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兰新铁路辐射带区域经济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交通经济带理论,利用空间分析确定兰新铁路辐射带的精确辐射范围,以县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SPSS、GeoDA和ARCGIS分析区域经济时空差异后发现:兰新铁路辐射带区域经济差异有增大趋势;经济集聚性总体上呈减弱趋势;区域经济发展相对平稳;按照2010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兰新铁路辐射带县级行政单元可分为:经济不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较发达地区、经济发达地区;根据县级行政单元与其相邻单元的关系,将兰新铁路辐射带县级行政单元分为:扩散型、极化型、"沉陷"型、"传染"型;经济发展的热点区域位于兰州市和乌鲁木齐市,经济塌陷区位于兰新铁路辐射带的东南部,区域经济发展沿兰新铁路,呈"点-轴"渐进式扩散。  相似文献   

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汾河流域生态补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域作为独特的地貌单元,是地理科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以流域为基本单元,开展流域生态补偿是协调上中下游之间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重要经济机制。文中利用汾河流域2013年土地利用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以上中下游流域和各县域2个空间尺度,计算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补偿优先级,明确补偿的优先地区和支付地区。结果表明:1)上游段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补偿优先级远大于中、下游段,应当优先获得生态补偿。2)经济发展相对较落后的县域,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补偿优先级较高,应急需优先获得生态补偿;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级市的市辖区和县级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补偿优先级较低,应率先支付生态补偿。  相似文献   

3.
基于外部性视角,探究集聚外部性、网络外部性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对于推动区域高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20年百度指数、人口迁徙、列车通行、经济联系等数据构建城市综合网络,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集聚外部性、网络外部性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网络联系呈明显的“小世界”特征,主要联系分布在“胡焕庸线”东侧;城市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特征,自东向西呈“热点-过渡-冷点”阶梯状结构。2)城市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集聚外部性和网络外部性均能对城市经济发展产生显著影响,其中集聚外部性(专业化)具有正向影响效应,网络外部性存在“集聚阴影”效应。3)集聚外部性、网络外部性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集聚外部性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最为明显,网络外部性对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区域经济时空差异GIS-ESDA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区域经济差异研究一直是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一直受到各国学术界和政府决策部门的普遍关注。地处中国西北地区的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省内区域经济差异问题突出。深入分析甘肃省区域经济差异演变规律及其原因对于探索落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中采用一系列定量测度指标,运用GIS和空间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2000-2006年间甘肃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演变规律。基于ESDA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在GIS软件和GeoDA空间统计软件的支持下,利用甘肃省2000-2006年各市、州和县域人均GDP数据,对甘肃省县域经济的总体和局部空间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5.
新疆南北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预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1993年和2009年两个时间断面上的统计数据为依据,采用统计学方法对2000年以来新疆南北疆区域经济差异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新疆南北疆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差异,北疆经济发展水平明显优于南疆;在此基础上对南北疆经济差异程度进行了预警研究,研究发现南北疆经济绝对差异已经超出警戒线,而相对差异也已接近警戒线水平。最后,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ESDA的甘肃省县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基于ESDA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利用甘肃省1992~2006年县域人均GDP数据,对甘肃省县域总体和局部空间差异的变化趋势、特征与成因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甘肃省经济空间自相关特性明显,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聚分布,呈现出"哑铃"形的空间格局,即经济发达地区集中分布在河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陇中、陇南、陇东地区。  相似文献   

7.
西部十二省(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制定西部 1 2省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 ,采用该区域 2 0 0 0年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再采用Medianclustering分类法进行系统聚类分析 ,将整个西部划分为 4个经济发展类型区 ,进而分析其区域差异的空间特征及其原因 ,并简单探讨了进行西部经济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通过ESDA分析,对关中城市群43个县域2009年的经济总体实力、民生建设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县域尺度上关中城市群经济空间的分异规律,研究表明:1)在经济总体空间格局上,关中城市群在经济总体实力、民生建设水平中存在着全局空间正相关,经济发展速度存在着较弱的空间负相关;2)在经济局部空间格局上,关中城市群的经济总体水平呈现南北两极分化格局,并以西安为核心呈圈级结构,民生建设水平冷点区集中分布在中部,经济发展速度热点区多分布在经济总体实力较低区域;3)关中城市群各县域经济总体实力、民生建设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主要与各区经济基础、经济区位以及区域发展政策有关。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期,精准测度产业生态化水平是太行山区统筹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基础需要。以PSR为基础框架,构建产业生态化实现过程PSRE模型,结合太行山区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主要矛盾,建立太行山区产业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太行山区全域各县的产业生态化水平进行测度、过程耦合协调与空间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太行山区全域产业生态化水平低,产业活动形成的生态压力较大,自然生态状态较差,产业响应不足,生态效率较低,生态压力及自然生态状态、产业响应、生态效率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程度较高,但不相协调。2)太行山区内各地区间产业生态化水平综合得分河南>山西>河北、市辖区(县级市)>县城,产业响应差异是各地区综合得分差异的主要原因。3)太行山区内各地区间耦合度与协调发展度一致,河南>河北>山西、市辖区(县级市)>县城。各地区间政府资源环境规制差异、市场机制的信息传递效率差异,以及产业响应能力差异是空间耦合度差异、协调发展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提出强化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助力企业规模化和园区化发展、支持园区生态化改造、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政府资源环境...  相似文献   

10.
基于绿色GDP理念,采用修正的治理成本系数法对南京市及11个市辖区近10年来的工业源、生活源和大气污染虚拟治理总成本进行核算。结果表明:南京市的大气污染虚拟治理总成本由2011年的2.35亿元上升至2014年的8.23亿元,其中NOx的虚拟治理成本最高,SO_2次之,烟(粉)尘虚拟治理最低,工业源大气污染是主因;11个区的大气污染虚拟治理成本排名与南京市的工业企业、园区分布特征相吻合,大气污染的区域差异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利用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1978-2008年18个县市的人均GDP数据为基础,以县市为基本单元,采用ESDA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与GIS技术结合,对天山北坡经济带的经济空间关联类型、动态演化特征及动力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30年来天北经济带经济全局空间自相关系数总体呈现空间正相关特征,且表现出一种稳定的状态。2)局部区域空间自相关特征显著,根据Local Moran's I所表征的空间意义分类,将各县市的经济发展分为集聚区(高-高)、萧条区(低-低)、空心区(低-高)和孤岛区(高-低),并结合区域面积变化,分析了天山北坡经济带区域经济集聚及演化过程特点。3)区域经济增长的近邻效应不是很明显,低-低和高-高两种类型区域面积有所减少。4)石油资源和交通条件是促进天北经济带区域经济空间集聚与演化的动力。文章最后探讨了天北经济带经济空间关联特点及演化特征对区域经济集聚扩散过程、区域政策选择、空间开发模式等问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14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协调度理论已成为衡量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重要理论.文中在阐述其理论的基础上,选取了经济与环境方面的评价指标、计算方法和模型.通过对辽宁省14市12年20项指标3360个数据进行技术处理和分析,对省内各市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做时空演变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14市12年间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度在时间维度上呈现逐年...  相似文献   

13.
50年来延安市县域经济差异发展变化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着重研究了延安市 5 0年来区域经济差异发展变化的趋势。文章从两个方面 ,即全市区域经济差异的总体状况与市内各县区之间的经济差异状况 ,分析了延安市 1 95 2年— 1 998年区域经济差异的特点。研究表明 5 0年来延安市的区域经济差异有扩大的趋势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更为显著 ,呈现出快速、非均衡发展的特点。这主要与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一系列政策有关。最后 ,文章探讨了针对延安市县域经济差异变化趋势的调控 ,使县域经济差异的变化能够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西部大开发的总体要求而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运用主成分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进行了研究。首先对西北少数民族各地区的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并划分为四类区域;其次,揭示了各地区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区在整体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分布模式。在局部空间分布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聚集区太少、较低的聚集区太多,且存在极化效应较强的"热点"现象。  相似文献   

15.
新疆区域发展的空间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结构研究是当今国内外区域发展研究的主要方面。在对新疆区域发展条件和现状差异从点轴面三个层次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区域发展理论,确立了未来区域发展的点轴系统,提出了中长期区域发展的空间模式,进而预测未来区域发展的空间格局将沿"单轴-双轴-双环"方向演变。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0年和2010年甘肃省12个地级市经济发展的面板数据,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断裂点理论对各城市的经济影响区范围进行了定量划分,然后运用GIS软件对各城市经济影响区范围进行了缓冲区分析,最后运用回归分析对各城市经济影响区的驱动因素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近十年来,甘肃省城市经济影响区范围普遍扩大,城市综合实力的相对变化促使城市经济影响区范围也有局部调整;城市经济影响辐射范围不仅存在空间竞争关系,也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土地、资本、城市化水平和科教因素对城市经济影响区范围变化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制度因素的回归结果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新疆区域经济开发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增长极、核心-边缘、点-轴渐进扩散是关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及经济开发的理论,它们分别从不同侧面并各有侧重地揭示了区域经济活动特点、空间组织、结构形态、演化规律和开发方式,不仅建立了区域经济开发与演进的主体理论,而且提出了十分有效的区域经济开发的主导模式。新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国家政策倾斜、发展战略推进和与周边国家、地区发展关系的改善,新疆区域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整体上呈现出沿边、沿桥、沿线开放和开发的态势;由于显著的地区差异性,新疆的区域经济开发在地域空间上有着明显的圈层和梯度结构,形成了不同层次的经济发展区域和重要的经济开发带及产业开发区。文中运用量化分析对新疆市县进行了地域划分与评价,并提出了新疆区域经济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