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PAM对潮土水分蒸发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表蒸发引起土壤水的散失是造成作物低产的重要原因之一。PAM 是众多保水剂中一种,其具有超强的吸水和保水能力,能够抑制土壤水分的蒸发,增加土壤含水量,增强土壤持水功能,对沙质土壤水分的调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分布于重庆三峡库区的潮土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剂量、不同剂型的PAM对土壤蒸发量的影响,以期为农业灌溉上PAM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显示:PAM能抑制土壤水分的蒸发。对不同剂量的PAM处理,潮土累计蒸发量较对照减少2.37%~12.459%;以200mg/kg抗蒸发效果最为明显。对同分子量不同电荷密度剂型的PAM处理,冷沙黄泥累计蒸发量较对照减小7.34%~17.81%,以30%抗蒸发效果最好,对同电荷密度不同分子量剂型的PAM处理,潮土累计蒸发量分别较对照减小12.25%~18.53%;以1000万的PAM抗蒸发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王茹桢 《种子世界》2021,(8):0186-0188
我国属于传统的农耕国家,农业生产拥有悠久的历史,在广大农村地区,农民主要以农产品种植为经济来源,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与农村建设密切相关。基于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要认识到农业经济的价值性和重要性,并且采取相关措施优化农经管理,进而发挥农业在地区经济建设中的带动作用,推动农业经济的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的农业经济信息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并建立了一种基于MapBasic的农业经济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为农业经济信息管理与服务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整个系统利用GIS处理空间信息的特点,克服了以往农业经济信息管理过程中结果显示的单一、静态的不直观,不具有空间属性的缺陷,实现了农业经济信息管理与服务的实时可视化。  相似文献   

4.
发展设施园艺产业 确保粮食安全和新农村建设稳步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设施农业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不同地区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对食品需求的不同,对设施农业的重视程度和生产形式的选择也不尽相同。我省是人口众多的农业大省,解决食品安全和“三农”问题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使用2009—2013年的CLDAS大气驱动场(V1.0)数据为气候数据源,结合影响西藏青稞种植的关键气候因子,确定生育期≥0℃的积温(T0)、最热月平均气温(Tmax)、生育期降水量(R)这3个气候因子作为西藏青稞种植区划指标,利用GIS技术进行西藏青稞种植气候适应性区划。为了得到既能满足气候需求又有耕地的实际可种植区域,本研究将土地资源信息与气候区划叠加。结果表明:青稞最适宜种植区域主要分布于雅江中游河谷2400~4100 m区域及昌都市的中部和南部,结果与事实相符。  相似文献   

6.
将农民工从农民中分划出来,将农民工视为一个特别群体,并以此为支点分析其在破解三农问题中的核心作用。认为“农民工经济”应当包括外出打工经济与回乡创业经济两个部分,而发展“农民工经济”的关键就是在二者中找到一个平衡点,通过发展农民工经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而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找到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新疆建设兵团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经济实现了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增长型的转变。2013年兵团实现农业总产值435亿元,较2012年增长7.5%;团场农牧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可达1.43万元,较2012年增长18%。发掘农业资源潜力以调优农业内部结构为突破口,新疆兵团按照"稳粮、优棉、增果、增畜"的农业结构调整方针,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和现代畜牧业,农产品区域布局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8.
基于农业循环经济理论的山西省新农村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对于农业生产条件薄弱的山西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介绍农业循环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业循环经济与山西省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指出了山西省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阻碍,进而提出山西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农村经济改革的推进和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原有的主要依靠国有农业植保服务体系培训千家万户推广植保技术的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突出表现在七个方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李如平 《耕作与栽培》2013,(4):64-64,F0003
通过对巴州区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科技人才的调查,对当前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对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藏东南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藏东南生态旅游资源的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创新型生态旅游资源分类系统,对藏东南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和定性评价。藏东南生态旅游资源丰度大,品位高,民风民俗优势突出,生态旅游资源组合度好。在已查明的419个生态旅游资源单体中,藏东南生态旅游资源类型囊括了生态旅游资源分类系统3大类、8类的27小类,具有多样性、垄断性、宗教性、民族性、原始性特征。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游客,蕴藏着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为藏东南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乡村旅游新业态发展机制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宋增文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26):217-220
乡村旅游新业态,是乡村旅游的新型营业形态,是根据时代的变迁和时尚的变化,根据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依托乡村旅游资源与环境,在市场力、政策力等共同创造出的能够满足乡村旅游者心理、情感、审美享受的新型旅游产品与服务形态。北京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呈现出规模快速增长、地位快速提升、体系逐渐形成的特征。北京乡村旅游业态越来越丰富,并首次推出了乡村酒店、国际驿站、采摘篱园、生态渔家、休闲农庄、山水人家、养生山吧、民族风苑8种乡村旅游新业态。总结北京乡村旅游新业态发展机制,抓住乡村旅游新需求、推动乡村旅游分工细化、加速乡村旅游产业升级、促进乡村旅游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是其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最后提出了北京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肖轶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0):271-277
为了探索出适合城乡统筹区域的新农村股份合作社,基于重庆市12个县(市、区)的500户农户和100位基层干部的随机抽样调查数据,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研究重庆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的发育动因。结果表明:(1)农业经济效益低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是合作社制度创新的根本原因;(2)作为农业的最直接生产和经营者的农户,认为通过组建或参与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能够给他们带来较高的并且稳定的收益,因此农户便很容易地自愿组成一个个的初级行动团体,共同追逐更多的外部利润;(3)样本区大多数基层干部认为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是促进资源整合、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由此可见,无论是初级行动团体还是次级行动团体都对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表现出积极的参与意愿,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这种制度创新必将发生。  相似文献   

14.
詹孟于 《中国农学通报》2021,37(35):141-146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和经营体系的构建非常重要,而通过发展形式多样的农业规模化经营,不但可以解决农业生产效率低的问题,还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特殊的经营主体,基本覆盖了目前中国农业的上、中、下游生产组织形式,参与和衔接了农业产业链的不同环节。本文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内涵和现状,功能定位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质量、土地使用规模、金融制度建设、人才培育体系、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服务农户的能力和意识及信息化和数字化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策略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目的是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这四大特征方面发展更加完善,在中国绿色农业发展和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笔者通过对环洞庭湖地区农村进行实地调研,发现许多农村存在产业结构缺乏特色、基础设施水平不高、乡风文明陈旧滞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民主制度不够健全等五个方面的问题。论文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建设目标,对构建环洞庭湖地区新农村技术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等"五个文明"作了深入的思考,并提出了"五个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战略。本文以山东龙口市南山集团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目前南山集团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取得的成绩,存在的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跨越式的发展模式实现“后发”,并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低碳型新农村建设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环  仪坤秀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8):359-363
低碳经济成为全球意志和中国的现实选择。如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顺利进行,提高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根本问题。本文阐述了低碳型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18.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对于妥善解决湘南地区"三农"问题、加快其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湘南乡村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湘南作为湖南省一个农业大区,在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具有区位、资源、客源市场等优势,其生态旅游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农民参与"三位一体的协调机制作用下,构建并推行湘南"农业-乡村旅游业双赢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基于农业发展不确定性的经济生态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建立农业发展长效机制以解决农业发展的不确定性问题。笔者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经济学理论总结工农业发展的周期性规律特点和工农业协调发展的规律,基于农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分析,探讨工农业协调发展以减少农业发展不确定性的可行性,并提出减少农业不确定性的制度安排及多层次政策体系。结果表明,对农业发展产生不确定性的冲击主要有自然条件及自然灾害、经济周期、知识经济时代下农业运用现代知识技术的短缺等3大冲击。降低这3大冲击,不仅是农业发展本身的需要,也是建立生态经济系统的需要。农村土地经营权拍卖机制、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加强农村财政转移支付、创新农村金融与保险体系等措施可以降低农业发展不确定性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分别对粮食出口国(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和粮食进口国(如日本、印度)的粮食安全状况及保障系统的运作机制和模式进行了概述,并提出对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系统建设的一些启示,主要包括:(1)健全粮食价格保护政策;(2)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3)建立高效的粮食储备机制;(4)加强粮食国际贸易;(5)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