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女性主义乌托邦小说借其独特的视角和写法,代表了每个时代女性的愿望,表达了对父权社会二元对立说的批判和否定,也为女性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吉尔曼的《她乡》是女性主义乌托邦小说的代表作,解构了"女性气质",消解了男性角色的强势地位,消除了等级特权,构建起一个在平等、关爱等女性价值基础之上的美好世界。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法国女性主义批评代表人物西苏的双性同体理论为参照,用比较的方法解读杨苡的《呼啸山庄》译本,认为译本一方面采用了女性视角,另一方面使用了更具权威地位的男性话语秩序即父权社会下的标准话语。这种双性同体的现象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男女地位状况,并进而说明译者的性别对于文本操纵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嘉莉妹妹》是美国著名文学家西奥多·德莱赛(1871-1945)的代表作。它真实地反映了美国当时的社会生活。小说的现实主义色彩之所以如此浓厚,是因为作者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成功运用到了人物形象的塑造中。阅读小说时研究分析丛林法则的体现,有助于我们更透彻地领悟作品的思想精髓。  相似文献   

4.
作为美国当代文坛最为活跃的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以她特色鲜明的小说受到了广泛关注。《紫色》是她的代表作,这部小说一经发表,就轰动全美。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认为妇女与自然的双重压迫都是由二元制的统治逻辑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福斯特的经典之作《印度之行》丰富的内涵和主题一直是评论界关注的焦点。小说中最重要的女性人物阿德拉的经历和处境代表了女性作为弱势群体在社会中的地位。从女性主义文体学的角度运用会话合作原则分析小说中阿德拉与男性人物的对话。对话中女性的声音首先被男性权力反复压制,最终通过自身的力量向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规则挑战,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自身主体性。  相似文献   

6.
乔治·爱略特是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著名的女作家.她的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以其深刻的哲学思想,格格不入的伦理道德和饱受压抑的女性主义著称于世.本文运用女性道德心理学解读乔治?爱略特的名著<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玛吉的女性形象,分析其女性主义的产生和消亡.  相似文献   

7.
《绿色山墙的安妮》是蒙哥马利的第一部小说,她以文学形象确立了自己的国际声誉。这部小说非常成功,它被改编成不同版本的电影,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的喜爱。本文试图从三个角度分析小说的成功要素:安妮的魅力特征、教学的普遍主题以及女性主义写作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边缘女性的受害问题一直是加拿大文学女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所关注的,女性受害的主题几乎出现在她的每一部作品中。然而现有的研究主要是针对阿特伍德的一部小说来阐释其中的边缘女性,研究结论缺乏整体上的代表性。本文运用女性主义相关理论,结合阿特伍德的三部小说———《可以吃的女人》、《盲刺客》、《使女的故事》,通过深入边缘女性的内心世界,分析其边缘化的成因,使读者与小说中的边缘女性产生共鸣,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小说。  相似文献   

9.
2004年的陶瓷题材电视剧《青花》,明显地突出了女性色彩,上演了一幕幕扣人心弦的情感戏。剧中两大家族的掌门人都是女性,在故事中占据着重要的叙事地位,展现了以女性为主导的秩序构建。而“青花”一词本就具有女性色彩,青花中的“瓷”,也喻“雌”,是女性情感的象喻。剧中从各个角度彰显出来的女性意识是《青花》在女性主义上的突破。但遗憾的是,这些突破只是让女性在表层空间里留下短暂的一抹倩影,难以逾越的性别藩篱让之摆脱不了对父权体制的代言,最终被男性话语解构。  相似文献   

10.
儒林外吏是我国清代文人吴敬梓所著长篇讽刺小说.其中塑造了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在文学史上以其讽刺卓绝成就独树一帜.这部小说反映作者对八股取士,封建礼教的不满和批判.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体现强烈讽刺艺术风格.作者从人物形象中提炼典型情节,用讽刺笔调加以刻画,它的艺术成就达到了中国古典小说讽刺艺术的高峰,并成为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促进近代小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我国西北牧区革地普遍退化的现状,指出生态女性主义是西北牧区草地管理理念更新的客现需求;然后通过分析生态女性主义对自然资源管理的启迪,揭示了生态女性主义与草地管理之间存在很多兼容性,提出在西北牧区草地管理中引入生态女性主义有利于单地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志怪类小说脱胎于古代神话,到了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才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小说类型。与此同时,于汉末传入中国的佛教也逐渐摆脱了道教的附庸地位,开始正式在中国社会宣传自己的宗教思想。而佛教观念中最基本的因果观,随着佛教的传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在小说中,即是志怪小说中出现了大量宣扬因果报应的故事。佛教因果观不仅为六朝以后的志怪小说提供了新的素材,而且其思想还深入到了小说的叙事逻辑结构之中。  相似文献   

13.
浪漫主义小说中,《红字》是美国十九世纪的著名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品。作者运用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比较晦涩的深层次思想。本文通过作品中主人公的各自命运来探讨“红字”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14.
张渺 《草原》2011,(5):94-96
小说,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对环境、情节的描述,以自身的经历、学识、思想和想象力为基础,构建了一个链接在自己主观精神领域中的世界,并把自身的审美体察、意识形态依托于其中。要让一部小说所有的环节都环环相扣,每一分笔墨都恰到好处地涂抹出来,每一段节奏都像踩在人心上,该紧张时紧张,该舒缓时,字里行间,便正好来一串轻松小跳……  相似文献   

15.
视角的选择决定着小说的构思和主题表现形式,是小说文体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澳大利亚小说《孩子们的巴赫》中,作者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进行叙述,并穿插人物的有限视角作为补充,体现出当代女性对话语权的渴望与追求。  相似文献   

16.
朱云娜 《山东饲料》2014,(5):298+300
《欲望号车街》是美国戏剧大师田纳西?威廉斯的杰作。作为南方女性的代表,剧中女主人公布兰奇一直引起学者和观众的关注和争议。本文章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探析在男权社会中布兰奇的思想,揭露了其真实处境以及她的反抗意识。  相似文献   

17.
胳力言 《草原》2021,(3):137-148
本期《新发现》栏目两位作者不一样的写作向度,为我们提供了年轻写作者各自别样的写作姿态。小说《刺》在细致密集的描写中似乎想把日常琐碎拔地而起,把内心深处那些刺一样的烦恼分离出体外。小说加速度驶入新现实主义的坡道,呈现人物内心深处的焦虑与抽离;在南方的艳阳下思念北方的大雪纷飞,这不是流行歌曲,这是作者张沅现阶段的生活常态。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主义小说是多元文化的产物,其内容复杂,流派众多,观点极端,晦涩难懂。后现代主义小说的这些特性,使其中的人物与传统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相比,有很大区别,这是因为在这个复杂动荡的社会,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困惑,越来越成为受物质和信息控制的奴隶。后现代主义小说中人物已经由传统文学作品中的光辉英雄形象蜕变成了反英雄,英雄人物正在消亡。  相似文献   

19.
简·奥斯汀是英国著名的女性作家之一,擅长对复杂情感的描写以及对日常生活中普通人物的刻画。奥斯汀式理想主义爱情观和婚姻观经常出现在她的作品。她对女性地位、教育、婚姻和权力等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在奥斯汀的作品中,女主人公在其他男性角色的陪衬下,展现出独立坚强却同样也有性格弱点的女性形象。《爱玛》与《劝导》是奥斯汀女性主义的重要代表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意义。本论文从女性主义角度研究《爱玛》和《劝导》,着重对比分析两部作品的女性主义主题、女主人公形象的刻画、女主人公的反抗意识、以及这两部作品中奥斯汀式理想主义婚姻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少有悲剧作品,即使是悲剧作品也总是以"大团圆"的结局告终。鲁迅生活在积弊已久的中国,深感传统文化中的圆满意识对中国人思想的麻痹。鲁迅在其小说中竭力撕毁传统文化中虚假圆满的面具,以期达到拯救国民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