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大型水生植物对湖泊生态修复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探讨大型水生植物对湖泊生态修复的机制,综述了研究应用的进展与现状;提出了目前大型水生植物在湖泊生态修复的研究与应用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农村水体普遍污染严重,作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技术体系中的最后一环,农村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自己已有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和梳理了国内外适合我国农村的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并分别按技术原理进行了阐述。研究表明,其中的生态浮床技术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管理方便等优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水体原位生态修复技术,尤其是采用水稻等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植物作为浮床植物,不仅可以改善水质,其收益也能补偿部分投资成本;水生植物恢复技术是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恢复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必然选择,按照目标要求进行水生植物恢复,可以有效降低水体污染物浓度,促进水生态系统良性发展;以土壤生物工程为主的生态护坡技术适合我国农村河道的边坡修复,河岸植被群落能够得到良好恢复,坡岸土壤侵蚀和农业面源污染均能得到有效控制。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需与生态拦截技术和养分利用技术相协调,要以不同功能和目标需求为导向,注重采用组合技术工艺进行修复,以提高水环境生态修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结合国内外水体富营养化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水生植物的重要生态功能和生态地位,归纳了浅水湖泊水生植物生态修复和水华水体水生植物生态治理相关技术,并展望了今后的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4.
市郊河道受损水环境综合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文平  姬晓娜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9110-9111
市郊河道水体是市区河道或河流水源补充的重要来源,由于污染加剧和生态破坏等原因,市郊河道受损水环境治理和修复对保护和维持市区河道或河流具有重要意义;从市郊河道受损水环境现状入手,并分析了市郊河道水环境受损的原因,最后基于这些成因提出了相应地的治理11条举措。  相似文献   

5.
赵湘  惠峰  芦建国 《现代农业科技》2013,(4):237-238,244
水生植物是一种景观造景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效果也很显著。该文介绍了水生植物及其生态功能、在富营养化水体修复中的净化效果以及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状况,展望了今后水生植物修复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水景园林的发展与水体生态修复的需要,水生植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水生植物是指生长在水中或至少是生长在由于水分充足而周期性缺氧的基质上的任何植物,尤其是生长在湿地或其它水环境中的植物.根据水生植物的生活方式和形态特征的不同,可以把水生植物分成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沉水植物和湿生植物等类型.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其种植季节、种植基质、种植密度、种植深度、种植方法与栽后管理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城市景观水生态修复方法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景观水在维持城市的生态环境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使人们赖以生存的水环境发生了恶化.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针对水环境治理产生了许多修复方法.城市中景观水生态修复应具有降解污染、提高水环境质量、生态、环保、经济等特点.国内外景观水生态修复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生态法.生物修复法是城市景观水建设与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流经喀什市境内河流(克孜勒河、吐曼河和恰克玛克河)流域水生态环境整体良好,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趋严峻.分析了喀什市境内河流流域水环境的主要生态安全问题,提出生态恢复对策如控制污染源,对工业污染源,城镇生活污染源,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源以及非点源污染进行全面治理和控制,实施"水体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水生植物的保护和培育;限制人为因素对水生生物生存环境的干扰,保护水生生态环境等对策.指出建立科学合理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和全流域合作管理模式是解决生态安全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不断发展和革新,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作为河道水环境治理的重要措施,在实际应用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本文首先提出了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的含义,进而探讨了该项技术在河道水环境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生物修复技术因环保、有利于建立生态平衡而被普遍用于养殖水体修复。不同水生生物具备不同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将其以组合的方式应用于水质调控,能达到比单独使用更好的效果。本文综述了水生动物-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微生态制剂以及水生植物-微生态制剂等组合方式对养殖水环境的修复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水生维管束植物在湖泊富营养化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生植物的分类和应用以及水生维管束植物控制湖泊富营养化的机理及其应用技术途径等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今后水生维管束植物研究的重点,认为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使用水生植物,适时收获,防止二次污染,增强利用水生植物在控制大面积湖泊污染技术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袁启铭 《北京农业》2011,(3):161+165
生物-生态修复技术是修复城市河流污染水体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投资省、效率高和持续时间长等优点。笔者对现有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的优点和种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人工沉床技术在水环境改善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工沉床技术是利用沉床载体和人工基质栽植大型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进行原位修复的一种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大型水生植物是该技术的核心。人工沉床技术中大型水生植物对水体的净化作用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其作用机理包括:①直接吸收营养物质和富集重金属;②通过物理吸附去除悬浮物和高分子有机物,提高水体透明度;③释放氧气,提高水体DO含量;④通过植物化感作用抑制藻类和细菌生长;⑤为微生物活动提供附着载体和氧源,形成植物-微生物的协同净化。然而,以往水生植物特别是沉水植物在水底直接栽植易受水体透明度、水深等条件的制约,成为高等水生植物在低透明度和水深较大的重污染水体修复应用的重要障碍。而人工沉床技术可以通过床体升降人为调控植物在水下的深度,克服水深、透明度等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制约,易于实现植物种群优化配置和群落构建,而且有利于植物后期的维护和管理,将为利用高等水生植物修复透明度低、水深较大或水位变化较大的重污染水体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特别是化工废弃地生态修复,是当今世界理论研究和工程项目实施的热点和难点.本文针对上海市塘外化工废弃地开展了土壤、水体、植物和微生物等现状调查与评价,确定土壤和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作为主要修复对象,结合该地块性质提出了生态修复技术途径,形成了生态修复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5.
张友元  陈振声 《安徽农业科学》2014,(24):8317-8318,8322
氮、磷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质恶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去除氮、磷一直是污水处理的重要任务.人们越来越多地将目光转向利用水生植物去除氮、磷营养物质、净化水质上.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应用水生植物修复氮、磷污染水体的方法、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水生植物净化污染水体的机制.最后,对今后水生植物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沉水植物在富营养化浅水湖泊修复中的生态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查阅近年来浅水湖泊沉水植物修复相关文献报道,总结了沉水植物在富营养化湖泊治理中的生态机理,分析了影响沉水植物恢复的主要因子(藻类影响、鱼类摄食及扰动等),综合探讨了沉水植物在富营养化浅水湖泊修复中的重要作用,为科学合理地开展富营养化浅水湖泊修复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指导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7.
侯新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7):995-999
[目的]探讨水体生态修复模式,为改善都市近郊水体水污染,保护水生态环境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探明重庆市内子口水库基本条件及水污染种类与程度的基础上,针对库内(已受污染水体)与库外(污染源)分别采用不同修复措施.[结果]库内据污染情况于不同位置设置生态浮床980座;库外采用人工湿地与水源涵养林对污染水源进行处理,共设计2种规模6个垂直流人工湿地,并采用菖蒲、美人蕉等作为湿地植物,采用香樟、垂柳等植被于库周布置17280 m2的水源涵养林.[建议]通过水生态修复与保护措施,利用植物对污染物的截留与吸收,可改善水库水质,但修复周期相对较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沉水植物对蓝藻密度及水质的影响。[方法]在贡湖湾生态修复区现场试验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贡湖湾生态修复区等比例缩放中尺度模型,研究沉水植物群落对蓝藻的消纳作用、对水质的净化效果和净化时间,同时研究了沉水植物在逆境胁迫下的生理反应。[结果]沉水植物群落能够在15 d消纳高浓度蓝藻,并使水体水质由Ⅴ类净化到Ⅱ类;在逆境胁迫下不同沉水植物酶的活性表现出差异,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高出很多。[结论]该研究可为贡湖湾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大庆地区生态环境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庆地区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草原退化严重,面积减少,草质下降;土地荒漠化加剧;沙化盐碱化面积逐年增大;水环境问题突出。石油生产过程中的不合理和人类的破坏行为是导致这些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面对严峻的生态问题,大庆地区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生态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