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中共中央在2004至2014连续十一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值此,中央一号文件已经成为中共中央重视农村问题的专有名词。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标志着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序幕正式拉开。然而如果作为新农村建设基础的农村经济不发展,那么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因此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重点研究和重点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规模养殖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现代畜牧业的主体.发展规模养殖业可大大加快我市畜牧业的发展,促进我市农村生产发展、农民增收,加速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农民增收为目标,而大力发展现代养殖业是建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和基础,也是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载体.因此,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重点在发展现代养殖业,培植能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从而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村其它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农村社会政治、经济、人文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浅析了正确调整农民心态对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意义,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2007年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了重要部署。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促进农村文化建设,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当前我们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以下我对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应对措施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思想,是对我们党长期以来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充分表明了我们党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坚定决心,深刻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愿望和根本利益。实践表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农业得到了加强、农村得到了发展、农民得到了实惠。这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发展道路,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在新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而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间力量的农村留守妇女却因为身心压力过大而陷入艰难的困境。农村留守妇女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携手共同关注农村留守妇女,帮助她们排忧解难,尽早走出困境,真正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即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十  相似文献   

8.
在2015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强调:坚持把解决好“农村农民农业”问题放在全部工作的重要位置,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目前,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一直处于需要被关注的位置,增强农村环保意识,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聚焦于我国农村,在浏览有关环保意识和新农村建设的文献的基础上,讲述了农村的环境污染现状,探讨了产生农村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本文主要目的在于增强人们对农村环保意识,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9.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思想,是对我们党长期以来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充分表明了我们党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坚定决心,深刻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愿望和根本利益。实践表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农业得到了加强、农村得到了发展、农民得到了实惠。这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发展道路,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十一五"期间的重要战略部署,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这一总目标全面展示了在新的历史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发展农村生产力,还要推进农村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素质,必须从教育入手。自学考试作为我国目前最大、最灵活的开放教育形式,非常适合广大农村劳动者的特点和要求,能很好地满足新农村劳动者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可为农村培养大批  相似文献   

11.
新形势下新农村建设面临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社会主义新农村十六届五中全会所提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总称。它承接了改革开放以来实现温饱的努力和发展成果,是建立在初步工业化和总体小康基础之上全面的小康新农村建设,是对我国长期实行“一国两策、城乡分治”体制和政策的矫正。  相似文献   

12.
在2015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强调:坚持把解决好"农村农民农业"问题放在全部工作的重要位置,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目前,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一直处于需要被关注的位置,增强农村环保意识,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聚焦于我国农村,在浏览有关环保意识和新农村建设的文献的基础上,讲述了农村的环境污染现状,探讨了产生农村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本文主要目的在于增强人们对农村环保意识,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3.
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因此,各地的城市新农村建设风生水起,各地以不同的形式搞城市规划,新农村建设一方面提高了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使农村人真正过上城里人的生活。本文以焦作为例阐述了城市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两会期间,温总理的报告特别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一大批乳业龙头企业自觉贯彻这一方针,为“推动现代农业建设、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乳业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乳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增长速度较快、产业化程度较高和带动农民收入迅速增长的支柱产业。加快乳业发展,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城乡居民膳食结构、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乃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5.
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概括为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因此,各地的城市新农村建设风生水起,各地以不同的形式搞城市规划,新农村建设一方面提高了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使农村人真正过上城里人的生活。本文以焦作为例阐述了城市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6.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之一。共建新农村,不仅有利于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更关系到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2006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式起步。政府会采取哪些措施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什么?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如何建设新农村?在新农村建设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发展中需要特别注意哪些问题?本期围绕此话题编辑了一组文章,以示关注。  相似文献   

1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畜牧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来,畜牧业的发展非常迅速,农民收入及现金增收非常明显,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畜牧  相似文献   

18.
论发展桑蚕业与建设新农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产业的支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把农村支柱产业的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工作相结合,能够得到农民的重视与广泛参与,能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三农工作的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党在农村的工作重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内容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要使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必须在落实国家各项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增加农村自身的造血机能,必须有产业做支撑,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充当主力军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山东饲料》2007,(6):4-5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促进农村和谐,农村和谐又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局面,龙口市的做法给予了不少有益的启示。[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