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北京地区水稻田分离到的水稻白叶枯细菌噬菌体有两种类型,Ⅰ型大斑(PK)和Ⅱ型小斑(PSS)。在进一步对噬菌体的寄主范围的测定表明,对非致病性的细菌以及植物病原细菌各属细菌如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棒形杆菌(Corynebacterium),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均无溶菌作用,甚至对同属的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的其他种细菌也无溶菌性,证明其寄主范围仅限于水稻白叶枯细菌。北京地区分离的各种噬菌体的专化性,经用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137个白叶枯细菌菌株试验的结果,表明不同噬菌体存在着对不同细菌菌株侵染上明显差异,其中Ⅰ型(PK)只能侵染其中的72%菌株。而Ⅱ型中的(PSS)能侵染其中的92%的菌株,说明对寄主的专化性是不同的。以噬菌体侵染细菌,用“一步生长曲线”比较研究结果Ⅰ型噬菌体(PK)的潜育期短为40分钟,裂解量7。Ⅱ型(PSS)的潜育期较长,为70分钟,裂解量为46。在此基础上,应用噬菌体在水稻种子上增殖数量的测定可以反映出,水稻种子上具有活的白叶枯细菌的存在,这种方法灵敏度高,时间短,可用作稻种带菌检验之用。  相似文献   

2.
试验结果证明发生白叶枯病的病区稻种内有白叶枯病菌存活,同时也存在大量的能寄生消解病原细菌的噬菌体。病原细菌和噬菌体都存在于颖壳内;噬菌体的存活期比病原细菌为长,但病原细菌至少可以存活半年以上,作为下年初次侵染的来源。稻种内的细菌侵染秧苗的途径,目前尚不清楚,侵染以后有一个较长的潜育期是非常可能的。无病田的稻种内没有噬菌体或存活的病原菌,因此,检查稻种内噬菌体和活的细菌是很可靠的检验方法,已经在生产实践中得到证明。测定噬菌体是最简便的方法,灵敏度也高。由于吸附噬菌体的活细菌可在琼脂平板上形成噬菌斑,故测定噬斑菌的数目也是很好的检验方法,灵敏度虽不如测定游离噬菌体的方法简便,但它可以测出有活细菌的存在和它的数量。测定噬菌体的增殖也能准确检验是否有活细菌存在,但是方法还有待改进和简化。  相似文献   

3.
植物病原细菌是限制农业生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作物受害严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化学防治、农艺防治以及抗病育种等方法,对植物细菌性病害实现了较好的防治,但是这些方法各自存在着不足之处。噬菌体无处不在,有细菌的地方就有噬菌体。噬菌体具有特异性,可以自我复制,相比于植物细菌性病害的其他防治方法,噬菌体防治环境友好,且制造成本低廉,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尝试用噬菌体控制细菌性病害,以补充传统防治方法的不足。本文列举了一些较为严重的植物细菌性病害的为害、传统的防治办法,并总结了已有的噬菌体防治手段以及噬菌体防治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王长宁  易龙  马家钰 《植物保护》2024,50(2):144-152
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HLB)对全球柑橘产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为明确赣南地区柑橘黄龙病菌基因组上原噬菌体的分子特征和传播动态,本研究对采自赣南10个市县区的470份样品进行HLB检测,并对阳性样品中3种类型的原噬菌体(SC1、SC2和P-JXGC-3)上的SC1_gp050、SC2_gp040和PJXGC_gp08基因序列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谱系地理学分析。结果显示,共检出74份HLB阳性样品,包括7种原噬菌体组合类型:SC1、SC2、P-JXGC-3、SC1+SC2、SC1+P-JXGC-3、SC2+P-JXGC-3和SC1+SC2+P-JXGC-3,含SC2类型的原噬菌体检出41份,检出率为55.41%,说明赣南地区含SC2类型的原噬菌体菌株最为普遍。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赣南地区的3种原噬菌体的基因交流频繁,遗传分化现象不明显。选择压力分析结果显示,SC1和P-JXGC-3类型的原噬菌体均处于负向选择,SC2类型的原噬菌体处于正向选择。基于3种原噬菌体上的基因构建的中介网络图和单倍型分布表结果显示,3种原噬菌体均存在1个祖先单倍型,其他独有单倍型均是由该祖先单倍型经多次突变而来,其中PJXGC_gp08基因产生的独有单倍型最多。时空动态分析结果显示,SC1类型原噬菌体存在2条传播路径,分别为安远和全南地区间的相互传播(3相似文献   

5.
周敏砚  吴玉美 《昆虫天敌》1992,14(3):143-147
菌虫杀灭剂为环氧乙烷的混合气体,具有熏蒸杀菌作用。1987~1991年用该药进行了卵寄生蜂转换寄主——柞蚕剖腹卵的保鲜效果研究,保鲜效果显著。以用药疆100克/米~3熏蒸3小时的处理为最佳组合,处理卵在平均20.8℃下保存18天、-5℃下保存90天均未发现坏卵、臭卵。用消毒卵繁殖松毛虫赤眼蜂和荔蝽卵平腹小蜂,对蜂的寄生率、羽化率无不良影响。这种消毒方法简便、成木低、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经互溶性比较,证明洪湖、枣阳和蒲圻分离细条病菌R27、R28、和R29为同一噬菌体溶菌型。  相似文献   

7.
采用4类噬菌体对9株不同血清型苏云金杆菌菌株进行了敏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菌株敏感性差异较大,其中CZE99985菌株在35~37℃下对4种噬菌体具有明显的抗性。通过对噬菌体的侵入时间和侵入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噬菌体侵入时间越早,侵入量越高,其感染造成的危害越大。培养12h前,接入一定量的TP-1型噬菌体会导致发酵异常;在发酵初期,侵入量达到0.5ml(4PFUs/m1)以上便发生严重的感染现象。  相似文献   

8.
噬菌体可用于防治植物青枯病, 但不易保存?本文对青枯病菌短尾噬菌体P1?P2?P3和P4株系的保存方法和条件进行了研究; 将各噬菌体原液?噬菌体原液∶青枯菌液=1∶1?噬菌体原液∶青枯菌液∶40%甘油=1∶1∶2?噬菌体原液∶青枯菌液∶80%甘油=1∶1∶2的处理分别置于-75?-25?4℃?室温下保存, 再分别于90?180?270?365 d后取样测定噬菌体的效价?结果表明, -75℃和-25℃下, 噬菌体原液∶青枯菌液∶40%或80%甘油=1∶1∶2保存的效果最好, 365 d后效价仅下降0~2个数量级; 噬菌体原液∶青枯菌液=1∶1在4℃和室温下保存效果也较好, 4℃保存365 d后效价仅下降1~3个数量级; 此处理在室温条件下保存也可达270 d?因此, 以资源长期保存为目的可采用噬菌体原液∶青枯菌液∶40%或80%甘油=1∶1∶2保存于-75℃或-25℃下; 短期保存可采用噬菌体原液∶青枯菌液=1∶1保存于室温下?  相似文献   

9.
水稻白叶枯病是我县主要病害之一,在沿河低洼地区发病普遍,损失严重。为了提高白叶枯病药剂防治效果,我们于1979—1981年在老病区石鼻乡古楼村用噬菌体法进行发病预测,现将结果简报如下。一、噬菌体数量与病害发生关系1.当测得每毫升田水中噬菌体数量为 400个左右后约过一星期田间可以出现中心病株,此时,田水中噬菌体数量增至每毫升800个。田间始病后,噬菌体数量随病害的发展而增加。此地晚稻有两个发病高峰,第  相似文献   

10.
用反向间接血凝法、噬菌体技术和喷菌法,对安徽全椒、芜湖、石台、合肥等地区上年水稻白叶枯病重病田内和田边的若干种越冬后的植物作带菌检测,结果表明:茭白(Zizanin caduciflora Hand-Mazz)、看麦娘(Alopecurus aequalis Sobol)、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Seud.)Fern)、鹅观草(Roegneria kamojz Ohwi)、艾蒿(Artemisia rulgaris Linn)、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inn)等植物带有白叶枯病菌。带菌量的大小,因带菌植物的种类和样品采集的地点而异。在检测的带菌植物中,带菌量较高的有茭白、紫云英等。另用白叶枯菌对多种杂草进行剪叶接菌,经13~20天后,茭白、看麦娘、游草等禾本科杂草的叶片上表现明显症状。杂草病叶的浸泡液与兔抗白叶枯菌的致敏血球产生特异性凝集反应。用噬菌体法也检测到大量活菌;接种稻叶又引起水稻发病。说明在被接种杂草上感染的是白叶枯细菌。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提升蠋蝽室内繁育和田间应用技术,本研究以桑蚕蛹、柞蚕蛹为猎物,评价了单一和混合猎物饲养蠋蝽对其生长发育、繁殖和捕食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猎物并不影响蠋蝽若虫的发育历期,各处理下蠋蝽发育历期平均在26 d;但显著影响蠋蝽的产卵前期,混合猎物饲养的蠋蝽产卵前期为10.3 d,分别是桑蚕蛹猎物的1.54倍、柞蚕蛹猎物的1.34倍。同时,猎物显著影响蠋蝽的体型、繁殖、寿命和耐饥饿时间,混合猎物饲养的蠋蝽体型比单一猎物增加5%~9%、产卵量增加13%~38%、寿命延长2~7 d、捕食量提高15%~20%、耐饥饿时间延长20%~60%。  相似文献   

12.
噬菌体技术在江汉稻区水稻白叶枯病预测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系统测定田水中噬菌体数量的变化规律和噬菌体数量的田块分布规律发现:江汉平原混栽稻区,在目前的种植品种结构下,无论是早稻田还是中稻田,将田水中噬菌体数量达到1000pfu/ml(噬菌斑/毫升)作为急增期数值阈值较为合适。从田水中噬菌体数量达到1000Pfu/ml的日期到该田块发生白叶枯病的始病期的期距为15天左右。当田水中噬菌体数量第1次超过1000pfu/ml时,大量取样测定田块中噬菌体数量的分布情况,此时田水中噬菌体数量超过1000pfu/ml的田块数占测定田块总数的百分率与稻田乳熟期病田率呈显著相关。据此可对白叶枯病的发生期和发生程度进行短期预测。1993和1994年的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3.
昆虫病原线虫和共生细菌培养系统中噬菌体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紫外照射、温度、pH、盐度诱导五株溶源性共生菌株Xenorhabdus和Photorhabdus同时测定斯氏和异小杆属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24,S.carpacapsae ALL,S.feltiae English,S.feltiae SN,Heterorhabditis bacterophora H06在体外培养过程中是否存在感染共生细菌的噬菌体。结果未发现噬菌斑,说明实验菌株在实验诱导条件下以及昆虫病原线虫固体培养系统中不可能诱发噬菌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董绪国  穆秀奇 《昆虫天敌》2003,25(4):161-164
本文简要报告了辽宁柞蚕捕食性天敌害虫的名称、分类、为害时期及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5.
利用噬菌体防治植物细菌性病害,关键技术是噬菌体的扩大繁殖,利用宿主菌繁殖,应用时存在一定的风险。本研究通过继代培养筛选致病性丧失的青枯菌菌株作为青枯菌噬菌体扩繁的宿主,结果表明,通过对野生青枯菌株RSsw326连续超过20代的培养,获得了一株菌落圆形、游动性弱的变异菌株;再通过刺叶、注射和伤根等方法接种烟苗,30 d后无萎蔫症状出现,将该菌株命名为RSsw326-2;测试表明,该菌株对青枯病菌没有拮抗作用,可被从福建不同烟区分离纯化的8株噬菌体裂解。利用菌株RSsw326-2作为宿主,进行青枯菌噬菌体的扩大繁殖,培养36 h,效价可达1010 PFU/mL。将无毒菌株RSsw326-2+噬菌体的共培养液刺叶、伤根和不伤根接种烟苗,35 d后均无症状出现,而将毒性菌株RSsw326+噬菌体的共培养液刺叶接种后14 d、伤根接种后28 d发病率都为100%,不伤根接种烟苗35 d,发病率为66.7%。无毒菌株RSsw326-2+噬菌体的共培养液对盆栽烟苗防病试验结果表明,发病时间推迟8 d,并且在接种后21 d时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效达74.1%,显著高于对照组。本研究采用继代培养筛选获得的无毒菌株作为噬菌体扩大繁殖的宿主,为今后研制噬菌体制剂的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测定单价、二价和三价金属盐和杀菌物质等对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Uyeda et Ishiyama) Dowson]噬菌体影响的过程中,发现铁盐可以钝化OP1型的游离噬菌体,而时已经被吸附的噬菌体则完全没有影响。铁盐的钝化噬菌体主要是铁离子的作用。三价铁盐的钝化作用比二价亚铁盐强。对低浓度的噬菌体悬浮液(n×104/毫升),其最低有效浓度为3-5×10-3M;对高浓度(n×108-9/毫升)的噬菌体悬浮液,其最低有效浓度为1×10-3M。铁盐溶液的浓度超过1×10-3M时,不仅使游离噬菌体全部钝化,对细菌也有致死作用。  相似文献   

17.
A highly virulent and polyvalent Streptomyces phage was isolated from a potato field near Albany, Western Australia. The efficacy of the isolated phage to disinfest seed potato tubers artificially inoculated with a common scab-causing streptomycete was evaluated. The phage suspension was prepared in a mini-bioreactor. Diseased potatoes were bathed in a phage suspension (1 × 109 plaque-forming units per mL) for 24 h. The suspension was constantly circulated within a novel 25 L phage bath by means of an air-sparging pipe driven from an air compressor. Phage-treated scab-affected seed potatoes planted into free-draining polystyrene boxes containing steam-pasteurized field soil produced tuber progeny with significantly ( P  < 0·05) reduced levels of surface lesions of scab (1·2%) compared with tubers harvested from nonphage-treated tubers (23%). The number of scab lesions was also significantly reduced ( P  < 0·05) by phage treatment of mother tuber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recorded in weight, size or number of harvested tubers from phage-treated or nontreated mother tubers. This is the first in vivo study that has used Streptomyces phage to significantly disinfest seed potatoes of Streptomyces scabies and thereby reduce contamination of soil from seed-tuber-borne inoculum and reduce infection of daughter tubers.  相似文献   

18.
 北京地区水稻白叶枯细菌噬菌体在胨蔗糖(PBS)平板培养基上其溶菌斑有两种类型:Ⅰ型为大斑型PK,直径范围约4毫米;Ⅱ型为小斑型(PSS)直径约1毫米。电子显微镜形态观察结果:两者均呈蝌蚪形,具六角形头部,但小斑型PSS为收缩性短尾,大斑型PK为非收缩性的长尾。Ⅰ型PK头部大小为60×59nm,尾部为133×12nm;Ⅱ型PSS头部为70×59nm,尾部短为95×16nm。研究比较了两种噬菌体抗血清,大斑型抗血清K值为14,小班型K值为300。通过溶斑大小、电镜形态和血清学交叉反应测定的结果,认为北京地区水稻白叶枯细菌的噬菌体有两种不同的类型。  相似文献   

19.
青枯病菌噬菌体P3株系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物青枯病是一种土传细菌性维管束病害,由于作物病害的发生和严重度与土壤中的病原菌数量呈正相关,因而快速准确测定土壤中的病原菌数量是病害预测及有效防控的前提。本文对筛选获得的一株具有生防潜力的噬菌体P3株系进行了生物学特性测定,并探讨其在检测烟草根际土壤中青枯病菌数量的可行性,为烟草根际土壤青枯病菌的检测提供一种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噬菌体P3株系由一个二十面体的头部和非常短的尾部构成;裂解谱广,可裂解烟草、番茄、辣椒、马铃薯和甘薯的青枯病菌;最佳感染复数为0.0001;潜伏期60 min,裂解期80 min,裂解量179;对1%氯仿不敏感;55℃以下及pH 4~12的环境中保持稳定;对紫外线敏感,照射18 min失活;20℃~28℃存放一个月效价稳定。同等条件下,检测烟草根际土壤中青枯病菌数量,平板检测法的实测值仅为1.79×104CFU/g,而噬菌体检测法实测值为2.83×105CFU/g,说明噬菌体检测法的灵敏度较平板检测法高10倍。本研究通过噬菌体检测法检测了烟草根际土壤的青枯病菌数量,可为今后烟草青枯病的预测预报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