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飞虎  闫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7063-17065
构建农村环境保护的农民参与机制是克服农村环保"政府失灵"的必然选择。农民参与环保既是扭转农村环境管理薄弱局面的主要力量,又是克服乡镇政府环境有限理性的有效方法,也是改善政府环保决策质量的重要途径。新时期农村环境保护中农民参与机制应包含教育内化与外部激励并重的动员机制、信息顺畅与程序完备并重的运行机制、法律保障与组织保障并重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教育学理论对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政府失灵和市场失衡现象进行剖析,认为政府投入不足、激励措施不到位和职业培训运行机制不符合市场发展需要,是造成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政府失灵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在对果蔬质量安全政府治理失灵表现介绍的基础上,研究了果蔬质量安全政府治理失灵的原因。结果表明:其原因主要有生产经营者的市场集中度低、抽样不具有代表性、事件导向治理的滞后性、生产经营者的机会主义、政府部门的信息不对称、政府部门的"经济人"特征、安全责任缺乏可追塑性、兼顾质量安全和农民利益的两难困境等。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政策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是事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我国乡村环境存在污染来源多样化的特征,农业生产、生活、工业与外源性污染导致水、土、大气、固体垃圾污染。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存在城乡环境治理不平衡、城乡环境治理体系不健全、经济与社会条件的制约、乡村居民环保意识不强等多方面因素。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应多管齐下,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加大监管与服务力度、实施一批环境修复重大工程、发挥乡村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5.
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政府、市场失灵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扬 《甘肃农业》2005,(7):11-12
职业培训是提高农村劳动力从业技能的重要方法,我国却存在着有效供给不足和需求不旺的现象,即存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本文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教育学理论对此现象进行了剖析,得出了政府投入不足、激励措施不到位和职业培训运行机制不符合市场发展的需要等原因。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发展沼气在改善西部农村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焦点问题辨析入手,认为农地产权制度、土地征收制度、土地市场制度难以适应当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管理需要,以及政府管理错位和流转管理制度缺失是流转问题的主要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两个理论命题:一是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同时存在,政府失灵起主导作用;二是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改革的基点是引入市场机制;逻辑主线是在政府合理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和主导作用,关键是政府职能成功转变。最后从制度设计和政策调整两个方面构建改革分析框架,并提出完善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建立健全市场制度,放松管制和管制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正 《乡村科技》2023,(8):155-158
内蒙古自治区因自身资源、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的特殊性,在农村牧区生态环境治理中面临农村牧区治理共同体和“主人翁”意识不强、生态环境治理机制有待完善、生态治理资金与技术相对匮乏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树立正确从生态治理理念、建立健全农村牧区生态环境治理制度与组织、强化技术创新及资金保障等方面提出相应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生态环境安全,国防安全,金融安全都是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本文研究了西部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关系。分析了西部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保护西部生态环境,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基础,研究我国乡村治理绩效的测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分别从产业治理、生态治理、文明治理和生活治理四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测度我国乡村治理绩效,同时构建耦合协调模型对乡村治理各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及其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2014—2018年,我国乡村治理各子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变化可分为两个阶段:(1)2014—2015年,我国乡村治理各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处于上升状态,但处于不协调阶段;(2)2016—2018年,我国乡村治理各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持续提升、进入协调阶段,2018年已达到优质协调。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对策建议,为今后的乡村治理绩效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对翻译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高校中翻译教学模式和其他课程的教学模式相比,还相对滞后.本文分析了翻译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翻译教学理论指导下,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鼓励使用同伴互评式教学和翻译评注式教学.  相似文献   

13.
中印同为发展中国家,在乡村治理中存在相似与不同,本文通过分析潘查亚特及其治 理中的影响因素,找到印度乡村治理中的问题,从中得到完善中国乡村治理机制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背景下嘉兴地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既是满足人民生活的生态需求,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城乡平衡发展的现实需要,既有利于推动城镇化建设,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也有利于促进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因此,本文结合嘉兴地区开展人居环境治理的价值意义,深度分析了当前工作开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结合嘉兴地区社会发展情况分析实践指向,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嘉兴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提供了具体的开展对策,旨在以此促进嘉兴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真正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已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推手.然而,农村空心化问题严重阻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该文从城乡差异、农村布局规划、思想观念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出发,探究了农村空心化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结合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从加快农村发展振兴,增强农民返乡吸引力;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完善惠农政策;培养本地优秀人才,成就新型职业农民;提高思想意识水平,促进农民治理参与度等维度,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空心化问题的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16.
李元勋 《农业考古》2019,(1):241-245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首次把德治纳入乡村治理的范畴,此举有利于完善乡村治理格局。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面临着严峻挑战,道德问题尤为突出。在此背景下,需要构建与时代相适应的文化体系,牢牢掌控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乡村德治水平。  相似文献   

17.
公平是政府绩效评估的前提和重要指标,公平包括权利平等、机会均等和结果意义上的收入平等。政府维护社会公平,应保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环境、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玉米产业作为黑龙江省的一个 分支,研究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农业生态环境与玉米产业的关系,深化农村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 意义。以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农业生态环境、玉米产业体系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经 济理论为指导,分析了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农业生态环境和玉米产业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9.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十九 大报告中指出,应该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夯实农村基层基础性工作,完善德治、法治、自治有 机融合的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在新时代背景下,三农领域依旧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发展短板。 必须充分地发挥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健全完善德治、法治、自治有机融合的综合性乡村治理体 系,稳步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治理事宜的政策关注层面,分析了乡村治理的 主要特征;并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新时代背景下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生态保护与产业经济如何协调并进,如何实现生态与经济的价值转换。文章以承德市双桥区都市农业科技产业园项目为例,剖析饮用水水源保护地、二级保护区范围内生态农业如何高效推进,探索生态严格保护与乡村产业高效协同发展的模式,为读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