本文以绍兴为例,阐述了城市旅游主题形象构建的重要性,借鉴旧时绍兴城和国外成功水城的城市特征,探讨绍兴野江南水城冶旅游形象的构建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国内外农村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并结合当前海南农村存在的缺乏规划,环境污染严重,基础设施不完善,建筑混乱无特色等问题,提出海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规划科学化,环境无污化,道路规范化,建筑风格化,景观艺术化。  相似文献   

19.
Bottom-up and governance paradigms are becoming more prevalent in rural community planning in East Asia. Rural communities must enhance their institutional capacities, which are the baseline for planning future changes. 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titutional capacity and rural community planning. Using a quantitative method of event history analysis, we compared the hazards of establishing conferences and plan approval from the Sato-dzukuri of Kobe City, Japan. We examined the effect of institutional capacity on rural community planning for the conference establishment and plan approval. We found that knowledge resources and relational resources are related to the proxy mobilization capacity for conference establishment. These resources are related to plan approval, although no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conference establishment and plan approval. Conferences can be planned more rapidly than plans for approval can be, although both require substantial time. Communities with rural contexts present more rapid conference establishment than do suburban areas, whereas 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lan approval. This suggests that rural communities require more effort for the plan approval process. Rural community planning should judiciously address issues of institutional capacity regarding restrained knowledge resources and progress management, and should maintain vigilance regarding administration to achieve local govern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