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秉龙 《草原》2007,(5):89-93
蒙古民族是崇尚英雄的民族,英雄情结是游牧民族文化的价值核心,也是草原小说创作永恒的主题。然而,里快创作的长篇小说《美丽的红格尔塔拉河》笔下的历史英雄突破以往多以尚力的勇猛、果敢、剽悍和善战的英雄模式,重构了以尚心的孤独、忍耐、焦虑和茫然的英雄新样式。小说突破了以往专事英雄作为和行为的桎梏,潜心于对英雄无奈和悲哀的内在精神世界的揭示。小说突破了以往仅仅将草原历史描绘成斗争史和风云史的框架,极富激情地进  相似文献   

2.
欧·亨利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短篇小说巨擘,其作品以精细巧妙的构思、峰回路转的故事情节、细腻逼真的人物、幽默诙谐的语言以及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局而闻名世界。本文将以其代表作之一《警察与赞美诗》为例,从其创作的主题思想、写作技巧、语言风格等方面对欧·亨利小说的艺术特色作一浅显分析。  相似文献   

3.
"成长小说"这一概念源于西方。"70后"作家冯唐著的"万物生长三部曲",主要描写的是普通男孩子15年间的生理、心理的成长经历。展示了主人公性格发展过程,符合成长小说特点。通过与相关创作的比较,发现冯唐所阐释的成长主题具有颠覆性的意义:对德国经典成长小说的颠覆;对传统教育思想的颠覆。冯唐以理性、客观的态度抒写了还原生活的成长主题。  相似文献   

4.
铁凝的两部长篇小说《玫瑰门》和《大浴女》的成长主题引发人们关注,虽然这两部小说创作的年代相差10年,但成长主题是相似的。西方成长小说主要描写主人公的成长过程,反映主人公虽然遇到一系列的挫折和成长的烦恼,但自我精神却不断得到提升。然而在铁凝的小说中,主人公的成长过程是通过自我审视使自我精神逐渐与庸俗相融合的过程。与西方的成长小说相比,铁凝在《玫瑰门》《大浴女》中表现的成长主题更显示了成长过程的残酷性。  相似文献   

5.
十九世纪的英国是成长小说的盛行时期,查尔斯·狄更斯的成长小说《雾都孤儿》、《大卫科波菲尔》、《远大前程》分别作于不同时期,堪称英国成长主题的经典之作。本文从成长主题的角度剖析三部作品中主人公各具特色的成长历程,揭示狄更斯成长小说主题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6.
莫言新作《蛙》以计划生育政策为切入点,以"姑姑"这一传奇人物的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为主线,书写了中国近代生育史的风云变幻。形式上,莫言再创新意,将《蛙》分作五部分,前四部分采用书信体小说叙事,最后以话剧形式升华。小说深刻揭示了现实的残酷与荒诞、人性的可悲与可叹,再次呈现出莫言小说一贯蕴含的救赎情怀与对现实的反思。  相似文献   

7.
现代畅销文学作品的汉译对汉语话语系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达.芬奇密码》就是很好的例子。该小说的译介引发了密码类作品的引进热潮以及我国悬疑小说的创作阅读热潮,形成"文化悬疑"小说,丰富了类型小说样态,有助于提高悬疑小说在汉语文学系统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苏赫巴鲁 《草原》2010,(4):68-70
蒙古自十三世纪产生文字之后,即出现了《忙豁勒·尼古察·脱布赤彦》(《蒙古秘史》),《秘史》中记述着说不尽的民间神话、传说、故事、"陶力"(英雄史诗)、"好来宝"(民  相似文献   

9.
黄守昙 《草原》2021,(2):131-142
黄守昙的小说《爸爸从罗布泊回来》是一篇成长小说。在略带科幻色彩的讲述中少年的气息扑面而来,好奇心的驱动感推动情节的节奏将少年成长的心路历程-一呈现;张之浩的散文《追南逐北》将自己在南方的琐碎生活与来北方求学的生活交错叙述,令散文书写的时空张力十足,青春的成长在南北交织的语境中渐渐成型;曹钰哲的诗在自言自语的书写中向内行走,在自己的内心里不断探寻,偶然的一个转身那少年清激的眼眸干干净净,打量生活,打量世界,打量宇宙。  相似文献   

10.
日本作家岛崎藤村的《破戒》、太宰治的《斜阳》、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分别产生于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堪称书写成长主题的经典之作。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基于传统与现代成长小说的差异,从“觉醒——顿悟——幻灭”的成长叙事角度剖析三部作品中主人公各具特色的精神成长,揭示其中成长主题的演变历程,并探讨产生这一变化的历史文化背景,指出日本文学中的成长主题有别于西方成长小说之处在于日本民族独特的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11.
《梦娜在希望之乡》是著名美籍华裔作家任碧莲的代表作品,它探索美国少数族裔少年青春期的矛盾心理和迷茫彷徨,展现文化身份的流动性与混杂性,传达了多元文化的信息。该小说属于成长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成长是小说的主题,而且小说在叙事结构、人物设置和情节安排上都具有成长小说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索尔·贝娄小说《雨王汉德森》中的主人公汉德森,是现代社会中物质丰裕、精神却陷于危机的典型人物.汉德森苦苦探寻精神解困之路,终于在非洲之行中悟出生活的荒诞性,并最终能够直面荒诞,以积极的姿态拥抱生活,堪称荒涎世界的生活英雄.与此相似,加缪在哲学随笔《西西弗的神话》中向人们展示了世界和生活的荒诞性,并力证人应该在这冰冷而又燃烧着的荒诞世界,以积极的心态去投入生活.汉德森以具体行动检验了西两弗的生活哲理,两者互相阐释,互为补充,对精神困惑的现代人具有相当的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颓废"倾向和"色情"描写是郁达夫早期作品的主题,自1923年创作《茑萝行》以来,郁达夫小说开始涉及"生的苦闷"的描写,在其小说中出现了"袋里无钱,心头多恨"的"零余者"的哀叹,于是"哭穷"成为他笔下另一类主题。而郁达夫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本人的个性因素则是造成他"哭穷"之根源。  相似文献   

14.
J·K·罗琳所著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在全球青少年间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其中,哈利个人的成长轨迹更是给全球的青少年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整个《哈利波特》小说一方面是围绕着主人公与伏地魔间的对抗展开,另一方面,更是写出了主人公心灵成长。本文将从弗洛伊德派精神分析的角度,对哈利的本我倾向,他对超我的努力,以及他最终成功地在本我和超我间寻求平衡三部分内容进行讨论研究。  相似文献   

15.
《卢布林的魔术师》是艾·巴·辛格表现"背弃—回归"主题的长篇小说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小说空间形式的批评方法来透视《卢布林的魔术师》,以此来论证主人公雅夏最终回归犹太传统的必然性,彰显辛格对犹太世界犀利而深入的观察和了解,从而进一步例证辛格长篇小说中"背弃—回归"的主题模式。  相似文献   

16.
《米德尔马契》自其出版,就被公认为英国最伟大的小说之一。乔治.爱略特成功塑造了150多位鲜活而富有生气的人物,用"渲染过度"的策略将人物刻画推向了极致,对这种处理方式的研究,更能帮助人们揭示这部巨著的持久魅力。  相似文献   

17.
作为海明威文学生涯中的重量级作品——《老人与海》,1954年他曾以这个著作获得了诺贝尔的文学奖。小说通过对老渔民桑提亚哥在海上冒险捕鱼,与自然环境无畏斗争的故事,反映出人与自然永恒不变的自然法则。本文试全面剖析《老人与海》作品中的斗争精神,阐述其中的英雄情怀、坚定品质和无畏气概三个精神境界的纬度,走进小说人物背后所深藏的内心世界,重温经典文学作品带给读者的无限魅力。  相似文献   

18.
驱魔是古希腊英雄神话中英雄自立的基础,然而,驱魔行为与人类其他社会行为一样,其背后都隐藏着一定的内在动机。本文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切入,对古希腊神话中英雄驱魔行为的内在动机展开分析,并集中阐述其冒险动机,以显示中西文化差异之处。  相似文献   

19.
多丽丝·莱辛的非洲经历是其成名作《野草在歌唱》灵感源泉。作者的影子几种体现在小说女主人公玛丽身上,本问将从玛丽殖民地白人女性的身份和成长历程,她殖民地及黑人的认识变化以及试图逃离失败的婚姻三个方面来探讨小说中折射出的非洲经历给莱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6岁的蒙牛创造了神话.是什么成就了蒙牛?除了牛根生这位英雄领袖的巨大作用.蒙牛善于造势和市场营销之道是其快速成长的助动剂.希望一般企业能够得到启示.学到一些营销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