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 9年 ,经国务院批准 ,长江上游被列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 ,并开始在水土流失严重的金沙江下游、嘉陵江中下游、三峡库区等地开展“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通过十几年的努力 ,如今长江上游地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取得显著效益。川、滇、渝三省市最近的卫星遥感调查表明 ,这一流域长期以来持续加剧的生态环境恶化势头已初步得到遏制 ,流域内水土流失面积的侵蚀强度明显下降。云南省、四川省和重庆市所在的金沙江、嘉陵江和三峡库区是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流失量占上游总量的九成左右。新的调查资料表明 ,与 1 98…  相似文献   

2.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实践,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主要存在方案编制滞后于工程施工、主体工程设计不满足水土保持方案设计要求、主体工程水土保持评价不到位、水土流失分区防治措施缺乏针对性等问题。通过分析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和完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长江上游被列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并开始在水土流失严重的金沙江下游、嘉陵江中下游、三峡库区等地开展“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如今长江上游地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取得显著效益。川、滇、渝三省市最近的卫星遥感调查表明,这一流域长期以来持续加剧的生态环境恶化势头已初步得到遏制,流域内水土流失面积的侵蚀强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成因及其危害,概括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发展趋势。并从退耕还林、节水灌溉、防风固沙和政府政策这四个方面有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成因及其危害,概括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发展趋势。并从退耕还林、节水灌溉、防风固沙和政府政策这四个方面有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水土保持防治标准作为开发建设项目立项的必编报率日益增加,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本文就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木里露天煤矿水土流失量预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波 《草业科学》2006,23(7):63-66
对青藏高原高山草甸区建设露天煤矿和开采过程中可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数量及危害进行了预测,并探索采用点、线、面相结合,重点防治与全面预防相结合的办法,合理配置各项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措施,最大限度控制煤炭开采所引发的新增水土流失,加强对草地资源的保护,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加强水土流失的防治建设,有利于提高三峡水库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实现生态自我调控,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重庆市奉节县为例,对三峡库区小流域水土流失进行预测评价,提出了三峡库区小流域水土流失防治对策:改良梯田,提高植被覆盖率;加强生态园区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生态自我调控。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水土流失情况日益严重,导致的土壤退化、生态恶化、洪涝灾害等也日益增多.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主要思路应该是:努力不欠新账,加快还清老债.因此根据现状所采取治理水土流失的主攻方向是治理和改造坡耕地,并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功能,完成水土保持生态自我修复.  相似文献   

10.
定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安家沟、九华沟和高泉沟小流域水土流失研究进行综述,了解了该区水土流失状况、研究动态及对该区水土流失治理进行了展望。并提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是小流域治理的主要发展方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对水土保持技术的新的需求,是未来小流域治理的主要方向。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是水土保持技术外延的拓展、内涵的拓深,是生态水土保持具体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1.
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保持是江河治理、国土整治的根本,也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工程。主要分析了水利工程产生水土流失的特点,从加强水土流失及防治情况的监督检查、制定水利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和验收制度、加强重点工程流域内水土保持工作的管理等方面,就水利工程中如何加强水土流失防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建议和看法,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监测结果,熟悉并掌握工程建设及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水土流失,有助于建设单位设计合理的水土保持方案、加强施工管理、优化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及加快水土保持工作与工程建设进度等,有效掌握水土流失的信息后,方可提出正确的水土保持改进措施,及时地消除水土流失的隐患,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保护及恢复建设项目开发区的生态环境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总结我国生态补偿和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研究的基础上,从水土流失和流域治理的角度,对流域生态-经济过程时空尺度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合重庆市土壤侵蚀区域特征,认为重庆市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应包括保持和涵养水源、保护和改良土壤、维持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4个方面13项功能;重庆市水土保持生态补偿体系包括流域生态补偿、单一资源要素生态补偿两个方面9种补偿类型,与重庆市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相关的工作如重点水土保持功能区划分、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指标建立和水土保持生态补偿试点应尽快展开。  相似文献   

14.
钱坤 《山东饲料》2014,(12):304+353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水土保持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是当前所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阐述了水土流失的现状,对水土保持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的具体措施,以及如何进行对水土保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突出问题。目前,国家对山区、丘陵区及风沙区的水土保持较为关注,而忽视了平原地区同样存在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本文针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特点,成因及其造成的危害,进而因害设防,提出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护和治理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水土保持和水土流失的两个概念,再简要分析了中国现如今水土流失现状,最后针对西部大开发中水土保持工作对经济体制建设的影响,提出四点意见;一是水土资源配置必须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二是要树立"水保为社会,社会办水保"的意识;三是依法行政,强化监督,把依法防治水土流失落到实处;四是依托市场,增强竞争意识,大力发展小流域经济。因为只考虑到西部的青藏高寒区和黄土高原区,可能会不全面。  相似文献   

17.
青海水土流失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基础上 ,对青海水土流失现象、成因及危害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加强水土保持和防治的有效措施 ,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有沙棘林面积133.3万公顷左右,每年新增人工沙棘林面积6.7万公顷,既促进了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又为沙棘产品加工提供了充足原料。在黄河中游每年种植沙棘3.3~5.3万公顷,为防止水土流失作出了贡献。因而,沙棘林病虫鼠害的防治不容忽视。1虫害  相似文献   

19.
所谓持续发展就是人们通过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组织进行管理和改善,开辟时间和空间上社会与资源相协调的发展,其核心是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水土保持是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山丘区、丘陵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给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和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20.
退耕还林是一项加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本文将以贵州喀斯特地貌为例,从地貌特征、天气状况、水土保持方法、生态效益评估等方面对陡坡地退耕还林所带来的生态效益进行研究论述。陡坡地区极易因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现象造成水土流失,退耕还林是防治陡坡地区水土流失和消除安全隐患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