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县是纯牧业县,畜牧业是牧民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近年来,河南县畜防工作为牧业增效、牧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畜牧业连续十年获得丰收。但是,河南县畜防工作,尤其是基层畜防工作还暴露出许多薄弱环节。如果不尽快加强基层畜防工作,一旦疫病暴发流行,必将对全县畜牧业生产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结核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危害较大的慢性传染病,病原为人型、牛型和禽型三个类型的结核杆菌。它们可在100多种动物和人类之间形成交叉感染,是一种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和影响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也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必须强制报告的疫病。我国畜间结核病以牛最  相似文献   

3.
布鲁氏菌病是危害多种动物和人类的传染病,也是我国重点防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之一。受市场等因素调节,牛羊反刍动物数量增加,且动物及其产品流通频繁,动物疫病发生风险加大,许多地方畜间布病呈上升趋势。为切实加强畜间布病防控工作,肃南县按照省、市业务部门的防控要求,结合当地高寒牧区畜间布病流行实际,制订防控工作计划,全面落实动物疫病主动监测、定点检疫、消毒灭源、阳性畜扑杀及无害化处理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4.
<正>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由于畜间疫情严重,对畜牧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正布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也是新疆常见、多发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近3年的监测数据显示,全疆畜间布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哈密市畜间布病疫情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哈密市的布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哈密市畜间布病分布状况和流行规律,科学有效地开展布病防控工作,哈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6年年初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畜间布病监测工作。本文对畜间布病疫情防  相似文献   

6.
养殖业是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历史来看,千家万户的散养是我国畜牧业的传统生产方式。近年来,随着大量农村外出务工人数的增加和我国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畜牧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农村分散养殖的生产比例大幅减少,适度规模化养殖场相继出现并逐渐增加。在当前动物疫病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下,农村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群体数量逐步扩大,周转流动速度加快,饲养密度逐渐提高,但动物防疫水平较低,因此极易造成疫病的流行,给农村规模化养殖场造成极大的损失,甚至破产,从而严重阻碍我国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我国畜…  相似文献   

7.
牛结核病是由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结核病病牛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一般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近年来,受气候、环境、饲养管理及疫病流行规律等因素影响,结核病在畜间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威胁畜牧业生产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了预防、控制和净化结核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全市13个县市区2016~2018年以来畜间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免疫抗体监测与免疫效果评价等技术措施的全面实施,基本掌握了我市动物疫病的流行现状、发病规律与发展趋势,揭示了主要动物疫病发生的潜在风险,这对促进我市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障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和人类健康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政府对主要动物疫病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实现全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9.
正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以感染家畜为主,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近年来,随着动物及其产品流通频繁,我国部分省份布病疫情严重,人间、畜间布病病例不断上升,快速反弹,给畜牧业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布病已  相似文献   

10.
当前有效控制我国畜禽传染病的思路及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禽传染病的防治在兽医科学技术研究中居首要位置,畜禽传染病的控制和消灭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兽医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代表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经济发展实力。近十余年来,我国畜禽重大传染病的防制取得显著进展,我国于1956年和l996年正式宣布消灭了牛瘟和牛肺疫。猪瘟、鸡新城疫、禽流感、马传染性贫血、马鼻疽、布氏杆菌病、炭疽、兔病毒性出血症等一些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的畜禽传染病也已得到较好的控制,为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业生产的高速发展,特别是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业的发展和管理不当,致使畜禽疫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复杂化,进而在疫病防制上出现了很多漏洞,这不仅造成大批畜禽死亡和畜产品的损失,影响人民生活和对外贸易,而且某些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还能给人民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目前,世界重大动物疫病流行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新发病不断出现,如牛传染性海绵状脑病、尼帕病、西尼罗河热、SARS等;二是传统重大动物疫病卷土重来,如口蹄疫等;三是某些重大动物疫病病原变异速度加快,给疫病控制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如香港的“禽流感风波”、世界性的“口蹄疫风波”等,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问题。我国畜禽疫病的种类繁多,据1986~1990年全国畜禽疫病普查表明,畜禽传染病有202种之多。其中细菌性疾病111种,病毒性疾病80种,真菌性疫病11种,其中80年代发现的新病达17种之多,并且还在不断增加。因此,分析目前我国畜禽传染病的流行规律与特点,制定相应的防疫体制体系,做到目的明确、快速准确地控制我国畜禽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以面对畜牧业全球化的挑战,为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1.
结核病为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B类动物疫病[1],我国也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其传播流行严重影响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健康。  相似文献   

12.
畜牧业是农业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近年来,随着市场的拉动、政策的推动、科技的带动,规模养殖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的变化,动物疫病错综复杂,防不胜防,已经成为当今影响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报道发现了动物重大疫病,不仅直接影响发病地的人畜安全,而且还影响毗邻地区的畜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病原菌侵入机体后引起传染-变态反应性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生产都有严重危害,被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之首。现如今,布病在人间和畜间的疫情持续上升,成小范围、点状、散发的流行态势,应引起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以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1加强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14.
野生动物的疫病是贮存病原的基因库,成为危害人、畜的自然疫源,使畜、禽疫病的流行。无疑,人与畜、禽(包括野生动物)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其间必然会接触到动物疫源的病原体受其感染,造成人间疫病的发生。通过对野生动物疫病的研究,了解到我省人、畜(禽)疫病流行的自然疫源,才能有效防治(制)人、畜(禽)传染病的发生。近年来,我省广大兽(人)医工作者的努力,对野生动物一些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血清学试验、病理诊断、动物接种、病  相似文献   

15.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成了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山西省在掌握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主要动物疫病的发生规律,科学判断动物疫病发生风险和流行趋势,系统评估动物疫病流行状况和防控效果等方面,真正提  相似文献   

16.
动物疫病的防控及卫生监督工作是畜牧业能够正常发展的保障,但是由于日常管理工作的疏忽大意,时常会出现由于动物疫病而影响公共卫生安全的情况,也会阻碍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能够尽量避免动物疫病的出现,需要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和卫生监督,这样不但能够从根源上确保畜牧产品的安全卫生,还能够有效阻断传染病的扩散,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业作为我国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国的畜牧业正处于由低效低产的传统生态畜牧业向高产的现代化畜牧业迅猛发展时期,是我国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于目前的现代化畜牧业的发展形势,人们认识到了动物疫病的严重性,对于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受到了国内外各方面的重视.其防疫工作是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地方性慢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其特征主要是危害生殖系统,使病牛发生传染性流产.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引起不同程度的流行,给畜牧业生产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9.
<正>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 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一种牛、羊、猪、鹿、犬等哺乳动物和人类共患的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须通报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1]。布病疫情的发生及蔓延,不仅给畜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严重威胁了人和动物的健康~[2]。2012—2014年,湖北省人、畜间布病感染率进入快速上升期,严重威胁到养羊产业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为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湖北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国际国内不断出现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特别是发生禽流感感染人后,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要保证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就必须把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放在发展畜牧业工作的首位。一旦发生动物疫情,不仅对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