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成分分析在猪选种选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杭州种猪试验场1999年春产347头长白后备种猪性能测定记录,取平均日增重(X1)、达90kg日龄(X2)、6月龄体重(X3)、体长(X4)、体高(X5)、腿臀围(X6)、背膘厚度(X7)共7个性状作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作为综合性状可用于选种,一个主成分可构成一个被选择的综合性状,也可用两个主成分构成一个选择指数,后备猪在主成的得分作为选择依据。个体在各个主成分上的得分能很好地反映出该个体在各综合性状上的优劣,因此能对每头后备猪作出较全面的评价,可作为制订选配计划的部分依据。  相似文献   

2.
儋州鸡体重和体尺性状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儋州鸡早期选育日龄以及体尺性状和体重间的内在联系,试验分别对70日龄和90日龄儋州鸡体重、体尺进行了测定,并采用SAS 9.0软件对体重、体尺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儋州鸡公鸡体重、体尺指标均极显著高于母鸡;公母鸡体重的变异系数较大,选育潜力大。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儋州鸡8个体重、体尺指标综合成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1.01%;早期选育综合评价,90日龄优于70日龄。90日龄儋州鸡体尺与体重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体斜长和胫围是影响公鸡体重的主要体尺性状,胫长和胫围是影响母鸡体重的主要体尺性状。  相似文献   

3.
晋汾白猪是以马身猪、太湖猪、长白猪和大白猪为育种素材,通过复杂杂交育种和标记辅助选择而育成的一个瘦肉型猪新品种。试验对6个世代后备猪生长发育性状的选育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后备公猪6世代与0世代相比,初生重提高了0.13 kg,断奶重提高了0.56 kg,70日龄体重提高了1.69 kg,180日龄体重提高了12.46 kg,70~180日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107.00 g,差异均显著(P<0.05);后备母猪180日龄体重6世代比0世代显著提高了10.84 kg(P<0.05)。后备公猪和母猪4、5世代的初生重、断奶重、180日龄体重和70~180日龄日增重均显著高于0世代(P<0.05)。选育结果表明,晋汾白猪的生长发育性状取得了较大的遗传进展。  相似文献   

4.
彭兴  赵云翔  李私丞  江威  朱琳  郑伟 《猪业科学》2019,36(9):108-109
扬翔华系杜洛克是以美系杜洛克和丹系杜洛克为育种素材,通过多个世代持续选育而成的一个瘦肉型猪专门化品系。该研究以扬翔华系杜洛克7个不同世代后备猪为对象,针对其生长性状的选育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扬翔华系杜洛克后备公、母猪从第5世代开始,后面3个世代生长速度均显著优于前面各世代(P 0.05),且第7世代后备公、母猪校正115 kg体重日龄分别达到了166.28 d和171.36 d,均显著快于0世代(P 0.05)。后备公、母猪在校正115 kg体重日龄方面的平均世代改良比例分别达到了1.76%和1.72%。在校正115 kg体重背膘厚方面,扬翔华系杜洛克后备公、母猪平均世代改良比例分别达到了1.77%和2.44%。扬翔华系杜洛克在校正115 kg体重日龄及校正115 kg体重背膘厚方面取得较大遗传改良。扬翔华系杜洛克公、母猪达115 kg体重日龄平均每个世代减少2.69 d和2.49 d,115 kg体重背膘厚平均每个世代降低0.15 mm和0.20 mm。文章主要总结了扬翔华系杜洛克猪专门化品系生长性状选育的阶段性成果,为后续研究选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资料来自杭州市种猪试验场性能测定站2004-2006年116头杜洛克后备猪生长发育性能测定成绩,包括:达100 kg体重校正日龄、校正背膘厚、体长、体高.用前两个性状的综合指数值作为分类适合性的判断依据.结果表明,用达100 kg体重校正日龄和校正背膘厚两个性状进行快速聚类,分类结果与该类的指数范围有十分一致的对应关系.在采用综合指数选择的同时进行聚类分析,能使选择效果更准确、更一致.多性状聚类分析可作为大群体、多性状表型值选择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根据1991-2000年春杭州市种猪试验场进行的“中国瘦肉猪新品系长白猪Siv系”选育试验,第2-10世代共2384头后备猪的生长发育性能测定记录,用非求导REML法分析了12个性状的遗传参数,其中日增重等4个性状的遗传力较高,在0.46-0.59之间。体长等6个性状遗传力中等,在0.19-0.37之间。6月龄体重与日增重、胸宽、校正膘厚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99,0.55,0.33。达90kg体重日龄与2月龄个体重的遗传相关为-0.77。体高与饲料转化率之间的遗传相关为0.95。  相似文献   

7.
选第 2~ 1 0世代后备SⅣ系长白猪 2 384头测定生长发育性能。用非求导REML法分析了 1 2个性状的遗传参数 ,其中平均日增重等 4个生产性状的遗传力较高 ,在 0 46~ 0 59之间。体长等 6个体尺性状遗传力属中等 ,在 0 1 9~ 0 37之间。 6月龄体重与平均日增重、胸宽、校正膘厚的遗传相关分别为 0 99,0 55,0 0 3。达 90kg体重日龄与二月龄个体重的遗传相关为 - 0 77。体高与饲料转化率之间的遗传相关为 0 95。  相似文献   

8.
柳小春  何俊  唐凡  施启顺 《猪业科学》2005,22(12):62-64
运用MTDFREML法,对正虹种猪场1998-2004年繁殖母猪2437胎次记录和522头后备猪的测定记录进行了分析。分析的性状有: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21日龄窝重,180日龄体重与三点平均背膘厚,校正达100kg体重日龄及180日龄体高、胸围、体长和腿臀围。结果表明,4个繁殖性状遗传力范围为0.12~0.21,180日龄体重及180日龄平均背膘厚的遗传力分别为0.52和0.55,体尺性状的估计遗传力范围为0.20~0.36,生长发育性状存在一定的窝效应,估计范围为0.18~0.38。  相似文献   

9.
利用八世代835头后备宣和猪的生长发育性能数据,对70日龄体重(X_1)、4月龄体重(X_2)、6月龄体长(X_3)、6月龄体高(X_4)、6月龄胸围(X_5)和6月龄体重(Y)6个性状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了估计6月龄体重的最优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宣和猪的生长性能经过8个世代的选育后已达到较高水平;各生长性状间在表型值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其中以6月龄体长与6月龄体高之间的相关程度最高(r=0.8753),6月龄体长与6月龄胸围之间的相关程度次之,相关系数为0.8708,而70日龄体重与6月龄体重间的相关程度最低(r=0.2614);本研究分析的6个性状间都呈正相关;估计6月龄体重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3.1448-0.2583X_1+0.4296X_2+0.3767X_3+0.6026X_4-0.2275X_5。  相似文献   

10.
试验对HMGA1基因的两个SNPs位点进行分析,研究了HMGA1基因核苷酸多态性与生长、饲料利用性状的关联性。利用大白猪和民猪重测序结果比较发现了HMGA1基因的两个SNPs位点(g.-543 T > C和g.1356 C > T),利用Sequenom质谱测序平台对杜洛克猪g.-543 T > C和g.1356 C > T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分析该位点多态性与生长、饲料利用性状的关联性。结果发现,杜洛克猪群体g.-543 T>C位点,CT与CC基因型相比,90日龄体重升高了2.15 kg(P<0.05),30 kg体重日龄降低了3.21 d(P<0.05),断奶重升高,剩余采食量降低,100 kg体重日龄减少,30~100 kg平均日增重、40~90 kg平均日采食量、40~90 kg平均日增重均降低。杜洛克猪群体g.1356 C>T位点,CC与TT基因型相比,90日龄体重升高了0.37 kg(P<0.05);平均日采食量降低0.13 kg/d(P<0.05),100 kg背膘厚降低0.43 mm(P<0.05),剩余采食量降低了70.42 g(P<0.05),30 kg体重日龄降低了0.56 d(P<0.05);40~90 kg平均日采食量降低了0.17 kg(P<0.05),断奶重升高,100 kg体重日龄增大,30~100、40~90 kg平均日增重均降低;CT与TT基因型结果与上结果类似。结果初步表明HMGA1基因两个SNPs位点的突变有利于杜洛克猪的生长、饲料利用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