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苯甲酰胺对大豆辐射诱变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试验用苯甲酰胺、 ̄(60)Coγ射线、电子束单因子及苯甲酰胺与 ̄(60)Coγ射线、电子束复因子处埋大豆风干种子。结果表明,苯甲酰胺单因子处理,对大豆M1的苗高、成株率、孕性和根尖细胞染色体均无明显的影响,对其M2也无诱变效应。 ̄(60)Coγ射线、电子束单因子处理,对大豆具有明显的损伤效应和诱变效应。苯甲酰胺与 ̄(60)Coγ射线或电子束复因子处理,能明显增强M1的损伤效应,并能提高M2的诱变效应。苯甲酰胺具有抑制辐射损伤修复、提高诱发突变频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单成钢  周柱华 《核农学通报》1997,18(3):106-107,114
研究了^60Coγ射线单独处理和γ射线与微波复合处理对玉米的诱变效果。对M1株高、穗位高、成株率和M2优入选育等指标的调查分析表明,微波对γ射线造成的损伤具有修复作用,复合处理的M2优株入选育明显高于γ射线单独处理。  相似文献   

3.
137Csγ射线对陆地棉花粉及其M1的辐射效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以浙棉9号和浙102花粉为材料,研究了^137Csγ射线对陆地棉花粉及其M1,F1M1的辐射诱变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辐射剂量与芬分活力呈高度负相关,浙棉9号和浙102花粉的半致死剂量分别为5.17和4.69Gy;2.7.51Gy以上剂量辐射花粉后,对其AM1,F1M1的出苗,幼苗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辐射的致畸作用因品种而不同;  相似文献   

4.
以偏籼材料Iri371的幼穗为外植体,经10Gy^60Co-γ射线照射处理后,进行碎段离体培养,获102株M1R1再生株。M1R1植株表现出明显的生理性损伤,M2R2代有27.5%株系出现8种可见性状的稳定变异与分离变异。  相似文献   

5.
小麦抽穗期和株高的辐射遗传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两个小麦品种为材料,用0、20、30、40krad的137Cs和60Coγ射线辐照,探讨其抽穗期和株高的辐射遗传效应,比较两种辐射源的差异。结果表明:137Cs和60Coγ射线均能诱发早熟和矮秆突变,辐射遗传效应显著并相似。说明两种辐射源均可采用,但性状的平均表现与遗传方差、遗传变异系数、遗传力、遗传进度、相对遗传进度等遗传参数值随品种、辐照剂量和辐射世代的不同而异。诱变效果较好的品种是77中-2882,剂量为30krad;在M2、M3代的辐射遗传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6.
γ射线与激光复合处理对水稻的诱变效果及其应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用Ar^+、远红外两种激光与^60Coγ射线单一或复合处理两个籼稻品种的干种子,分析和比较了不同处理对水稻的当代生物学效应及处理2代的变异频率。结果表明,两种激光对当代的几个性状均表现为刺激效应,并有减轻γ射线辐射损伤的作用,复合处理2代的变异频率和变异类型明显高于相应的单一处理。应用复合处理的方法先后育成了两个水稻新品种和1个矮秆突变体。  相似文献   

7.
~(137)Csγ射线对陆地棉花粉及其M_1的辐射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186Gy^60Coγ射线辐照玉米自交系E28天然杂种株上自由授粉的多穗行果穗种子,M1植株性状和穗部性状表现出明显的辐射生理损伤效应,M2,尤其是M3呈出很高的性状变异性。  相似文献   

8.
氮离子注入对水稻诱变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用15~30KeV的氮离子注入水稻种子,以^60Coγ射线辐照作对比,研究其M1代生物学效应和M2代突变。结果表明,氮离子能诱发水稻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畸变细胞率随离子注入剂量的提高而呈增加趋势,但染色体畸变效应低于γ辐射。氮离子注入还能抑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使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发生变化,离子束诱发幼苗叶绿素突变频率明显高于γ射线,而抽穗期和株高突变频率与γ射线相似。  相似文献   

9.
离子注入甜菊的诱变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用75keV的氮和碳离子的不同剂量注入甜菊干种子,以γ射线作对比,研究其M1生物学效应和M2突变。结果表明,离子术能诱发甜菊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染色体畸变细胞率随离子注入剂量的提高呈增加趋势。离子束对甜菊的M1损伤效应低于γ射线,而诱发的M2突变高于γ射线。碳离子诱发的染色体畸变细胞率和M2有益性状突变高于氮离子。离子注入杂交一代丰1×日原和日原×丰2的诱变效应大于济宁种和丰2。  相似文献   

10.
γ射线慢照射大豆苗期植株的效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用^60Coγ射线慢照射大豆苗期植株,研究其效果,结果表明,慢照射对M1代(当代)大豆植株的生长发育和籽粒产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不同剂量,以及同一剂量的不同剂量率间,对株高,每株荚数,叶片的长宽比等性状的影响不同,而且出现种子急性照射从未有过的变化,如出现1、2、4小叶的复叶,2个以上的多生长点,M2代幼苗出现1片3片真叶或子叶,且子叶连体或皱折,小剂量率的辐射效果大于大剂量率。苗期慢照射可以  相似文献   

11.
抗盐小麦突变体的诱变筛选及其抗盐性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X射线辐照前用修复抑制剂咖啡因预处理或辐照后热处理诱变冬小麦萌发种子,X射线剂量8.6Gy,剂量率2.15Gy/min。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进行抗盐突变体的筛选。3个原始品种的诱变处理对比实验表明,相对于单纯的X射线2,X射线分别与咖啡因以及热复合处理,能够显提高小麦萌发1.9%NaCl溶液中生长15天的苗存活率。将在1.9%NaCl溶液中生长15天存活的小植株移植到人工气候室中加代繁殖。  相似文献   

12.
施用钾盐对降低137Cs从土壤-农作物转移率的效应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应用盆栽和模拟小区连续3年就施用硫酸钾,碳酸钾,氯化钾对降低^137Cs从土壤-农作物转移率的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3种钾盐可以大大降低植株中^137Cs的污染,其中硫酸钾的效果最好,第2年第3年的后效表现非常稳定,钾盐的最适施用量以土壤阳享子代换量的1/30为宜,施用钾盐主要是有效地降低了土壤中代换性^137Cs的含量,从而降低了^137Cs从土壤-农作物的转移率。  相似文献   

13.
氮离子注入水稻生物学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试验研究了氮离子注入水稻干种子引发的生物学效应,并将其与γ射线、叠氮化钠处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氮离子注入后,种胚表层细胞出现刻蚀,细胞之间出现裂缝,种胚内层结构也发生变化。氮离子注入的M1代生理损伤较轻,M2代的叶绿素突变频率低于γ射线和叠氮化钠的处理,抽穗期突变频率高于γ射线和叠氮化钠的处理,株高突变频率与叠氮化钠处理的相近,但比γ射线处理的低。用诱变效率衡量其诱变效果,氮离子注入的叶绿素诱变效率低于γ射线和叠氮化钠的处理,株高的诱变效率则高于γ射线和叠氮化钠的处理,抽穗期诱变效率高于γ射线的处理,但比叠氮化钠处理的略低。  相似文献   

14.
施肥措施对水稻吸收~(137)Cs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施用石灰,褐煤和钾肥等对减少^137Cs在水稻植株中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相当于土壤阳离子代换量1/20的钾盐,使水稻对^137Cs的积累比对照组减少32%以上,随时间变化,这种效应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5.
了贫栽莴苣对^137Cs的叶面吸收及其人在莴苣体内的分布及转移情况。结果表明,^137Cs可以从污染叶片向污染的根、茎、叶及新生部位转移,但主要分布在叶中。^137Cs在各新生叶中的积累按叶序自下而上逐渐减少,转移到茎中的^137Cs主要分布在2mm厚茎皮中,上、中、下3段茎肉对^137Cs的积累与叶面污染期有关。  相似文献   

16.
在大田自然干旱条件下旱作处理,冬小麦生育后期旗叶光合速率仍可达14.24μmolCO2·m^-2·s^-1,在叶片水势达-1.8~-2.1MPa条件下,旗叶RuBp羧化酶活性可达20~23μmolCO2·min^-1·g^-1dw;浇水处理小麦植株旗叶光合速率为15.15μmolCO2·m^-2·s^-1水势达-1.65~-1.8MPa条件下,旗叶RuBp羧化酶活性可达22~25μmolCO2·m  相似文献   

17.
CO2激光与叠氮化钠,γ射线复合处理水稻的诱变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CO2激光与叠氮化钠、γ射线复合处理迟熟晚糯浙糯2号水稻种子。各处理对M1株高影响较小,对每穗总粒数和千粒重表现为刺激效应,发芽率、出苗率、幼苗高度、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单株重等表现这一。对M2突变考查表明,激光单一处理未发现叶绿素突变,株高、育性、熟期、叶绿素等指标的总突变频率最低,仅1.08%;激光与叠氮化钠或γ射线复合处理,叶绿素和高秆突变频率比叠氮化钠和γ射线单一处理有所降低,而早熟突变  相似文献   

18.
用4个大蒜品种的离体培养芽进行^60Coγ射线诱变试验。以明确其敏感性和诱变率。供试材料的致死计量为7-9Gy,诱变率为5%。通过农艺性状观察和过氧化物同功酶分析,表明出现的两个突变体-Tai R1和Cang R2,其属遗传型变异。  相似文献   

19.
辐照小麦花粉的诱变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5Gy、10Gy、20Gy和30Gy60CoΥ射线辐照4个小麦品种(品系)的成熟花粉,研究其杂交当代籽粒的发育,M1的生理损伤及M2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10Gy辐照小麦成熟花粉的诱变效果好;在M1中,10Gy处理的出苗率为17.1% ̄70.2%,成株率一船达40%左右;在M2中,突变性状有株高、穗长、熟期、颖壳颜色、芒性和育性等。用10Gy辐照54368小麦的花粉后自交,早熟突变高达58.7  相似文献   

20.
不同剂量的γ射线、电子束单因子及其与不同浓度的苯甲酰胺复因子处理大豆种子,均能诱发其生育期、孕性和株高等农世性状的突变,同时还能诱发蛋白质、氨基酸等品质突变,而且复因子处理较单因子处理的突变频率高。此外,筛选出的不同类型的突变体,其过氧化物酶海性及过气体物酶同工酶酶谱均有明显差异。因此,可应用过氧化物酶等同工酶酶谱分析法对突变体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