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是科学发展观。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由非持续性发展社会向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社会转型,就离不开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生态文明观。文中从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各自涵义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并由此证明了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和根本意义。  相似文献   

2.
生态公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履行主体责任,培育生态公民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本文分析了生态公民的养成的必要性,从完善法律法规、整合教育资源、注重生态实践、优化市场配置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促进生态公民养成的机制,以期为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衷宜燕 《山东饲料》2013,(17):42+145
马克思生态文明观为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生态文明观的继承和弘扬。研究分析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来源、意义和重要性,进而指导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环保、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及推动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生态环境破坏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生态理念,充分体现了我党根据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进行的科学总结和高瞻远瞩的意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并且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同时,也是我国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南。  相似文献   

5.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水利部提出的水资源从利用向和谐转变的重要工作思想。聊城市地处京杭大运河与黄河交汇之处,面临着南水北调东线与山东西部经济隆起带建设的机遇与挑战,使聊城市水资源开发管理与保护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本文在分析聊城市近16年水资源现状与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基础上,提出了从管理到实践的聊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对策,结果表明:(1)聊城市2000年-2015年,除个别丰水年水资源供需保持平衡外,其余年份均为水资源供需失衡;时间序列模型表明供水量与用水量未来5年仍呈下降趋势;总体来说聊城市的水资源供需压力在逐步降低。(2)要实现聊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在管理决策上做好顶层设计,建设海绵城市;在生产实践方面发展节水农业,加大治污力度;在社会生活方面构建水文化长廊,吸引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6.
畜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民创收的重要渠道。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我国农业发展已经迈入新时代,这给畜牧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如何乘势而上发展生态畜牧业已经成为当前的重要问题。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畜牧业也是推动和发展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大力发展畜牧业的重要意义,以及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主义建设体系中,形成"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工作是重中之重。环境监察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第一线,必须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起到攻坚克难的作用。环境监察不仅要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对环境违法行为依法整治,还要要加强环境监察执法能力和节能减排新思路新办法的学习,拓宽环境监察职能。笔者从环境监察实行的重要性,就环境监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做出了浅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实行内容。  相似文献   

8.
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绿色环保公益事业,在改善人居环境、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等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文中就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概述了生态文明建设对林业发展模式的要求;指出了当前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针对策略,以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绿色环保公益事业,在改善人居环境、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等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文中就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概述了生态文明建设对林业发展模式的要求;指出了当前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针对策略,以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藏北典型区域那曲县进行了生态文明统计测度与评价,并对未来8年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程度进行预测,为藏北牧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对策与思路。采用生态模型评价的方法,在分析生态文明内涵、发展、描述、评估和评价的基础上,寻求了一组具有典型代表意义并能反映藏北牧区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要求的特征指标;以那曲县为例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系统评价模型对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目标进行了定量判断。引用协调发展程度计算模型,采用灰色系统方法(GM(1,1)模型)对那曲地区过去及未来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程度进行计算并预测。结果表明:那曲县生态环境与经济相互协调发展程度相对较低,2001~2013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处在初级协调发展类和勉强协调发展类之间,未来8年协调发展程度呈下滑态势。  相似文献   

11.
刘清芝 《山东饲料》2014,(33):294+296
女性与生态具有密切关系。理论上看源于生态女性主义流派,即女性本质上与自然存在着一种男性无以比拟的天然联系,主张从女性视角来解决生态问题。要充分发挥女性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性别主流化,需要多种社会力量(包括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介入。从理念、政策和行动层面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性别主流化,实现女性与生态的真正融合。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导向下的贵州省生态畜牧业发展特点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省畜牧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形成了一套具有自我特色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笔者分析了贵州省生态畜牧业发展特点,以期为其他地区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关于生态文明意识和动物性食品安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辨析了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意识及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内涵,从生态文明意识的建构背景、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以及生态文明意识的建构与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关系几个方面简要阐述了构建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大多数居民都生活在农村,农村不仅人口众多,而且也占据了更多自然资源,对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工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增快和农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升,农村面临的环境污染物体也日益严重,污水、废气、固体废物等等各种污染纷纷加剧。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整治农村生存环境的治理迫在眉睫。农村污染包括农业生产污染、生活垃圾污染、生态资源破坏和乡镇企业的污染。全面改善农村环境治理问题则必须将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加快环保设施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条文、提升环保技术的探索与创新等相关措施同时推进。  相似文献   

15.
进入到21世纪,中国也开始走向自己的工业化道路.想通过大力地开展自然资源来发展现代工业以摆脱贫困和落后的局面以带领我们走向富裕.不可置疑的是,工业化的建设确实迅速地提升了我国的经济水平.然而,物质财富的增长似乎并没有把我国带入到黄金时代,反而使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危机".因为这种经济增长的背后是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的.我们必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紧急性.要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当前新的时代课题,要把目光转移到马克思的生态批判思想上来,希望能从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中吸取一些理论上的精华,来指导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6.
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方式方法。这充分说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背景下,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养成,对提高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建设生态文明环境,推进生态文明改革,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针对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方式方法研究,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体现,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对于高校的要求。本文以当下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实践和美丽中国对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新要求为切入点,提出针对于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从生态文明视角江西省核能发展战略研究背景及意义入手,对江西省能源结构及面临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江西省核能发展战略,对江西省未来核能发展规划提出针对性的分析意见,提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开发利用核能、风能、生物能等能源,解决核辐射等安全问题,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核能道路,优化核能产业发展,建立核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健全我国核能开发的各项法律制度等政策建议,不断优化江西省核能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当着重理顺好、协调好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然而,要处理好这些关系并非易事。在法治国家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毫无疑问离不开法律制度的保障,并以法治化为建设的终极标准。这种法治化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树立生态文明城市的理念,发挥政府的主导优势,通过市场积极推进生物多样性为原则。  相似文献   

19.
生态红线继生态文明后的又一综合性概念,是继“18亿亩耕地红线”后,另一条被提升到国家层面的“安全线”。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文明的延伸与补充。  相似文献   

20.
西部地区的生态恢复要重视草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生态恢复是一项以种草种树为中心的植被建设工程,西部地区特殊的生境决定了植被恢复重建过程中,轻草重树不符合植被分布、生长发育及自然演替规律。只有重视草才是治理地表"溃疡"、改善环境条件,保证生态恢复顺利进行和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