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火龙果采后品质控制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介绍火龙果采后基本生理特性的基础上,分析影响火龙果采后品质的因素,综述国内外火龙果的保鲜技术研究进展及火龙果采后保鲜应用技术,旨在为促进火龙果产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香蕉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香蕉是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水果,不耐贮藏和运输。香蕉保鲜技术长期受到业界关注,专家、学者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目前该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笔者从香蕉采后品质变化、生理生化变化、影响香蕉贮藏保鲜的因素及贮藏保鲜技术方面,综述了国内外20多年来的研究概况,从采后生理研究和保鲜技术2个方面,指出了当前香蕉采后贮藏保鲜研究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从宏观生理水平逐步深入到微观分子水平进行研究,探索更为直接有效的香蕉耐贮保鲜方法。  相似文献   

3.
百香果采后贮藏保鲜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百香果属于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水果,果实呼吸代谢旺盛,水分损失严重,贮藏不当会很快造成品质下降,因此贮藏保鲜是百香果采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百香果采后生理代谢变化、影响果实品质的因素、常用采后保鲜技术等几个方面综述了目前百香果的贮藏研究现状,并进一步对百香果采后保鲜及产业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保鲜研究所是全国农业科学院系统成立最早的从事农产品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技术研究的专业机构。下设采后生理实验室、采后病理实验室、技术开  相似文献   

5.
崇明金瓜是崇明地理标志产品,其营养丰富、色味俱佳,为延长崇明金瓜贮藏保鲜期,更好地促进金瓜采后产业发展,在充分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应用实践,对影响金瓜贮藏保鲜效果的因素进行梳理,对金瓜的传统堆藏、架藏、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贮藏保鲜技术和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了崇明金瓜贮藏保鲜技术应用及发展前景,为崇明金瓜采后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6.
介绍蟠桃的采后生理变化及各种贮藏保鲜方法。贮藏保鲜方法包括涂膜保鲜、化学保鲜、物理保鲜、生物保鲜技术及其他贮藏保鲜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述了影响韭菜采后贮藏保鲜的主要因素,重点分析了近几年国内外有关韭菜贮藏保鲜技术的原理及研究现状,以期为今后更深入地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保鲜与加工》2021,(4):I0002-I0002
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保鲜第二研究室属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贮藏保鲜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农产品采后生理与贮藏保鲜重点实验室核心团队之一,是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采后保鲜与贮运岗位科学家团队。该研究室聚焦保鲜行业工程共性技术问题和葡萄、鲜梨、萝卜等大宗果蔬及樱桃、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贮藏保鲜问题。  相似文献   

9.
猕猴桃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但采后极易腐烂变质,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是其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因此本文从生物保鲜技术、物理保鲜技术和化学保鲜技术三个方面对猕猴桃的贮藏保鲜研究进行了总结,并重点从天然提取物保鲜技术和微生物保鲜技术两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猕猴桃采后生物保鲜技术研究,展望了猕猴桃未来贮藏保鲜技术发展趋势,以期为猕猴桃贮藏保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影响李果实贮藏保鲜的因素及贮藏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李果实采后生理变化及影响其贮藏保鲜的主要因素,并介绍了李果实主要的贮藏技术.  相似文献   

11.
玉米免耕覆盖播种机作业质量评价与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各种玉米免耕作业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研究、测试验证,确定了在特殊作业条件下,玉米免耕覆盖播种机的检测、验收方法。制定了一套规范、合理和切合实际的玉米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的技术指标体系,从而为我国玉米免耕覆盖播种开辟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超声波刺激对水稻的种子萌发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常规稻和杂交稻为材料,研究了超声波刺激对水稻种子发芽和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超声波对水稻种子的萌发率无显著效应,但提高了种子的萌发速度。(2)超声波处理显著地提高了水稻的产量。40kHz超声波处理可以使培杂泰丰增产9.43%,而桂香占20kHz处理比对照增产达到10.55%。水稻增产的主要原因是超声波处理提高了水稻的有效穗数和单位面积颖花数。(3)超声波处理显著降低了桂香占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超声波处理后培杂泰丰的垩白度也显著降低。超声波处理显著提高了桂香占的胶稠度。  相似文献   

13.
催熟剂对油菜角果光合特性、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气体交换等技术研究不同浓度的敌草快和农达催熟油菜角果引起的光合速率与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含量以及千粒重、产量与含油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敌草快催熟速度快、效果好,但对角果皮叶绿素破坏严重,光合效率低,光能利用率下降,千粒重、产量与品质降低较多,且浓度越高降低越多;农达催熟效果慢,但对角果伤害小,光合效率较高,对产量与品质影响较小。油菜产量、含油量与角果皮光合效率、叶绿素含量之间相关显著,表明油菜产量形成与油分积累和后期角果光能利用效率密切相关。生产上推荐使用0.1%低浓度敌草快或0.8%高浓度农达有利于促进角果成熟和减少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14.
对地膜和秸秆覆盖玉米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分析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两年盆栽和大田玉米覆盖试验结果表明,秸秆和地膜覆盖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玉米株高、茎粗、净光合速率和单株干物质积累量等;地膜覆盖的促进作用在玉米生育前期较大,而秸秆覆盖的作用则主要表现在玉米生育中后期。秸秆和地膜覆盖增产的主要原因均为玉米穗长和穗粒数的增加,在本试验条件下,秸秆和地膜覆盖的增产效应主要表现在拔节至抽雄及雌穗分化发育阶段,而对后期粒重形成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园林植物高新技术育种研究综述和展望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我国园林绿化市场的持续升温,园林植物育种领域的研究不断得到重视,在传统育种技术的基础上,以现代生物技术、航天和离子注入诱变育种为核心的高新技术育种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本文阐述了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技术在园林植物株型和花型、花色和香味、生长发育、延缓衰老、抗病虫、抗逆境等方面的研究现状;综述了航天育种和离子注入育种等高新技术的研究基础,及其在园林植物种质创新领域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国内有关研究单位的一些相关研究情况。分析了园林植物育种技术的发展趋势,并重点对园林植物现代生物技术、航天和离子注入育种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大尺度范围内研究‘清香’核桃的物候期和叶、果表型可塑性,探讨气候变化对核桃物候期的影响,为核桃跨区域优质栽培和理解核桃种群分化提供参考。以中国暖温带栽培区、北亚热带栽培区和南亚热带栽培区的‘清香’核桃为研究对象,观测不同栽培区‘清香’核桃的物候期和复叶、单枝多果率和坚果果面特征等表型可塑性。不同栽培区‘清香’核桃遗传相似系数总体平均值为0.998,说明其纯度较高;从暖温带栽培区到南亚热带栽培区迁移栽培过程中,各区域‘清香’核桃物候期顺序一致,但果实发育时间从125天延长至150天;复叶小叶数从5~9片渐变为5~11片,侧叶由椭圆形叶尖锐尖渐变为长椭圆形叶尖渐尖;单枝多果率从2.22%增加至7.43%;坚果果面刻纹和刻窝逐渐增多增深。‘清香’核桃从暖温带到北亚热带再到南亚热带迁移栽培过程中,生长期延长,叶片逐渐由圆变长,叶尖变尖,单枝坐果数逐渐增多,坚果表面光滑程度减弱,物候期和叶、果均表型出了较强的表型可塑性。由其表现出的核桃向泡核桃转变的趋势推测,核桃和泡核桃2个种的分化可能是由环境因子所致。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放养柴鸡在屠体品质及器官发育上的特点,选取150日龄放养河北柴鸡和笼养京白鸡各8只,屠宰后进行屠体指标测定。结果显示,放养柴鸡的产肉性能低于京白鸡,在活重、屠体重上极显著低于京白鸡(P<0.01);屠宰率极显著高于京白鸡6.31%(P<0.01),腹脂率较京白鸡显著降低37.20%(P<0.05);放养柴鸡与京白鸡相比,免疫器官、消化系统均比较发达,具有体瘦头小等显著外部特征。说明放养柴鸡在部分屠体指标及器官发育上具有相对独特的优点,为柴鸡的品种选育提供了必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赤霉素和多效唑对榛子雌雄花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决生产实践中榛子雌雄花比例不当问题,以北京市昌平区杂交榛‘达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赤霉素和多效唑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杂交榛雌雄花的影响。根据2010-2011年的田间试验结果,综合运用SPSS 18.0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赤霉素对雌花芽数量影响不显著,显著减少雄花序数量,提高雌雄比例;多效唑显著减少雌花芽数量,对雄花序数量没有显著影响,降低雌雄比例。(2)杂交榛‘达维’树体上中下雌雄分布:雌花芽数量下部>中部>上部,雄花序数量下部>上部>中部。各部位的雌花芽和雄花序数量差异不显著。赤霉素和多效唑处理的树体,上中下雌花芽和雄花序数量差异不显著。综上,对于杂交榛‘达维’一年生小枝,赤霉素显著抑制雄花序数量,提高雌雄分化比例;多效唑显著减少雌花芽数量,降低雌雄分化比例。杂交榛‘达维’雌雄花在树体的上、中、下分布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干旱条件下水肥耦合作用机理和效应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干旱问题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逆境因素之一。发展节水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解决农业水资源短缺,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而水肥耦合研究一直是节水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概述了国内外水肥耦合研究的现状,从水肥耦合作用的机理和效应两方面来阐述,包括水分对植物养分转化、吸收及代谢的影响、养分对植物水分利用的影响、生物学效应、生态学效应和对生理指标的影响。并指出今后水肥耦合研究应该加强施肥对农产品品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的研究,同时注重构建通用性的水肥耦合模型。  相似文献   

20.
冬小麦水肥增产耦合效应及经济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周军  杨荣泉 《华北农学报》1994,9(3):100-106
通过田间试验,提出冬小麦水肥增产耦合效益的田间试验设计、试验统计分析、水肥因子增产耦合效应和最佳水肥投入经济性分析等,突出了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优化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