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王京  张双喜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3):238-239
针对铁岭市水源地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建立GIS管理系统,实现对水源地水文数据在线查询、水源地水质分析、水源地动态实时监测等功能,为保护铁岭市水环境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选取宁波市城市供水水源地为研究对象,结合宁波城市供水水源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生态补偿现状,分析水源地生态补偿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调研实际情况,提出宁波市水源地生态补偿需要完善的内容和政策措施,为全面推进水源地生态补偿,缓解宁波市水源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促进水源地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论述水源地保护执法工作开展的必要性、工作开展实践的基础上,统筹思维发展,对今后优化水源地保护执法环境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根据娄底市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监测结果,分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环境现状,得出水源地遭受污染主要是由于非点源污染造成即废弃物随意堆放导致的污染;农村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导致的面源污染;畜禽养殖导致的污染。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保护与防治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高台县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情况的基础上,总结了高台县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主要措施和保护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所列农村分散式水源地主要讲的是农村千吨万人以下水源地(以下简称农村水源地)。农村水源地的管理与保护是一项关系到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业。近年来,我国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但由农村饮用水水源点多面广、单个水源规模较小、部分早期建设的饮水工程老化失修等原因,水源保护管理基础薄弱、防护措施不足、长效运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依然存在,农村水源污染事件时有发生。为推进农村水源地的管理与保护。下面谈谈本人对农村水源地的管理与保护几点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湟水流域是工农业生产基地,流域内水源地担负着工农业和城镇生活用水的重任。水源地的保护直接关系到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流域水源地的现状分析,提出了保护流域水源地对策。  相似文献   

8.
从宁夏石嘴山市农村现有水井分布状况及水质监测数据出发,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石嘴山市农村18个水源地,满足Ⅲ类水质的水源地有7个,占此次监测水源地的39%;Ⅳ类水质的水源地6个,占水源地的33%;Ⅴ类水质水源地5个,占水源地的28%;61%的水源地水质超标,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氟化物、铁、砷等,主要超标原因是由于农业面源污染、地质结构本底影响和自然环境影响等;水质级别为良好的有7个,占39%,水质级别为较差的有11个,占61%。针对水质污染状况,通过调查,明确该市农村水源地存在的实际问题,围绕这些问题提出科学可行的应对措施,为今后一个时期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建设、保护和管理提供依据,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为更好更快地提高石嘴山市农村整体环境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简述陡河水库水源地基本情况和污染状况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实施水源地保护多年以来取得的主要成效,并从以人为本、全民参与,综合整治、应急预警,建章立制、依规办事等方面,对大型水库如何保护水源安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长丰县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的基础调查,分析了其存在的水源地富营养化程度高、污染防治力度有待加强、群众对水源地保护意识不够等问题,并结合长丰县具体情况,从水源地保护工程、污染治理、应急备用水源地、加强宣传等方面探讨了保护当地饮用水水源地的措施,对提高长丰县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豫  苏焰伟 《北京农业》2012,(3):216-217
水土流失问题一直是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方面,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则成为水保工作中的核心课题。以水土保持的内容为出发点,对水保方案的编制与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更好地编制水土保持方案。  相似文献   

12.
水土保持的环境效应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土保持的环境效应包括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效应。对环境效应的评价包括通过建立区域水土保持信息平台,研究水土保持对生态环境关键要素的影响,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来进行生态评价,以及通过灰色系统的理论评价社会经济效应,这都为进行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土壤斥水性是指水分不能或很难湿润土壤颗粒表面的物理现象。土壤斥水性研究不仅有助于合理评价斥水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且能为当前水土流失问题的解决提供新思路。综述土壤斥水性理论的发展轨迹,展示各主要发展阶段的研究成果,阐述影响土壤斥水性的主要因子(火、土壤条件、植被因素),展望土壤斥水性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以求为国内该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姚家山水利枢纽工程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灌溉等任务的重要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对地方经济发展,优先开发绿色能源,解决农民燃料和改善农村能源结构问题,改善辽宁省东部山区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重要意义.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和项目建设后产生水土流失问题,为了保护主体工程的安全,维护和提高项目区乃至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采取有效的水土流失预防与治理措施,笔者结合水库工程的特点,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水土流失预测方法,利用分区的防治方法,因害设防,合理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对项目主体工程的顺利开工与建设以及提高周边的环境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掌握全县茶叶生长的土壤和灌溉水环境质量,明确安溪茶产业未来的拓展战略与发展方向,2009年在安溪县茶叶主产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茶园设立3个监测点,对监测点土壤和灌溉水的重金属污染物含量进行检测,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个监测点茶园的土壤和灌溉水环境均未受到重金属污染,全部达到清洁水平。以此,表明安溪茶叶主产区的土壤和灌溉水环境质量都能满足发展无公害茶叶生产的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系统中水分运移研究对于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及生态环境问题有着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在地下水浅埋条件下,地下水、土壤水、植物水、大气水是一个连续的水分过程。通过归纳国内外在地下水浅埋条件下土壤水分运移、土壤盐分运移、以及水盐运移对植物生长发育等生物过程作用的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地下水浅埋深条件下GSPAC系统水运移在研究方法、试验和模型方面的进展、各种研究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和今后的研究方向,分析指出定量地研究浅埋深地下水对SPAC系统水分过程、生物过程和能量过程等的作用和影响是一个复合过程,由单个过程研究向过程的综合分析发展难度较大,目前研究相对比较薄弱,是今后需要重点发展的一个方向,在此基础上阐述了GSPAC系统水运移的研究需要深入发展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土壤中磷素的积累会增加磷的流失风险,影响水环境质量。对采自滇池流域不同土壤类型上的3个混合土样土壤水溶性磷(WP)的测定方法作了一个探讨,对相应原状土样进行了室内模拟降雨径流试验。结果表明:土样在浸提时间为60min时,不同水土比土壤WP测定值的标准差最小;土样在水土比为1∶60时,不同浸提时间土壤WP测定值的标准差最小,所得结果较稳定,精密度较高;土壤WP与径流总磷(TP)和可溶性总磷(TDP)之间的相关性均在水土比1∶20,浸提时间90min,水土比1∶60,浸提时间60min和90min时较好;综合来看,在水土比1∶60,浸提时间60min条件下测得的WP能更好地用来评价土壤中磷流失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8.
采用经典盆栽称重法,结合自动气象监控装置的24 h连续观测数据,研究4种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能源树种黄连木1年生苗单株的耗水规律以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分析不同环境因素对其耗水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水分梯度下黄连木苗的耗水变化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耗水量从7月初开始逐渐上升,到8月份达到最高峰,9月份开始下降直至10月底试验结束;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苗木的耗水量依次减少,各处理间差异显著;通过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苗木耗水受环境因子综合影响,其与光照强度、空气温度、湿度等有着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程度大小依次为光照强度、温度、空气湿度,并以此建立环境参数预测苗木耗水量的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千岛湖水环境目标和污染防治措施的AHP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千岛湖水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水环境目标、水体质量、污染来源和污染治理措施4个层次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千岛湖主要水质指标符合Ⅱ类《国家地表水水环境质量标准》;有机物污染、农田地表径流面源污染、沿岸城镇水污染、水土流失和旅游业等是千岛湖最主要污染来源;应采取的治理措施主要包括: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强污水集中处理能力、搞好水资源规划管理、建设生态示范区、保护上游水源和沿岸植被、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增施有机肥等。  相似文献   

20.
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壤水分研究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3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一种受地质背景制约的脆弱生态环境,具有地表水缺乏、土层浅薄且不连续、植被覆盖率低等基本特征。由于喀斯特山区水文地质结构的复杂性和小生境类型的多样性,该地区土壤水分运移相当复杂,具有许多和其它类型区不同的规律和特点。在介绍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壤水分生态环境特征和土壤水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概述了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壤水分测定方法、有效性、入渗规律、空间变异性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今后土壤水分研究应以岩石-土壤-植被系统为对象,注重多学科交叉以及新方法与新技术的应用,加强喀斯特生态系统各因子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对生态过程影响的研究,重视植被对异质性生境的响应及其适应性调控机理的研究,以实现喀斯特山区水土资源的协调利用和植被的恢复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