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9 毫秒
1.
以潼关县李家金矿废水沟周围土壤及田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受重金属污染的种类及程度,以便确定重金属富集植物种类,建立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结果表明:距排放点不同距离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中As、Hg、Cd 3种重金属含量均超过国家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最高限值,其中,As最高含量达99mg/kg,Hg最高含量达为59mg/kg,Cd最高含量达132mg/kg;重金属Cu在土壤表层中的含量较高,而深层土壤中含量较低;金属元素Zn的含量均在国家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允许范围内;在所有土壤样品中均检测到放射性元素Rb,其含量为50~90mg/kg.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发现的锰富集植物——东紫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对云南省红河州4个县市的东紫苏植株中的无机元素进行了检测,利用干法灰化法和湿法消解法同时制备东紫苏样品,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样品中锰元素含量,结果发现样品中锰含量最高达1 621.34 mg/kg,最低也达526.95 mg/kg,表明东紫苏是一种锰富集植物,为探讨锰在植物体中的富集机制和锰污染地区的植物修复技术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3.
潼关县废弃金矿周围土壤重金属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确定吸收各种重金属的植物种类,建立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方法]以潼关县废弃金矿周围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受重金属污染的种类、程度。[结果]不同距离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中As、Hg、Cd等3种重金属含量均超过国家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最高限值;重金属Pb在土壤表层中的含量较高,而在深层土壤中含量较低;金属元素Zn和Cr的含量均在国家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允许范围内;在不同距离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中均检测到放射性元素Rb,其含量在78~88 mg/kg波动。[结论]在进行矿区的植物修复时,As、Hg、Cd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重金属元素,主要考虑土壤表层Pb的吸收,不需要重点考虑Zn、Cr。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探讨石灰岩山地"岩石-土壤-植物"生态系统(The Rock-Soil-Plant System,简写RSPS)的重金属元素迁移累积规律。【方法】以江西省瑞昌市石灰岩山地淡竹(Phyllostachys glauca)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岩石、土壤和植物,包括建群种淡竹和伴生种胡颓子(Elaeagnus pungens)、油茶(Camellia oleifera)、枸骨(Ilex cornuta)中Cu、Zn、Co、Pb等4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①从岩石到土壤,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都有不同程度升高,Pb含量增幅较大,是岩石的35.92倍;植物的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低于土壤,其中植物的Co含量相比土壤有较大幅度地降低,占土壤中元素含量的1.15%;②枸骨的Zn含量高达(331.92±67.71)mg/kg,是其他植物的十几倍;淡竹Pb的含量只有(2.63±1.41)mg/kg,远小于其他3种植物;③从岩石到土壤重金属的迁移系数排序为:PbCoCuZn,植物体内重金属的累积能力趋势为ZnPbCuCo。【结论】赣西北石灰岩山地重金属元素从岩石到土壤重金属元素均相对积累,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差异;不同石灰岩地区重金属从岩石到土壤均相对累积,Pb元素在赣西北石灰岩山地RSPS中具有较强的累积能力;根据土壤和植物中重金属含量研究结果,该地区发展淡竹和油茶作为经济林木可行。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喀斯特森林植物的重金属含量状况,以茂兰喀斯特森林几种特有种植物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叶片6种重金属元素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含量>100 mg/kg的元素有Fe和Mn,10~100 mg/kg的元素有Zn和Pb,<10 mg/kg的元素有Cd和Ni.按鲍恩和埃塞林顿的划分标准,Pb 、Cd 、Fe、Mn 、Zn含量均已达到甚至超过植物中毒水平,植物存在着受重金属毒害的潜在风险,但除Pb外,各重金属含量均处于世界陆生维管植物元素平均含量范围内.Cd、Pb、Mn和Zn为正偏态分布,Fe和Ni为负偏态分布.不同种植物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模式存在一定差异.植物重金属含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和变异系数均表现为Mn>Cd>Pb>Zn>Fe>Ni,反映了植物所处环境中这些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6.
恩施高硒区土壤、水及几种植物硒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硝酸-高氯酸混合酸对样品进行消化,采用氢化物原子吸收法对湖北恩施高硒区的土壤、水及几种植物的硒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土壤硒含量为20.8164mg/kg,溪水硒含量为0.0335 mg/L,植物样品硒含量最高的达192.2450mg/kg.该方法硒的检出限达到2 ng/mL,相对标准偏差为2.56%,相关系数大于0.9990,线性范围为0~80 ng/mL,加标回收率在93%~103%之间.  相似文献   

7.
ICP-MS测定烟草中的重金属及其不确定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烟叶中重金属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的测定方法并分析其不确定度.[方法]烟草样品经微波消解,以Bi、Sc、Ge、In为内标校正体系,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烟草中Cr、Cu、As、Cd、Hg、Pb的含量,并用计量学方法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结果]分析表明,在0~1.0 μg/ml的线性范围内,6个元素的线性相关系数r为1.0000,相对标准偏差为1.5% ~ 11.0%.烟叶样品含量测定为:Cr(2.92±0.24) mg/kg、Cu(3.64±0.24) mg/kg、As(0.467±0.025)mg/kg、Cd(3.12±0.15)mg/kg、Hg(0.035±0.006)mg/kg、Pb(4.62±0.36) mg/kg.标准溶液中待测元素的含量和样品重复性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烟叶中重金属含量的主要不确定度来源,而取样量、待测样品溶液的定容等引入的不确定度可以忽略不计.[结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烟草中重金属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案可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西宁市常见市售蔬菜进行多种重金属元素的检测,了解当地蔬菜的重金属污染情况.[方法]从西宁市市售蔬菜中随机抽取10种蔬菜共40个样品,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A-6200)测定砷(As)、汞(Hg)、铬(Cr)的含量,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Z-2000)测定铅(Pb)、镉(Cd)的含量,依据《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05)和《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GB18406.1-2001)进行评价.[结果]试验显示,10种蔬菜中Pb、As、Hg、Cd、Cr的含量平均值范围分别为0.006 8~0.130 0 mg/kg、0.001 8 ~0.025 0 mg/kg、0.000 01 ~0.000 64 mg/kg、O.001 4~0.023 0 mg/kg、0.012~0.110 mg/kg.[结论]研究表明,西宁市售蔬菜中Pb、As、Hg、Cd、Cr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较低,均未超出综合污染指数的范围,达到了国家无公害蔬菜的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9.
微波消解-FAAS法测定黔东南州硒锌精米中的Mn、Pb和Cd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黔东南州丹寨县硒锌精米中微量元素Mn、Pb和Cd的含量。[方法]微波消解样品,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组合,选取待测元素在TAS-98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的最佳操作条件,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样品中Mn、Pb和Cd含量。[结果]硒锌精米中Mn含量为15.5mg/kg,重金属元素Pb和Cd均未检出。[结论]微波消解-FAAS法耗时短,试剂用量少,环境污染少,操作简便,精密度和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贵州省清镇市农村土壤为研究对象,考察清镇市部分农村土壤中铅、镉、铬的含量。[方法]对5个乡镇50份土壤样品进行检测,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铅、镉含量,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铬含量。[结果]土壤样品中的铅、铬、镉最高含量分别为81.9、193.7、0.792 mg/kg,铅、铬均未超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规定的350、250 mg/kg,部分乡镇镉元素超出0.6 mg/kg。样品中铅、铬、镉单因子污染指数最大分别为0.107 8、0.466 7、1.160 3,镉元素大于1,铅、铬元素均小于0.7,说明镉元素有轻微污染,而铅、铬均在安全范围内;综合污染指数最大为0.916 3,小于1,达到尚清洁、安全的水平。[结论]该研究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及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摸索全自动消解仪消解、微波消解、电热板消解3种土壤样品前处理方法,建立连续光源火焰原子吸收法同时测定土壤中铅、铜、锌和镍4种重金属元素检测方法。试验表明,相比电热板消解和微波消解,全自动消解前处理较优,检测值回收率高,变异系数小,样品高、中、低3种含量结果偏离小;建立的全自动消解-原子吸收检测法同时测定4种重金属元素,检出限低,检出限为0.002 0~0.084 0 mg·kg-1,准确度高,检测的2种国家标准物质结果均落在标准值误差范围内,精密度好,相对标准偏差在0.6%~3.8%。结果表明,建立的全自动消解仪-连续光源原子吸收法可快速、灵敏、准确检测土壤中铅、铜、锌、镍4种重金属。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室内分析方法,对长沙市常用尿素、氯化钾、过磷酸钙、钙镁磷肥、复合(混)肥、有机肥进行市场抽样检测。结果表明,各类肥料中Cd、Pb、Cr、As、Hg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18~2.94 mg/kg、2.80~67.00 mg/kg、17.00~141.18 mg/kg、0.08~97.00 mg/kg、0.02~0.72 mg/kg。其中含量均值以有机肥中Cd含量最高,钙镁磷肥Pb含量最高,过磷酸钙Cr含量最高,复合(混)肥As含量最高,氯化钾Hg最高,尿素中各重金属含量较低。根据《肥料中砷、镉、铅、铬、汞生态指标》(GB/T 23349-2009)的限值标准,本次调查仅有1个复合(混)肥样品As含量超标,其余19个调查样品5项重金属指标均未超标,说明长沙市所使用的肥料中重金属含量基本处于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魏向利  雷用东  马小宁  王静  赵泽 《安徽农业科学》2014,(11):3243-3244,3247
[目的]为探索不同酸体系微波消解土壤对重金属的测定影响,以获得最佳微波消解土壤的方法.[方法]采用不同混合酸进行微波消解,并运用原子吸收光谱(AAS)法测定了样品中Pb、Cr和Cd 3种重金属元素.[结果]采用硝酸(HNO3)-氢氟酸(HF)-高氯酸(HClO4)三酸消化体系微波消解土壤样品,测定的结果均在标准值范围以内,精密度高.[结论]微波消解-AAS法应用于土壤样品的重金属元素分析,具有消解完全、污染少、效率高和准确度高等优点,多次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采用HPLC和UPLC-MS检测了暴马丁香树皮、枝条及叶片样品,在各部分样品中鉴定出桦木酸,并测定了桦木酸的质量分数。枝条中桦木酸质量分数最高,为(1.14±0.03)mg/g;树皮中次之,为(0.34±0.03)mg/g;叶片中桦木酸质量分数低于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的最低检出极限。  相似文献   

15.
采用火焰原子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茶园茶树及对应土壤样品中铜的含量,研究茶树各部位及土壤中铜的分布特征,以富集系数(BAF)为指标对茶树吸收累积铜的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茶树新梢与树体铜含量分别为(10.65±0.68)mg/kg和13.85 mg/kg;茶园土壤全铜和有效态铜含量分别为17.09~89.33 mg/kg和2.72~12.28 mg/kg;树体各部位铜含量和分布率为侧根>叶片>主根>生产枝>骨干枝,其中根系及叶片吸收累积铜占树体的49.87%和22.28%;不同茶园茶树的各部位铜含量、铜分布率及富集系数等均差异明显;不同茶园的土壤全铜和有效态铜含量及铜利用率(PBC)均差异明显;茶树体、叶片、主根、侧根铜含量与土壤铜含量之间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在不同螯合剂处理下,盆栽黑麦草对重金属Pb、Cr、Hg的吸收作用。分别用去离子水、EDTA、DPTA以及柠檬酸溶液浇灌经过处理且种植有黑麦草的土壤,测定黑麦草的总重、含水量以及植株体内3种重金属含量,同时还测定收获黑麦草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各处理间黑麦草总重及含水量差别不大,其中500mg/kgDPTA和500mg/kg柠檬酸两个处理下,黑麦草总重较大,均超过370g;1000mg/kg柠檬酸处理中,黑麦草含水量最低,为49.13%;1000mg/kgEDTA处理下黑麦草植株内重金属Pb、Cr、Hg含量分别比对照高2.73、13.96、0.024mg/kg,收获黑麦草后,空白试验中土壤重金属Pb、Cr、Hg的含量依次为61.4、155.5、0.60mg/kg,1000mg/kgEDTA处理中土壤重金属含量最低,分别为57.5、141.9、0.54mg/kg,与对照相比,减幅明显。说明1000mg/kgEDTA能有效活化土壤中的重金属,提高土壤溶液中重金属的浓度,促进植物吸收、转运重金属。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元阳梯田周围森林群落氮元素背景值特征状况,了解不同林木类型氮元素循环情况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笔者研究元阳梯田中心区周边9个不同森林群落优势种叶片、土壤以及枯落物中氮元素含量及各群落元素循环系数及特征。结果表明:(1)在优势种叶片中,氮元素含量的平均值为16.7g/kg,范围为9.9~26.8g/kg。在枯落物中,氮元素含量的平均值为13.5g/kg,范围为7.5~20.5g/kg,叶片和枯落物氮含量平均值依次为:人工林茶园>阔叶林>针叶林。(2)土壤全氮含量平均值在0~20cm和20~40cm分别为3.4g/kg和2.2g/kg;碱解氮含量平均值140.3mg/kg(0~20cm)和102.9mg/kg(20~40cm)。表层土氮含量为:阔叶林>人工林茶园>针叶林。(3)植物叶富集系数的平均值为5.26,枯落物存留系数的平均值为0.87,归还土壤系数的平均值为4.10。3种循环系数大小为:富集系数>归还土壤系数>存留系数。富集系数和归还土壤系数为人工林最大,阔叶林和针叶林接近,3种林型存留系数平均值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氟硅产业园区植物及土壤对氟污染物的富集能力。[方法]采用连续浸提法对氟硅产业园区82个采样点的土壤及植物叶片中不同形态氟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吸收氟污染物的能力进行评价。[结果]产业园区植物叶片总氟平均含量为(943.45±23.43)mg/kg;土壤总氟平均含量为(865.07±19.25)mg/kg。植物叶片中可还原态氟与离子交换态氟呈显著正相关(r=0.680 5),土壤中水溶态氟、铁锰结合态氟与其他形态氟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而植物叶片总氟含量与土壤总氟含量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超累积氟的植物有山茶树、枫杨、香樟等,对土壤氟富集能力较强的植物有苎麻、小叶樟、夹竹桃等。  相似文献   

19.
样品的消解方法对定量分析重金属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不同消解方法对土壤样品中重金属元素测定的影响,分别采用电热板消解、高压罐密闭消解和微波消解3种方法对土壤标准样品(GBW07440)进行前处理;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优化条件下,测定了3种消解方法中5种重金属元素(Cr、Cu、Zn、Cd及Pb)含量,进而建立一种消解-ICP-MS检测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微波消解最彻底且消解液澄清,电热板和高压罐消解剩余残渣均较多;3种消解方法的检出限均能达到μg/L级或者更低,但是微波消解法的检出限最低。5种元素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较好(相关系数r>0.999 90),RSDmax(Cr、Cd、Pb)相似文献   

20.
硒是环境中重要的生命元素之一,研究植物和土壤中的硒含量对区域土地质量和农作物经济价值均有重要意义。以不同类型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分析、测定不同海拔高度野外样品,研究土壤、植物样品的硒含量特征及不同海拔高度下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草地土壤中硒含量为0.20~0.43 mg/kg,平均值为0.32 mg/kg,其中山地草甸山地草甸草原高寒草甸半荒漠草地荒漠草地。草地地上部硒含量为0.06~0.14 mg/kg之间,平均值为0.08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