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陈思  王丽 《茶业通报》2022,44(1):45-48
武夷山茶类的发展与饮茶法的更迭影响品饮审美观照。宋时,武夷山盛行斗茶、分茶,美的特质是雄与幻,又展现出哲思之美。明清时期,创新制法下的武夷茶以及功夫茶泡法,使得其品饮呈现雅致、自然之美。如今,以岩茶、正山小种为代表的武夷茶产生更多的审美形态。武夷茶是中国饮茶审美一个重要载体,是研究中国茶文化、茶道不可忽略的对象。  相似文献   

2.
周文棠 《茶业通报》2000,22(3):47-48
茶艺表演是茶艺员展示宣传茶艺技巧、方法和品饮艺术的一种方式 ,也是观者了解、学习茶艺的一种直接途径。那么 ,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去理解、学习、掌握茶艺表演。1 茶艺表演的由来中国最早的茶道萌芽时期晋代开始至茶道大行的唐代 ,尚无茶艺表演的专职 ,但唐代因陆羽善于烹茗被太守请去试茗 ,与现在的茶艺表演却有相似之处。宋代 ,人们兴起斗茶 ,卖茶水的人也相互间试论高低 ,乃至运匕成象 ,被时人称为“茶百戏”,既能称“戏”自然是一种表演内容了。现在茶艺表演与宋代的“茶百戏”无论形式、内容均有所不同 ,现代茶艺表演的兴起也是近十…  相似文献   

3.
我国饮茶历史悠久,茶叶品种繁多。56个民族由于地理环境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形成了各具千秋的饮茶风俗。笔者将一些有代表性的民族饮茶方式,分别简述如下。汉族的清饮茶汉族的饮茶方式分品和喝两种,大多推崇清饮,方法是将茶直接用开水冲泡,品的是味,喝的是纯。最具代表性的饮法是:品龙井、啜乌龙、盖碗茶、九道茶、早市茶、喝大碗茶。品饮龙井茶,首先要选择一个幽雅的环境,其次,要学会龙井茶的品饮技艺。品饮时,应慢慢提起清澈明亮的杯子,细看杯中翠叶碧水。看罢、闻罢、然后缓缓品味,清香、甘醇、鲜爽应运而生。啜乌龙茶很有讲究,配套的茶具是必不可少的,经温壶、置茶、冲泡、斟茶入杯,便可品饮。啜茶的方式更为奇特,先要举杯将茶汤送入鼻端闻香,接着用拇指和食指按住杯沿,中指托住杯底,举杯倾茶汤入口,迥旋品味。这种饮茶方式,目的不在于解渴,主要在于鉴赏乌龙茶的香气和滋味,重在物质和精神的享受。饮盖碗茶,有净具、置茶、沏茶、闻香、品饮四道程序。倾碗将茶汤徐徐送入口中,品味润喉,提神消烦,别有一番风情。九道茶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以云南昆明一带最为时尚。泡九道茶一般以普洱茶最为常见,多用于家庭接待宾客,所以,又称迎客茶,温文尔雅是饮九道茶的基本...  相似文献   

4.
茶事动态     
《茶业通报》2009,(2):94-94
安徽休宁举办第九届“茶交会”4月下旬,休宁县第九届有机茶暨名特优农产品展示交易会在休宁举行。休宁是安徽省绿茶主产地之一,也是全国认证面积最大的有机茶生产基地。从2001年起,该县以茶为媒、以茶会友,已连续成功举办了8届茶交会,打响了“中国有机茶之乡”的品牌。本届茶交会包括茶乡图片展、名优茶制作大赛、斗茶大赛等活动。  相似文献   

5.
钱子华 《茶业通报》2006,28(4):180-180
茶人,通常指精于茶道,热爱茶事之人。唐代白居易《谢李六郎寄新蜀茶》诗:“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别茶”就是深谙茶道。白居易一生存世诗作二千八百余首,叙及茶事的就有五十多首,首开中国咏茶诗词数量之最,功垂千古,自称“茶人”,实不为过。当然,在我国历史上,钟情于茶的绝非乐天先生一人。而有趣的是,自神农尝百草,发现了茶这个灵草仙芽以来,痴于茶事、嗜于茗饮的历代茶人,多为高寿。唐代,“茶圣”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艺,撰写了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享年72岁。“茶僧”皎然,终生爱茶、恋茶,以茶为伴,以陆羽为友,以品…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斗茶活动中将茶产品品质作为判定优劣的唯一手段,通过仔细观察,反复实验,研究出可作为游戏活动的茗易斗茶基础法。本文对其基本器具、操作程序、要求、规则进行了论述,并就应用中关于输赢判定法则和处罚方法提出建议和选择。分析认为这是一种全新的斗茶技术,将改变长期以来斗茶依赖专业评茶人员作为结果判定的更类似于优质茶评比的状况,为推动斗茶活动向斗茶游戏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可操作的实用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7.
太平猴魁在烘青类茶中独占鳌头,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赛会上获得一等金质奖章和奖状,次年又在江苏省陈赛获金牌和奖状;1982年在长沙和1986年在福州全国名茶评比名列前矛;1983年荣获国家出口商品荣誉证书;1988年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获金牌;1989年台湾“陆羽文艺访问团”来皖进行茶的品饮艺术交流,通过全省名茶审品,最后选定猴魁为招待和举行茶道时用茶,客人饮后爱慕不已,赞叹不绝;  相似文献   

8.
漫谈茶品质     
何莲 《贵州茶叶》2008,36(1):25-26
人们之所以喜爱茶,因茶品质之高贵也。唐代陆羽《茶经》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痛、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矣”。可见茶为嘉木,具有强而有力的药理功能。以茶为饮,最适宜于品行端正俭朴之人。茶性使人修身养性,品茶能静,品茶养德。静可长寿,德可延年。茶导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中华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9.
茶叶作为饮料,在我国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初为祭品与药用,后为日常饮用,泡饮方法多变,因时因地而异。近再读陆羽《茶经》六之饮一章中记述:“饮有(牜甬)(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熬、乃场、乃春、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庵茶。或用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何谓“庵茶”查《玉篇》“庵,半卧半起病也,亦作殗”。在此指夹生之意。就是将茶叶放在瓶缶中,用沸水冲泡,叫做“夹生茶”,似今日之泡饮方法。其后又述用葱姜等和茶  相似文献   

10.
饮茶与健康     
刘扬武 《茶业通报》2006,28(3):138-138
祖先以百草为药,茶亦居其中。《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几千年来,人们品茶、论茶,从未停止过对饮茶与健康的研究。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写道:“茶之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心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王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中医认为,茶叶性味甘苦而涩、微寒、无毒,具有清头目,除烦渴、治痢、降火化痰、消食利尿、解毒等功能。历代医书先后记载了茶叶有20项,219种药效。在古代就提倡:“以茶散郁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养身体”,把饮茶作为养…  相似文献   

11.
“烟酒茶”并称,再明显不过地表明茶叶是种嗜好品。一般人直觉地认为,经济发达、个人收入高的国家或地区,饮茶必多,饮好茶必多。其实不尽然,市场茶叶消费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人口数量、居民生活习惯及习惯的转移、生活环境以及消费史;经济的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人饮茶,重不在饮而在品。品茶,不仅是一种生理上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所谓"茶品如人品,茶道即人道",说的正是茶与为人之道的关系。好茶之人往往喜欢在闲暇之余泡一壶好茶,细饮一番,使自身得到享受的同时,达到精神的升华。1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传说,茶最早发现在三皇五帝时期。古代一直流传着神农以茶解毒的故事。因此最初茶被当着是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茶的祖国。种茶、制茶、饮茶都起源于中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饮茶历史距今当有三、四千年,最初只作为药用,到春秋时代,有用茶叶作羹饮,西晋时张载《登成都楼诗》“芳荼冠六清,滋味播九区”之句,可知晋朝时茶叶已有药转为饮料。长期以来,茶成为一种文化而已入史册,不仅在中国,而且广  相似文献   

14.
刘晓祥  高彬 《茶业通报》1992,14(1):45-46
茅山,峰峦起伏,林木苍翠,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江苏境内的旅游胜地,也是革命老区。“茅山青锋”茶产于茅山,其形为沿主脉折叠,挺秀显锋,光滑略扁,恰似青锋短剑,故名“矛山青锋”。该茶色泽绿润鲜活,汤色黄绿明亮,香气鲜嫩持久,滋味鲜醇爽口,叶底细嫩匀齐。恰卯诗人曰:“馋饮封缸酒,又品青锋茶,三杯催诗兴,明日笔生花”。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曾对“茅山青锋”进行化学测定,结果见下表。  相似文献   

15.
斗茶是中国古时就有的一种茶叶品评比赛。2015年贵州举办的斗茶大赛,首次推出了以"生态标准创新品牌"为主题的全省秋季斗茶赛。道真茶企虽有参赛,但未获佳绩。本文通过此次斗茶交流,反思了道真茶叶存在的加工厂存货过少、产品差异性小、科技含量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道真茶叶应该从科学管理茶园、提升茶叶加工水平、寻求差异化的产品、鼓励企业之间竞争等方面来努力,更好地打造道真茶叶品牌。  相似文献   

16.
浙江是細茶主要产区,解放后在产量大幅度增加的同时,茶叶品質也有很大改进。如紅茶,过去产量少,品質差,1958年“越紅”就出現了上級茶;珠茶出現了中上级,突破历史記录;“遂綠”“溫綠”过去品質低次,1953年大力改制以后’品質完全改观跃为全国名茶。内銷茶除大宗的烘青外,还有著名的龙井、苞茶、黄湯、青頂等。聞名于国內外,为广大消费者所称賞。  相似文献   

17.
安溪是福建青茶主产县之一,是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人们说到安溪,就不会忘记著名的“铁观音”。它具有独特的“音韵”,品饮回味优美,齿颊留香,人见人喜饮,与武夷水仙相媲美,而驰名中外,博得消费者喜爱。。品名由来铁观音又称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陝西泾陽、湖南安化一帶所產的茯茶磚,大部是供青海、新疆兄弟民族和中亞細亞人民飲用的。在这种磚茶里生着許多黴菌,其中有一种黴菌的菌孢子好象黃色粉末,俗称“黄黴菌”。在茶叶貿易習慣上称为“金花”,切开磚茶來看,“金花”着生愈多的認为品質愈好,因此,在消费市場上以这种“金花”的多少,作为衡量茯茶磚品質好坏的重  相似文献   

19.
王春华 《茶业通报》2007,29(3):143-144
茶与医药保健的关系,可以说源远流长。三国时代的《广雅》一书中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以米膏处之。若饮,先炙令色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之,用葱姜芼之,其饮醒酒",对茶叶的产地、制作、用法及功效等都有涉及。到了唐代,陆羽的《茶经》已经把茶和医药保健的经验系统化、理论化了。到了现代,可以说茶的普及,几乎都和保健有关。茶的全球性的消费增长,也带动了医药科研和产品开发的新浪潮。  相似文献   

20.
茶叶是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本文结合全县“两品一标”工作进行现状研究,提出了镇巴茶叶开展“两品一标”的工作目标、思路及措施。一是要强化宣传和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两品一标”从业人员的认知和能力;二是要加大“两品一标”扶持力度;三是要逐步实现规模茶企绿色认证全覆盖;四是要有序引导茶企开展有机认证;五是要做靓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镇巴毛尖”,打造镇巴茶产业个性化品牌。最终以茶叶“两品一标”为抓手,实现镇巴茶产业高质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