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参是我国珍贵稀有的中药材,被历代世人视为珍宝.我国山参主要分布在长白山脉和小兴安岭南麓,资源特别稀少.山参与园参同种,两者间其形态及有效成分的差异主要是生长在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所致.为拯救山参野生资源,将人参种子仿生播种到适宜山参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中去,自然生长几十年后即为山参.  相似文献   

2.
林下参指利用野山参的小捻子或籽海仿山参条件而育成的人参。采挖山参时挖到的山参幼苗,弃之可惜,重新栽入山林中,令其自然生长,若干年后再挖出利用,也叫山参“趴货”。而现在我们说的林下参是指利用现有园参品种参籽,广播于山野林间;人工创造仿山参条件,少量人工管理,一般在十二年以上的人参。  相似文献   

3.
林下人参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下参指利用野山参的小捻子或籽海仿山参条件而育成的人参。采挖山参时挖到的山参幼苗,弃之可惜,重新载入山林中,令其自然生长,若干年后再挖出利用,也叫山参“趴货”。而现在我们说的林下参是指利用现有园参品种参籽,广播于山野林间,人工创造仿山参条件,少量人工管理,一般在十二年以上的人参。  相似文献   

4.
充山参非正品山参,但内在质量比园参高。根据来源不同,有以下四种:  相似文献   

5.
充山参非正品山参,但内在质量比园参高。根据来源不同,有以下四种: 1.上山货(老栽子、小栽子山),从园参栽子中挑选体形的参栽子,经人为整形移植于山林里自然生长若干年,这种参又称为老栽子上山。 2.籽货(籽趴、籽密)将园参种子撒播到选好的山林中,在人工的看护下自然生长10-30年。  相似文献   

6.
长白山园参野化栽培又称山参栽培、林下参栽培、家参野化栽培.就是把长白山园参种子种植在与野山参生长相似的林地内.在人为管理看护下自然生长十几年、几十年。使人参根部形态和内在质量与野生人参相似的一种栽培方式。园参野化栽培具有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林地立体经营综合利用.提高人参产品质量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人参又名棒锤、神草,为五加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人参是名贵的药用植物,不仅在我国人民心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有较高的声誉,野生的人参称为山参或野山参,人工栽培的人参称为园参.  相似文献   

8.
本溪地区山参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参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其药用价值不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山参的市场需求量在不断增加。本文总结本溪地区参农的生产实践经验,就山参栽培的适宜生态条件的选择、栽培和草害防治等相关技术提出粗浅建议,以期为参农在实际栽培生产中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影响人参生长的外界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人参又名棒锤、神草,为五加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人参是名贵的药用植物,不仅在我国人民心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有较高的声誉,野生的人参称为山参或野山参,人工栽培的人参称为园参。  相似文献   

10.
山参是珍贵的药用植物,古人称为神草、草中之王。常吃山参能强身健体,益寿延年。山参生长缓慢,在林冠下与各种自然灾害抗争生存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培育林下山参就是要以人为条件模拟山参生长、生存的生态环境,利用自然条件,在人工看护管  相似文献   

11.
正林下山参又称育山参、林下参,是利用天然的林冠和林地等自然条件,模拟野生人参生长的生态环境,采用免耕法播种或移栽后自然生长的人参。其种源为园参,但外观形态及内在质量方面均与野生人参相近。发展林下山参种植,不但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对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辽东山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条件优良,极其适合林下山参的种植,现将辽东地区林下山参高效栽培技术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2.
野山参的人工栽培,是按照山参生长的自然和生理等特点,选择适宜的林地以及适当的林冠遮荫,采取播种或移苗栽培的方法.主要栽培品种有"籽货"、"充山参"和"小山参"等.  相似文献   

13.
论人参种植业发展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传统伐林栽参模式的缺陷及农田栽参、林下护育山参的优势,明确了农田栽参是我国人参种植业发展的首要途径;林下护育山参是人参种植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同时提出解决老参地问题是目前人参种植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林下参就是模拟山参的生长习性和生态环境,把园参籽撒到或者参苗栽到原始森林里,采用人工栽培,自然生长,不进行任何人工管理的手段。经过几十年生长再挖出来,具有和野山参相似的品质和化学成分。年限越长,其价值也随之猛涨。林下参质量和价值均可与野山参妣美,有效物质含量高,有良好的滋补作用。又无农药、化肥等残留。本文粗浅地介绍林下参栽培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15.
人参是野山参、充山参和园参的总称,由于在山林中自然生长或人工载培的年限不等,形成了根的外部形态、,即芦、体、须、皮、纹不同,内在营养成分及药用价值不同,商品价值也不同。  相似文献   

16.
石柱子参是由山参经驯化而成的栽培品种.在石柱子参栽培历史上,是以毁林种参为主要的生产经营模式,与当下建设生态中国理念相悖.近些年,石柱子参栽培用地矛盾日趋突出,如何保持石柱子参种质资源优势,使其向自然型、生态型方向发展,林下生产将是解决生产瓶颈的最佳途径,为此,研究石柱子参林下栽培的关键技术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人参属三种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通过对人参、西洋参和人参三七的总皂甙和分组皂甙含量测定表明:(1)总皂甙的含量以三七中含量最高,约为6.24—10.32%。西洋参次之,约为6.45%;人参总皂甙含量为4.84%。(2)人参三七中三醇型皂甙与二醇型皂甙的含量比为3∶1,以20S—原人参三醇型皂甙为主,不含齐墩果酸型皂甙。西洋参中三醇型与二醇型皂甙含量比为1∶2.93,含微量齐墩果酸型皂甙(Ro)。人参中三醇型和二醇型皂甙含量比为1∶2.75。 2、应用日立—835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表明:(1)三者约含有17种以上的氨基酸,其中均以精氨酸含量为最高,次为谷氨酸;蛋氨酸含量最低,此为三者的共同特征。(2)以药用部位主根而言,人参中总氨基酸含量最高,依次为西洋参和人参三七。(3)人参以碱性氨基酸含量为最高,中性氨基酸次之,酸性氨基酸较少。可是西洋参与人参三七则以中性氨基酸含量最高,碱性氨基酸次之,酸性氨基酸含量亦较低,此二者趋势相同而有别于人参。(4)园参中总氨基酸明显高于野山参,但野山参中的酸性氨基酸明显高于园参;相反园参中的中性氨基酸含量则高于山参。(5)西洋参总氦基酸含量。园参中的含量高于山参,总氨基酸中以中性氨基酸含量最高,此点与人参不同。(6)云南三七氨基酸含量稍低于广西的三七。  相似文献   

18.
林下护育山参发展过程中,山参红皮现象是影响护育山参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本研究利用ICP法对15年生护育健康山参、红皮山参的根区土壤及对照土壤的表层和根层中的25种无机元素进行了测试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壤中均含有所测试的25种无机元素,但量上差异较大,以Al、Fe、Mg含量较高,Mn、Ti、Ba的含量次之;健康山参土壤与对照相比,根层土壤的多数无机元素含量比对照含量有减少,红皮人参表层土壤中的Al、Ba、Be、Cu、Li、Mg、Mn、Sb、Sr等元素与对照和健康人参表层相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红皮人参根层土壤中的Ba、Be、Fe、Ni、Mn、Sr、Ti、V等元素与对照和健康人参根层土壤相比差异达屁著水平,其中病根土壤中Fe的含量显著低于健参土壤,Mn的含量显著高于健参土壤。  相似文献   

19.
1、植物特性 别名棒棰、山参、园参。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33~66厘米,茎单一,直立,圆柱形,光滑无毛。叶掌状复叶,有长柄,基部叶最小,小叶椭圆形,边缘细锯齿,表面绿色,沿叶绿有稀疏毛。伞形花序单独项生,小花有4~40余朵,淡黄绿色。茎的下端常分叉,顶端有根茎,俗称芦头。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人参都以"东北三宝"驰名中外。而山参是人参中的珍贵品种,主要在东北地区的山林地带种植。近年来,长春的多个地区在林下参的栽培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因此,本文对长春地区的林下参栽培技术展开了分析,为其他地区的林下参种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