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别采用加热与季也蒙毕赤酵母以及二者相结合的方式对采后樱桃番茄进行处理.研究对其采后腐烂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8℃加热处理能够显著地抑制3种不同的有害真菌(灰葡萄孢菌、链格孢菌和黑根霉菌)菌丝体的生长,说明加热处理和季也蒙毕赤酵母处理均能够减少由上述3种有害真菌导致的腐烂。  相似文献   

2.
筛选获得对灰霉病菌具有抑制活性的芽孢杆菌菌株,明确其胞外抑菌物质的活性及稳定性,为灰霉病提供安全、高效、易行的生物防治方式,并为其后续生防制剂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采集我国云南、黑龙江、新疆、河北等地蔬菜种植土壤样品129个,采用稀释涂平板法分离获得芽孢杆菌4 200株,采用平板对峙法获得191株具有灰葡萄孢菌拮抗性能的菌株,其中菌株KA4的抑菌能力最强,对灰霉病菌的抑菌率为65.34%。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鉴定方法进行了KA4菌株的鉴定,将其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命名为BA-KA4。BA-KA4的无菌发酵液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稀释10,20,40倍的无菌发酵液对灰葡萄孢菌的抑菌率分别为78.83%,65.19%,45.38%。通过单因素法测定了不同处理温度、pH值和紫外照射时间对BA-KA4无菌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影响,该菌株的无菌发酵液具有良好的温度、pH和紫外线稳定性。综上,解淀粉芽孢杆菌BA-KA4能够抑制灰霉病菌生长、胞外抑菌物质活性稳定,可作为灰霉病生物防治的优良微生物资源,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3.
利用不同品系昆虫病原线虫的共生菌菌株对水稻恶苗病菌进行抑菌活性测定,得到一株抑菌效果良好的共生菌菌株NC34-1,抑菌圈平均半径为17.33mm,并对高毒力菌株的抗逆性(包括不同温度、紫外照射)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共生菌菌株Nc34.1在50℃高温下处理10min,其抑菌活性依旧很高;18W紫外线照射120min对共生菌NC34-1的抑菌活性的影响不明显.于LB培养基、160r/min、28℃培养40h时抑菌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灵芝多糖抑菌活性初探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通过热水提取法提取灵芝多糖,得到灵芝粗多糖,并以3种植物病原菌(胡萝卜欧氏菌、指状青霉、灰葡萄孢)和5种食品有害菌(蜡状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黑曲霉和黑根霉)为供试菌,采用纸片琼脂法来测定灵芝粗多糖对供试菌的抑菌强度。结果表明,灵芝粗多糖对植物病原菌中的胡萝卜欧氏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指状青霉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抑制作用较弱;对灰葡萄孢几乎没有抑制作用;对食品有害菌中的枯草芽孢杆和蜡状芽孢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和黑曲霉抑制作用相对较弱;对黑根霉几乎没有抑制作用。总体来看,灵芝多糖对细菌的抑菌活性强于真菌。  相似文献   

5.
为挖掘天然植物抑菌成分,以楼葱全株为原料,测定其不同极性提取液的总酚、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并以灰葡萄孢菌、扩展青霉、黑根霉、链格孢菌为供试菌株,利用牛津杯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其抑菌活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极性提取液的总酚、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依次为: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石油醚相>水提物>水相,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楼葱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石油醚相对4种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且对黑根霉高度敏感,其中乙酸乙酯相抑菌活性最强,对黑根霉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1.56和6.25 mg/mL.相关性分析显示,楼葱不同极性提取液的总酚、类黄酮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其抑菌活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楼葱中的多酚、类黄酮具有较高的抗氧化及抑菌活性,乙酸乙酯相是挖掘天然植物抑菌成分的主要极性部位.  相似文献   

6.
为了防治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葡萄采后灰霉病,探讨二氧化氯(ClO_2)对葡萄采后灰霉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本试验以葡萄采后灰霉菌为试材,在常温下(25℃)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悬滴法分别测定不同浓度ClO_2溶液对致病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并采用活体有伤接种法研究其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葡萄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lO_2溶液对葡萄采后灰霉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达到了67.36 mg/L和58.91 mg/L;浓度低于60 mg/L的ClO_2溶液,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浓度高于60 mg/L时,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稍有减弱,但仍高于低浓度(40 mg/L以下)处理;当ClO_2溶液浓度为60 mg/L时,培养7 d的菌丝生长和8 h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98.89%和73.38%,其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最好。选用40、60、80 mg/L ClO_2溶液进行活体有伤接种试验,结果显示,浓度为60 mg/L和80 mg/L的ClO_2溶液能够较好地抑制葡萄采后灰霉菌引起的霉烂,不同浓度ClO_2抑菌液处理葡萄果实能够有效地抑制POD、PPO和PAL防御酶的活性提高,使抗性增强。因此,无论对于离体还是活体有伤接种的葡萄采后灰霉病菌,适宜浓度的ClO_2均具有较好的抑菌防病效果,可作为新型绿色保鲜技术的一种潜在资源。  相似文献   

7.
芥菜提取物对西瓜枯萎病菌的抑菌活性及抑菌谱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芥菜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为开发芥菜作为杀菌剂应用于农业生产奠定基础,为芥菜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芥菜提取物对西瓜枯萎病菌、水稻纹枯病菌、葡萄座腔菌和烟草黑胫菌等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有机溶剂获得的芥菜提取物对西瓜枯萎病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以95%乙醇提取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提取物的抑菌率可达90%以上。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FC)分别为0.5、1.0 g/mL,通过毒力方程的测定,它的半抑菌浓度(EC50)为0.2212 g/mL。通过试验对其他10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表明:芥菜乙醇提取物对水稻纹枯菌、葡萄座腔菌、烟草黑胫菌、辣椒菌核病菌等4种病原菌的抑菌效果较强,其EC50分别为0.0898、0.1265、0.1679、0.1685 g/mL,对葡萄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弱,EC50为0.5833 g/mL。芥菜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并且具有较广的杀菌谱,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干腐病是马铃薯窖储期的主要病害,病原菌往往通过薯块表面的机械擦伤入侵块茎并破坏块茎的薄壁细胞而进行侵染,其中病菌的进一步扩展需要降解寄主细胞壁,因此,针对干腐病病原镰孢菌产酶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接骨木镰孢菌(Fusarium sambucinum)、燕麦镰孢菌(Fusarium avenaceum)、拟丝孢镰孢菌(Fusarium trichothecioides)、黄色镰孢菌(Fusarium culmorum)、拟枝孢镰孢菌(Fusarium sporotriodides)为试验菌种,以克新1号为寄主材料,对5种镰孢菌体内产细胞壁降解酶特性及温度对这些致病菌的产酶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5种镰孢菌接种在马铃薯薯块上后,均可以产生羧甲基纤维素酶(Cx)、β-葡萄糖苷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其中Cx的活性在侵染后期最高,PMG在侵染前期较高,且Cx活性低于PMG。在温度对镰孢菌活体内产细胞壁降解酶的影响试验中发现,相对于不接菌对照,Cx、PMG的活性在25℃时较高,β-葡萄糖苷酶在20℃下活性较高,PG在20℃和25℃的活性都较高。以上结果说明:镰孢菌侵染马铃薯时会产生大量的细胞壁降解酶,Cx活性在侵染后期较高,PMG活性在侵染前期较高,且低温不利于真菌细胞壁降解酶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荣华  刘龙  郭庆元 《中国农学通报》2022,38(24):118-123
研究茶叶活性成分对梨火疫病菌的抑菌活性及其稳定性,旨在为田间病害防治提供依据。采用打孔法测定茶叶活性成分对梨火疫病菌的抑菌活性及最小抑菌浓度(MIC),并进一步探讨温度、pH和紫外线照射对绿茶提取物茶多酚抑菌活性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抑菌活性绿茶提取物茶多酚>壳寡糖,茶皂素没有抑菌活性;绿茶提取物茶多酚MIC为40 mg/mL。绿茶提取物茶多酚10~60℃时抑菌活性保持稳定,但经高温80~100℃处理后,抑菌活性略有下降;在p H 2时抑菌活性增强,碱性条件下抑菌活性减弱;经紫外处理10~50 min后,抑菌活性随着照射时间的增加而减弱。茶叶活性物质对梨火疫病菌有一定的抑菌活性,且绿茶提取物茶多酚具有较稳定的抑菌活性,为其作为天然的农药防治梨火疫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拮抗链霉菌对棉花黄萎病原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的抑菌机理,以大丽轮枝菌菌体为唯一碳氮能源,采用液体培养法及生长速率法研究供试病原菌菌体对4株拮抗链霉菌胞外蛋白酶合成的诱导作用及抑菌活性物质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大丽轮枝菌菌体可以诱导供试链霉菌合成蛋白酶;诱导粗酶液对病原真菌菌丝有溶解作用;当菌体添加量为10 g·L-1,28℃培养7 d时菌株Z13蛋白酶活性高达4.24 U;以大丽轮枝菌菌体为碳氮能源时供试链霉菌能产生活性较强的抑菌物质;当菌体添加量为20 g·L-1,发酵液稀释5倍时菌株B49所产抑菌活性物质的最大抑菌率达95.7%。  相似文献   

11.
国槐(Sophora japonica L.)是中国重要的园林植物和药用植物。本研究旨在挖掘国槐在抑制植物病原菌方面的功能。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国槐树枝中乙醇提取物和不同极性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与水)萃取物对4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活性并运用气质联用技术分析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国槐树枝提取物及其萃取物均对4种植物病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差异显著。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抑菌效果最好,它对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毒性最高,48 h的EC50为2.58 mg/mL,其次为Ectophoma multirostrata、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和臭镰刀菌(Fusarium foetens)。从乙酸乙酯萃取物检测出其主要化学成分是脂肪族和萜类化合物,含量最高的是五氟丙酸十八烷基酯(14.77%)。国槐树枝中起抑菌作用的活性物质主要集中于乙酸乙酯相,其次为正丁醇相、水相与石油醚相。  相似文献   

12.
两种植物抑菌物质的提取及其抑菌效果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索氏提取和超声波提取方法提取筛选到的两种植物(凤毛菊和阴地蒿)中的抑菌活性物质.提取物对杨树叶枯病和烂皮病病原真菌进行了抑菌活性的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提取物在不同浓度下作用效果存在明显差异。风毛菊索氏和超声波提取物对病原菌均有明显抑菌效果,但超声波提取条件下。浓度为0.8%时抑菌效果最为明显。阴地蒿的超声波提取液在浓度为1.5%时,对杨树烂皮病病菌有比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无水乙醇为溶剂制备草珊瑚全草提取物,测定其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与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不同浓度草珊瑚乙醇提取物对芒果采后常见3种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及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草珊瑚乙醇提取物中的总酚含量为7.62%,总黄酮含量为6.13%;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在低浓度(0.001 mg/mL)范围内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可超过BHT。草珊瑚乙醇提取物对3种芒果采后病原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中对拟茎点霉蒂腐菌的抑制效果最佳,2.5 mg/mL提取物处理即可有效抑菌,处理7 d时抑制率达到50.29%;对胶孢炭疽菌的抑制效果次之,5 mg/mL提取物处理7 d时抑制率为41.25%;对可可球二孢蒂腐菌的抑制效果相对较弱,5 mg/mL提取物处理6 d抑制率仅10.67%。  相似文献   

14.
大豆膳食纤维酶解液抑菌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半纤维素酶对大豆膳食纤维进行水解,研究其不同水解条件及水解液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50℃下,pH4.8时,大豆膳食纤维的酶水解液对大肠杆菌、假单孢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对乳酸菌的抑菌效果也较明显,其最低抑菌浓度(MIC)为5.9%。由于大豆膳食纤维水解液来源丰富,制备较易,将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新型天然食品防腐剂。  相似文献   

15.
正为给生产上谷子赤霉病防治提供依据,河北北方学院农林科技学院等单位研究人员利用组织分离法分离获得谷子禾谷镰孢菌菌株,采用胚根抑制法研究了不同谷子品种对禾谷镰孢菌毒素的抗性,并对其防治药剂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在8个谷子品种中,张杂谷10号对谷子禾谷镰孢菌毒素抗性最强,与其余谷子品种抗性程度差异明显;苯甲·嘧菌酯在浓度为325μg/m L时对该菌抑菌活性最高,为74%。嘧菌酯在浓度为250μg/m L时对该菌抑菌活性最高,为56%。同一浓度下嘧菌酯处理后抑菌率均低于苯甲·嘧菌酯。黄柏提取物在30mg/m L时的抑菌活性最高,为73.1%。  相似文献   

16.
正为了探究不同温度下化学杀菌剂对玉米茎腐病菌——禾谷镰孢菌毒力的变化规律以及筛选化学杀菌剂和生防菌发酵上清液混配的增效组合,安徽科技学院农学院研究人员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种化学杀菌剂、解淀粉芽孢杆菌gfj-4发酵上清液以及化学杀菌剂与发酵上清液的混配剂对玉米茎腐病菌——禾谷镰孢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6种化学杀菌剂对禾谷镰孢菌菌丝生长的毒力均随温度下降而升高,20℃时6种供试化学杀菌剂的抑菌活性均达最高,而30℃时抑菌活性最低。6种化学杀菌剂对病菌的抑制活性由大到小依次为咯菌腈、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多菌灵、腈菌唑和福美双,  相似文献   

17.
为得到较佳植物抑菌物质的配方比,以丁香、肉桂等7种植物为试材,采用响应面法对植物提取物及其复配物进行抑菌(葡萄座腔菌)活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肉桂、丁香、黄芩、菖蒲等7种植物提取物抑菌效果均较好,半抑制率IC50在0.91~1.41 mg/mL,在处理浓度为0.1~1.5 mg/mL时,各提取物对菌丝生长抑制率均与浓度呈正比关系。黄芩、丁香、肉桂、皂角刺、广藿香、菖蒲、油茶粕的最佳配方比为1.375∶1.125∶0.45∶0.5∶1.35∶1.25∶2.8,此配方下所得复配物的IC50为0.489 mg/mL,当浓度达到0.8 mg/mL时,菌丝生长抑制率达85%以上。该复配物抑菌效果好且经济实惠,为今后绿色、有机果蔬保鲜剂的开发与利用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通过测定菌体及胞外分泌物抑菌活性,从378个哈密瓜内生细菌中筛选出了对瓜类细菌性叶斑病菌、疫霉病菌具有较强拮抗活性的菌株。对抗菌活性显著的197菌株的胞外抑菌活性物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显示:197菌株胞外分泌物的抗菌效价可达80倍;其抗菌活性物质为蛋白质类物质,可通过15%-90%饱和度的硫酸铵盐析,其中75%硫酸铵饱和度提取的粗蛋白的抗菌活性最强;该抗菌蛋白具有一定的耐热性,温度高于40℃后抑菌活性逐渐下降,100℃下仍能保持部分抑菌活性,120℃时全部丧失。  相似文献   

19.
芍药进入设施栽培后,常发生一种枝叶枯萎现象,危害严重。为明确病害发生原因,了解发病规律,笔者对北京地区设施栽培的芍药枝叶枯萎现象进行定期观察。通过分离培养、病原菌形态特征和寄主范围测定,鉴定该病为芍药灰霉病,其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研究表明,该菌生长产孢的温度范围是4~28℃,最适合的温度范围是16~24℃;pH 2~11范围都可以生长,最适的pH范围是3~5,pH为2时不能产孢;光照对菌落生长和产孢影响显著,给予一定光照有利于菌丝生长,黑暗有利于产孢,连续光照下不能产生孢子。  相似文献   

20.
土木香对植物病原菌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黄瓜白粉菌、黄瓜霜霉菌、黄瓜炭疽菌、番茄灰霉菌、番茄叶霉菌为供试菌,测试了土木香甲醇、乙醇提取物以及乙醇提取物不同萃取组分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土木香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对5种供试菌都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乙醇提取物比甲醇提取物抑菌活性高。土木香乙醇提取物在浓度为0.005 g/mL时,对黄瓜白粉菌、黄瓜霜霉菌的抑制率分别达到99.95%,96.30%。在乙醇提取物不同的萃取组分中,石油醚部分的抑菌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