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指出了紫根水葫芦干根粉对 As(Ⅲ)和 As(Ⅴ)吸附能力都明显优于传统生物吸附剂,其比表面积1.75~1.8m2/g ,仅为活性炭比表面积的1/55,在砷含量为1mg/L的溶液中对砷的吸附率为89%。在20~60℃范围内,干根粉对As(Ⅲ)的饱和吸附量为1.14~1.92mg/g ,而As(Ⅴ)为1.86~2.51mg/g ,对As (Ⅴ)的吸附能力高于As(Ⅲ),且温度越高吸附能力越大。溶液中干根粉吸附As(Ⅲ)的最佳pH值为7.5, As(Ⅴ)为3.0。研究发现:紫根水葫芦根粉吸附砷是通过其表面的活性基团起作用的,其中-OH、-NH2和-COOH通过电子共享或传递的方式与As(Ⅲ)或As(Ⅴ)形成化学键,从而将其束缚于根粉上;结构不同于As(Ⅲ)和As(Ⅴ)的粒子存在几乎不会对吸附作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杨树对镉胁迫的响应及抗性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金属镉(Cd)污染已经成为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近年来将杨树作为重金属Cd植物修复物种的研究越来越多。文中从杨树生长、光合作用、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分子水平上的变化等方面综述了杨树受到Cd胁迫后的生理生化响应;阐述了杨树对土壤Cd的吸收及污染土壤中Cd在杨树体内的分布规律和杨树对Cd的抗性机制;指出杨树对土壤中重金属Cd具有较强的抗性,且这种抗性与杨树品种、树龄、土壤类型、土壤中Cd质量分数等有关;展望了对杨树Cd胁迫的深入研究方向,以期为未来关于杨树修复土壤Cd污染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砷早已被证明是一种剧毒的致癌物质,砷中毒情况日益严重,三价砷的毒性比五价砷的毒性大将近60倍.水铁矿是一种弱结晶的铁氢氧化物,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和高表面活性,可以通过吸附和共沉淀与地表水中的污染物质相互作用,故可利用合成水铁矿来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质.以人工合成的水铁矿—砷(Ⅴ)为实验对象,研究了样品在DIRB作用下Fe和As的释放情况,并探究其其物象转移,以期为含砷废水处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DIRB能够有效溶解水铁矿,并且As含量越多,样品制备时间越长越不利于Fe和As的释放.  相似文献   

4.
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区陆域重金属含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测定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区陆域(包括九江-新港和湖口2个采样地)土壤及植物体内的重金属As、Hg、Cr、Cd、Pb含量,统计分析了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及拟合曲线,同时提出相应的生态修复措施.结果表明:九江-新港土壤含Pb量高于湖口,而这两个地点的As、Hg、Cr、Cd含量差异不显著.九江-新港和湖口的植物根部重金属Cr、Pb、Cd含量高于茎部和叶部,而As和Hg含量恰好相反,茎部重金属含量处于中间水平.对所有采样点植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植物体内与土壤中的Hg、Pb含量相关性显著,而植物体内与土壤中的As、Cd、Cr含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以湖南安化氰化废渣尾矿区为例,探讨了不同重金属元素在植物体内富集规律。研究了杉木、欧美杨、马尾松对氰化废渣尾矿区的重金属(Cd、Pb、Cu、Zn和As)的吸收量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3种植物体内富集的重金属质量的高低均为:W(As)>W(Zn)>W(Pb)>W(Cu)>W(Cd)。但是每种植物对Cd、Pb、Zn、As、Cu的吸收质量分数和分布均不相同,一般为根系质量大于茎叶,与对照组基本一致。同一植物对不同重金属元素的吸收量和茎叶/根系之比均不同。这对矿区周边地区重金属污染土壤地可持续利用和生态修复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明钙离子(Ca2+)对香菇富集重金属的影响,在污染4种重金属铅(Pb)、镉(Cd)、砷(As)、汞(Hg)的香菇液体培养基和栽培基质中分别添加外源Ca2+和含Ca2+矿质添加剂,以研究Ca2+对培养基和培养料污染Pb、Cd、As、Hg的香菇生长的影响和对香菇富集重金属Pb、Cd、As、H g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添加的C a2+可以显著减轻4种重金属对香菇生长的毒害作用,增加在重金属胁迫下香菇菌丝体的生物量。栽培基质中添加含C a2+矿质添加剂显著降低了香菇子实体对4种重金属离子的大量富集。研究结果提示,C a2+可能通过离子间的相互拮抗作用抑制了香菇对4种重金属的富集,在香菇栽培生产中,可以通过在栽培基质配方中添加含C a2+矿质添加剂对Pb、Hg、Cd、As4种重金属的富集进行阻断。  相似文献   

7.
多胺在植物抗逆中的生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胺(PAs)是一类低分子量、聚阳离子、脂肪族含氮物质,是植物对逆境响应的重要物质。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在逆境胁迫下,植物体内不同类型的PAs,例如腐胺(Put)、亚精胺(Spd)、精胺(Spm)的含量会发生变化,外源PAs会对植物的抗逆性产生不同的影响。但多胺的研究对象多集中在农作物,对木本植物的研究较少。PAs对植物抗逆的作用机制较为复杂,不同种类的多胺对植物的抗逆影响不同,PAs的代谢与参与逆境胁迫的其他代谢密切相关。文中主要综述PAs在植物抗干旱、低氧、高温、低温、盐、重金属过程中的变化及生理作用机制,以期为开展PAs与抗逆林木研究、栽培与抗逆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大气臭氧(O3)污染问题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开展大气O3污染的指示监测工作对于保护人体健康、农作物以及森林植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敏感植物指示大气O3污染状况以其简便易行的技术优势,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文中介绍O3胁迫对植物的伤害机理,不同植物对O3胁迫敏感性差异的成因以及利用植物指示监测大气O3污染的评价方法。为进一步提高利用植物指示大气O3污染技术的应用价值,提出应强化以下3个方面的研究:1)深入研究敏感植物对O3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开发时效性强的指示评价指标;2)针对不同的气候条件筛选识别对大气O3污染敏感的乡土植物,并归纳总结各敏感植物的适用条件;3)推进大气O3污染植物指示评价方法的标准化,提高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相似文献   

9.
一氧化氮(NO)作为信号分子,广泛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抗逆等生理过程。在植物体内,NO主要通过酶促反应和非酶促反应生成,植物体内NO具有双重作用,低浓度的NO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与发育,提高植物的抗逆性;而高浓度的NO则对植物具有毒害作用。因此适当浓度的外源NO可通过多种途径减缓逆境条件下植物受到的氧化伤害。主要对植物体内NO的来源、NO在植物体内的信号转导途径及NO在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0.
东江湖铅锌矿渣堆场优势植物重金属富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并测定东江湖典型铅锌渣堆场优势植物及其根系土壤重金属含量,研究了植物对重金属富集和转运的能力。结果表明:1)臭牡丹、盐肤木、马尾松、芒萁、木姜子、枫树、桂花树、木荷和红叶石楠等9种优势植物体内重金属Pb、Cd和As含量均高于一般植物中重金属元素的正常含量(Pb 0.1~41.7 mg/kg,As <1 mg/kg,Cd 0.2~0.8 mg/kg);2)9种植物对Pb和As的富集系数BCF值均小于1;3)除盐肤木外,其它植物对Cd的BCF值均大于1;4)马尾松、臭牡丹、芒萁和盐肤木对Pb的转运系数TF值大于1;5)除木荷外,其它植物对Cd的TF值大于1;6)枫树、马尾松、木姜子和盐肤木对As的TF值大于1。综合分析可知,臭牡丹/马尾松、芒萁和木姜子分别对Pb、Cd和As的富集和转运能力最强,具有作为铅锌矿渣堆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植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根据木质藤本植物的特性和济南市绿化现状,确定了11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套评价模型。通过分析,得出11个因素相对于总目标的权重大小,其中前几个依次为耐寒性、耐旱性、攀援能力、抗污染能力。按照这个评价模型,对济南地区23种木质藤本绿化植物进行综合评价,得出了一个较为合理的结果,从而为其在济南地区绿化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一种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金叶龟甲冬青袋式组培应用效果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金叶龟甲冬青组培分化苗为供试材料,采用常规瓶式培养和袋式培养方式进行增殖、生根培养。结果表明:2种培养方式生产的组培苗生长状况无明显差异,均表现出增殖系数大,生长正常,生根快,根系发达等,生根率达92%,且苗木健壮,质量好,移栽成活率高(85%以上)。但在培养基灭菌和接种效率、污染率、移植成活率、培养空间利用率和炼苗效率等方面,袋式培养优于常规瓶式培养,可提高生产效率,达到节能增效目的。  相似文献   

13.
干旱胁迫下保水剂对石楠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干旱胁迫下,对盆栽石楠苗的存活期、生长率、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光合生理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有限水分条件下,施用保水剂,苗木存活期延长3.5-38.5 d;苗木生长受到抑制的时间延后0-28 d;叶片中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开始积累时间延后,积累量减少;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分别提高了5.6%-168.9%、28.6%-2 342.6%、0-4 700%。保水剂用量越大,减缓水分胁迫的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14.
虫瘿是由植物组织过度或不正常生长而产生的瘤肿。通过检测虫瘿危害枸杞和蚊母树叶片前后的生理生化指标(电导率、蛋白质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超氧物歧化酶、丙二醛),研究虫瘿对植物产生的伤害和影响,解析害虫形成虫瘿的机理。结果表明,虫瘿使枸杞和蚊母树叶片细胞膜的透性改变,电导率增大,蛋白质、GSH、SOD、MDA含量增加,对植物生理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并归类统计其资源植物类型,结果表明: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有丰富的植物资源,有维管束植物199科956属2472种;按经济用途可分为13类,其中用材树种185种,园林绿化与观赏植物713种,食用植物214种,药用植物1580种,淀粉植物50种,纤维植物80种,油脂植物129种,芳香植物91种,鞣料植物83种,树脂、树胶和橡胶、硬橡胶植物43种,蜜源植物95种,饲用植物186种,有毒植物100种;并对该区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植物根围促生细菌的研究进展及在林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春 《山西林业科技》2010,39(2):33-34,37
植物根围促生细菌(PGPR)通过一种或多种不同的作用机制对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从而促进植物生长。综述了PGPR的国内外研究概况以及PGPR的特征,从PGPR促生长作用、PGPR生防功能两方面论述了PGPR在林业上的应用,最后简要介绍了PGPR应用于林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气中SO2对植物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贵  姚垚 《绿色科技》2012,(10):39-41
指出了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气中的SO2已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由于植物对SO2的具有净化能力,因此了解大气中SO2对植物的生理影响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查阅大量文献,阐述了了大气中SO2对植物在各种生理方面的影响,从而说明了利用绿化植物对SO2的吸收、转移作用可以减轻SO2污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污染现场定点采样,分析叶片受害后的生理生化指标数值变化。与对照区相比,以SO2、NO2为主要复合污染源的绿化区4种乔木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区间是5.42%~55.11%,其中广玉兰在纸浆厂下降幅度最大达55.11%,发电厂最小是17.81%,重阳木在钢铁厂下降幅度最大达32.93%,纸浆厂最小为18.20%;香樟、杜英均是电厂污染下降幅度高于钢铁厂,纸浆厂下降幅度最小,广玉兰、重阳木则以钢铁厂下降幅度高于电厂。发电厂中各树种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降低幅度依次是:广玉兰(20.35%)〉杜英(18.63%)〉重阳木(14.29%)〉香樟(12.63%),钢铁厂是:重阳木(37.66%)〉香樟(37.20%)〉杜英(28.45%)〉广玉兰(14.11%),纸浆厂是:重阳木(49.42%)〉杜英(42.72%)〉广玉兰(30.59%)〉香樟(23.08%)。发电厂各树种叶片质膜透性的增长率为38.48%~60.67%,钢铁厂为91.76%~110.96%,香樟增长率最高,其次是重阳木、杜英,广玉兰增长率最小;纸浆厂增长率为29.95%~106.49%,其中广玉兰增长率最高,杜英、香樟次之,重阳木最小。3类企业各树木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较对照区增长范围22.99%~143.93%。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POD)的变化,各树种在电厂增加幅度是31.46%~67.23%,钢铁厂各树种叶片POD含量增加序列是:广玉兰(21.30%)〈杜英(41.77%)〈香樟(48.63%)〈重阳木(56.86%),增加幅度是21.30%-56.86%,在纸浆厂则是广玉兰(6.14%)〈香樟(25.19%)〈杜英(25.60%)〈重阳木(31.74%),增加幅度是6.14%-31.74%。综合分析得出,四种树木的抗污能力差异显著,并且相同树种对于不同企业污染的反应存在差异。对于抵抗厂区大气复合污染能力的高低序列是:广玉兰〉香樟〉重阳木〉杜英,结果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污染企业绿化树种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肖龙山 《绿色科技》2014,(3):185-188
指出了当前牛栏江水污染严重,牛栏江生态廊道绿化的任务是提高河流“自净”能力,净化水质。探讨了绿化技术途径,包括对河岸带进行区划,确定各带(区)的功能,根据各带(区)特点,布置植物,强调在有限的空间内,千方百计地增加湿生与水生植物种植面积,利用水生植物净化水体,从而实现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20.
大气污染是人类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植物除了可以监测大气的污染外,在近地表大气污染物的清除中起着重要作用。利用植物净化大气污染物是1种低碳、有效、非破坏型的环境污染修复方式,植物净化污染大气的思想及其技术对城市园林绿化、环境规划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笔者介绍了大气污染的种类、植物净化大气污染的机理、植物净化大气污染的主要过程,提出了筛选高效净化植物、开发联合修复技术、培育转基因净化植物及合理植物配置等是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