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桧柏在我国北方地区绿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因其变种和变型很多,树型及抗寒性各有差异,北方地区应用种类和范围受到限制。新的桧柏品种沈阳桧,以其树形优美,挺拔壮观,观赏性、耐旱性和抗寒性强,逐渐被人们所认同。沈阳桧柏属桧柏的栽植变种,在沈阳地区80年代被发现为特殊的变异品种,其形状似北方的龙柏,是北方地区值得大力推广的桧柏类型。1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沈阳桧柏为常绿乔木,高可达10余米,树冠尖塔形,树皮灰褐色,大树呈螺旋状扭曲,树干基部枝条也密而不秃,小枝直立或斜生。叶有两种,鳞状叶交互对生,多见于大树或老枝上;刺状叶常3枚轮生,常…  相似文献   

2.
<正>苹果锈病又称赤星病,俗称羊胡子、羊毛疔,除了危害苹果、梨等果树,还危害转主寄主桧柏。其病原菌是转主寄生菌,是有转主寄主现象的代表性病害。1发生规律苹果锈病以菌丝体在桧柏枝上的菌瘿里或桧柏体表的锈孢子上越冬。春天菌瘿产出冬孢子,萌发后产生担孢子,随风传播到果树上,侵染形成性孢子和锈孢子,进行为害,担孢子每年只侵染一次。秋季锈孢子成熟后随风传播到桧柏上,形成菌瘿越  相似文献   

3.
桧柏是北方城市绿化中常见的树种,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深受广大市民喜爱,通过对桧柏播种育苗、扦插育苗、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以期为桧柏生产和促进林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常绿乔木桧柏是城市绿化和园林艺术中较为常见的树种,树冠呈尖塔形或圆锥形,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不同造型。由于桧柏树种休眠期较长,授粉率也较低,所以播种育苗效率较低,其繁育一般采用扦插繁殖。本文对桧柏移栽过程中的几大技术要点进行了简单阐述,并介绍了桧柏的扦插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5.
常绿乔木桧柏是城市绿化和园林艺术中较为常见的树种,树冠呈尖塔形或圆锥形,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不同造型。由于桧柏树种休眠期较长,授粉率也较低,所以播种育苗效率较低,其繁育一般采用扦插繁殖。本文对桧柏移栽过程中的几大技术要点进行了简单阐述,并介绍了桧柏的扦插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6.
正桧柏,亦称圆柏,常绿乔木,树高可达20米,树冠圆锥形。寿命长、树形美、叶带刺、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是很好的园林绿化、水土保持树种,桧柏种子繁殖宜变异分化,生长慢,寿命长。扦插繁殖性状稳定,生长快。在河南、河北等地区桧柏扦插繁殖成活率都在80%以上。而朝阳市及周边一些地区成活率相对较低。究其原因,需掌握以下技术关键。1树种选择沈阳桧柏及其他桧柏类树  相似文献   

7.
桧柏是银川地区普遍栽植的常绿树种之一,文章针对桧柏生长中存在叶片或植株发黄、干枯死亡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桧柏是柏科桧属植物,树冠尖塔形或圆锥形。喜光,耐荫,对土壤要求不严,又对土壤的干旱及潮湿均有一定的抗性。深根性,侧根发达。生长速度中等,寿命长,四季常青,是园林绿化中的常用树种,近年来,在关中地区有大量栽植。我们根据多年从事林业工作的经验,现把自己几年来积累的桧柏大苗移栽技术简单谈谈:  相似文献   

9.
植物喷施灵对北京桧柏不同器官SOD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不同植物喷施灵肥液处理下,对北京桧柏苗木不同器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 北京桧柏苗木各器官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整个年生长周期内呈规律性变化.(2)植物喷施灵处理可显著增大其茎、根部SOD活性.(3)SOD活性与北京桧柏的生理代谢以及抗逆性有关,因此可作为北京桧柏的抗逆性生化指标.研究旨在为北京桧柏苗木抗逆性机理提供基础理论依据,进而为植物喷施灵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冬季自然降温条件下,通过研究桧柏和洒金柏针叶中脯氨酸、可溶性糖、干物质及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对两种植物的抗寒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温度降至零度以下,两种植物的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12月20日,两种植物脯氨酸含量达到最大值,桧柏为65.5μg·g~(-1),洒金柏为30.1μg·g~(-1);可溶性糖含量也达到最大值,桧柏为140.1 mg·g~(-1),洒金柏为84.7 mg·g~(-1);两种植物的干物质含量随温度下降而增加,干物质含量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11月30日,桧柏和洒金柏的干物质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是49.2%和44.6%;叶绿素含量和温度呈正相关关系,在12月30日,桧柏中叶绿素达到最低值0.97mg·g~(-1),洒金柏中叶绿素达到最低值0.89 mg·g~(-1)。整个过程中桧柏的四种指标含量在同一温度条件都高于洒金柏。综合分析得出结论:桧柏的抗寒性大于洒金柏。  相似文献   

11.
新安高速公路桧柏隔离带衰败原因分析及改造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扬  杨立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098-6099
采用线路调查、样方取样等生态学的野外调查方法对新安高速公路淇县段中央隔离带进行了实地考察。结果发现:作为中央隔离带绿化植物的桧柏下部干枯、内膛光秃,甚至有部分死亡的现象。分析了桧柏隔离带衰败的原因,提出了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2.
桧柏富集重金属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塑料大棚内采用小区试验,对5年生桧柏施以不同量的污泥,研究重金属在土壤──植物系统中迁移、蓄积特性,以及对桧柏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污泥施量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土壤与植株内重金属含量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关系,重金属在土壤──桧柏系统中的迁移能力依次为Cd>Zn>Cu>Hg>Cr>Pb,重金属在桧柏体内蓄积分配规律为幼根>叶片>老根、茎;施用污泥能显著促进桧柏生长,而不会造成重金属伤害;污泥的林地和园林绿地利用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桧柏类树(包括桧柏、高塔柏、新疆圆柏、欧洲刺柏、希腊桧、矮桧、翠柏及龙柏等)是苹果、梨、山楂、沙果、山定子、海棠等果树的"克星",是果树锈病(又称赤星病)的主要转主寄主.近年来,由于在果区大量栽植桧柏类树,引起果树发生锈病,造成果树减产约15万吨,减少收入2.4亿元.为此,辽宁省政府办公厅于2001年1月31日发出通知,决定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桧柏别名圆柏、刺柏、塔柏,属柏科圆柏属,是重要的城市绿化树种之一,孤植、群植、作行道树均可。桧柏生长缓慢,耐寒,耐旱,喜光,幼苗喜荫,忌积水,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深厚、肥沃、排水良好而湿润的沙壤土和壤土中生长最佳。桧柏为梨赤星病之转生寄主,不宜在苹果、梨等果园附近栽植,也不宜与花椒、棠、棣等混交。1扦插育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梨锈病在湖北省各产梨区均普遍发生,但其为害的严重程度与早春的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梨锈病菌在桧柏(Juniperuschinensis L.)上越冬后,在当年2月下旬至3月初即在桧柏绿色枝叶上冬孢子角全部长出。冬孢子角在桧柏上发育成熟约需25天,吸湿后胀大呈胶质团状物。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或芽管与冬孢子角的成熟度为正相关。在梨叶上,担孢子在高湿或有水膜状态下,气温在15℃左右,只需1小时即可完成其侵染,进入寄主体内。病菌侵入叶片直到性子器阶段出现的时间长短,与田间的温度和梨叶的成熟度有显著差别,最短为6-7天,最长为14-15天或以上。在武汉情况下,从5月下旬起,锈子腔中的锈孢子开始从梨叶上飞散到桧柏上,6月上旬为盛期,7月初为末期。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定点调查的方法 ,连续 2年对隔离带桧柏生长状况进行的调查分类 ,与此同时还在不同长势地段进行的土壤剖面调查 ,土壤理化性状分析 ,以及病虫害调查等项工作 .结果表明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桧柏长势差的原因是由于不良的土壤物理性状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内蒙及三北地区主要园林绿化树种桧柏进行了盆栽菌根真菌接种试验。通过试验证实:兰丝膜菌(Cotinariuscaerulescens)对桧柏幼苗生物生长量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高生长量比对照提高52%,生物量提高88%;其它供试菌种各项测试指标均相对较差。由此初步认为兰丝膜菌为桧柏的一个优良共生菌根真菌。  相似文献   

18.
为加快桧柏优株的繁育,以桧柏105为试验材料,对其在河沙、蛭石、珍珠岩及蛭石与珍珠岩混合基质中进行扦插试验研究,筛选出最经济、扦插生根率最高的快繁技术。结果表明:桧柏105生根率由高至低的基质排列顺序为沙子珍珠岩蛭石蛭石+珍珠岩,以沙子为扦插基质,用生根粉处理4h生根效果较好,生根率可以达到62.08%。  相似文献   

19.
苹果是天水市秦州区发展最早、最主要的经济林树种。近年来,苹果桧柏锈病在秦州区大面积发生,该病害的发生蔓延给全区苹果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引起广大果农的高度重视。本文介绍了天水市秦州区苹果桧柏锈病的分布及危害、病原及寄主、发病规律、传播途径,并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鄢陵桧柏栽培历史悠久,自成特色,不少地方称之"鄢陵桧"、"河南桧"。自清代开始,在鄢陵姚家花园始有以桧柏盘扎(当地叫‘捏’)成鸟、兽、建筑物形状或制作盆景、桩景,在我国盆景制作和造型艺术上独具一格,自成体系。亭子按层数分有单层、双层;按形状分有四角、六角、八角、圆形等多种。下面介绍一下双层方形亭子的捏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