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文化挖掘的城市旅游形象的定位——以兰州市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对甘肃省的整体旅游形象和兰州市旅游形象的感知以及兰州市旅游意象构成要素调查的基础上,对地方文脉进行了深入地剖析,运用数理统计分析和CIS方法,将兰州旅游形象的文化识别概括为:黄河文化、渡口文化、桥和山水文化、城市和建筑文化、民族文化、丝路文化;将兰州市旅游意象的精邃归纳为:河-渡-桥-路-山-水-城.结合市场调查,突出兰州的历史文化地位和地理文脉,将兰州旅游形象的一级理念定位为:"千古丝路集散地,山水秀美黄河城";结合兰州旅游的地方性,可以设计出兰州的二级旅游理念:"黄河之都" ;"天下黄河第一城".在此基础上,建立兰州旅游形象系统及宣传口号.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甘肃省的整体旅游形象感知和对兰州市旅游形象的感知以及兰州市旅游意象构成要素调查的基础上,并且对地方文脉进行了深入地剖析,运用数理统计分析和CIS方法,将兰州旅游形象的文化识别概括为:黄河文化、渡口文化、桥和山水文化、城市和建筑文化、民族文化、丝路文化;将兰州市旅游意象的精邃归纳为:河—渡—桥—路—山—水—城。结合市场调查,突出兰州的历史文化地位和地理文脉,将兰州旅游形象的一级理念定位为:"千古丝路集散地,山水秀美黄河城";结合兰州旅游的地方性,可以设计出兰州的二级旅游理念:"黄河之都";"天下黄河第一城"。在此基础上建立兰州旅游形象系统及宣传口号。  相似文献   

3.
旅游者不仅会在旅游前对旅游地产生形象期望,在产生旅游体验经历后也会产生改变性的形象期望。为探索游后旅游者对旅游地期望形象的认知结构,研究通过文献考察、无结构访谈和重要性判断等方式,设计出游后期望形象认知的测量问卷。研究区分总体样本、区内样本和区外样本,分别对样本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研究发现,总体样本、区内样本和区外样本的游后旅游者对旅游地的期望形象基本一致,其认知的形象结构维度主要包括旅游地产品要素形象、旅游地人员要素形象和旅游地宣传要素形象。从区别来看,区内旅游者更强调对旅游地人员要素的期望,而区外旅游者更强调对旅游地产品要素的期望。  相似文献   

4.
呼伦贝尔市旅游形象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形象定位必须紧紧抓住旅游资源特色、环境背景、人文脉络以及当今旅游客源市场发展的趋势。以呼伦贝尔市的地脉、文脉、旅游资源及市场感应为研究基础,以呼伦贝尔现在的旅游形象定位及其宣传口号为研究对象,对呼伦贝尔旅游形象定位及宣传的主题口号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喀纳斯湖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先介绍了喀纳斯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概况,对其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进行了分析,进而对景区进行了市场定位。在此基础上,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设计了喀纳斯生态旅游的开发项目及旅游形象,并对如何合理开发生态旅游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包头市旅游形象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包头市旅游业发展迅速但目前没有准确的旅游形象定位,包头市原有的城市形象不适合作为旅游形象。基于包头市的地方性,以旅游者感知为核心是包头市旅游形象定位的关键所在。通过分析,本文把包头市旅游形象定位为"草原休闲之都"。  相似文献   

7.
基于旅游形象提升的河西走廊区域旅游营销策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河西走廊地带旅游业发展迅速,但比起其他省区,差距却十分明显,原因之一就是旅游形象定位、旅游营销策划和市场宣传上存在着弱点。基于此,在分析河西走廊现状旅游资源特征和旅游产品开发的基础之上,结合旅游市场调查和旅游地空间竞争分析,对地方文脉进行深入剖析,构建河西走廊区域旅游形象。最后,提出河西走廊区域旅游营销策划思路,...  相似文献   

8.
作为旅游价值共创的重要方面,游客公民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热点议题,但从旅游目的地感知角度给予的关注却较少。文中基于“刺激-机体-反应”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以处于旅游地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山东和青海两个目的地的685份调查问卷为依据,实证分析旅游目的地感知对游客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旅游目的地感知、地方认同和满意度对游客公民行为的正向影响显著。2)满意度和地方认同在旅游目的地感知对游客公民行为关系中均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旅游地生命周期阶段对“旅游目的地感知-地方依恋-游客公民行为”影响路径产生部分调节作用。研究结果为旅游目的地游客公民行为的有效激发及旅游价值共创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9.
”网评少林”:少林寺旅游认知、情感、整体形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以嵩山少林寺为研究对象,选择网络游记和评论为数据源,采用ROST Content Ming软件提取少林寺旅游形象的高频特征词,了解少林寺旅游形象的内容和主题;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扎根理论分析少林寺旅游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了解游客对少林寺旅游形象的感知。研究发现:少林寺的总体旅游形象集中在武术、人物故事、历史、建筑景点四个方面;认知形象中,游客对"旅游吸引物"、"旅游环境"的感知度较强,而对"旅游设施"、"管理服务"的感知度低,尤其对旅游购物品、食宿设施的感知度极低;在情感形象的感知中,负面感知主要集中在"环境氛围"、"管理服务"、"旅游设施",这些方面的消极感知严重影响游客对少林寺的体验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分析了旅游形象对于一个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性以及乌鲁木齐建立旅游形象的紧迫性。然后结合乌鲁木齐的实际,分析其旅游资源的现状及特色,运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乌鲁木齐市的旅游形象进行受众调查,并对其旅游形象替代性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乌鲁木齐市对应于不同区域客源市场的旅游宣传口号,并提出乌鲁木齐市旅游形象塑造及宣传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青海湖生态旅游规划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青海湖是全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 ,不仅以浩大和湖内盛产湟鱼及有众多的鸟闻名 ,更以有鸟岛、沙岛、沙山等自然旅游资源而受世人关注。随着西部大开发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发展青海湖生态旅游业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文章在分析青海湖生态旅游资源特征的基础上 ,探讨了发展青海湖生态旅游业的意义 ,并提出了发展青海湖生态旅游业的目标、原则、布局、建设内容和旅游路线  相似文献   

12.
旅游地社区主体所持有的旅游地意象对旅游者的旅游地意象形成产生着很大的影响.文中基于旅游地意象构成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两独立样本t检验等方法,以内蒙古草原旅游地为例,对比分析了旅游地社区主体和旅游者的旅游地意象的认知、情感以及整体意象感知的变化和差异.得出以下结论:(1)旅游社区主体和旅游者都持有积极正面的草原旅游地意象.(2)旅游地社区主体与旅游者的旅游地意象感知存在着一定的差异.(3)恋地情结是导致旅游地社区主体旅游地意象感知显著高于旅游者意象感知的主要原因之一.文中的研究对于更好地解读旅游东道主与旅游者的感知及其差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民族地区旅游地形象认知的替代效应与旅游形象策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心理认知的角度解释了旅游地形象认知的替代效应的概念和表现 ,结合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对民族地区旅游形象认知的替代效应对旅游地的促进和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 ,并以甘肃省临潭县旅游形象策划为例 ,对民族地区如何利用替代效应促进作用以及消除其抑制作用进行旅游地形象策划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4.
农业是第一产业,旅游是第三产业,两者结合形成的农业旅游,既是振兴农村经济的创新尝试,也是开发新的旅游产品、激发旅游市场活力的有效手段.当然,此处应该还有一个限定词,即"生态",这里的生态性应是全方位的,应当包含旅游产品线中的所有要素,即生态旅游产品、生态旅游方式、生态旅游路线、生态景观、绿色生态食物等等.生态农业旅游作...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世界范围内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已成为热点.国家旅游竞争力对于一个国家保持和争取更大的旅游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研究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国家旅游竞争力与游客感知的关系.主要结论是:1)国家旅游竞争力与国家旅游感知形象、情感形象、满意度、忠诚度和推荐意愿之间具有显著关系.2)游客的国家旅游感知形象对游客的国家旅游情感形象具有正向、显著影响.3)游客对一个国家的旅游整体形象影响其对该国旅游的满意度、忠诚度和推荐意愿.4)国家旅游感知形象可划分为吸引物因素、环境因素、支持因素、氛围因素和经济因素等5个维度.文中研究从游客感知的视角研究了国家旅游竞争力与国际游客感知形象、情感形象、满意度、忠诚度和推荐意愿之间的关系,扩展了目的地竞争力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中从游客满意度的角度切入,以游客感知和满意度维度提出假设并构建游客满意度研究理论模型图。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为例,通过实地调研获取数据,运用Smartpls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验证假设,研究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游客感知与满意度的影响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游客的满意度主要受旅游地旅游服务、旅游资源和旅游交通等因素影响。2)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得出旅游地服务和旅游交通两个因素对游客的满意度产生高度正向显著影响。3)旅游地资源因素对游客满意度产生较弱正向显著影响。4)旅游地景区设施因素则对游客满意度存在微弱的正向影响。5)最终形成“两强一弱一微”作用关系且游客满意度各维度评价值与其对总体满意度的影响权重之间无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17.
基于游客感知的呼伦贝尔旅游形象营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游客感知的视角出发,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法,以呼伦贝尔为实证进行研究,探讨游客感知对目的地旅游形象营销的影响。通过构建游客感知-旅游形象营销模型和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指出旅游形象营销与游客感知是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进行旅游形象营销要重点关注旅游形象的规范、旅游形象的传递、游客旅游形象的体验、旅游形象的改善修正等四个节点,以期提高呼伦贝尔旅游形象营销的科学性和效率性。  相似文献   

18.
乡村旅游开发成功与否与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感知与态度有关,因此,不仅要了解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整体认知,更要揭示不同类型居民对旅游的感知与态度。文中以青海互助土族小庄村为例,在调查旅游地居民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的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法将旅游地居民划分为理性支持者、矛盾支持者、热情支持者和冷漠支持者四种类型。最后运用判别分析法,显示11个指标被纳入判别函数。通过比较国内外研究,分析互助小庄村民类型及其共性与个性。  相似文献   

19.
网络对旅游地形象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文中采用内容分析和对应分析的方法,对国际互联网上传播的西安市旅游形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网络传播的西安市旅游形象可归纳为8个主题:历史文化、城市地位、宗教文化、旅游体验、社区生活、旅游服务、自然景观、休闲娱乐;2)通过对应分析发现四类旅游网站所传播的西安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主题存在差异,即分裂现象。最后针对西安旅游形象传播的分裂特征,从塑造和宣传清晰、统一的西安旅游形象角度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20.
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研究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旅游偏好特征则是游客差异化市场选择的根本原因。文中以喀什市游客市场调查问卷结果为基本研究对象,运用SPSS软件中的多重对应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喀什市国内客源市场空间分异与游客选择偏好的耦合性。研究发现,环渤海、长三角等远程客源市场偏好于观光旅游、民族旅游等旅游产品以及高质量的餐饮、住宿等旅游设施条件;新疆及近中程游客市场则对商务旅游、探亲旅游等旅游产品更为关注,且对商务、信息和交通等基础旅游条件更为关注。文中特别指出,旅游地发展只有更加关注差异化地域客源市场的游客偏好区别,采取有针对性地措施提升旅游地产品、设施、形象,才能全面有效推动旅游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