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苜蓿经过低温胁迫后的形态、生理生化方面的变化,苜蓿秋眠性与抗寒性的关系,现代生物技术以及辐射诱变和太空搭载在苜蓿抗寒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阐述,讨论了当前苜蓿抗寒性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植物基因工程的发展,在分子水平上对苜蓿进行遗传改良的研究已取得了部分成果。笔者简单介绍了苜蓿组织培养的种类,综述了近年来遗传转化和分子标记等生物技术在苜蓿研究领域的应用,并展望了苜蓿基因工程在今后研究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苜蓿高效再生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作为牧草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苜蓿Medicago sativa组织培养工作在国内外得到了大量开展.从苜蓿组织培养中外植体和培养基的选择、细胞生长调节物质的应用以及基因型的选择4个方面阐述了苜蓿高效再生体系研究现状,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提出了苜蓿再生体系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利用生物技术育种促进苜蓿产业发展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王爱国  曹竑 《草业科学》2007,24(4):67-69
生物技术育种在苜蓿产业化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此,介绍了高产品种选育、品质育种、抗病虫育种、抗逆品种选育及转抗除草剂基因苜蓿Medicago sativa育种,以期为苜蓿产业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苜蓿核心种质及其构建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苜蓿种质资源的数量急剧增加,为苜蓿的改良和育种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但也给苜蓿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构建一个苜蓿的核心种质势在必行。系统地阐述了苜蓿核心种质的构建、管理和利用,论述了快速发展的生物技术,尤其是分子标记技术在苜蓿核心种质构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苜蓿是奶牛生产中最重要的优质饲草。发展苜蓿草产业的核心是苜蓿良种。人工繁育放养苜蓿切叶蜂是大幅度增加制种产量、提高苜蓿制种水平的关键。本文介绍了苜蓿切叶蜂的生物学特性及苜蓿授粉情况,对苜蓿切叶蜂在国内的授粉应用情况进行了概述,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紫花苜蓿是世界上重要的豆科牧草,培养优质苜蓿对于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紫花苜蓿的生长特性和光合特性受很多不同因素的影响,基于这些因素对苜蓿进行性状及品质的改良是关键。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分子水平上对紫花苜蓿进行遗传改良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文章归纳了各种生物技术在紫花苜蓿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对基因工程在不同性状改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阐述,在此基础上,对紫花苜蓿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中国乳业》2014,(12):76-76
[本刊辑]受中国对转基因作物进口严格检查的影响,美国对中国苜蓿干草出口量锐减,而且其价格也出现下跌。2014年夏天,中国开始检测进口产品,检查其中是否含有一种由生物技术培育出的苜蓿所制成的干草,中国还没有批准这种苜蓿产品流入境内。结果导致夏季以来,发往中国的干草运量大幅锐减。苜蓿干草由苜蓿及其它草类植物制作而成,是美国种植面积第四大的作物,每年产值2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9.
苜蓿根瘤菌固氮研究进展及浅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苜蓿根瘤菌资源调查及根瘤菌和寄主、环境间的相关特性和共生关系、共生结瘤过程与根瘤菌与寄主植物间的信息物质传递的研究,生物技术应用于根瘤菌系统发育及其分类的研究,进一步促进根瘤菌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并对苜蓿根瘤菌固氮研究方面进行了浅评。  相似文献   

10.
师尚礼 《中国草地》2005,27(5):63-68
综述了苜蓿根瘤菌资源调查及根瘤菌和寄主、环境间的相关特性和共生关系、共生结瘤过程与根瘤菌与寄主植物间的信息物质传递的研究,生物技术应用于根瘤菌系统发育及其分类的研究,进一步促进根瘤菌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并对苜蓿根瘤菌固氮研究方面进行了浅评。  相似文献   

11.
我国苜蓿产业过去10年发展成就与未来10年发展重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观我国苜蓿(Medicago sativa)60多年的发展历程,可分为5个阶段。近十几年,随着苜蓿的社会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与增强,苜蓿科技驱动力亦不断提升,产业结构不断明晰,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生产加工企业不断涌现;同时,苜蓿供需矛盾也在持续加剧,科技创新不足的压力与日俱增,资源约束的压力越来越大,生态安全的压力明显增强,苜蓿界面耦合的压力日趋明显;今后应着力提升苜蓿持续发展的战略地位,强化苜蓿科技创新、新品种培育和种子产业发展,推进苜蓿产业现代化发展进程,提升苜蓿-奶牛一体化发展水平,大力发展苜蓿生物技术及其生物经济。  相似文献   

12.
何平  韦正乙  孙卉  邢少辰 《草业科学》2013,30(4):627-637
作为生物技术领域的前沿,转基因技术已在多种植物上取得重大进展。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是公认的优质牧草,通过转基因技术改良其遗传性状,提高其产量、抗性、品质等重要农艺性状已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围绕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非生物胁迫、生物胁迫、除草剂抗性、品质改良和生物反应器5个方面,归纳总结了近期紫花苜蓿转基因研究进展,并根据转基因紫花苜蓿的生物安全性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别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并为今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以期为我国紫花苜蓿的转基因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提供有益信息。  相似文献   

13.
微波处理对甘肃省4个苜蓿地方品种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芳 《草业科学》2004,21(11):41-43
试验对4个甘肃省地方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天水苜蓿、定西苜蓿、庆阳苜蓿、酒泉苜蓿)进行了不同强度的微波处理,研究了干旱胁迫下各苜蓿品种种子的发芽率、根长、芽长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强度微波处理苜蓿种子,种子的发芽率、胚根长、芽长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用这3个指标衡量苜蓿品种抗旱性时,定西苜蓿的抗旱性最强,酒泉苜蓿次之,天水和庆阳苜蓿最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初产母猪的后备期、妊娠期饲粮中不同比例的苜蓿草粉,对其生长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640头日龄110 d、体重45 kg左右的健康后备母猪(长×大),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分为4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0%草粉组)、5%草粉组、10%草粉组、15%草粉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头猪。妊娠期选取增重和发情较好的5%草粉组后备期母猪,发情配种后分为对照Ⅰ组(0%草粉组)、10%草粉组、15%草粉组、20%草粉组,后备期对照组母猪继续作为妊娠期的对照组,共5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结果表明:1)在后备期45~70 kg阶段,试验组的采食量均低于对照组,随着苜蓿草粉用量的增加,采食量依次下降;5%草粉组的日增重显著高于、料重比显著低于10%和15%草粉组(P<0.05),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3个试验组中,只有5%草粉组的增重成本低于对照组,且使用苜蓿草粉愈多,成本愈高。在后备期70~130 kg阶段,无论是采食量还是日增重,3个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随着草粉用量增加,采食量和日增重均依次下降,其中10%和15%草粉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与5%草粉组差异不显著;3个试验组的料重比和增重成本均高于对照组,且有随着苜蓿草粉用量增加而依次增加的趋势,其中15%草粉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5%的苜蓿草粉对母猪发情率有改善,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2)在妊娠期阶段,草粉组的背膘增厚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对照Ⅰ组(P<0.05);对照Ⅰ组和10%、15%、20%苜蓿草粉组的初生活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初生窝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4.88%、6.89%、12.31%、24.48%,弱仔率分别降低了53.44%、36.39%、87.37%、62.78%,尽管均未达到显著差异程度,但说明后备期饲粮中使用苜蓿草粉对妊娠期母猪产仔数及仔猪健康有良好的后续效应,后备期用5%苜蓿草粉妊娠期使用20%苜蓿草粉效果最佳。综合得出,后备期添加5%的苜蓿草粉不会影响后备母猪生长但会提高发情率,后备期添加5%草粉妊娠期不添加时,母猪的繁殖效果也得到改善;妊娠期添加20%的苜蓿草粉产活仔率和初生窝重最佳。  相似文献   

15.
我国苜蓿产业亟待振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启忠  玉柱  徐春城 《草业科学》2012,29(2):314-319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奶牛业的崛起,对优质饲草尤其是苜蓿(Medicago sativa)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目前我国苜蓿产量低、品质差、供应量不足,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进口苜蓿呈增加态势,2010年苜蓿的进口量已达22.72万t,对我国的苜蓿产业造成严重威胁。我国苜蓿产业发展受制于许多因素,一直处于徘徊不前状态,急需振兴。应尽快制定苜蓿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完善苜蓿生产补贴政策,鼓励科技创新,积极扶持苜蓿龙头企业,整合苜蓿产业资源,建设现代化苜蓿产业示范基地,推进我国苜蓿布局区域化、种植规模化、作业机械化、管理标准化和经营产业化发展,着力打造苜蓿产业带,增强我国苜蓿的综合生产能力和供应能力,推进奶-草一体化。  相似文献   

16.
潘文杰  唐增 《草业科学》2014,8(7):1396-1403
目前,国内优质苜蓿产品市场缺口不断增大,苜蓿产业化迎来新的政策契机,而苜蓿企业在苜蓿产业化进程中处于核心地位。本文在对甘肃省49家苜蓿企业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甘肃省苜蓿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针对甘肃省苜蓿企业未来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