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姜策 《新农业》2011,(1):21-21
在过去的2010年,辽宁省农区鼠害总体上为中等发生,全年农田鼠害发生面积1397.25万亩次,农户鼠害发生户数793万户次。农区平均鼠密度6.21%,农田鼠害发生程度与往年持平,农户和设施农业鼠害发生面积有所增加。依据全省秋季害鼠越冬基数调查,辽宁省农区害鼠越冬鼠密度为4.2%。预计2011年辽宁省农区鼠害中等发生,局部地区偏重发生。  相似文献   

2.
2002年我国草原鼠害发生状况及今后的防治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程军 《西北农业学报》2003,12(3):115-118
2002年我国新疆、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四川、宁夏等省(自治区)草原鼠害发生严重,经济损失巨大,对鼠害发生区的草原以及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也造成严重破坏。草原鼠灾发生的主要特点是:害鼠以小型群居鼠类或地下生活的鼠种为主,草原害鼠加剧了草场退化和荒漠化进程,过度或不合理放牧是鼠灾“爆发”的诱发成因。为此本文提出防治鼠害发生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宁国市鼠害发生情况,就鼠害密度回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宁国市害鼠种群、密度发生规律,提出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锦州市农区鼠情的多年普查,介绍了锦州市农区主要优势鼠种、害鼠地理分布、农区害鼠鼠种分布、农区害鼠的时间分布等鼠害分布与发生概况,简要阐述了包括生物防治、生态控制、器械灭鼠、化学灭鼠等鼠害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榆林农区鼠情的系统监测和普查,研究并掌握了鼠害及优势鼠种的发生规律,发生趋势和危害特点,对农业生态控鼠、化学灭鼠、毒饵站灭鼠等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探索和完善,为陕北地区农田鼠害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山市农区害鼠发生动态与鼠害持续控制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山市农区鼠类主要有黄毛鼠、小家鼠和板齿鼠等,其中危害最大的害鼠为黄毛鼠及板齿鼠。通过系统研究农业害鼠的发生规律和时空动态特征,提出并实施了以鼠类栖息地生态、生物防治为基础,科学使用抗凝血灭鼠剂的鼠害持续治理技术,有效地控制了农业鼠害。  相似文献   

7.
农田害鼠对西甜瓜、草莓、蔬菜等经济作物危害较为突出。为有效控制本区鼠密度上升,防止鼠害发生,我区从1987年开始开展农田害鼠发生规律和鼠害控制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8.
农区害鼠是威胁我省农牧业生产、农牧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有害生物之一。全省农牧区各类鼠害发生面积约12400. 05万亩,其中农区农田年发生鼠害面积约450万亩,农舍年发生66万户左右,平均鼠密度地上鼠6. 63%,地下鼠1. 84只/亩;鼠害造成的粮油年均损失约为5. 5万吨,折合人民币约1. 65亿元,极大制约了我省农业发展,影响了农民增收。本文主要介绍松田鼠在我省的发生与防治情况。  相似文献   

9.
对三江源区称多县高寒草甸的鼠虫害进行了调查研究,应用ArcGIS软件,采用反距离加权插值(IDW)方法,将鼠害、虫害危害分级标准分为5级,制成了称多县高寒草甸的鼠害分布图和虫害分布图。结果表明,在称多县鼠害危害面积大,主要发生在清水河镇和珍秦镇,而草原毛虫危害主要发生在珍秦镇。根据鼠虫害的分布图,提出了称多县今后鼠虫害防治工作的重点区域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崔珍  叶彩萍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9):154-155
通过对榆林市农区鼠害发生规律的系统调查研究,指出了榆林市优势鼠种及其发生特点,总结出一套适合榆林市农区的鼠害综合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11.
农网中常规变电所的信息管理方法普遍存在自动化水平不高、效率低的特点,随着农网三期改造的进行,提高变电所信息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势在必行。结合北宁市农电局中安变电所的实际情况,基于PowerBuilder的集成开发环境,利用SQLServer2000数据库,完成了中安变电所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该系统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变电所的日常管理和设备维护等工作,提高了变电所的运行效率。该系统可以在常规变电所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保证小水电电网稳定安全运行,从送电、变电和配电环节入手,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扼制小水电电网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针对农电企业生产设备管理的特点,介绍了农电企业生产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本系统采用B-S体系结构进行开发。本方案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可以满足县级变电所的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14.
雷电对变电所设备的危害及其防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雷电对变电所设备的危害,就变电所如何进行雷电防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以沈阳市供电公司东陵分公司上伯关变电站为研究对象,采用3D max构建基本电力模型并利用VRP平台进行系统集成,构建真实的虚拟变电站系统,从而将变电站系统的整个运行模式以动态的形式清晰地展现在电脑屏幕上。并就系统构建过程中电气元件三维建模、虚拟漫游技术的关键问题作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6.
农村常规变电所正在进行无人值班改造,已改造过的变电所运行并不十分理想,本文针对遥测精度,遥信误报、遥控可靠性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型的分布式监控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思想和一个基于此模型的500kV变电站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8.
在变电站土建设计过程中,挖填土方量的计算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ArcGIS Geostatisical Analyst工具的支持下,基于地统计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土地平整工程中土方量计算的可行性.选取拟建延川110 kV文安驿变电站场地224个高程样本点,首先对样本点进行数据的分布检查及趋势分析,并采用普通克里格法进行高程表面预测,生成了样本区数字高程模型(DEM);然后通过相关性分析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最后利用ArcGIS空间分析的Cut/Fill工具计算了变电站土地平整的挖填方量.结果表明,普通克里格法模拟高程分布具有可行性;站区需挖土约42 000 m3,填土为300 m3;站区以挖方区为主,面积为7 684 m2,占整个站区面积的97%.  相似文献   

19.
电力系统中变压器是非常主要的一次设备,变压器的良好运行对电网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变压器运行的可靠性不断提升,但其绕组引发的故障还是频繁发生.变压器绕组如果发生故障将引起变压器的停运,同时对电网的安全运行和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变电站全寿命接地网的实现过程,接地网将不再需要后期维护,一次性投资,长期受益。以一个占地面积5 000m2、土壤电阻率为200Ω.m、接地电阻小于0.5Ω的110KV变电站为例进行比较(按50年为一个比较周期),全寿命接地网一次性投资比常规接地网新建投资及后期维护要节省101万元。同时,全寿命接地网大大降低了变电站停电事故发生的几率,保障了电力安全生产;减少了因变电站停电给社会带来信息系统瘫痪、数据丢失等间接经济损失。全寿命接地网投资建设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深远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