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弗兰纳里·奥康纳作品中的精神荒原是她“暴力”创作思想的前提。
  弗兰纳里·奥康纳是20世纪最出色的小说家之一,特别是她的短篇小说,获得了众多赞誉。她的短篇小说以典型的美国南部背景和独特的宗教内涵而闻名。她的作品的特点是“通过暴力获得恩宠”。对奥康纳作品中角色的细致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她的“暴力”创作思想。在她的两部短篇小说《善良的乡下人》和《好人难寻》中,奥康纳展示了一个无信仰无关爱的世界,因此,“暴力”是获得救赎的唯一方式。在两个故事中,没有一个可爱的角色,没有充满爱的场景,也没有感人的交流。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拒绝帮助他人。每个人既是这个精神和情感荒原的创造者,又是其受害者。这两部作品中所呈现的荒原由三部分构成院自私冷漠的角色、无情无爱的人物关系和信仰缺失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2.
爱情,向来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之一,在西方宗教的禁欲主义影响下,神职人员的爱情故事往往带着悲剧色彩.而在西方文学作品关于爱情的描写中,也常常充斥着"人性"与"神性"的抗争.本文试从<巴黎圣母院>中克洛德的经历诠释西方宗教下的爱情悲剧.  相似文献   

3.
人性观是一个古老而又意味深长的话题,迄今为止,无数的哲学家、教育家以及心理学家对其进行了思考与探索。心理咨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成果,人性观是心理咨询领域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心理学中的三大势力: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以及人本主义学派对人性观的渐进探讨对心理咨询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而明确在心理咨询中要具有怎样的人性观来帮助来访者才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刘盛亚的《夜雾》是一部表现抗战时期梨园戏子人生经历的长篇小说。文本通过对戏子命运的多重书写,呈现出人性的多面性,在探究了女戏子(女性)在多重重压下,人性被严重扭曲、导致生命陨落的悲剧的同时,抨击了残酷战争与黑暗社会对人性的戕害,表达了对象征人性自由发展之理想家园的"凤凰园"的执著追求,其所生发的人性之光不应被遗忘。  相似文献   

5.
新西兰农业部副部长奥康纳26日在新西兰肉品公司举行的年会上发表讲话说,当前的伊拉克战争可能会影响新西兰的牛羊肉出口。 他说,战争很可能  相似文献   

6.
宗教文化与旅游结缘己久,对宗教文化资源进行深层的发掘,是弘扬宗教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发展文化旅游的重要体现。攸县宗教旅游资源具有种类多样,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自然旅游资源与宗教资源旅游的融合性等特点,通过对其发展现状分析,从重视宗教旅游资源开发、科学规划、挖掘攸县宗教旅游资源文化内涵、扩大宣传等方面就开发策略提出自己的拙见。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管理思想中,西方人性假设论相继提出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等一系列关于人性假设的基本理论。其中,每一种人性假设理论都会衍生出一种相应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思想的发展始终伴随着对人性假设的探索,从最初的经济人,到现在的文化人,每一种人性假设的出现都预示着将产生一种新的管理思想。人性假设理论的不断发展推动了管理思想的不断创新。除此之外,对人性的基本判定往往隐藏于大多数的管理行为之中。人性假设理论是根据人的需求通过采取管理措施最终达到管理效果,由此可以了解到自我学习和管理的本身必须从个体出发,关注个体及个体的人性。通过个体需要的满足最终实现个体的自我价值。此外,人性假设理论丰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对自我学习与管理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四位主人公拉尔夫、杰克、西蒙和猪仔的人物性格的分析,揭示在荒岛这种特定环境中人性的善与恶的,以期加深对现实中人性善恶的感悟与理解,以及善恶之间的转换所造成的巨大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作家威廉戈尔丁及其作品《蝇王》,继而讲述了四位主人公在荒岛的遭遇和经历,并对其性格做出分析,最后探讨了生活中的人性善恶,得出了人性的善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因素,并诠释了减少战争造成的的危害以及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归根到底要依靠人类的理性和善性。  相似文献   

9.
人性是人类最原始的良知,当人性在压迫下不断地被扭曲后,复仇是其最激烈的爆发形式,这种巨大的破坏性力量,夹带着复仇者所有的爱与恨,其结局要么是成功复仇后的快感与满足,要么是无尽的失望与惆怅,当然也会有人性最后的复苏。本文以《呼啸山庄》中主人公的复仇始末为研究点,探讨人性的扭曲和复苏。  相似文献   

10.
宗教极端思想,就是打着宗教旗号,歪曲宗教教义,企图通过暴力手段推翻现有社会政治秩序,通过暴力来支配人们的信仰自由、生活方式的一种极端观点、立场和行为,借用宗教是假,核心是制造民族分裂和进行暴力恐怖活动,最终实现推翻党的领导、分裂祖国的政治目的,然而教育事业承担着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培育人才、传播现代文化、弘扬真理正义、提供智力支撑、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职责,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最重要的民心工程,要充分认识校园在维护社会稳定、实现长治久安中的基础性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抵御和严密防范宗教极端思想向学校渗透。  相似文献   

11.
现代新儒家杰出代表唐君毅认为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具有丰厚的人文精神,但也有缺乏科学精神和宗教精神的不足。在重建人文精神的过程中,对融合科学精神已经得到普遍的肯定,但对融合宗教精神则受到普遍反对。唐君毅主张融合宗教精神以重建中国人文精神的观点是有其合理性的。我们需要宗教精神,从事道德文化实践,以不断完善自身。  相似文献   

12.
周玉宁 《草原》2013,(11):56-61
人性的悲哀记得有一天看电视,荧屏上出现了一个绑架杀人犯的倾诉场面,这个杀人犯因为绑架别人的孩子撕票而被抓,他悲伤地说,事到如今觉得最对不起的就是自己的妻子和孩子。看完令人叹息,自己既然也有妻子和孩子也知道疼惜,为什么去绑架别人的孩子撕票?这就不得不说说人性的黑暗与恶劣:只要对自己有利,别人的财产可以抢夺,别人的生命可以残杀,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人性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那些爱自己母亲姊妹的,可能会是一个残暴的强奸犯;那些厚爱兄友  相似文献   

13.
俞金玲 《山东饲料》2013,(17):328-329
妙玉是曹雪芹笔下精心塑造的悲剧女性形象之一。作为寄人篱下的"槛外人",她才情高雅、孤芳自赏、爱洁成癖,"万人不入她目";作为妙龄少女兼女尼,她身处栊翠庵,却心恋宝玉;作为封建社会的反叛者,她反对封建秩序,追求个性解放。她与黛玉有着相似的身世遭遇和才气,不同的是她消极避世,可是最终也逃不过悲惨的命运。造成她悲剧命运的原因有以下几点:悲惨的身世遭遇、孤僻怪诞的性格、以及封建制度对她的摧残。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背景下,宗教文化服务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三个方面探讨宗教文化服务于我国文化建设的路径:一是加强对宗教界人士的培养选拔,提高其素质;二是鼓励宗教界根据自身特点来选择服务路径;三是深入挖掘宗教文化中的和谐因素。  相似文献   

15.
孟子的人性说对后世影响深远。性善、为善与成善三个紧密相联、环环相扣的环节,使孟子的人性说成为一个有机的思想体系。而在这一思想体系之中,孟子的性善论才能得到全面的诠释与解读。性善不仅是一种价值观念,更是构建生活的一种方式、治理国家的一种方略。  相似文献   

16.
事实上,科学与宗教并不是背道而驰的,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要承认科学与宗教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我们要在看到科学与宗教的区别的基础上分析科学与宗教之间的联系。宗教与科学既对立又统一,宗教离不开科学,科学也需要宗教。在科学发展取得巨大进步的今天,我们更不能摒弃宗教信仰,要发挥其有利一面,发展科学的同时也发展宗教。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珞巴族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等方面对珞巴族的原始宗教的类型、特点以及原始宗教形成的原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红字》表达的深刻含义一直以来都是评论家们争论的焦点。文中从人性这个角度来诠释《红字》中3个主要的人物,探讨在清教的专制统治下,个人在自由与权威中的挣扎以及主人公在此压制下人性的发展,以此揭示作者霍桑本人的内心世界,即内心对爱的欲求以及呼吁人以极大的勇气抛弃虚伪、回归真实的人性。  相似文献   

19.
以万物有灵和自然泛神崇拜为特征的哈尼族原始宗教认为自然界是一个由各种不同形态的生命共同组成的统一体。在这种集神、人、自然物为一体的原始宗教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如整体主义的自然观、仁爱万物的宗教伦理观等,这些内涵于哈尼族原始宗教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对于培养哈尼人的生态文明观和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20.
人性管理是基于科学的人性观基础上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高校图书馆作为学生吸收知识的主要场所,实现人性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馆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读者满意度,有其长远的意义。文中介绍了高校图书馆人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实现人性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