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回顾了我国桑树学科和桑叶生产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了桑树栽培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二十一世纪我国桑树学科应紧紧围绕“提高全国桑园平均单产和桑叶品质”这一中心课题,加强桑树生物技术、桑树多倍体育种、桑树种质资源和桑树栽培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促进我国桑树学科和桑叶生产持续发展,为我国长期保持世纪蚕丝生产中心地位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我国拥有悠久的桑树栽培历史和丰富的桑树资源,培育优良的桑树新品种是桑树育种工作者的研究目标,本文从桑树资源、选育方法等方面综述了我国桑树育种研究,分析了我国桑树育种研究现状,为进行桑树育种深入研究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基于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桑树品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及种质创新提供基础信息,系统阐述了昆仑山北坡桑树自然区、天山南坡桑树自然区、天山东部山间盆地桑树自然区、天山西部伊梨河谷盆地桑树自然区和天山以北温凉气候地带桑树自然区等5大桑树资源自然分布区域的地理生态环境及桑树形态特征,认为新疆地区各桑树自然分布区域的地理生态环境及桑树形态特征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桑树基因组计划与桑树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树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经济型林木,桑树资源的综合利用及桑树产业的开发正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桑树的基础研究是实现桑树产业核心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从桑树DNA分子标记、重要功能基因克隆和转基因研究3个方面概述了桑树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阐明桑树基因组研究的意义,并以桑树蛋白质合成代谢、次生物质合成代谢以及优势性状的分子机制为例,阐述桑树功能基因组实施的关键问题,探讨桑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桑树种质资源考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 10多年对黑龙江省野生桑树种质资源的实地考察 ,明确了全省野生桑树主要分布在北纬 5 0°以南地区 ,北纬 5 0°以北是我国桑树分布的最北限区。发现了 1株 12 0a的古桑树 ,是宝贵的耐寒桑树种质 ;从收集的 30份桑树种质材料中选择出优良单株 ,通过嫁接繁殖成 30个无性系 ,建立了黑龙江省地方桑树类型种质园。野生桑树种质资源具有根系发达和抗寒、抗旱、耐剪伐、树型可塑性强等特点 ,是开发耐寒高产桑树品种和生态林木品种的优异材料。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桑树繁殖生物学中桑树花器官发生及繁育系统的研究现状,探讨了研究桑树花性特征、成花机理、发育机制、传粉生物学和生殖生物学特征对桑树种质资源保存、育种与栽培的重要性,初步揭示了桑树繁殖生物学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7.
桑树生态产业与蚕丝业的发展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0  
全球普遍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森林休戚相关,这也为桑树生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随着桑树作为生态林树种在防沙治沙、石漠化治理、水土保持、盐碱地治理、退耕还林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以及桑树生物资源作为家蚕饲料以外的多用途开发价值被认识和发掘,桑树产业具有良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特点逐渐崭露。发展桑树生态产业,开展桑树生态产业工程的建设,不仅对于我国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具有重要作用,还可以延伸和丰富蚕丝产业链,培育循环经济模式,以此带动我国脆弱生态区的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充分认识和发掘桑树的生态功能,正确把握桑树生态产业和传统蚕丝业的关系,建立各种类型桑树生态产业模式以及相应的蚕丝业生产与经营模式,开展适应生态产业的桑树科学研究,对推动桑树生态产业及蚕丝业的发展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桑树抗寒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有关桑树抗寒机理研究动态,主要讨论了桑树抗寒性与细胞膜系统稳定性的关系、不同桑品种间抗寒性的差异、不同桑树生长阶段与桑树抗性的关系及桑树不同器官对低温的反应,并讨论了桑树寒害预防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9.
《桑树基因组》是西南大学何宁佳教授和向仲怀院士等编著,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一部重要学术专著。全书69万字,系统总结了"桑树基因组计划"的研究历程,详细阐述了桑树的起源、分类、染色体组,桑树基因组的结构、进化、表达,桑树生长发育激素、次生物质合成与代谢、抗性等重要性状相关的基因及其调控机制,桑树的基因家族以及桑树叶片和乳汁蛋白质组,桑树与家蚕的协同进化,桑树功能基因研究平台技术和基因组数据库等最新研究进展。这部内容丰富且有前瞻性的学术专著,将推进传统桑树学科在现代科学基础上获得重建与拓展,并为蚕桑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桑树/苜蓿间作对其生长及土地和光资源利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桑树(Morus albaL.)/苜蓿(Medicago sativaL.)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生长特性、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土壤酶活性、土地利用率以及桑树和苜蓿光合特性,旨在提高松嫩平原牧区的饲草产量.结果表明:在第2次刈割时,间作桑树的株高、叶生物量、茎生物量和叶片粗蛋白含量分别比单作桑树增加了9.2%,36.4%,61.1%和12.7%;间作苜蓿的株高、主茎分枝数、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和粗蛋白含量分别比单作苜蓿增加了8.7%,26.7%,11.4%,20.5%和21.4%.间作桑树根际土壤的有机氮含量、速效氮含量、脲酶活性分别比单作桑树增加了3.3%,21.5%和32.7%;间作苜蓿根际土壤的有机氮含量、速效氮含量、脲酶活性分别比单作苜蓿增加了3.4%,26.6%和32.3%.桑树/苜蓿间作系统的土地当量比(LER)为1.29,大于1.间作桑树的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分别比单作桑树提高了15.0%,39.3%和20.7%;间作苜蓿的LSP,LCP和Pmax分别比单作苜蓿降低了15.6%,33.9%和17.6%,桑树/苜蓿间作增加了桑树和苜蓿的表观量子效率(AQY).研究表明桑树/苜蓿间作提高了桑树对强光和苜蓿对弱光的利用能力,从而使间作体系表现出明显的产量优势.  相似文献   

11.
桑树几千年来一直作为家蚕唯一的饲料被种植,其生态功能近些年才逐渐体现。在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桑树的生态功能、适应环境能力,对大气污染的耐受性以及在生态治理方面的应用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提出了修复型桑树林模式、观赏型桑树林模式、生态桑树和经济桑树有机结合等相应的生态桑产业模式。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的理念,构建多类型的桑树生态产业,使桑树产业呈现出生态效益最高化和经济效益最优化的和谐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世界上桑树品种最多的国家。种植桑树的主要作用是为家蚕提供饲料。近年来通过对桑树在营养、耐旱、耐涝、耐寒、耐盐碱及抗重金属胁迫等方面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桑树的多种优良特性被发掘和利用,桑树资源多元化创新利用正逐渐丰富蚕桑产业的内涵。为进一步提高对桑树资源生态作用的认识,从生态防护林构建、城市绿化带修建、消落带生态恢复、石漠化与荒漠化治理、盐碱地治理和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等6个方面阐述了桑树的生态应用现状,展望了桑树生态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从桑树的观赏价值、适应性、繁殖方式、生态效益等方面对桑树园林化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述,介绍了适合于园林应用的桑树品种,提出了桑树园林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牧用桑”的定义和定位,总结了近年来广西在牧用桑品种筛选、配套栽培技术、桑树饲料加工技术、桑树饲料营养特性和鸡鸭鹅以及黑山羊养殖应用技术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有益的经验,客观分析了桑树饲料在广西经济发展中的价值、有利因素以及发展前景。建议广西今后要加强在桑树饲料加工技术、养殖应用技术和相关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工作,更加系统性地开展桑树饲料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钱小兰  钱忠兵  佘柳涛 《中国蚕业》2010,31(4):24-27,31
通过对近几年异常气象因素变化与桑树病虫害发生情况的调查,探索气象因素与桑树病虫害发生的相关性,并提出了如何加强桑树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桑树病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四川蚕业》2017,(2):28-31
本文介绍了海安县桑树病虫害发生特点、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总结了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指导思想及主要存在问题,并据此提出海安县全年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措施、防治时间和用药总体思路,为桑树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广西桑树主要病害调查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广西桑树病害普查的初步结果,简述广西常见的桑树病害:桑树花叶病、桑树赤锈病、桑里白粉病、桑树青枯病、桑根结线虫病、桑枝枯菌核病、桑紫纹羽病的发生、危害和防治要点。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我国桑树资源的分布情况和桑叶、桑枝、桑木、桑椹、桑白皮的药用价值,简述了桑树生物体在医药行业中的研究进展,并对桑树资源在医药行业上的开发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氮、磷、钾对桑树生长和家蚕饲养结果的影响及相互间的平衡协调具有重要的作用。介绍了氮、磷、钾对桑树生长的作用,并阐述了桑树的需肥规律和施肥要点。  相似文献   

20.
桑树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古老树种之一。吐鲁番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特殊,桑树在极端干旱、极端高温、极端风沙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生长。文章介绍了吐鲁番地区的桑树防护林、行道林与百年桑树群、庭院桑以及桑葚文化节等,提出了吐鲁番地区生态桑"生态—经济一体化"发展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