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土流失是黄土高原林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介绍了杏岭子林场水土流失现状以及水土流失的成因,总结了治理水土流失的经验和水土流失治理成效。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黑龙江省西部农田林网区水土流失日趋严重状况的调查 ,对水土流失现状进行了论述 ,并对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危害进行了详细阐述 ,提出了防治水土流失的对策 ,为黑龙江省西部农田林网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水土流失也变得越来越严重,无论是水土流失范围还是水土流失程度都进一步恶化,对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对各地区的农业发展影响较大。在这一环境下我国必须对水土流失问题起到足够的重视,要采取科学的方式有效降低水土流失的危害,进而根治水土流失问题,防止水土流失情况进一步恶化。结合兰坪县森林防水现状的调查,探讨了治理水土流失的发展思路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4.
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及土地石漠化已成为贵州省生态环境中最突出的问题,植物防护技术是主要的水土流失与石漠化治理途径。本研究在实施水利部科技推广计划项目《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植物防护技术》以及总结前人大量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主要的植物防护技术,包括防治水土流失植物选择和种植技术、不同强度石漠化环境水土流失植物防护技术、裸露边坡水土流失植物防护技术等。  相似文献   

5.
通过连续2年对岩桂人工林主要生长区降雨、地表径流、泥沙含量的观测和3种栽培模式水土流失的对比分析,得出了以下2个重要结论:①3年生林分与2年生林分比较,水土流失大为减少,岩桂纯林模式水土流失减少了91.81%,岩桂 白犀草模式减少水土流失为88.97%;②林草栽培模式较农耕地模式水土流失减少,岩桂纯林和岩桂 白犀草混交林模式水土流失均比未停耕农耕地有较大程度减少,2年生岩桂纯林水土流失减少35.3%,岩桂 白犀草混交林水土流失减少34%,3年生岩桂纯林水土流失减少88.11%,岩桂 白犀草混交林水土流失减少83.67%.  相似文献   

6.
盐津县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暴雨、植被覆盖率低及地形是盐津县水土流失最主要的自然因素。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场所。落后的耕作方式以及盲目开垦是加重加剧及导致水土流失恶性循环的根源。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和财力不足是治理水土流失的制约因素。实施田间工程,推行以耕代改的耕作方式,实现坡地梯田化,可从根本上遏制该县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7.
瞿意伟 《林业建设》2014,(1):37-44,17
山区公路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施工阶段主体工程的路基挖填工程和弃土场。通过对山区公路建设中的水土流失的环节分析,阐述山区公路建设中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的各种措施;针对山区公路建设水土流失的特征,探讨了水土流失的防治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给当地居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危害。为了改善水土流失现状,构建和谐的人地环境,文章以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为例,分析了准格尔旗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及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防治水土流失的相关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水土流失现状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详述了内蒙古自治区水土流失类型、程度、面积和治理现状 ,总结了水土流失治理经验 ,并提出了新时期水土流失防治战略思想和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论述了昆明马料河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区域及其工程概况,水土流失预测范围、时段、方法和结果。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工程建设期和自然恢复期产生的水土流失总量为52396.26 t,新增水土流失量为51681.88 t。诱发水土流失的区域包括河道区、绿化景观区和淤泥干化场区。主要因素是工程施工扰动破坏地表,弃渣和临时堆存表土引起的水土流失,属典型人为加速侵蚀。  相似文献   

11.
由于水土流失监测是掌握特定区域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和动态变化情况的重要手段,对九洲江广西流域进行了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分析了该区域水土流失消长情况。结果表明:九洲江广西流域的水土流失状况向好的方向上发展,2019年水土流失面积较2018年度减少13.07 km~2,土壤侵蚀强度呈现出高强度向低强度转化的趋势。此结果可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资源保护和河长制度等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湖北省49.5MW风电场工程概况,对水土流失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施工准备期和施工期,并采用工程类比法预测了水土流失量,针对该工程特点给出了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为类似风电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山区水土流失易造成山区土地资源破坏、生产力降低、土壤肥力下降、土层变薄、洪涝、干旱、淤积等灾害,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是世界性的生态破坏现象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会导致土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和崩溃。通过了解北京市山区水土流失现状,对山区水土流失的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找出了北京山区水土流失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北京山区水土流失问题的对策。以期为北京市山区水土流失提出科学合理的治理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述了黑土丘陵区水土流失的状况,水土流失的面积占该地区总土地面积的44%,土壤侵蚀模数高达3 500 t.km-2.a-1,每年减少黑土层0.4~0.5 cm。总结了水土流失的原因,并根据该地区的自然、经济因素,制定了治理水土流失的原则和方法,为该地区的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声音     
35年来,"三北"地区近5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不同程度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减少2万多平方公里,年入黄河泥沙减少3亿吨左右。水土流失面积和土壤侵蚀模数实现双下降,工程区水土流失程度明显减轻。——中国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  相似文献   

16.
根据云南省内磨盘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香格里拉虎跳峡景区、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博园3个生态旅游景区的规划面积、扰动地表面积、临时堆存表土量、水土流失量、新增水土流失量、防治责任范围、防治分区和防治措施,分析云南省生态旅游景区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主要成因,结合项目实施中的水土流失治理经验进行实证研究,提出按照建设特点采取分区防治水土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和平 《林业调查规划》2009,34(4):129-132
对云南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进行预测,认为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总量为3663t,基础设施建设区平均侵蚀强度为955t/hm^2·a,属微度侵蚀区,新增水土流失量为2951t.旅游服务及生态展示区和道路区为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区域.提出以具有水土保持功能措施为基础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自然概况、水土流失成因以及定西市安家沟流域所实施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筛选出了适合本流域、具有推广价值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以期为本地区今后的水土流失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油桐产区常见的水土流失现象,选择典型林地观测区开展不同经营措施试验,通过三年连续环境因子与林地水土流失现状调查、研究,分析总结了油桐林水土流失成因、发生规律及经营措施对结实产量影响的关系,提出了减小林地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一、水土流失状况 呼和浩特市地处西北黄土高原的北部边缘,是黄河流域中上游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地区之一。全市水土流失面积11375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66%。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9775平方公里,内陆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1600平方公里。生态环境极其恶劣,水土流失非常严重,洪、涝、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全市人民生活、生产带来不便。社会经济发展受到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