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管侧沟茧蜂寄生行为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管侧沟茧蜂的寄生行为、寄主范围、寄主大小的选择及生殖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管侧沟茧蜂主要寄生夜蛾科的甜菜夜蛾、粘虫和斜纹夜蛾等害虫的1~2龄幼虫,对粘虫1~3龄幼虫的选择系数分别为0.42,0.54,0.05,3龄以上幼虫很少寄生。管侧沟茧蜂羽化后当天就能交配寄生,雌成蜂6日龄前的寄生数量占90%,在19~25℃单雌平均产茧30个,单雌最多产茧89个,雌蜂平均寿命,最长13 d,该蜂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和控制目标害虫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管侧沟茧蜂的寄生对甜菜夜蛾幼虫取食和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明确和评价管侧沟茧蜂的利用价值,采用寄生与未寄生对比的方法,研究了管侧沟茧蜂的寄生对甜菜夜蛾幼虫取食量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被寄生的甜菜夜蛾1,2,3龄幼虫与未被寄生的同龄期幼虫取食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被寄生的1,2,3龄幼虫分别比未被寄生的同龄期幼虫取食量减少75 01%,65 64%和57.45%。被寄生的1,2,3龄幼虫取食量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被寄生的2,3龄幼虫与被寄生的1龄幼虫的取食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即1龄<2龄<3龄。被寄生的3龄幼虫与未被寄生的发育历期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被寄生的2,3龄幼虫与被寄生的1龄发育历期差异达显著水平。被寄生的幼虫随发育历期的延长,其取食量和幼虫体重缓慢上升,被寄生的从第6d或第7d后取食量和幼虫体重缓慢下降。所有被寄生的幼虫均不能化蛹。该寄生蜂不仅能够有效地控制甜菜夜蛾当代危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抑制甜菜夜蛾的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3.
管侧沟茧蜂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管侧沟茧蜂是寄生甜菜夜蛾和粘虫等害虫的低龄幼虫寄生蜂。本文以粘虫幼虫为繁殖寄主,对管侧沟茧蜂的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及发育历期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管侧沟茧蜂卵-结茧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2.1℃,有效积温为115.15日度,茧-羽化的发育起点温度为8.47℃,有效积温为99.47日度。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该寄生蜂最适发育温度为23~27℃,在25℃条件下全世代发育历期为14.64d。  相似文献   

4.
转双价基因棉对棉田主要寄生性天敌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转双价基因棉对棉田主要寄生性天敌棉蚜茧蜂、棉铃虫寄生蜂侧沟茧蜂和齿唇姬蜂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从转双价基因棉田、Bt棉田和常规棉田采集的棉蚜僵蚜的羽化率三者间均无明显差异 ,转双价基因棉田和Bt棉田棉蚜茧蜂的蜂重差异达显著水平 ,与常规棉田相比均无明显差异 ;常规棉田的棉蚜茧蜂寄生取食转双价基因棉、Bt棉和常规棉的棉蚜后的蜂羽化率、出蜂时间及蜂重均没有明显差异 ,在寄生数量上除Bt棉与常规棉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外 ,其它处理间差异不明显 ;转双价基因棉田的棉蚜茧蜂对取食转双价基因棉的棉蚜的寄生率有所下降 ,但棉蚜茧蜂的羽化率却明显提高 ,说明转双价基因棉对棉蚜茧蜂的寄生力影响不大。转双价基因棉和Bt棉均严重影响侧沟茧蜂和齿唇姬蜂的寄生率、羽化率、茧重和蜂重 ,但转双价基因棉的影响比Bt棉小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粤北烟区烟草上主要害虫对烟草的危害问题,以烟草上烟蚜、烟青虫和斜纹夜蛾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系统调查方法对上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种群进行了研究。通过3年连续田间调查,确定广东南雄烟区主要害虫为烟蚜、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烟蚜种群发生规律呈现双峰型,烟田烟青虫成虫和幼虫1年有多个发生峰值,斜纹夜蛾幼虫在烟叶生产季节有2个发生高峰期。烟田优势寄生性天敌有寄生于烟蚜的烟蚜茧蜂和寄生于烟青虫幼虫的棉铃虫齿唇姬蜂及寄生于斜纹夜蛾的侧沟茧蜂;优势捕食性天敌主要有龟纹瓢虫、七星瓢虫、中华草蛉、红彩真猎蝽、烟盲蝽、狭带食蚜蝇和青翅隐翅虫等,其中红彩真猎蝽不仅捕食烟蚜,还捕食烟青虫和斜纹夜蛾幼虫,具有较好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两种茶翅蝽卵期寄生蜂的竞争关系及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室内26±1℃下,研究了茶翅蝽沟卵蜂和平腹小蜂对寄主卵的竞争行为。结果表明:两种蜂均能寄生已被另一种蜂寄生了的卵;寄主卵先被沟卵蜂寄生,发育0~4d后再供平腹小蜂寄生时,出蜂绝大多数为平腹小蜂;发育6d后再供平腹小蜂寄生时,沟卵蜂羽化率可达92.31%。寄主卵先被平腹小蜂寄生,并发育0~1d内再供沟卵蜂寄生时,出蜂以沟卵蜂为主;发育2d以上再供沟卵蜂寄生,出蜂多为平腹小蜂。新鲜的卵利于蜂的寄生和羽化,寄生已发育4d以上的寄主卵,出蜂率很低。茶翅蝽沟卵蜂成虫在田间有两个高峰期,分别发生在6月下旬和8月上旬。在6月上旬~8月中旬可见平腹小蜂成虫活动。从9月上旬开始,两种寄生蜂及寄主卵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7.
在室内(26±1)℃下,研究了茶翅蝽沟卵蜂和平腹小蜂对寄主卵的竞争行为。结果表明:2种蜂均能寄生已被另一种蜂寄生的卵;寄主卵先被沟卵蜂寄生,发育0~4天后再供平腹小蜂寄生时,出蜂绝大多数为平腹小蜂;发育6天后再供平腹小蜂寄生时,沟卵蜂羽化率可达92.31%。寄主卵先被平腹小蜂寄生,并发育0~1天内再供沟卵蜂寄生时,出蜂以沟卵蜂为主;发育2天以上再供沟卵蜂寄生,出蜂多为平腹小蜂。新鲜的卵利于蜂的寄生和羽化,寄生已发育4天以上的寄主卵,出蜂率很低。茶翅蝽沟卵蜂成虫在田间有两个发生高峰期,分别为6月下旬和8月上旬。在6月上旬~8月中旬可见平腹小蜂成虫活动。从9月上旬开始,2种寄生蜂及寄主卵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评价释放赤眼蜂防治草地贪夜蛾的田间效果,为推广草地贪夜蛾生物防治技术提供参考。分别在南宁市马山县古统村和南宁市西乡塘区坛洛镇金光乳业公司设置1个放蜂区,每个放蜂区安排放蜂试验3次,每次每公顷使用150张蜂卡,每张蜂卡含1000头螟黄赤眼蜂。在放蜂前及每次放蜂后调查草地贪夜蛾为害株率、百株虫量和卵寄生率。3次放蜂后,古统村放蜂区平均为害株率由36.33%降至7.60%,平均百株虫量由11.27头降至3.33头,卵寄生率由20.08%提升至100%,为害情况得到控制,卵寄生率大幅上升;金光乳业公司放蜂区平均为害株率由68.40%升至88.37%,平均百株虫量由43.56头降至43.23头,卵寄生率由0升至3.96%,为害情况未得到改善,卵寄生率有所上升。试验中还发现螟黄赤眼蜂与夜蛾黑卵蜂有协同寄生的情况,古统村放蜂区3次放蜂8天后2蜂共寄卵粒56粒,寄生率为100%。可见玉米田中的夜蛾黑卵蜂和螟黄赤眼蜂偏好共同寄生草地贪夜蛾卵块。综上所述,在田间草地贪夜蛾为害较轻时释放螟黄赤眼蜂,可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田间虫口密度,降低为害率,提高卵寄生率,是防控草地贪夜蛾的有效生物措施之一;田间...  相似文献   

9.
<正>据悉,6月4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专家对上海市农科院生态所蒋杰贤研究员承担的上海市科委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侧沟茧蜂和杆状病毒组合调控寄主夜蛾的生理机制"进行了验收。专家听取了项目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审查了验收资料,认为该课题完成了合同书规定的各项考核指标,同意通  相似文献   

10.
中国茧蜂科新记录种:中红侧沟茧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ediator (Haliday)体黑色,腹部有时呈黑褐色,第2+3节背板赤黄色;触角黑褐色,柄节基部多半红褐色。须淡黄色;足赤黄色,基部或中后足基节基部黑褐色;翅基片淡赤色,翅稍带烟褐色,翅痣和翅脉暗褐色,翅痣基部有黄白色斑。 头横形,向后圆形收窄。颜面和颊具革状细皱。额和头顶具细刻点。唇基基部稍隆起,与颜面微分开;幕骨陷深。颚眼距稍长于上颚基宽。单复眼间距约为单跟直径的2.8倍。触角18节,约与体等长;雄性较粗而长。上颊等于(♀)或稍长于(♂)复眼横径。前胸背板侧  相似文献   

11.
通过离体酶活性测定,研究取食苜蓿、苋菜、生菜、白菜、玉米5种寄主植物对甜菜夜蛾磷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甜菜夜蛾取食寄主植物后,体内磷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均发生变化。除取食苋菜的甜菜夜蛾碱性磷酸酯酶活性与取食苜蓿、白菜的之间差异不显著外,其它各处理之间差异均显著。其中玉米对这3种酶的诱导能力最低。  相似文献   

12.
为明晰几种重要解毒酶在甜菜夜蛾针对甲维盐抗性形成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本文研究分析了甲维盐处理后甜菜夜蛾幼虫体内主要解毒酶活力及其对应基因表达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甲维盐(剂量为:LC5、LC20、LC50)胁迫72 h后,甜菜夜蛾体内多功能氧化酶(MFO)比活力及Se CYP450表达量均较对照极显著上升(P0.01),且二者均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先上升后下降。同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比活力也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而Se GSTs与Se GSTs1在胁迫后的表达趋势与GST比活力的并不一致,Se GSTs表达量随着处理浓度的上升而极显著升高(P0.01),而Se GSTs1则随着处理浓度的上升而下降。在3个亚致死浓度甲维盐处理下,酯酶(EST)比活力均被显著抑制(P0.05),同样的趋势也反映在Se Car E表达量的显著变化上(P0.05)。此外,MFO、EST的比活力变化趋势与其对应基因Se CYP450、Se Car E表达谱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而GST活力只与Se GSTs表达量具有极显著相关性(P0.01),与Se GSTs1表达量之间则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因此,MFO、GST及其相关基因Se CYP450、Se GSTs、Se GSTs1有可能参与到甜菜夜蛾对甲维盐抗药性的演化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旨在确定莱氏野村菌Nr 5772 菌株对甜菜夜蛾的毒力,为甜菜夜蛾的生物防治提供新的技术手段。以甜菜夜蛾幼虫为实验材料,采用浸渍法,测定莱氏野村菌Nr5772 菌株分生孢子对甜菜夜蛾3、4、5龄幼虫的LC50和LT50。结果表明莱氏野村菌5×109个孢子/mL 对甜菜夜蛾3、4、5 龄幼虫的LT50分别为4.44 d、4.48 d 和4.85 d,LC50分别为2.71×106个/mL、5.61×106个/mL 和1.75×107个孢子/mL。莱氏野村菌Nr5772菌株对甜菜夜蛾幼虫有较强的致病力,孢子浓度越高、幼虫龄期越低则致病力越强。  相似文献   

14.
为克服传统方法制备单克隆抗体复杂而费时的弊病,研究介绍了一种从多克隆抗体库中快速分离高特异性抗体的方法;根据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以大肠杆菌系统表达的甜菜夜蛾围食膜蛋白SeP89为抗原,从多克隆抗体库中分离其特异性抗体;成功从甜菜夜蛾围食膜蛋白抗血清库中分离SeP89蛋白的特异性抗体;以快速分离围食膜蛋白SeP89抗体为例,研究建立了一种快速从多克隆抗体库中分离特异性抗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新型vip3Aa基因的克隆与杀虫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给生物防治提供更多的基因资源,以从黑龙江省分离的100株苏云金芽胞杆菌进行PCR vip3类基因鉴定,对vip3类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及生物活性测定,为vip基因储备奠定基础。利用vip3类通用引物进行基因鉴定并进行全长基因克隆表达和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菌株LB73经Blast对比后发现含有vip3Aa类基因,克隆基因全长序列为2370 bp,编码789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88 kD,并在国际基因库GenBank中登记,其登录号为JQ228436,由Bt δ-内毒素基因国际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vip3Aa46。构建原核表达系统,并进行杀虫活性的测定。vip3Aa46甜菜夜蛾LC50 4.02 μg/g,棉铃虫LC50 387.72 μg/g。生测结果表明,vip3Aa46表达可溶性蛋白对甜菜夜蛾幼虫具有高毒力;对棉铃虫幼虫具有一定毒力。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幼虫对不同寄主植物的危害性,本研究选取灰菜、苋菜、甜菜和葱4种植物进行了选择性实验,并同时研究了幼虫对4种植物的营养利用。结果表明:甜菜夜蛾1龄幼虫的趋性表现为灰菜、苋菜、甜菜、葱;3龄幼虫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低于1龄幼虫,且随观测时间的延长,选择性明显减弱。取食甜菜组的幼虫相对生长率和食物转化率显著高于其余组;取食葱组的幼虫相对取食量和近似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余组;取食灰菜组的食物利用率最高。甜菜夜蛾3龄幼虫可严重为害甜菜和葱。因此,在农业操作过程中,应加强对甜菜夜蛾3龄幼虫的监控和治理。  相似文献   

17.
岳瑾  马萱  董杰  杨建国  乔岩  杜刚  刘岩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6):109-112
为摸清北京市人工栽培紫苏的病虫害发生情况,本试验针对露地、设施2种栽培模式,通过灯诱、抽样调查等方法进行2年病虫害监测;露地栽培紫苏的常发虫害为紫苏野螟、甜菜夜蛾,为害高峰期为7—8月;设施栽培紫苏的常发虫害为温室白粉虱、红蜘蛛,为害高峰期为6—9月。紫苏的常发病害为斑枯病,露地栽培模式下在6—10月发生,其中7—9月发病最为严重;设施栽培模式下发病主要集中在5—10月,其中6月下旬到9月下旬发病最为严重;露地栽培紫苏的常发虫害为紫苏野螟、甜菜夜蛾,病害为斑枯病;设施栽培紫苏的常发虫害为温室白粉虱、红蜘蛛,病害为斑枯病。  相似文献   

18.
甜菜夜蛾非典型嗅觉受体基因OR2的组织特异性和时空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采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和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技术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成虫不同羽化时期,不同部位组织内的非典型嗅觉受体OR2(SexiOR2)的组织表达谱和时空表达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exiOR2在甜菜夜蛾成虫的雌、雄蛾触角和喙内均表达。羽化后36 h的雄虫触角中的SexiOR2表达量最大,约为同期雌虫的5.5倍。SexiOR2在雌、雄虫喙内表达量极低,其他组织中均未发现表达。本研究明确了甜菜夜蛾非典型嗅觉受体OR2在不同性别、羽化时期和组织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19.
旨在寻求适合繁殖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 Ashmead)种群的中间寄主。笔者以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卵和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卵为中间寄主,编制稻螟赤眼蜂的种群生命表,分析比较生殖参数,评价其对2 种中间寄主的适合性。结果表明,稻螟赤眼蜂在小菜蛾卵上的净生殖力R0、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λ与平均世代历期T 分别为6.12、0.1996、1.2210、9.0728,在甜菜夜蛾卵上的上述各项参数分别为10.58、0.2573、1.2934、9.1678。稻螟赤眼蜂在甜菜夜蛾卵上各项生殖参数都要高于在小菜蛾卵上的表现。甜菜夜蛾卵较小菜蛾卵更适合用作稻螟赤眼蜂繁殖的中间寄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