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叶》2006,32(1):I0002-I0002
嵊州市是“中国茶叶之乡”,茶叶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各县(市)之首。现有茶园面积16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面积4.5万亩,已发展无公害茶12.8万亩,有机茶认证1.6万亩,茶叶生产已基本实现无公害化。全市从事茶叶生产的农户8.2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35.7%,全市年产茶叶  相似文献   

2.
茶叶是浙江的主要特产。在浙江农村多种经营项目中居第一位,在农业“十二字”中居第二位,在整个农业生产中仅次于粮食、生猪而居第三位,足见茶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搞好浙茶产销,使之稳步发展,对发展国民经济,支援国家出口,改善山区经济都有重要意义。浙江现有茶园面积270万亩,采摘面积210万亩,1982年产茶214万担,国家收购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淳安县地处浙西山区,属“国家生态示范县”。全县现有茶园15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4.8万亩,良种率32%。2006年产茶3320吨,产值3.42亿元,主产千岛玉叶、千岛湖银针、睦州云雾及鸠坑毛尖、毛峰等名优茶和炒青等大宗茶,茶叶生产已成为山区农民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  相似文献   

4.
陆德彪  苏祝成 《茶报》2004,(2):15-16
浙江素称“鱼米之乡、丝茶之府”,是全球最大的绿茶生产、加工的集散地。2003年,全省茶园总面积214.22万亩,比上年增加11.97万亩,增幅5.9%;茶叶总产量为13.27万吨(占全国茶叶产量的17.01%),比上年减少0.58万吨,减幅4.2%;茶叶总产值36.5亿元,其中名优茶产值  相似文献   

5.
《茶叶》2001,27(2):59
担任过10年茶叶辅导员的王家福,1988年创办宁海望府楼茶厂,在县、市茶叶专家指导下,1989年创出本市第一只全国名茶望府银毫。望府茶以后又先后荣获中国农博会金奖、中国农博会名牌产品、浙江农业名牌产品等多项荣誉,并在本市率先取得国家级有机茶和国际有机茶认证,被列为宁波市农业龙头企业的宁海望府茶业有限公司,现有1000亩高标准茶园,遗迹闻名的望府系列有机茶已成为海内外市场的抢手货。王家福以出色成绩先后被评为宁波市、浙江省劳动模范。 去年年底,慈溪市三北镇领导热情邀请王家福到达蓬山开发茶园,王家福决定租赁达蓬山200亩山地,租赁期为30年。截止4月上旬,已栽种良种茶园80亩,3年后即可陆续投产达蓬山望府系列名茶。 (竺济法)  相似文献   

6.
朱永明 《中国茶叶》2007,29(6):21-22
茶叶是温州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也是当前效益农业的主要发展领域。上世纪80年代前,大宗茶“温炒青”是浙江三大传统绿茶之一,有浙江绿茶的“味精”之称,以品质优异享誉国内外茶叶市场。改革开放20多年来,温州茶业坚持“良种、名茶、品牌、效益”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乌牛早、平阳特早茶、清明早、黄叶早、智仁早等本地特早生茶树良种和气候温暖两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名优早茶。开发了永嘉乌牛早、平阳早香茶、瑞安清明早、瓯海黄叶早、泰顺三杯香、苍南翠龙,挖掘恢复了历史名茶乐清雁荡毛峰、文成刘基贡茶。其中永嘉乌牛早、乐清雁荡毛峰等5只茶叶获浙江名茶称号,20多个茶叶产品分别获得国际、国内有机茶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泰顺县、永嘉县先后获得了“中国茶叶之乡”、“中国乌牛早茶之乡”荣誉称号。2007年,全市茶园总面积24.10万亩,茶叶总产量5451吨、总产值3.62亿元,其中名优早茶产值占总产值的83%,成为温州茶业的主体。  相似文献   

7.
李建华 《中国茶叶》2005,27(5):17-18
浙江诸暨是西施故里、越国古都,产茶历史悠久.全市现有茶园12万亩,2004年产茶5500吨,产值2.3亿元.主产绿剑茶、石笕茶、西子丽人茶等名优茶和珠茶、烘青、炒青等大宗茶.诸暨茶叶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7.1%,茶叶产业是该市的特色优势产业,并被列入诸暨市十大农业块状经济之一,茶叶生产已成为诸暨山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浙江是我国茶叶生产最大的省份,现有茶园总面积205万亩,其中采摘茶园195.5万亩,全省有64个县(市、区)产茶,初制茶厂达9984个,初精制联合茶厂324个,茶农总户数114万户。据初步统计,1994年全省茶叶总产量达9.6万吨,比上年减产21.3%;茶叶总产值8亿元,比上年减值9.1%。茶园总面积已比历史最高年的275万亩(1983年)减少70万亩,其中采摘面积减少20万亩;茶叶总产量已比历史最高年的12.8万吨(1988年)减少3.2万吨。1994年茶叶大幅度减产减值的原因,虽然有晚霜、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有采摘面积大幅度缩减的影响,也有茶类结构调整、增产名优茶、调减大宗茶的影响,但最主要的是种茶效益低、“卖茶难”现象严重、市场对生产的制约所造成的。以下,就近10年来浙江省茶叶生产情况作一回顾,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1茶叶产业概况 潮州茶产业已形成规模,茶树良种率90.2%,至2011年全市茶园面积13.5万亩,产量1吨以上。建成3个万亩茶叶生产基地,两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区,形成两个茶叶专业镇、100余个茶叶专业村,3家茶叶生产企业被列为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有5家企业11个茶叶产品获广东省和全国名牌产品认证和著名商标。有6家企业生产有机品牌产品。已制订《乌龙茶凤凰单丛茶》、  相似文献   

10.
关于浙江茶叶出口摩洛哥市场的现状分析和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茶叶》2013,(12):8-11
茶叶一直是浙江省出口传统优势产品,被誉为浙江出口金名片。近几年来,浙江茶叶出口一直位居全国第一,2012年中国茶叶出口量和金额分别为31.3万吨、10.42亿美元,浙江省茶叶出口量和金额分别为15.4万吨和4.76亿美元,出口量占当年全国的49.2%,全国前五大茶叶出口企业中浙江占三家,其中浙茶股份为全国之首。浙江又是全球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浙江绿茶出口量占全国的68%,主要品种为珠茶、眉茶和蒸青茶,位居前五位出口市场是摩洛哥、乌兹别克斯坦、美国、日本和俄罗斯,其中向非洲国家出口的绿茶占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11.
武义县是浙江省重点产茶县之一,2001年被命名为“中国有机茶之乡”。现有茶园面积11万亩,产量7100吨,产值2.28亿元,其中有机茶规模化基地2.1万亩,年产量850吨,年产值6000万元。近年来实施“规模化基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产业化运作”的有机茶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了提高茶叶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以及茶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2003年武义县被评为浙江省茶树良种化先进县;2004年被评为浙江省茶叶加工厂改造先进县,武阳春雨茶荣获浙江省十大名茶称号;2005年获得全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浙江省十大旅游名茶茶文化休闲观光基地,武阳春雨茶获浙江省名牌产品称号、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推荐“放心茶”品牌。  相似文献   

12.
山水龙剑     
山水龙剑主产于浙江丽水九岭头、余岭、黄村山尖等茶场。茶园面积达3000多亩,年产量13000kg。 茶园主要分布在海拔 500-800m山间,山上常年云雾缭绕,土壤深厚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无环境污染,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茶叶内含物质丰富,品质极佳。 山水龙剑外形芽直略扁似剑,完整匀齐,色泽黄绿,香气馥郁幽长,有兰花香,滋味鲜醇爽口,汤色嫩绿明亮,叶底细嫩匀整.该茶创制开发以来,以其优异的品质已经荣获了1999年浙江省第13届名优茶评比一类名茶奖,第3届“中茶杯”全国名茶评比一等奖,第7届国际无我茶…  相似文献   

13.
吴龙强 《中国茶叶》2009,31(7):32-33
江西省浮梁县地处黄山及怀玉山余脉向鄱阳湖过渡的山区丘陵地带,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达79.2%,是江西省首批十佳生态县,为赣、皖、浙优质茶产区核心地带。现有茶园10万亩,其中可采茶园8.5万亩,涉及15个乡镇4.7万茶农。2008年茶叶产量2248t,实现产值1.32亿元。  相似文献   

14.
仁化县是仁化白毛茶的主产区,现有茶叶面积19242亩,年产干茶604吨,年产值约1400万元。仁化县总人口17.5万,其中农业人口11.5万,而与茶叶生产、销售有关的农民有近1.1万人,约占全县农业人口的10%。茶叶生产与茶农都已成为推动仁化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5.
诸暨茶业     
《茶叶》2017,(4)
正诸暨是越过古都,西施故里,是浙江主要的产茶县市,茶叶历史十分悠久,追溯诸暨的茶业,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唐代,诸暨就是全国著名的主产区,到清代,茶叶已销往国外。全市现有茶园11.9万亩,2011年茶叶产量6519吨,产值36552万元;其中名优茶2385吨,产值33079万元。全市主产绿剑、十里坪、石笕、云剑、笔峰春、西子丽人、东溪龙井等名优茶和珠茶、烘青、炒青等大宗茶,茶叶产业被列入诸暨市十大农业  相似文献   

16.
马亚平 《茶叶》2005,31(1):16-17
“绿剑”茶是浙江省诸暨绿剑茶业有限公司的主导产品。该产品于1998年成功注册“绿剑”商标以后,公司推出了“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绿色化、销售市场化、组织专业化”的思路,着力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力。到2004年绿剑茶总产量达55万千克,创产值1.47亿元。绿剑茶先后荣获浙江省十大名茶和浙江名牌等多种称号和金奖等荣誉,“绿剑”商标被认定为浙江省著名商标。  相似文献   

17.
徐文武 《中国茶叶》2006,28(3):35-36
浙江省武义县现有茶园11万亩,是浙江省产茶重点县和全省实施“有机茶工程”试点县之一。2001年获“中国有机茶之乡”称号,全县有机茶颁证企业16家,有机茶颁证面积2.1万亩;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认证企业14家,认证面积3.5万亩;绿色农产品认证企业5家,绿色农产品认证面积1.3万亩。2005年全县茶叶产量7100吨,产值2.28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2300吨,产值1.84亿元,茶业已成为武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恩施州目前茶叶基地面积53.6万亩,2006年茶叶产量2.46万吨,产值5亿元。茶产品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其中绿茶占83%、红茶15%,乌龙茶、珠茶等特种茶类发展势头良好。2006年茶叶直接出口量达到1810吨,创汇199.36万美元,占全州出口总额的5.6%,茶叶产业已成为恩施州的第四大出口创汇产业。重点茶区茶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农民现金收入的80%以上来源于茶叶生产。全州农民人均茶叶收入147元,占人均纯收入的8%。  相似文献   

19.
凌云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麓,是凌云白毫茶的原产地,素有“茶叶之乡”的美誉。全县现有茶园11万亩,其中无公害茶园6.1万亩,有机茶园0.45万亩,通过有机转换认证茶园面积0.5万亩。2007年茶叶产量3080t,产值1.23亿元。茶业是凌云县“衣食万户”的大产业,对推进全县小康社会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凌云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麓,是凌云白毫茶的原产地,素有“茶叶之乡”的美誉。全县现有茶园11万亩,其中无公害茶园6.1万亩,有机茶园0.45万亩,通过有机转换认证茶园面积0.5万亩。2007年茶叶产量3080t,产值1.23亿元。茶业是凌云县“衣食万户”的大产业,对推进全县小康社会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