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IGSJ-220~350型系列化水稻高留茬还田整地机填补了垦区“水稻高留茬还田”的空白,是目前垦区先进的水田整地机械。2005年春季,黑龙江省普阳农场引进了20台应用推广,使用效果良好,深得农户认可。现将该机的特点及应用情况简单介绍如下:一、性能特点高留茬还田整地机是原旋耕机的基础骨架,其区别于旋耕机、搅浆平地机的主要优势是:1·不缠草刀片刃口为空间一条曲线,尖部圆滑联结,合理的滑切角确保刀片能从秸秆根茬中滑脱,刀片不缠草。2·阻力小特殊设计的弧形刀片,将耕作原理从刨切削改变为旋滑切,使工作阻力减小,因此工作幅面可加宽,提高了…  相似文献   

2.
旋耕机铊形刀片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几年来的实践表明,旋耕机在我国南方水田地区是有发展前途的机具之一。 旋耕机工作时应不缠草,不堵泥,且耕后沟底平整。为适应各种不同的工作条件它装有不同类型的刀片。如用于旱地的直角形刀片,用于菜园等松土地区的弹簧刀(或称钩形刀),用于多草、潮湿地区的铊形刀(见图1)和沼泽刀等。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大棚蔬菜种植耕整地工艺的重要机械-1GW-52型旋耕机的设计方案及工作过程,指出其具有碎土性强、耕后地表平整、不缠草等特点,适合大棚蔬菜种植。  相似文献   

4.
水旱田耕耙机改制灭茬起垅装置一机多用金春华康平县农机推广站(1996年11月)耕耙机是利用刀片的旋转运动和拖拉机的前进运动对土壤进行耕耙碎土作业的整地机具。我国北方多用于打茬,起到秸秆还田,铲茬肥田作用。但是要使耕耙机既适应我们北方地区的水田耕耙作业...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旋耕式耕整机在稻-油或稻-稻-油水旱轮作的油菜种植模式下进行耕整地作业易存在整机通过性、适应性差,旋耕装置作业碎土率低、刀辊易缠草、秸秆埋覆性能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驱动圆盘犁与双刃型旋耕刀组合式耕整机。提出先主动犁耕后双刃旋耕、两侧开畦沟的工作方式,分析确定了驱动圆盘犁组主要结构参数以及驱动圆盘犁组-开畦沟前犁布局方式;分析确定了一种应用于驱动圆盘犁与双刃型旋耕刀组合式耕整机的双刃型旋耕装置关键结构参数。依据滑切原理确定了具有长刃部和短刃部的双刃型旋耕刀片关键结构参数;根据驱动圆盘犁组结构布局确定了双刃型旋耕装置为双头螺旋线排列方式。利用离散元仿真方法分析了整机的秸秆埋覆性能以及对土壤耕层交换的影响,结果表明整机作业平均秸秆埋覆率为94.69%,且整机作业后土壤耕层混合均匀。在秸秆留茬量不同的两种工况下进行田间性能试验,田间性能试验表明,驱动圆盘犁与双刃型旋耕刀组合式耕整机作业后平均秸秆埋覆率为96.45%,平均碎土率为95.30%,犁组不堵塞,刀辊不易缠草,机组通过性好;田间播种试验表明,整机播种后油菜出苗均匀,整机作业各项指标均满足稻茬地油菜直播种床整备要求。  相似文献   

6.
2GB—4型整地播种机的结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正路  李军 《农业机械学报》2001,32(3):122-123,127
设计的整地播种机成功地解决了播种机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壅土、缠草、带种三大难题,可一次性完成旋耕、播种、镇压等作业。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型玉米免耕破茬防堵装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在辽西地区留有玉米根茬垄作地进行免耕播种时破茬装置入土困难、易带土和杂物以及开沟器容易缠草堵塞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破茬防堵装置.该装置起到切断根茬杂草和清理开沟器前杂物的作用,并使杂物最大限度地不脱离地表.为此,确定了防堵装置的主要部件-倾斜波纹的圆盘刀和弹性压杂装置,并且进行了田间试验.  相似文献   

8.
一、联合收割机部分 1.割台堵塞 (1)杂草过多,割茬过低。可适当提高割茬。(2)遇到石块、木棍、钢丝等障碍物阻塞割刀不能运动,应立即停车,熄灭发动机,清除障碍物。(3)割刀间隙过大,塞草。动刀片与定刀片正确的剪切间隙为:前端不超过0.5mm,后端不大于1.5mm。间隙过大,秸杆切割不断,会阻塞割刀。要经常检查割刀及护刃器的紧固情况,  相似文献   

9.
免耕播种机锯片式防堵切刀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针对目前在玉米茬地上进行免耕播种时防堵装置存在的问题,研制出一种锯片式防堵切刀,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表明,该防堵切刀不缠草、切割阻力小,秸秆切口断面整齐,能满足免耕播种机防堵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秸秆机械化还田的大力推广,茎秆切碎装置已然成为联合收割机的必备部件。本文分析刀片切割茎秆不缠刀的条件以及切割茎秆所需的切割力,得出茎秆不缠刀的条件是刀片与茎秆的摩擦角要小于滑切角,切割茎秆所需的切割力由两部分组成,包括刀片对茎秆的初始挤压力和有效切割力,为切碎装置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一、研制背景旋耕施肥播种机是一种集旋耕整地、施肥、播种和镇压于一体复式作业机械,具有省时省事高效等特点,但使用中发现该类产品在黏性土壤作业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碎土效果不理想。存在旋耕作业一遍达不到耙碎理想效果,土垡大,播种后易跑墒,影响出苗率;二是由于结构设计问题,旋耕刀轴和上挡土板缠泥缠草不易清理,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江淮地区小麦种植多为稻茬麦。由于稻茬田耕作比阻较大,犁耕后缺少理想的整地机械进行整地,致使不能灭茬和覆盖效果差,尤其是近年来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的推广,其作业后的割茬普遍较高,增加了整地的难度,从而造成稻茬麦种植质量不高。另外,播种时墒情不足也是造成稻茬麦种植质量不高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3.
<正>旋耕机是目前农业生产中应用较多的一种耕整地机械,适应于水稻插秧前整地、稻麦两熟田打茬、蔬菜地耕耘等。作业时,旋耕刀片由拖拉机动力驱动,以旋转的刀片强行对土壤进行铣切;被切下的土块后抛与挡土罩及平土拖板撞击,使土块进一步破碎落至地面;碎土充分、地面平坦、土肥掺和均匀,一次作业能达到耕耙平等三项作业的效果,有利于抢农时、省劳力、降低劳动强度等。但由于旋耕机工作时工作部件高速运转,若操作使用不当,很容易出现  相似文献   

14.
收割作业结束后,一定要把收割机保管好,其妥善保管的要点有十三条。 一、收割机进库之前,必须彻底清理干净拨禾轮、扶禾器、分禾器与割台搅龙及输送皮带上的缠草、草屑、土屑和尘土等杂物。 二、清理干净切割器及刀片上的缠草、草屑、泥土、土屑和油垢等污物。 三、齿轮箱中添加适量的齿轮油。 四、各运动机件、运动副之间加注足够的润滑机油。  相似文献   

15.
一、割刀堵塞 故障原因:①割刀往复运动速度低,切割力小,造成禾秆不易被切断;(④割刀遇到石块、木棍、钢丝等硬物卡住;③动、定刀片切割间隙过大引起切割夹草;(多护刃器或刀片变形或损坏;⑤因作物茎秆低而引起割茬低使刀梁上拥土。  相似文献   

16.
1.使用范围及特点 1GMZ—110型旋耕埋草机专为整根稻草还田直接进行带水旋耕埋草而设计的,是在与奔野25型拖拉机配套的2011ZA型旋耕机结构基础上,增设一套耙片埋草和护罩式防缠草机构。具有结构简单,不改变原旋耕机旋耕性能,埋草性能可靠,改装使用方便等特点。主要用于连作晚稻田稻草直接还田,联合收割机割后高割茬田的旋耕作业,还可直接用于冬闲田、大麦油菜田等旋耕起畈。与原旋耕机相比,不增加负荷。其旋耕埋草原理还可应用到其它系列的旋耕机改装。  相似文献   

17.
稻麦秸秆综合利用有多种途径,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是提高土壤地力、减少焚烧、以快捷的方式大量处理秸秆的最有效手段。1机型与特点稻麦秸秆还田机是在旋耕机的基础上,根据秸秆还田和耕整地的农艺要求,对旋切刀的形状与排列、刀辊的转速、埋草与防缠草性能等优化设计而形成的新型耕整地农机装备。  相似文献   

18.
1.1L—120型根茬深埋犁  该犁由河南省濮阳市农机化技术推广站研制生产。其主要功能是在玉米秸秆还田机将玉米秸秆粉碎还田(但不用灭根茬)的基础上,用该犁完成灭玉米根茬、深埋粉碎的玉米秸秆与草肥,以及耕翻土壤等多项作业。  该犁为主辅犁结构,辅犁用来灭玉米根茬、深埋秸秆和根茬,主犁用以完成耕翻土壤的作业。使用该犁耕地,能将根茬、碎玉米秸秆和草肥严密地覆盖在耕层下面,既提高了秸秆粉碎还田机的作业效率,也不影响以后的整地和播种作业。  主要技术参数:  配套动力8.8kW~13.2kW小四轮拖拉机;  耕宽20cm; …  相似文献   

19.
旋耕与碎茬是我国目前最常见的两种土壤作业方式,旋耕、碎茬刀片的品质直接关系到整机的性能和作业质量。为此,利用Inventor强大的三维造型及其对零件的有限元分析功能,对旋耕-碎茬通用刀片进行三维造型,并对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通用刀片的强度和刚度均满足设计要求;刀片的应力与应变最大值出现在刀片弯折处;变形位移最大值点位于刀尖。有限元分析结果为旋耕-碎茬通用刀片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为今后提高设计质量和精度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张中锋  郑晓莉 《农业机械》2012,(28):117-119
针对目前深松旋耕联合作业整地机,作业中深松铲立柱破土工作阻力大、入土行程长、表土易翻动、深松铲立柱易缠草以及机具升降时动力输出万向联轴器与机架前横梁易干涉等问题,设计一种弯刀圆形曲面铲式深松旋耕整地机,一次作业可完成深松、灭茬除草、翻压覆盖绿肥和旋耕碎土等工序,适用于玉米、小麦等作物播前的整地,有利于蓄水保墒,是农田作业的新型复式作业机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