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Ⅰ-69杨木材为试样,运用树木年轮图像分析系统和树木年轮分析系统获取年轮宽度和年轮密度数据,并对组成成分径向变异和轴向变异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Ⅰ-69杨木材密度的径向变异规律随树龄增加而增大,最大密度波动较大,最小密度随树龄增加总体趋势下降,早材密度、晚材密度随树龄增加而增加;年轮组成成分各项指标株内径向变异极显著,株间径向变异不显著。年轮密度各组成成分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其中年轮平均密度、早材密度、最小密度增加量较小,年轮最大密度、晚材密度增加量较大;相对而言,Ⅰ-69杨木材密度径向变异大于轴向变异。  相似文献   

2.
利用100份I-69杨的解析木材料对6个常用的材积方程进行了拟合,确定I-69杨的单木材积方程V带皮=4.374923×10-5D1.697228H1.200482,检验结果表明模型无系统偏差,平均误差为+0.92%,平均相对误差为+1.36%,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为5.81%,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 184个样地的 62 7组数据对 16种生长模型的参数进行了拟合 ,结合 I- 69杨的生物学特性和拟合效果 ,确定利用单分子曲线作为 I- 69杨的立地指数的导向曲线并编制了立地指数表。根据实际情况将立地指数划分为 3个地位级。  相似文献   

4.
对泗洪县五里江农场和青阳镇江圩村L35杨与I-69杨对比试验造林地进行生长量测定结果表明,五里江农场7年生的L35杨胸径生长量比I-69杨平均提高33.14%;江圩村9年生的L35杨胸径生长量比I-69杨平均提高32.42%.表明引进的L35杨胸径生长量明显地高于I-69杨.  相似文献   

5.
采用 2 90块标准地调查资料 ,分析了 I- 6 9杨胶合板用材林的产量和生物量结构随立地指数和造林密度的变化规律。胶合板材产量随立地指数的增大而增大 ,且占总产量的百分比在立地指数为 14、16、18m时 ,随造林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当立地指数为 2 0 m和 2 2 m时 ,保持稳定在 50 %左右。磨木浆材和化学浆材产量随立地指数和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在立地指数为 14、16、18m时磨木浆材产量占总蓄积量的百分比和化学浆材产量占总蓄积的百分比均随造林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在立地指数为 2 0、2 2 m时则受造林密度的影响不大 ,分别保持在 30 %和 2 0 %左右。林分和单株的树干、树枝、树皮生物量组成比例均随立地指数、造林密度的变化无明显的差异。营造 I- 6 9杨胶合板用材林时选择立地指数 2 0、2 2 m的地段以及用造林密度 156 (8m× 8m)、2 0 4 (7m× 7m )株·hm-2 为最佳。  相似文献   

6.
I-69杨生长过程分析和生长阶段划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 2 90块 I- 6 9杨标准地调查资料 ,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树冠特性与生长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 ;分别不同立地指数、不同造林密度拟合了胸径、树高、材积的 Richards生长曲线 ,并用有序样本聚类法以树高和胸径连年生长量为分析指标对生长阶段进行了划分 ,分析了不同状态下各生长期的特性。认为 I- 6 9杨是一个速生性十分明显的无性系 ,造林密度太大时会掩盖立地对生长和产量的效应。培育胶合板用材 ,应选择高立地 (2 0、2 2 m)地段和采用小密度 (156、2 0 4株·hm-2 )的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以I-69杨为母本,I-63杨、晚花杨和欧洲黑杨(来自新疆) 为父本,1983年在温室进行人工杂交,杂交组合顺序编号为34、37、32。苗期测试结果表明,杂种F_1无性系间树高和成活率存在显著差异。广义遗传力树高为68.9%±4.93%,成活率为76.89%±3.91%;遗传变异系数树高为10.88%,成活率为26.70%。综合选择21个优良无性系,遗传增益树高为7.98%,成活率为2.62%。  相似文献   

8.
侧柏年轮宽度和年轮密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响应函数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年轮气候学方法,研究北京地区侧柏年轮宽度和年轮密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侧柏年轮宽度序列和年轮密度序列对气候变化相当敏感.前一年10月到当年9月的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的响应函数模型可解释年轮宽度变化的58.45%,年轮密度变化的77.81%.夏季降水对侧柏年轮宽度有显著的正效应,而对年轮密度则表现出负效应.与降水的影响相反,夏季气温对侧柏年轮宽度表现出显著的负效应,对年轮密度表现出显著的正效应.其中,当年7月的气温和降水对侧柏年轮宽度和年轮密度的作用尤为显著.说明侧柏的年轮宽度和年轮密度均可用于年轮气候学研究,且年轮密度包含的信息量高于年轮宽度.  相似文献   

9.
I-69杨人工林养分循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首个轮伐期内I-69杨人工林养分循环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1)速生期叶片养分年平均适宜范围值:N(2.98%~3.37%)>Ca(2.26%~2.95%)>K(0.65%~0.73%)>Mg(0.35%~0.46%)>P(0.11%~0.13)%),属喜N、Ga树种.(2)速生期叶片养分的年、月变异极显著,林木生长规律一致,叶片对养分吸收、积累、分配与转移的动态变化反映了体内养分循环的特性.林木生物量分配顺序各年都相同:干>枝>侧根>主根>干皮>主根皮,叶随林龄增加递减;养分分配速生期为:侧根>枝>干>干皮>主根>主根皮,后期枝、干大于侧根,叶随林龄增加递减,但养分分配比叶高于于.生物养分量的积累与分配与林木生长一致.(3)该森林生态系统内养分循环速率:生长前期为0.47,后期为0.28;养分利用率也不同,前期生产1t干物质需要的主要养分量分别为:N:7.6 kg,Ca:4.97 kg,K:1.89 kg,Mg:0.84 kg,P;0.26 kg,后期则为N:4.3 kg,Ca:6.34 kg,K:1.39 kg,Mg:1.14 kg,P:0.18 kg.人工林采伐后年平均移出养分量占土壤相应年平均速效养分量为:N:36.80%,P:52.8%,K:19.73%.支出较大.但是土壤养分供给水准较高,在该森林生态系统中,以林木和土壤为主导的养分循环仍处于动态平衡的良性循环之中.  相似文献   

10.
杉木家系年轮宽度及年轮密度组成性状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兵强 《福建林业科技》2001,28(4):59-61,86
利用单色软X射线木材密度计 ,分别测定 2 2个杉木优良家系年轮宽度组成性状与年轮密度组成性状 ,通过遗传变异研究和遗传相关分析 ,了解杉木密度性状变异规律及与生长的关系 ,为多性状早期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胶合板材为培育目标,研究了I-69杨胶合板用材林平均单株材积与造林密度和优势高的关系。分别不同林龄(6~11a)建立了平均单株材积与造林密度及优势高的模型V=a0Na1 H0a2,通过生产弹性分析、边际产量分析,研究了密度效应及优势高效应,计算出了不同林龄林分的生产弹性值和边际产量,并且根据立地及密度效应模型研究了造林密度、林龄、立地指数对林分蓄积的影响。认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营造I-69杨胶合板用材林密度应适当减小,选择造林地时以立地指数大于等于20m林地为佳。  相似文献   

12.
以胶合板材为培育目标,研究了I-69杨胶合板用材林平均单株材积与造林密度和优势高的关系。分别不同林龄(6~11a)建立了平均单株材积与造林密度及优势高的模型V=a0Na1Ha20,通过生产弹性分析、边际产量分析,研究了密度效应及优势高效应,计算出了不同林龄林分的生产弹性值和边际产量,并且根据立地及密度效应模型研究了造林密度、林龄、立地指数对林分蓄积的影响。认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营造I-69杨胶合板用材林密度应适当减小,选择造林地时以立地指数大于等于20m林地为佳。  相似文献   

13.
人工林马尾松晚材率、年轮宽度和组织比量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2年生人工林马尾松木材年轮宽度、晚材率和组织比量进行系统的测量、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年轮宽度随树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而随树干高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晚材率随着树龄增加呈波动增大,而随树干高度的增加呈逐渐减小趋势。木射线比量和树脂道比量随树龄增加呈波动增大,但总体变幅不大,而前者随树干高度的增加呈波动减小,后者先减小再增大。管胞比量随树龄增加呈波动减小,而随树干高度的增加先增加,达到一定值后减小,然后再增加。方差分析表明,年轮宽度、晚材率、组织比量在各年轮间、各高度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相似文献   

14.
I-214杨染色单板光变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染料弱酸深蓝5R和活性艳红X-3B染色的I-214杨素材和漂白板为试材,选用氙光作照射光源,考察不同染料、不同工艺条件下染色单板在110 h光照过程中试材表面材色指数,即明度指数(L*),色度指数(a*与b*)和变色度(△E* ab)的变化.结果表明:染色单板在110 h氙光照射过程中变色明显,b*值提高显著;△E* ab在光照初期大,后期平缓直到不变;同一品种染料,高浓度染液中染色单板比低浓度染液的光照变色大,浸染时间长短对染色单板光照变色影响不明显,先漂白再染色的单板材色均匀,光照变色平缓;不同品种染料的染色单板光照变色规律有差异.  相似文献   

15.
对安庆段长江滩地I-72杨的密度和干缩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I-72杨的气干密度、全干密度和基本密度分别为0.454 g/cm3、0.415 g/cm3和0.364 g/cm3;I-72杨木材密度的径向变异为自髓心向外,最初递减,然后再向外层递增;轴向变异为沿树干向上逐渐增加;I-72杨的径向、弦向和体积全干缩率分别为3.917%、8.093%和12.138%,体积干缩系数为0.169,差异干缩为2.107;I-72杨5.3 m高度处的径向、弦向和体积全干缩率测量值均大于1.3 m高度处的测量值。  相似文献   

16.
意杨苏柳营养特点与需肥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结果表明:①2年生J-194柳、I-69杨不同生长季节养分吸收量大小顺序为N>P>Ca>K>Mg,各生长季节养分吸收比例基本一致,J-194柳平均为N:P:K:Ca:Mg=100:9.31:0.360.42:0.06,I-69杨平均为100:11.18:0.39:0.08;②6月份为养分吸收高峰期.当月吸收养分数量占整个生长季节50%以上,每生长1t带皮柳树材约需N4.425Kg、P0.396Kg、K0.013Kg、Ca0.016、Mg0.003Kg,杨树材分别为4.937kg、0.593Kg、0.015Kg、0.017Kg和0.004Kg;③营养吸收在各器官分配上以叶子居多,除磷外,依叶>皮>材>嫩枝为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