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明确微生物菌剂对设施废弃秸秆参与原位堆肥的影响,以辣椒秸秆为研究对象,利用实验室常规化学分析方法,测定堆肥理化性质,并通过16s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堆肥过程细菌群落。结果表明:外源微生物菌剂可显著提高堆肥期间土壤温度,提高电导率值,促进总氮的固定,有效减少堆肥中期氮素损失。不同发酵时期细菌优势菌种不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异常球菌-栖热菌门(Deinococcus-Thermus)是辣椒秸秆原位堆肥过程在门水平优势细菌。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假单孢菌属(Pseudomonas)是属水平优势细菌。微生物菌剂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堆肥升温期和降温期。添加300kg/hm2微生物菌剂处理堆肥最高温度比对照提高1.95℃,和堆肥前相...  相似文献   

2.
3.
为探讨微生物菌剂对餐厨垃圾与水稻秸秆混合堆肥效果的影响,设置B1(有效菌种为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木霉菌)、B2(有效菌种为解淀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B3(有效菌种为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3种组合菌剂开展好氧堆肥试验,研究堆肥的温度变化以及发酵后的pH值、养分含量、碳氮比(C/N)和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4.
以鸡粪为原料,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腐熟宝菌剂及玉米秸秆,研究鸡粪发酵过程中温度、有机质、全氮、铵态氮、全磷和速效磷的变化.结果表明:0.3%的腐熟宝菌剂堆肥效果最好,与不加腐熟宝的对照相比,提前29d进入50℃高温期,且高温期延长14d,平均温度高出15.14℃,种子发芽指数高出18.1%,有机质降幅多5.38%,全氮降幅少7.64%,铵态氮降幅多17.49%,全磷增幅多7.36%,速效磷增幅多6.55%;加玉米秸秆的处理明显优于不加玉米秸秆的处理,平均温度高出17.05℃,种子发芽指数高出21.6%,有机质降幅多10.74%,全氮降幅多16.97%,铵态氮降幅多11.52%,全磷增幅多4.85%,速效磷增幅多32.9%.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基于太阳能堆肥滚筒设备就地处理尾菜投料方式对尾菜处理效果的影响,本研究对单次投料和连续投料2种投料方式下,尾菜堆肥物料的温度、理化性质、无害化指标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适量连续投加尾菜不会影响堆肥系统的温度趋势,且有利于维持堆肥体系高温期,2个处理平均减量率均≥80%,但存在显著差异;2个处理有机碳、全氮变化整体呈下降趋势,全钾、全磷均呈上升趋势;连续投料(T2)处理受添加尾菜的影响,水分、pH、EC、GI变化趋势与单次投料处理(T1)不同;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2个处理堆肥过程中典型发酵阶段中细菌、真菌的多样性存在一定差异,高温初期单次投料处理(T1)细菌以棒状杆菌、芽孢杆菌、假诺卡氏菌,真菌以酵母菌、毛壳菌、丝胞酵母相对丰度居前3,连续投料处理(T2)细菌以棒状杆菌、黄杆菌、芽孢杆菌、真菌以酵母菌、曲霉菌、肉座菌相对丰度居前3;降温期单次投料处理(T1)细菌以芽孢杆菌、拟诺卡菌、消化链球菌、真菌以酵母菌、毛壳菌、小囊菌为优势菌群,连续投料处理(T2)细菌以芽孢杆菌、拟诺卡菌、高温单胞菌、真菌以酵母菌、小囊菌、曲霉菌为优势菌群;降温期2个处理的细菌菌群均表现...  相似文献   

6.
7.
为探讨微生物菌剂对餐厨垃圾与水稻秸秆混合堆肥效果的影响,设置B1(有效菌种为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木霉菌);B2(有效菌种为解淀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B3(有效菌种为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3种组合菌剂开展好氧堆肥试验,研究堆肥的温度变化以及发酵后的pH值、养分含量、碳氮比(C/N)和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加入微生物菌剂对堆肥的温度变化、氮磷含量、C/N均有显著影响。T1(B1菌剂)、T2(B2菌剂)和T3(B3菌剂)处理60℃以上高温期分别持续8、5和4 d。堆肥结束时,各处理全氮含量分别为14.90、15.50和13.80g/kg。各处理全磷含量分别为4.87、4.17和3.70g/kg,各处理的C/N分别为20.94、22.63和22.65。其中,B1菌剂对餐厨垃圾水稻秸秆堆肥的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更加有效的堆肥技术,研究了添加不同菌剂对麦秸秆堆肥腐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麦秸秆堆肥的温度和高度在各处理间无明显差异,但在加入尿素的情况下再加入菌剂对积温的上升和堆肥的腐熟速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秸秆+尿素+菌4、秸秆+菌3和秸秆+菌2三个处理的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尾菜沼渣对西北黄土田的改良效果以及对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在贫瘠黄土田施用定量的尾菜沼渣,对黄土田基本理化性质、营养元素及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并测定了白菜的生物量和品质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尾菜沼渣施入量的增加,土壤pH值有降低的趋势,但土壤EC值无显著性变化,表明沼渣作为基肥不会造成土壤盐渍化;施入尾菜沼渣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改良土壤质量,且未造成土壤重金属累积;施用尾菜沼渣能提高白菜的生物量、VC含量和还原糖含量,而硝酸盐含量却无显著性变化,说明施用尾菜沼渣可提高白菜品质。综合考虑施用尾菜沼渣后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重金属含量、白菜产量和品质等变化情况可知,施用尾菜沼渣可明显改善土壤环境、提高白菜品质,是较优的沼渣利用消纳模式。  相似文献   

10.
秸秆与餐厨垃圾混合堆肥发酵可以充分发挥两种原料各自的优点,是有效的资源化利用途径。为探究微生物强化对玉米秸秆和餐厨垃圾混合堆肥的影响,把玉米秸秆和餐厨垃圾按质量比1∶1混合后进行好氧堆肥处理。试验组按照体积比接种5%微生物菌剂,对照组添加等体积灭菌后的培养基,通过测定温度、pH、有机质含量、总氮、总磷、总钾、C/N和种子发芽指数等指标评价堆肥腐熟效果。结果表明,试验组第1天升至高温期,高温期持续16 d,最高温度为68.1℃,而对照组于第2天进入高温期,高温期维持11 d,最高温度为61.3℃;试验组及对照组堆肥结束时有机质含量比原料分别降低20.51%和15.34%;堆肥结束时试验组总氮、总磷和总钾含量与初始原料相比分别提升36.67%、52.08%和50.75%,显著高于对照组提升的30.83%、39.58%和37.31%;堆肥末期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种子发芽指数分别为90.77%和80.93%,两组处理均已完全腐熟达到无害化要求,但试验组比对照组提前6 d完成腐熟。接种微生物菌剂可以加快玉米秸秆和餐厨垃圾混合发酵的堆肥进程。  相似文献   

11.
为探求秸秆腐熟剂与猪粪对秸秆堆肥的腐熟效果,应用实验室研制的秸秆腐解菌剂,开展了种养废弃物堆肥发酵生产有机肥试验。通过检测温度、含水率、pH及有机质含量等堆肥腐熟度指标,结果表明:加菌剂的猪粪堆肥处理组(T_4),堆肥温度上升快,且持续时间长,60℃以上温度共持续8 d,最高温度达到68℃;堆肥水分蒸发快,比其他处理组含水率下降幅度较大,含水率由65%下降至37%;pH变化范围为7.7~9.2,表现弱碱性;有机质含量变化显示,T4处理堆腐时间较添加猪粪处理(T_3)提前4 d,比菌剂处理(T_2)提前8 d完成堆腐,表现出比其他处理明显缩短堆腐时间。为观察秸秆腐解菌剂对秸秆横截面结构变化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对3种秸秆处理组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尾菜沼渣对西北黄土田的改良效果,本研究通过对贫瘠黄土田施用定量的尾菜沼渣,对黄土田基本理化性质、营养元素及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尾菜沼渣施入量的增加,土壤pH值有降低的趋势,且T3处理较CK相比,pH平均降低了0.163个单位,EC值表明沼渣作为基肥不会造成土壤盐渍化的现象;随着尾菜沼渣施入量的增加,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改良土壤质量,且未造成土壤重金属累积;与CK相比,尾菜沼渣施用均能显著提高白菜的生物量、Vc和还原糖含量,而硝酸盐含量却无显著性变化,说明尾菜沼渣可提高白菜品质。综合考虑尾菜沼渣施用后土壤理化性质、重金属含量、白菜产量及品质等变化,结论表明尾菜沼渣施用可明显改善土壤环境,提高白菜品质,是较优的沼渣利用消纳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水稻秸秆发酵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筛选出对水稻秸秆发酵效果较好的微生物菌剂,采用室内模拟堆肥的方法,研究了5组不同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对水稻秸秆发酵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菌剂2,菌剂3,菌剂4促进了发酵原料升温的提前和高温期的延长,发酵30d后,3个处理的T值即(终点C/N)/(初始C/N)降到了0.6,种子发芽率达到了80%,木质素的降解率分别为16.68%,17.04%,16.82%;半纤维素的降解率分别为40.19%,42.05%,39.19%;纤维素的降解率分别为37.74%,37.23%,35.09%,比其他菌剂和对照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菌剂对玉米秸秆堆肥的作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复合微生物菌剂对玉米秸秆堆肥的作用效果,以废弃的农田玉米秸秆为堆肥原料,接种不同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对玉米秸秆进行室外露天堆肥,分析了温度、含水率、p H、碳氮比(C/N )、水溶性碳和种子发芽指数(germination index ,GI)等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各堆体温度保持在50℃以上的时间均超过7 d ,其中L组分纤维素降解菌的堆肥处理降解效果最佳,降解率达77.46%,而对照组仅有14.28%;当最佳温度为50~52℃,湿度在70%~80%时,秸秆的降解效果最佳,降解周期为33 d。  相似文献   

15.
厌氧发酵是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的重要手段。然而,牛粪中木质纤维素含量高、难以降解,导致其厌氧发酵产气效率低,限制了在牛粪中的应用。为优化牛粪厌氧发酵性能,拓宽原料来源,在中温(37℃)下进行不同比例白菜尾菜与牛粪混合的批次试验(混合比例为100∶0、75∶25、50∶50、25∶75和0∶100)。结果表明,与白菜混合发酵可以提高牛粪的厌氧发酵性能。当白菜与牛粪混合比例为75∶25时,产甲烷潜能达到最大值(419 mL·g-1)。此外,根据Gompertz模型的拟合结果,最佳混合比例下的累积甲烷产量、有效产甲烷时间和产甲烷速率均显著优于其他组。因此,白菜尾菜与牛粪混合厌氧发酵是实现较好产气效果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接菌剂对牛粪堆肥过程中温度、pH、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总氮、总磷和总钾含量变化的影响,以木质纤维素分解复合菌系为接菌剂,以牛粪为主要堆肥原料,进行了59 d的堆肥试验。结果表明,接种处理与对照相比,堆体温度达到50℃时间提前4 d,50℃以上的持续时间比对照长7 d,pH值下降的速度快,堆体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降解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2.8%、3.51%和4.78%,接种处理促进了木质纤维素类物质的降解,减少了3.9%的总氮损失,但是对全磷和全钾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利用平板稀释法从猪粪及玉米秸秆混合堆体中提取不同类型的微生物优势菌株15株,根据各菌株的生长特性复配制成固体微生物复合菌剂。自制菌剂与2种常见市售微生物堆肥菌剂的堆肥试验表明,堆肥过程中添加外源微生物能促进和优化堆肥过程。自制菌剂与常见市售的HEM和JD型菌剂相比,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和优化堆肥过程,迅速提高堆体温度,提高最高温度,延长高温期时间,并能更有效地提高堆体养分水平。  相似文献   

18.
水稻秸秆预处理对猪粪高温堆肥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预处理技术打破秸秆中的木质纤维素复杂结构,能够有效加速秸秆的分解过程。为了探讨不同秸秆预处理方法对秸秆与畜禽粪便混合堆肥效率的影响,通过添加秸秆腐熟剂(B)和氢氧化钙(C)分别对水稻秸秆进行10 d(B1、C1)和20 d(B2,C2)的预处理静态堆置,以无预处理的秸秆为对照(CK),与猪粪按比例混合后进行好氧堆肥。运用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对预处理前后的水稻秸秆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比较不同处理堆肥过程中温度、p H、水溶性铵态氮/水溶性硝态氮(NH+4-N/NO-3-N)、电导率(EC)、T值[(C/N)终点/(C/N)起点]和种子发芽率(GI)的变化来研究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堆肥腐熟过程的影响,通过对比堆肥产物总养分含量来进一步确定最优的秸秆预处理方式。结果显示,秸秆腐熟剂预处理能够有效破坏水稻秸秆细胞壁和复杂的纤维结构,使其内部组织暴露、出现大量的孔隙和微孔道。氢氧化钙预处理也能对水稻秸秆结构产生破坏,但其内部组织暴露较少,几乎没有微孔;秸秆腐熟剂对水稻秸秆进行预处理,其破坏性强于氢氧化钙处理,且处理时间越长效果越好。相比对照,秸秆腐熟剂处理后能够缩短堆肥高温期8~13 d。堆肥结束后,所有秸秆预处理的堆体p H均降至8.5以下;B1、B2、C2的NH+4-N/NO-3-N小于0.5,符合腐熟评价标准,但CK和C1未达到腐熟标准;除B2外各处理T值均低于0.6,所有处理的GI均在堆肥第28 d达到50%。秸秆预处理后的堆体总养分含量均高于CK(CK、B1、B2、C1、C2的总养分分别为11.09%、11.49%、13.29%、11.75%、11.37%),其中B2总养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总体来看,秸秆预处理可以加快堆体的腐熟过程,提高堆肥产物质量,其中采用秸秆腐熟剂预处理20 d的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添加外源微生物菌剂对设施蔬菜秸秆参与原位堆肥的影响,以茄子秸秆为堆肥原料,通过设置添加A微生物菌剂300 kg·hm-2(a1),不添加微生物菌剂(ct),添加B微生物菌剂300(b1)、600(b2)、900 kg·hm-2(b3)5组处理,进行30 d蔬菜大棚原位堆肥试验,测定堆肥理化指标,并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堆肥过程细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添加微生物菌剂能够提高堆肥温度峰值,提高堆肥期间pH下降和电导率上升的速率,显著提高全磷含量(P<0.05),加快堆肥腐熟。堆肥后全氮含量比堆肥前提高,a1、ct、b1、b2处理的全氮含量分别上升了10.8%、11.6%、33.0%、18.5%,b3处理堆肥前后全氮含量无变化。堆肥结束时,处理a1、ct、b1、b2和b3的全磷含量分别为2.0%、2.0%、2.1%、2.2%和2.1%,b2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添加微生物菌剂没有改变堆肥土壤优势菌群的门类,但显著改变了优质菌群的相对丰度,以及优势菌属的种类和相对丰度(P<0.05)。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全氮含量与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相关性较强,全磷含量、电导率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相关性较强。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电导率、含水量和全磷含量是对耕层堆肥微生物优势菌群影响最显著的三个因素。研究表明,添加微生物菌剂有利于提高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对堆肥腐熟度和土壤养分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玉米秸秆的田间快速分解,采用室内和室外盆栽试验方法对复合菌剂(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J4)、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A1)和毛栓孔菌Trametes hirsute(XYG422))促玉米秸秆分解效果进行分析,并研究复合菌剂对土壤养分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先接种菌株A1和XYG422,间隔2 d后接种菌株J4对玉米秸秆中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效果优于3种菌株同时接种的处理。玉米秸秆接种复合菌剂40 d时,能显著提高玉米秸秆的降解率(35%)与对照相比提高了13%,但菌剂的不同接种剂量对玉米秸秆的降解差异不明显。施用复合菌剂后,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和碱解氮含量增加,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其有效成分含量呈上升趋势。Biolog结果表明,施用复合菌剂的处理组在20 d和40 d时土壤微生物AWCD及Shannon、Simpson和McIntosh指数与对照(CK20和CK40)相比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但菌剂的不同接种剂量之间差异不明显。主成分分析表明,接种复合菌剂后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情况有明显差异。对照组CK20和CK40碳源利用种类较少;T1和T2利用碳源较多,种类相似;T3和T4碳源利用种类最多,但利用种类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