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实地调查及查阅江西植物志等相关文献的方法,对庐山自然保护区的野菜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区野菜有49科92属142种,其中,蕨类植物有6科,6属,8种,双子叶植物有34科,72属,111种,单子叶植物有9科,14属,23种。按照植物生活型的四大类:木本植物有15种,藤本植物有14种,草本植物有109种,竹类植物有4种。对野菜的生活型及其药用、食用和园林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认为,该区野菜资源较丰富,生活型多样,在药用、食用及园林应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提出加大野菜资源宣传力度,加强野菜种类资源调查及其引种驯化和栽培繁殖研究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辽宁省棋盘山森林公园的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共有种子植物264种,隶属于69科187属。按其性质和用途将该地区的野生植物资源分为药用植物、观赏植物、农药植物、野菜植物、果类植物、纤维植物、饲用植物、用材植物、油脂植物、芳香植物。对各类资源进行统计并列举了一些有代表性、经济价值高的种类,分析了该地区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并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概述塞罕坝林区野菜资源的数量、种类,指出目前野菜开发利用的现状,为以后塞罕坝地区野菜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有非常丰富的可食用的野菜资源,这其中大部分是一些草本类植物,是植物资源的组成部分之一,即野菜植物资源。山野菜作为一类重要的可食性植物资源,数量大,纯净无公害,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备受各地人民喜爱,也成为部分旅游地区品尝的馈赠佳品。概述我国山野菜资源的特点,并对其加工利用现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湖南野菜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地理环境优越,野菜种类繁多,野菜资源十分丰富。对此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并探讨了具有潜在发展优势的野菜资源及其开发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6.
新疆天山、阿尔泰山林区分布有大量的野菜,其种类之多,资源之丰富,分布地区之广泛,是现有蔬菜所无法比拟的。我国自古就采食野生蔬菜,广大农村、山区、草原及边远地区,食用野菜尤为普遍。不少城市亦有食用野菜之习惯,近几年来,很多大、中城市,野菜已走上餐桌,成为时尚菜,颇受青睐。  相似文献   

7.
新疆天山、阿尔泰山等山地,以及新疆天山支脉、天山北坡经济带和南北疆交界的巩乃斯山地、那拉提山地、巴音布鲁克草原等旅游景区野菜资源都非常丰富,野菜种植可望发展成为当地种植业的一个新亮点。巩乃斯林区植物资源、水草资源丰富,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好巩乃斯林区的野生植物资源,对于带动该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将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野外调查和民间走访,对高望界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野菜资源进行调查与统计,提出该区野菜资源开发和利用存在的问题。初步调查到该区种子植物野菜类共有163种(含变种),隶属54科153属,分别占湘西地区野菜科、属、种总数的42.2%、64.7%和33.6%。其中菊科、蝶形花科等7个大科的种数占总种数的40.49%。春季采食的野菜有130种,秋、夏、冬季的种数分别为48、35、10。叶菜类有128种,茎、根、种子和花类分别为44、15、15和12种;生长在路旁、草地的野菜分别占35.48%和23.23%。科的地理成分中热带性质占27.78%、温带性质占14.81%;属的地理成分中世界分布属占18.30%,温带分布属占53.60%,中国特有分布属占8.5%。小根蒜、鸭儿芹、豆腐柴是当地人们最常食用的特色野菜。根据高望界野菜植物资源的蕴藏量、开发利用价值及利用现状,提出了开发利用的建议。高望界野菜资源丰富,对其合理地开发利用有利当地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调查海口市10个城市公园的植物资源,从植物种类、植物来源、观赏特性以及芳香药用植物等方面分析其应用特征,结果表明:1海口城市公园共有植物549种,隶属于111科389属,植物种类丰富,但各公园植物组成差异较大,且野生乡土植物应用比例不高,植物入侵现象较为严重;2公园以观花和观叶植物较多,且一年四季均可赏花观果。花期主要分布在夏季,花色以白色和黄色为主,果期主要分布在秋季;3公园芳香植物与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分别为131种和182种。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海口地区的城市公园应加强优良藤灌植物选用、滨海区域多应用红树林植物以及适当建立特色植物专类园的建议,突出植物本土特征和景观特色。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北川县小寨子沟保护区内分布有槭树科植物1属,13种,两亚种1变种,占全国槭树科植物种类的11%,占四川省槭树科植物种类的36%。其中,中国特有种13种,四川特有种3种,属于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在对小寨子沟槭树科植物资源进行实地调查、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开发利用价值进行了简单的评价,并建议要加强对野生资源保护、加强引种驯化及选种育种和槭树科植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以丰富四川绿化景观树种。  相似文献   

11.
林业的本质就是人力资本同森林资源的契约。理解林业契约性对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协调人与物的关系十分重要。宏观层面的林业契约要尊重自然,反哺于自然,在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相互作用中寻找一个最佳结合点;微观层面的林业契约要尊重人力资本的特殊性,产权清晰,激励有效,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林业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能源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总被引:68,自引:3,他引:68  
能源危机是人类即将面临的巨大挑战,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当今国际上的一大热点。本文对国内外能源植物资源培育及其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概述,并分析了我国能源植物培育和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生物燃料油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有目的、有选择地引进优良的能源植物资源和先进的技术工艺及主要设备,在高起点上建立我国能源油料植物种质资源开发基地和生物燃料油生产技术体系,是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对于我国能源植物资源培育与利用以及培育后备能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调查和查阅资料基础上,研究了青岛地区野生花卉资源的特点和类型,可利用形式及保护措施,表明青岛地区可引种利用的花卉种质资源共73种,分为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和水生花卉等3类,应以原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为主进行资源保护,在有计划的引种驯化和栽植利用过程中,尽可能实施种子繁殖和组培繁殖,减少对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14.
园林生态学的界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园林生态学以人类生态学为基础,与城市、景观密切相关,属于应用生态学的范畴。园林规划设计应作为一项生态工程来进行。园林生态学主要研究园林可能影响范围内的人类生活、资源使用、环境质量和景观四者之间的关系及调节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英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现状,以及与之配套的资源监测体系,列举了主要监测指标及相关重要调查因子,并归纳总结了英国森林资源管理现状与监测体系中的特点。通过对比分析,提出借鉴和引进国外森林资源管理和监测的先进经验、技术和方法,尽快建立国家森林资源综合监测体系,以加快我国森林资源管理与监测体系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森林资源质量相关问题研究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森林资源质量的提高是解决我国林木资源供给不足、生态环境恶化的决定性因素。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森林资源质量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认为今后应加强对森林资源质量相关问题的研究,从而为制定和完善提高我国森林资源质量的相关政策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7.
我国林业持续发展的原则、内容和途径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持续发展”的理论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被183个国家一致接受,是当代国际社会在发展经济、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领域中共同遵循的指导原则。本文以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思想,结合我国的国情和林情,阐述了林业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内容,并提出了实现我国林业持续发展的途径和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8.
灰色理论和人工神经网络森林资源预测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人工神经网络两种方法对山西省森林资源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对两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的相对误差低于灰色理论,拟合性高。采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森林资源变化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且对数据有较好的适应能力;人工神经网络更适合于短期预测,而灰色理论适合于中长期的预测。在进行森林资源预测时,应根据不同目的把两种方法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19.
试论森林环境资源核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资源核算是当前国际社会最关注的热门课题之一。作者指出了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缺陷, 论述了世界环境资源核算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重点介绍了环境资源核算研究的指导思想、环境资源核算的新概念及其分类、价值和计算方法、环境产业问题等, 并对我国开展森林环境资源核算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森林培育质量的高低是关系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其评价的标准主要应以培育的森林资源是否能够发挥多功能效益为根本。阐述森林培育质量的内涵,并根据江西省森林资源的现状以及森林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论述提高森林培育质量的必要性并探讨提高森林培育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