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精神和东北农业大学“以农科为优势”的办学方向以及植物保护专业的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我们对东北农业大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植物保护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普通昆虫学”进行了系统化的课程思政建设。通过课程思政建设总体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建设实践、课程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效以及示范辐射,总结该课程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特色、亮点和创新点,典型教学案例,可供同类课程借鉴共享的经验做法,课程进一步建设计划,为切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打造一流农科本科教育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从内涵、原则和基本思路三个方面深入探讨农学类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专业特点和共性特征。提出了“明确教师定位,避免强行思政”“保持知识体系,完善教学逻辑”和“打造思政特色,凝练思政主线”的基本原则,探讨了“挖掘思政触点,形成协同效应”“创新教学手段,提升育人效果”“引入信息化教学,促进主动思政”和“重视教师因素,推进团队建设”的基本建设思路。研究结果有助于明确相关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建设方向,为涉农高等院校开展农学类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思政触点”和“思政手段”借鉴。  相似文献   

3.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将思政元素融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内容中,增强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对培养既具有国际视野又兼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时代国际贸易人才意义重大。从教学内容的融入、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实施、课程评价方式的创新等方面,探索“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政实施的有效路径,以提升育人实效,并为财经商贸大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将专业课程融入思政教育,使课堂教学成为“三全育人”的主渠道,可有效提升育人实效。深度挖掘“工程经济学”课程的思政资源,运用案例、图片、调研、讨论等融合方法,将思政元素与课程知识点进行有效结合。实践表明,“工程经济学”中融入课程思政,不但能够实现使学生掌握“工程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工程经济分析基本能力的教学目标,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政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是进一步提升立德树人成效的基础性工程、系统工程和战略工程。以“水产品加工技术”课程为例,介绍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过程,提出了提升教师思政素养、深挖课程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完善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等提高课程思政育人成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农业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植物保护是非常重要的学科,尤其是其中的昆虫学科,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还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小小的昆虫不仅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甚至还关系到人类的生命安全,直接影响到国计民生.为了培养符合新农科建设的新型植保人才,河北农业大学昆虫学学系立足学科背景和专业特点,从昆虫、昆虫学者等多方面挖掘学科思政教育元素,并积极探索昆虫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元素的融入方法和实施途径,以构建全方位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学课程是生命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具有基础性、系统性和综合性,该课程涉及的学科领域广、应用性强。加强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是适应教书育人和立德树人的时代需求。本文阐明了在微生物学课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并通过对微生物学课程中思政案例的挖掘和应用,探讨了将课程思政要素与微生物学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方法。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学的协同育人效应,从而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8.
课程思政是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融合,通过专业课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农业经济学”课程为例,阐述切合课程内容挖掘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融合、通过专业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实现“四个自信”等思政目标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赋予专业课教师的重要使命和责任担当。以高职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基础课程“保险基础”的教学实践为例,从完善教学目标、融入思政元素、调整教学设计、改进教学过程、完善考核评价方案等方面探索课程思政实现的有效路径,以提升“保险基础”课程的育人实效,全面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思想教育,强调在进行专业教学时,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真正落实"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育人目标.针对农林高校林学类核心课程森林昆虫学的教学特点,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宪法法治教育和职业理想信念方面挖掘思政元素;并对课程思政点与教学内容的融合提出一些...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育人的重要途径,已成为高校各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方向之一。本文以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工艺学”核心课程为例,从制定该课程思政的目标、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课程思政的教学案例等几方面入手,探索实现该课程思政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达到更好的思政育人效果。同时,也为其他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改进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都市果品生产”课程以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将课程思政目标融入到14个教学项目中,每个项目确定一个课程思政主题,每个单元教案设计1~2个思政元素教学点,实行课程思政和专业内容一体化设计。组建多元化教学团队,在教学中将思政元素和专业内容有机融合,利用学校、线上和田间三种课堂协同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充分利用课程、院系、企业和社会四种资源,探索出“一二三四”课程思政教学新模式。“都市果品生产”课程最终形成“耕耘树艺、春华秋实、红色工匠、使命担当”课程思政主题,探索出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有效模式,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为培养专业能力强、政治素养高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成为我国人才培养的新举措.以测树技术课程内容为基础,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挖掘专业知识点中蕴含的科学素养、民族自信、职业道德、人生观等,并将其融入到专业教学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且还能提升教学质量,实现专业...  相似文献   

14.
在高等教育中心环节“立德树人”的指引下,全国各大高等院校都在积极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这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课程教学中同样非常重要。无论从语言自身属性、语言课程教学现状,还是从新时代对外文化交流传播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汉语教学都是必要的。语言课程思政建设可以从转变教学观念、加强教材建设、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评价等方面着手,以最终实现语言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培养和造就能担当历史重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5.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也是检验高校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准。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对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发挥各门课程育人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华南农业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探讨课程思政价值内涵,分析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瓶颈,构建课程思政育人体系,促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分析“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课堂教学平台融入思政、网络辅导平台助学思政、课外活动平台拓展思政和实习实训平台强化思政的实施途径。最后,从结合金融行业特点,深度挖掘思政素材,用心选取教学案例,讲好中国故事等方面提出“课程思政”建设应注意的问题,以培养具备良好品质、掌握操作技能、恪守职业操守的金融行业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7.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职责,开展课程思政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通过挖掘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大国三农、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家国情怀、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生态文明等深植到学生心中,让涉农专业高职大学生真正做到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培养学生为乡村振兴努力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8.
立足农业院校中药学专业的优势和特色,针对学生培养过程中出现的专业思想不稳定、中医药思维和实践传承不够等问题,将涉及中药材真伪优劣、生长发育、栽培管理、加工炮制、质量分析、开发利用等内容的课程,以中药质量为主线构建“中药质量课程群”,围绕课程建设目标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精心打磨思政元素映射点,将“思政教育”隐性融入到课程理论、实验、实习、实践、专业技能竞赛等各个环节,设计丰富的“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案例,形成具有农业院校中药学相关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体系。  相似文献   

19.
立德树人铸就教育之魂,而要达到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不仅需要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同时需要发挥专业课程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西方经济学"课程作为高校财经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其产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阶级性,通过挖掘"西方经济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重构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材料,创新教学手段及方法,构建多维度考核评价体系,实现专业课程知识与思政内容的紧密融合,从而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达到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在全国高校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成人继续教育类课程思政建设势在必行。通过重构培养方案和教学体系、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强化文化育人与实践育人、依托“互联网+”平台开辟新路径、加强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培养、完善制度建设和管理规范等策略,确保课程思政内容的落实,保证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