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肢肿胀是临床上常见的体征,近年来,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的提高和普及应用,对上肢肿胀的原因可做出及时准确的诊断,指导临床,使患者得到早期诊治,现就58例上肢肿胀超声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高频彩色多普勒可清晰显示甲状腺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血流分布 ,在甲状腺疾病的超声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本文对 2 44例疑有甲状腺疾病患者的高频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98年 7月至 1999年 7月 ,对 2 44例疑有甲状腺病变患者进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其中男 89例 ,女 15 5例 ,年龄17~ 6 1岁。所有病例均经术后病理或血生化及临床治疗证实 ,诊断符合率为 91%。1.2 方法仪器使用 ATL - 30 0 0型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 7.5 MHz。先用二维超声了解甲状腺及病灶大小及声像图改变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妇科肿瘤术后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妇科肿瘤患者358例,术后均通过超声检查下肢静脉,主要观察双侧下肢深静脉的结构及形态,静脉内部回声、多普勒血液流动频谱,以及彩色血流影像图。结果:358例中经超声检查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者139例(血栓组),未发现任何血栓者219例(对照组),均诊断为周围性血栓;两组患者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基于股、腘静脉管内直径、血流变情况,血栓组患者分别高于或弱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下肢静脉血栓敏感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著优于D-二聚体检测,临床检测准确率较好。结论:妇科肿瘤术后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明显判断是否出现下肢静脉血栓者,还能判断血栓形成程度、阻塞波及范围情况,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研究甲状腺占位性病变形态内部结构.方法 对40例患者甲状腺占位性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彩色超声诊断结果误诊4例,漏诊2例,诊断符合率为8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乳腺肿块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56例乳腺疾病患者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资料。结果156例患者乳腺超声检查肿块检出率为100%,病灶最小为0.42cm×0.35cm,最大为5.32cm×3.31cm。156例乳腺肿块患者中,良性者108例,恶性者48例。良性肿块诊断符合率为90.7%(98/108),恶性肿块诊断符合率为87.5%(42/48)。良、恶性肿块在肿块周围、内部的血流信号及钙化灶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GE-V730阴道探头对76例宫颈癌进行诊断,并与手术病理、CT扫描、膀胱镜和结肠镜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6例宫颈癌全部经病理证实。超声检出58例,检出率为76.3%。其中未检出18例宫颈癌中,有15例为早期浸润癌,另3例为浸润癌。超声检出癌组织未侵犯周围脏器43例,手术证实符合者42例(占97.7%);有癌组织侵犯周围脏器者15例,均经手术证实。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宫颈癌有典型的声像图特征。结论阴道彩色多普勒能诊断宫颈癌的准确性高,并能观察侵犯周围脏器的范围及程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对早期浸润癌的诊断则需依赖子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子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宫颈锥切术等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彩色多普勒阴道超声诊断不典型宫外孕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本院2002年1月至2006年6月经腹部超声检查未发现孕囊,而临床疑诊为宫外孕的86例不典型患者行阴道超声检查,并与手术和病理结果作比较.结果 本组86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宫外孕,而经阴道超声诊断者83例,漏诊3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6.5%.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早期不典型宫外孕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笔者以 7.5 MHz探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 30例 6 0只健康人眼晶体及 6 2例 10 0眼白内障晶体进行观察 ,目的在于观察白内障声像图特点及高频彩超在白内障手术适应症选择中的应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本组 30例健康人是指双眼裸眼视力不低于 1.0 ,年龄 2 5~73岁。 6 2例白内障患者均经临床或手术证实 ,男 40例 ,女 2 2例 ,年龄 6~ 78岁 ;其中双眼 38例 ,单眼 2 4例 ,共 10 0只眼。根据病因分类 :老年性 5 1例 ,外伤性 4例 ,先天性 2例 ,继发性 5例。1.2 仪器采用美国 ATL Apogee 80 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为 7.5 …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经腹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颈肿物的临床诊断.方法 对49例临床疑诊的宫颈肿物分别进行经腹部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宫颈细胞学病理检查和组织活检,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9例宫颈肿物均经病理证实,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出25例,漏诊24例,诊断率51.0 %(25/49),漏诊率49.0%(24/...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与临床触诊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性。方法:应用双盲法对53例(55侧)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前触诊、超声检查及术后病理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5侧中,病理证实41侧有淋巴结转移,临床触诊和超声检出侧分别为35侧和39侧,触诊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8.3%、50.0%、63.6%,超声则分别为87.8%、78.6%、85.5%,两组间的灵敏度及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特异度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腋窝淋巴结的灵敏度及诊断符合率均高于触诊,可作为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直径大于3 cm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43例直径大于3 cm肾上腺肿瘤的患者,分析超声图像特征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43例患者中超声诊断正确41例,误诊1例,漏诊1例;定位诊断率约95.3%。肿瘤以单侧单发为主,其中恶性转移瘤多来自肺癌,且大部分与原发灶来自同侧。肾上腺肿瘤形态多规则,内部回声多为均匀低回声,少许瘤体呈高回声或混合性回声,大部分肿瘤无明显血流信号。结论超声检查对直径大于3 cm肾上腺肿瘤的诊断及临床分型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诊断四肢软组织病变中的应用。方法对14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四肢软组织病变患者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进行分析。结果软组织损伤51例,软组织肿物92例。92例四肢软组织肿物中76例良性肿物,16例恶性肿物。良性肿物中47例可探及血流信号。结论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四肢软组织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TPV)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的声图像特征,评价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应用对CTPR的诊断价值.方法 总结52例经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并经螺旋CT、MRI、DSA或手术病理证实为CTPR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达100%.CTPV的二维超声特征表现:门静脉主干或其肝内分支正常结构消失,Glisson系统显示不清,代之以蜂窝状、网格状或多条弯曲管状无回声暗区,呈现海绵样结构,部分病例门静脉内可见中等回声的实性占位(血栓或癌栓).彩色普勒超声:在门静脉周围或其分支可见红蓝相间的彩色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蜂窝状门脉处可探及门脉样连续性低速血流频谱,方向可正向亦可反向.结论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简便、快速、经济、安全、无放射性、无创及诊断准确率高等优点,是诊断CTP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超声与核磁共振(MRI)在诊断乳腺良性和恶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超声及MRI检查68例患者的73个乳腺肿块,并与术后病理活检结果相比较.结果 68例经病理活检诊断:恶性病灶30个,良性病灶43个.其中恶性病灶与良性病灶的MRI曲线类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病理活检诊断结果比较,超声诊断的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86.0%,准确度为84.9%;MRI诊断的敏感度为93.3%(28/30),特异度为93.0%(40/43),准确度为93.2%(68/73).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具有简便、直观、价廉的优点,而MRI增强扫描比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更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可降低误诊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981997年6月至1999年9月,对我院采用肝动脉碘油化疗药物栓塞术(TO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病人28例,应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勤血流显像(CDFI)观察了治疗前、后肿瘤及其血流的变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28例患者,其中男25例,女3例,年龄40~74岁,平均年龄56.6岁,临床及病理诊断均符合WHO原发性肝癌(HCC)的诊断标准。28例中14例合并肝硬化,其中3例合并脾大。1.2 仪器与方法使用Acuson128XP/10C型电脑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MHZ。于肝动脉碘油化疗药物栓塞术前及术后7~10d分别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联合超声造影应用于细菌性肝脓肿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52例,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联合超声造影以及增强CT检查,并将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超声联合超声造影检查准确率为98.08%,增强CT检查准确率为96.1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P0.05);超声联合超声造影检测脓肿最大直径为(7.1±0.8)cm,增强CT检测脓肿最大直径为(7.6±1.7)cm,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P0.05)。结论:超声联合超声造影检查与增强CT在诊断细菌性脓肿方面临床价值相似,但是超声联合超声造影检查操作实用性以及便利性优于增强CT,且超声检查在实时引导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治疗上,更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疗效的评价作用。方法 38例慢性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治疗前、后患者门、脾静脉血管内径、平均血流速度,并计算门、脾静脉血流量,评价临床疗效。结果随着治疗时间延长,患者各项指标显著恢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准确判断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门、脾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对此类患者治疗及预后评估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及踝臂指数(ankle-brchial index,ABI)变化的价值。方法 78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11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病例组。对所有观察对象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是否有斑块、管腔狭窄或闭塞,测量颈内动脉管腔内径、内中膜(IMT)厚度、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同时测量踝部动脉和肱动脉血压,计算ABI。结果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颈动脉粥样硬化率增高(P<0.01),低踝臂指数率增高(P<0.01),颈内动脉内中膜增厚(P<0.01),管腔内径及搏动指数减小(P<0.01),阻力指数减小(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阳性率高于踝臂指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阳性率(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及踝臂指数测量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手段,能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对预报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肾癌是肾细胞癌的简称,起源于近曲小管的上皮细胞,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原发肾脏恶性肿瘤的80%~90%,占全身肿瘤的1%~3%[1].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能明显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已有多项影像检查技术应用于肾癌的诊断中,如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及螺旋CT等影像学检查方法综合应用,使肾癌的诊断准确率不断提高.笔者就肾癌影像学诊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高精细血流成像联合弹性成像技术对小乳癌诊断的符合率。方法选取直径小于2.0 cm的乳腺结节女性患者90例,以检查时间为序,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在二维超声检查的基础上联合高精细血流成像及弹性成像技术对乳腺结节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对照组采用常规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结节的性质特征进行分析判断。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标准,比较2组检测方法对乳腺小结节性质诊断的符合率。结果观察组45例,超声诊断良性者39例、恶性6例,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7.8%;对照组45例,超声诊断良性者37例、恶性8例,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6.7%。观察组诊断符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乳癌,超声高精细血流成像技术联合弹性成像技术诊断符合率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