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胃弛缓是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引起前胃收缩力减弱,导致消化机能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牛产后前胃弛缓在兽医临床上较为多见。笔者在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牛产后前胃弛缓118例,其中奶牛46例,耕牛72例,治愈率达95.8%,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43头黑白花奶牛产后期的临床检查和直肠检查发现,产前前胃弛缓时,无论产后是否发生前胃弛缓,都与产后子宫弛缓无相关联系;产前无前胃弛缓时,无论产后是否发生前胃弛缓,都有产后子宫弛缓发生;产后子宫复旧过程不良时,明显影响到产后前胃功能状态;产后前胃功能状态对子宫复旧过程的影响大于产后子宫功能状态对前胃的影响。本试验初步为合理的诊疗奶牛产后前胃弛缓和产后子宫弛缓提供了实际根据。  相似文献   

3.
前胃弛缓是前胃机能减退的一种疾病,以前胃兴奋性和收缩力降低、消化机能紊乱为特征.2006~2008年收治犊牛异物性和顽固性前胃弛缓5头,有三头主诉以前看到过吃塑料布等情况.  相似文献   

4.
奶牛前胃弛缓是由于在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前胃机能紊乱,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蠕动次数减少,胃内容物运转缓慢,菌群紊乱,产生大量腐败分解的有毒物质,引起消化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是舍饲牛冬春之际的常发病,加强饲养管理、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奶牛前胃弛缓的发病率,保障奶牛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前胃弛缓是反刍动物前胃(包括瘤胃、网胃、瓣胃)的弛缓,即中兽医学脾胃虚弱(不运),是指反刍动物前胃的运动机能减弱,兴奋性和收缩力降低,食物在前胃不能正常消化和向后移动,因而腐败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对患有前胃弛缓的奶牛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6.
奶牛产后血钙浓度低于正常值时,就会出现一定的临床症状。轻度缺钙易造成前胃弛缓、产后胎衣不下;重度缺钙导致奶牛生产瘫痪。临床上采用葡萄糖酸钙静注,治疗饲喂低钙磷日粮的奶牛发生的前胃弛缓、胎衣不下、生产瘫痪方面的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奶牛因四个胃消化器官构造的特殊性,易患消化机能紊乱、反刍减弱、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瘤胃酸中毒、肠炎、真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多年来的临床实践证实,用中草药治疗上述常发疾病能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奶牛业的不断发展和奶牛数量大幅增加,由于饲养管理水平低、相关的服务体系跟不上,奶牛疾病有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前胃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给养牛业带来很大损失。前胃弛缓是奶牛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主要是由于前胃神经调节机能紊乱,前胃壁兴奋性降低和收缩力减弱所引起的一种以消化机能障碍、食欲、反刍减退.乃至全身机能紊乱的疾病。  相似文献   

9.
前胃弛缓是奶牛临床常见和多发病之一,多因饲养管理不善,伤于脾胃,运化传导失调而发生本证;现代医学认为是前胃神经调节机能障碍引起的疾病,以前胃的兴奋和收缩功能降低,消化机能紊乱为特征。笔者在近6年的临床实践中,共诊治奶牛病42例,其中前胃弛缓19例,占所治疗发病牛数的45.24%,且冬春季多发。  相似文献   

10.
前胃弛缓病是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收缩能力减弱,胃动力明显不足,使消化机能紊乱的疾病。在临床上以前胃(瘤胃)蠕动减弱或停止,食欲、反刍、嗳气紊乱为主症。此病较为多发,对治疗前胃弛缓病的方法颇为多见,也各有千秋,笔者从2003年以来,应用中、西药结合的办法进行治疗前胃弛缓病,共收治142头,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实际生产中,奶牛产后每日给予一定量的碳酸氢钠,可有效预防奶牛乳汁不下、轻性尿闭、产后前胃弛缓等产后疾病的发生,利于奶牛产后体能的恢复,是简单易行、经济实惠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奶牛前胃弛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前胃弛缓即中兽医学中的脾胃虚弱、脾虚慢草等脾胃不和的范畴,西医指支配前胃的神经兴奋性降低,引起前胃收缩力减弱,导致消化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笔者在多年治疗过程中发现,该病在当地多见于产后体弱的奶牛,用以下方法治疗15例,治愈14例,治疗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奶牛前胃弛缓是由于前胃神经调节机能紊乱,前胃壁兴奋性降低和收缩力减弱,引起消化障碍,食欲以及全身机能素乱现象的疾病。它属于中兽医“脾虚慢草”的范围。根据紊乱的程度和病程分为急性和慢性;根据引起的原因又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为奶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本文将主要讲述奶牛前胃迟缓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前胃弛缓是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食物在前胃不能正常消化和向后移动,腐败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其特征是多发于舍饲奶牛,食欲降低,前胃蠕动减弱或停止,缺乏反刍和嗳气等。  相似文献   

15.
奶牛前胃弛缓是前胃平滑肌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消化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是一种奶牛常见病,以舍饲奶牛多发。临床上以不吃、不喝、不反刍为主要特征。该病多为非原发性疾病,而是伴发许多疾病过程中的一种症状。实践中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正>奶牛前胃弛缓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前胃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瘤胃内容物不能正常消化和后移,在前胃内产生大量腐败和酵解的有毒物质,引起消化障碍,食欲、反刍减退以及全身机能紊乱现象的一种奶牛疾病。前胃弛缓的病因比较复杂,原发性前胃弛缓都与饲养管理有关。不按时饲喂草料及草料质量低劣饲料过于单纯、矿物质和维生素缺乏、饲养失宜、管理不当或因冬季运动不足,缺乏日光照射,神经反应性降低,消化道陷于弛缓,易导致本病的发  相似文献   

17.
前胃弛缓是奶牛前胃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食物在前胃不能正常腐熟、消化,从而腐败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按中兽医辨证属脾胃虚弱或脾虚不磨范畴。该病占奶牛内科病的60%以上,临床上以食欲、反刍减退,前胃蠕动减弱甚或...  相似文献   

18.
奶牛前胃弛缓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前胃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瘤胃内容物不能正常消化和后移,在前胃内产生大量腐败和酵解的有毒物质,引起消化障碍,食欲、反刍减退以及全身机能紊乱现象的一种奶牛疾病。前胃弛缓的病因比较复杂,原发性前胃弛缓都与饲养管理有关。不按时饲喂草料及草料质量低劣饲料过于单纯、矿物质和维生素缺乏、饲养失宜、管理不当或因冬季运动不足,缺乏日光照射,神经反应性降低,消化道陷于弛缓,易导致本病的发生。本病虽然死亡率不高,但发病率较高,对牛的健康影响很大。笔者接诊了18头典型病例,采用中西医药结合治疗方法治愈16例,取得良好效果。以上述的病例为依据,重点探讨了该病的治疗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正>奶牛前胃弛缓是由多种因素致使前胃神经的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饲料在前胃中消化、运转发生障碍,并腐败发酵,产生有毒物质,破坏瘤胃内的微生物引起的消化机能障碍为主,并伴有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本病虽然对奶牛生命危害不大,但为养殖场长期性发病,给养殖户带来的经济损失却不可忽视。1病因1.1原发性前胃弛缓,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1)长期饲喂单一、难消化的粗饲料。这些饲料质地坚  相似文献   

20.
1997年10月我场奶牛户李某家中饲养的8头奶牛,10天前开始饲喂酒糟,不限量,任牛自由采食,6头奶牛相继发病。根据临床症状和病史诊断为过食酒糟引起前胃疾病(其中4头奶牛为前胃弛缓,2头为瘤胃积食)。1病例病例193-259号奶牛,T38℃,R25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