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蒙古林业》2010,(1):4-5
《明史》记载,敖汉旗是“沙柳浩瀚,柠条遍野,晚呜呦呦,黑林生风”的繁茂之地。清朝末期,由于人口剧增,滥垦滥牧严重,全旗生态环境受到了极大破坏。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流动、半流动沙地以每年7万亩的速度递增,每年有3万亩良田被洪水冲成河滩、沟壑。到1975年,全旗沙化土地面积达259万亩,水土流失面积达960万亩,分别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20.8%和77.3%,形成了“沙化——水土流失——贫困化”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2.
《明史》记载,敖汉旗是沙柳浩瀚,柠条遍野,鹿鸣呦呦,黑林生风的繁茂之地。清朝末期,由于人口剧增,滥垦滥牧严重,全旗生态环境受到了极大破坏。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流动、半流动沙地以每  相似文献   

3.
哲里木盟现有沙地4690万亩,约占全盟总土地面积的52.5%,其中流动沙地709万亩,半固定沙地1561万亩,固定沙地2420万亩。解放后为加快沙漠绿化步伐,他们曾采取了多种措施,但收效甚微,加上乱垦滥牧,  相似文献   

4.
封山禁牧改善“三北”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治了半个世纪的沙,可为什么沙漠化土地面积越来越大?边治理边沙化、治理的速度赶不上沙化的速度。原因是多方面的,“治而不防是主因。20世纪50年代,中科院兰州沙漠所经过调查,当时土地沙漠化扩大有以下几个原因:滥樵、滥垦、滥牧、滥用水资源、滥采(采矿、采煤、采野菜、药材等)。调查显示,一个人挖一天甘草能“制造”2亩沙地,在内蒙古,超载一只山羊,一年也能“生产”2亩沙地。现在,情况变化了,沙化比过去还严重了,原因究竟是什么?通过调查,滥樵现在基本没有了,三北工程建设20年最主要的成果之一就是解决了…  相似文献   

5.
据《明史》记载,敖汉旗曾是“沙柳浩瀚,柠条遍野,鹿鸣呦呦,黑林生风”的繁茂之地。后来由于滥垦、战争等因素,到建国初期全旗有林地面积只有16万亩。但当时人口较少,植被条件较好,仍然还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自然景观。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中期,由于人口剧增、滥垦滥牧,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流动半流动沙地以每年7万亩的速度递增,每年有3万亩良田被洪水冲成河滩、大沟。到1975年,全旗沙化土地面积达259万亩,水土流失面积达到960万亩,  相似文献   

6.
中国沙化土地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土地沙化非常严重,年扩展3436km^2;相当于中国一个中等县的面积。目前沙化土地面积累计达1.74×10^6km^2,占国土面积的18%,涉及1亿人,2.4万个村庄、乡镇,年经济损失540亿元。沙化的扩展原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滥牧、滥垦、滥采、滥挖及水资源的无序利用等“五滥”因素,是人口增加对生态环境容量压力的结果。总结建国以来治沙工作的经验和教训,防沙治沙必须从导致沙化的源头抓起,以人为本,综合治理,在充分考虑沙区农牧民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上,综合林业、农业、草原、水利、农村能源、生态移民等多项措施,保护优先,以防为主,分类施策,建设三道屏障,遏制土地沙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沙化土地现状及防治对策浅谈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胡培兴 《林业科学》2003,39(5):140-146
我国土地沙化非常严重,年扩展3 436km2,相当于中国一个中等县的面积.目前沙化土地面积累计达1.74×106km2,占国土面积的18%,涉及1亿人,2.4万个村庄、乡镇,年经济损失540亿元.沙化的扩展原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滥牧、滥垦、滥采、滥挖及水资源的无序利用等"五滥"因素,是人口增加对生态环境容量压力的结果.总结建国以来治沙工作的经验和教训,防沙治沙必须从导致沙化的源头抓起,以人为本,综合治理,在充分考虑沙区农牧民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上,综合林业、农业、草原、水利、农村能源、生态移民等多项措施,保护优先,以防为主,分类施策,建设三道屏障,遏制土地沙化.  相似文献   

8.
勐腊县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县,山区面积占全县土地面积的95.63%。20世纪80年代前,勐腊县森林资源由于受山区农民刀耕火种、乱砍滥伐和乱捕滥猎等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影响遭受到了严重破坏,境内森林面积逐步减少,生物多样性不断下降,部分物种资源处于濒危灭绝状态。1998年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全面禁猎行动以来,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森林植被得到休养生息,物种多样性得到了逐步恢复和发展。特别是近几年以来,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和勐腊县人民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性政策和法规,有效遏制了破坏森林资源的各种违法行为,使森林生态系统不断得到修复和完善,生态环境得以明显改善,森林资源得到了健康、持续发展。结合勐腊县森林资源现状、存在问题和今后管理措施等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9.
科左后旗位于科尔沁沙地东南端,是个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典型地区。在全旗1703万亩总面积中,流动和半流动沙丘就有804万亩。每逢冬春季节,沙随风起,经常埋没农田、草场和村庄。风沙干旱、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场退化成了该旗的主要特点。造成这种状况,主要是长时期没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结果。具体来说,就是由于滥牧、滥采、滥垦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地处毛乌素沙地腹地的乌审旗,流传着这样一首顺口溜:“50年代风吹草低见牛羊,60年代滥垦滥牧乱开荒,70年代沙进人退无躲藏,80年代人沙对峙互不让,90年代人进沙退变模样,新世纪产业链上做文章。”这是乌审旗几十年来治沙理念和模式转变、生态环境变迁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原麝资源现状及管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麝在辽宁省分布于新宾、本溪、桓仁、宽甸4县交界处,分布面积1500km2,重点分布在2个自然保护区、9个国有林场,重点分布区面积530km2。辽宁省现有原麝89只,新宾有6只,本溪有22只,桓仁有38只,宽甸有23只。全省原麝平均密度0.0593只·km-2,重点分布区平均密度0.1669只·km-2。由于乱捕滥猎,栖息地破坏与丧失和近亲繁殖等因素造成辽宁省原麝资源减少。应采取打击乱捕滥猎,改善栖息环境,开展科学研究和加强驯养繁殖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我国新疆地区额尔齐斯河流域生长着大量的野生甘草,由于野生甘草的经济价值较高,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就不断有人乱采滥挖。经调查每挖1公斤野生甘草,就要破坏二三平方米的表土层。滥挖者把野生甘草从土中挖出后,形成了一个个土坑,造成额尔齐斯河流域的水土大量流失,严重破坏了植  相似文献   

13.
易门县林改存在问题是勾图依据多样化、农户宗地太碎小、宗地面积误差大、林改认识不到位。其原因是基准不统一、方法不灵活、设备滥使用、政策掌握少。  相似文献   

14.
岫岩县忽视生态建设,造成了恶果, 水土流失面积由解放初期的8 .7 万h m 2 扩大到19 .7 万h m 2 ;河道行洪面积由0 .9 万h m 2 增加到1 .9 万h m 2 ;耕地由8 .3 万h m 2 减少到4 .5 万h m 2 ;洪涝灾害由10 多年一遇增加到3 ~4 年一遇。其主要原因是森林面积减少,林分质量下降;蚕场面积扩大,沙化严重; 乱割滥樵, 柴场植被稀少;乱采滥挖,破坏植被。因此必须建立各级党政领导的生态建设责任制;制定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严格执法,依法保护生态建设成果。  相似文献   

15.
野驴     
野驴属奇蹄目马科,国内有两个亚种,即藏野驴和蒙古野驴。我区仅有蒙古野驴,主要分布于西北部戈壁草原。70年代以前,野驴的数量可观,现在由于人员活动频繁和乱捕滥猎,严重破坏了野驴的栖息环境,迫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世界上土地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土地沙化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0多亿元,影响近4亿人口的生产和生活。更兼沙区的滥樵采、滥开垦、滥放牧、水资源紧缺和不合理利用等问题较为严重,防沙治沙的任务非常艰巨。2002年国家林业局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有荒漠化和潜在荒漠化土地面积193万h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3.2%。辽宁省土地沙漠化根源是人多、贫困,滥垦、滥牧、浪费水资源等不合理经济活动,以及政府投入少、防护林功能低下等。针对辽宁省土地荒漠化现状和根源,提出治沙先治穷、确定战略目标、依靠科技进步、调整林业结构等对策,并就大型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关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翁牛特旗位于赤峰市中部.全旗共辖31个苏木乡镇、5个国营农牧场、13个国有林场,总土地面积1782万亩.其中耕地180万亩,天然草牧场1100万亩;总人口46万人,农村牧区人口42万人.全旗西山东沙.西农东牧.是一个典型的半农半牧旗.影响和制约我旗农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西部水土流失.我旗西部水土流失面积达850万亩,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48%;二是东部草牧场严重沙化退化,70年代后,每年都以10万亩的速度沙化,到1990年.全旗沙化面积达812万亩,其中流动半流动沙地580万亩.大面积草场、良田被吞噬,许多房屋、设施被掩埋,交通、输电和通讯经常中断,许多地方出现了沙进人退的被动局面.为了谋求生存与发展,全旗各族人民坚持不懈地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沙治沙、小流域综合治理、草牧场基本建设和山丘区水利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改变生产条件.到目前,全旗沙地综合治理面积达到440  相似文献   

19.
《世界竹藤通讯》2005,3(1):42-42
竹材进入冬季后,竹液流动缓慢,生长势减弱,处于休眠状态,因此,此时的竹质较好。所以,冬季正是采伐竹材的大好时机。此时采伐竹材,不仅有利于竹林的旺盛生长,而且便于竹材加工和提高竹制品的使用价值。但是,也不能随心所欲滥采乱伐,必须遵循以下3条原则:  相似文献   

20.
在开鲁县北大(土召)近二百万亩草牧场上,有小叶锦鸡儿近四十万亩。对保护草牧场、防止沙化、解决畜群饲草不足起了一定的作用。可是近几年来滥垦、滥牧、滥砍严重,使锦鸡儿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大部分地段现已被麻黄代之。严重地块已形成风蚀沙坑和裸露沙丘,沙漠化面积日趋扩大,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